880 likes | 1k Views
课程改革: 回顾与前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钟 启 泉. 引言. 教育部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 2001 年)作为国家规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幅蓝图,体现了两个基本特色。. 广阔的国际教育视野. 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 引言. 《 纲要 》 对我国 21 世纪初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做了全方位的规划,从改革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策略、课程评价、教师培训乃至保障措施,都有具体的规划和规定。.
E N D
课程改革: 回顾与前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 钟 启 泉
引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作为国家规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幅蓝图,体现了两个基本特色。 • 广阔的国际教育视野 • 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
引言 《纲要》对我国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做了全方位的规划,从改革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策略、课程评价、教师培训乃至保障措施,都有具体的规划和规定。 自《纲要》公布三年来,“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培训—新课堂”,使得课程改革成绩斐然,博得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框架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亮点 • 概念重建: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 课程实施的焦点与课程文化的再造
第一部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亮点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求得每位学生的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权”涵义: 1、阅读、写作的权利 2、提问、深思的权利 3、想象、创造的权利 4、读懂自身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 5、活用教育资源的权利 6、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的权利
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保障“学习权”即保障基本人权。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保障“学习权”即保障基本人权。
要落实这个课程改革理念,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要落实这个课程改革理念,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课程政策的转型 第二个条件,课程范式的转型 第三个条件,教学范式的转型
第一个条件,课程政策的转型 “精英主义教育” “大众主义教育”
精英主义教育 : 以少数所谓“优等生”为核心,大多数学生退居边缘进而成为教育的牺牲品。“生产模式”追求整齐划一,追求“规模效益”,培养机械、苍白、无个性的“标准件” 。
大众主义教育 : 不是扼杀学生人性的教育,而是丰富人性的教育;不是少数人取胜、多数人惨败的教育,而是寻求人人发展、人人成功的教育。
面向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这正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性格。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平等与优质兼得。教育发展的过程是教育民主化的过程,教育民主是衡量教育进步的基本尺度。
抛弃“精英主义”的教育生产模式,乃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新世纪发展战略所需要的。抛弃“精英主义”的教育生产模式,乃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新世纪发展战略所需要的。
基于大众主义教育思想的新课程追求: 让课程适应学生 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
大众主义教育的基本特色 : 1、关注传统文化和基本道德的熏陶。 2、掌握世界普遍通用的知识,培养沟通 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强化全球意识。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4、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 习方式的弹性化。
从“精英主义教育”转型为“大众主义教育”,归根结底,意味着转变我国教育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纲要》规定的“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正是符合我国教育生成方式的转型需要的。从“精英主义教育”转型为“大众主义教育”,归根结底,意味着转变我国教育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纲要》规定的“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正是符合我国教育生成方式的转型需要的。
第二个条件,课程范式的转型 “科学中心主义课程 ”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科学中心主义课程 : 承担着产业社会的现实所必需的知识与教养这个双重的课题。 课程特点 : 1、强调“科学中心” 2、强调“共同教养”
科学中心主义课程 : 它由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语文等主要学科组成,而科学认识被视为现代教养的核心要素。
科学中心主义课程 : 这种课程并不是普遍的、永恒的,作为产业社会的产物,只能适应产业社会而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 立足于以健全人格的建构为核心的、以新的知识观、学习观为基础的新的课程文化的创造 。 课程特点 : 1、强调“统整知识”(“跨学科学习”) 2、强调“学校即学习者的共同体”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 这种课程把理解学生直面的现代社会的课题、能够主体式地参与学习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 课程改革的课题不是靠单纯地满足于所谓的“读写算”技能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现成的知识技能的灌输。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 因此,课程改革不能单纯基于“工具理性”的课程开发,而必须转型为基于“人格建构”的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
课程生成模式的转型 “阶梯型” “登山型”
阶梯型 : 目标—成就—评价 一元化、划一化
登山型 : 主题—探究—表达 多元化、个性化 项目学习、问题学习、 服务学习、体验学习、 表达学习、投入学习。
第三个条件,教学范式的转型 “灌输中心教学” “对话中心教学”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新课程的实施。
灌输中心教学 : 教学观摩、观摩焦点、课堂法庭 对话中心教学 : 反对话文化—对话文化
保罗·弗莱雷(P.Freire) :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 没有了交流 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 • 同客观世界的对话—认识性实践 • 同他人对话—社会性实践 • 同自身对话—伦理性实践
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超越二元论的:它强调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超越二元论的:它强调 • 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 • 接受知识与发现知识 • 知识结构与知识建构 • 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 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 等诸多关系的统一。
第一,强化品德教育 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教育。 • 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一种“反发展”、“反教育”。 • 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基因歧视、安乐死、辅助生殖)、学校暴力层出不穷。
第一,强化品德教育 冲破空洞抽象的理论与道德的说教,提高实效性。 • 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走进学生的 实际生活。 • 消解学科逻辑的同时,建构教材的 生活逻辑。
第二,关注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指领悟一定的文化理想,并且据此掌握一切个人心智能力的统整的创造性发展。其内涵是随着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理念的演进而有所不同。
第二,关注人文素养 • 20世纪60年代“科学素养”的涵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伦理)。 • 语言是文化。德国文法中学的课时表中,半数的课时是语文学科,包括德语、一外、二外、三外、四外。“文法中学,造就了一个德意志民族”。
第二,关注人文素养 • 母语的价值。语文能力是做人的起码的基础;语文是思想的、信念的、道德的、伦理的载体。“丢弃母语就是通向亡国的道路”。 • 双语教育。 • 希腊语、拉丁语与我国的古典文学。
第三,凸显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各门学科的基本 • 要素。 • 随着课程信息化的进展,在学校之间、地区之间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大 • 的落差。
第三,凸显信息技术 • 教育软件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新课程 实施的推进。 • 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 • 智慧为德性。
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这种知识统整与智慧统整,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组织问题型解决教学 2、直面有现实感的问题 3、形成合作学习的网络
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分科主义,学科群 • 软化学科的界限,倡导学科之间 的对话,开放学科,开放课堂。
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偏差: • 功利主义与精英主义取向 • 知识主义与技能主义取向 • 活动主义与体验主义取向。
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题材) 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现实的 主题(课题)为核心组织知识 与经验。
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 社会和健全的经济。 (《整体教育构想宣言》1991)
在民众学校的发展史上,把人当“人”的教学并不在民众学校的发展史上,把人当“人”的教学并不 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教学往往成为压抑“人”的生 命活力的“人工窒息机”。即便在21世纪前夜的今日, 教学沦为“人工窒息机”的状况依然没有改观。如今, 在受到教学窒息的学生们中间,疲于奔命甚至断送性 命者,屡见不鲜。 (佐藤正夫《教学原理》)
第二部分 概念重建: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重建学习的概念 (二)重建课程的概念 (三)重建教师的概念 (四)重建学校的概念
(一)重建学习的概念 • 学习的认知科学的研究: 直线式发展还是循环式发展? 基因与环境 多元智力理论 IQ-EQ-SQ-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