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课程改革: 回顾与前瞻

课程改革: 回顾与前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钟 启 泉. 引言. 教育部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 2001 年)作为国家规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幅蓝图,体现了两个基本特色。. 广阔的国际教育视野. 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 引言. 《 纲要 》 对我国 21 世纪初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做了全方位的规划,从改革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策略、课程评价、教师培训乃至保障措施,都有具体的规划和规定。.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程改革: 回顾与前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程改革: 回顾与前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地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 钟 启 泉

  2. 引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作为国家规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幅蓝图,体现了两个基本特色。 • 广阔的国际教育视野 • 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

  3. 引言 《纲要》对我国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做了全方位的规划,从改革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策略、课程评价、教师培训乃至保障措施,都有具体的规划和规定。 自《纲要》公布三年来,“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培训—新课堂”,使得课程改革成绩斐然,博得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4. 框架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亮点 • 概念重建: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 课程实施的焦点与课程文化的再造

  5. 第一部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亮点

  6.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求得每位学生的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权”涵义: 1、阅读、写作的权利 2、提问、深思的权利 3、想象、创造的权利 4、读懂自身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 5、活用教育资源的权利 6、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的权利

  8. 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保障“学习权”即保障基本人权。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保障“学习权”即保障基本人权。

  9. 要落实这个课程改革理念,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要落实这个课程改革理念,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课程政策的转型 第二个条件,课程范式的转型 第三个条件,教学范式的转型

  10. 第一个条件,课程政策的转型 “精英主义教育” “大众主义教育”

  11. 精英主义教育 : 以少数所谓“优等生”为核心,大多数学生退居边缘进而成为教育的牺牲品。“生产模式”追求整齐划一,追求“规模效益”,培养机械、苍白、无个性的“标准件” 。

  12. 大众主义教育 : 不是扼杀学生人性的教育,而是丰富人性的教育;不是少数人取胜、多数人惨败的教育,而是寻求人人发展、人人成功的教育。

  13. 面向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这正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性格。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平等与优质兼得。教育发展的过程是教育民主化的过程,教育民主是衡量教育进步的基本尺度。

  14. 抛弃“精英主义”的教育生产模式,乃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新世纪发展战略所需要的。抛弃“精英主义”的教育生产模式,乃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新世纪发展战略所需要的。

  15. 基于大众主义教育思想的新课程追求: 让课程适应学生 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

  16. 大众主义教育的基本特色 : 1、关注传统文化和基本道德的熏陶。 2、掌握世界普遍通用的知识,培养沟通 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强化全球意识。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4、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 习方式的弹性化。

  17. 从“精英主义教育”转型为“大众主义教育”,归根结底,意味着转变我国教育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纲要》规定的“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正是符合我国教育生成方式的转型需要的。从“精英主义教育”转型为“大众主义教育”,归根结底,意味着转变我国教育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而《纲要》规定的“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正是符合我国教育生成方式的转型需要的。

  18. 第二个条件,课程范式的转型 “科学中心主义课程 ”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19. 科学中心主义课程 : 承担着产业社会的现实所必需的知识与教养这个双重的课题。 课程特点 : 1、强调“科学中心” 2、强调“共同教养”

  20. 科学中心主义课程 : 它由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语文等主要学科组成,而科学认识被视为现代教养的核心要素。

  21. 科学中心主义课程 : 这种课程并不是普遍的、永恒的,作为产业社会的产物,只能适应产业社会而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22.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 立足于以健全人格的建构为核心的、以新的知识观、学习观为基础的新的课程文化的创造 。 课程特点 : 1、强调“统整知识”(“跨学科学习”) 2、强调“学校即学习者的共同体”

  23.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 这种课程把理解学生直面的现代社会的课题、能够主体式地参与学习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

  24.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 课程改革的课题不是靠单纯地满足于所谓的“读写算”技能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现成的知识技能的灌输。

  25. 社会建构中心课程 : 因此,课程改革不能单纯基于“工具理性”的课程开发,而必须转型为基于“人格建构”的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

  26. 课程生成模式的转型 “阶梯型” “登山型”

  27. 阶梯型 : 目标—成就—评价 一元化、划一化

  28. 登山型 : 主题—探究—表达 多元化、个性化 项目学习、问题学习、 服务学习、体验学习、 表达学习、投入学习。

  29. 第三个条件,教学范式的转型 “灌输中心教学” “对话中心教学”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新课程的实施。

  30. 灌输中心教学 : 教学观摩、观摩焦点、课堂法庭 对话中心教学 : 反对话文化—对话文化

  31. 保罗·弗莱雷(P.Freire) :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 没有了交流 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32.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 • 同客观世界的对话—认识性实践 • 同他人对话—社会性实践 • 同自身对话—伦理性实践

  33. 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超越二元论的:它强调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超越二元论的:它强调 • 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 • 接受知识与发现知识 • 知识结构与知识建构 • 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 • 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 等诸多关系的统一。

  34.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特点(亮点)是什么?这些亮点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课题,也是国际教育界共同面对的话题。 (二)亮点

  35. 第一,强化品德教育 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教育。 • 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一种“反发展”、“反教育”。 • 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基因歧视、安乐死、辅助生殖)、学校暴力层出不穷。

  36. 第一,强化品德教育 冲破空洞抽象的理论与道德的说教,提高实效性。 • 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走进学生的 实际生活。 • 消解学科逻辑的同时,建构教材的 生活逻辑。

  37. 第二,关注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指领悟一定的文化理想,并且据此掌握一切个人心智能力的统整的创造性发展。其内涵是随着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理念的演进而有所不同。

  38. 第二,关注人文素养 • 20世纪60年代“科学素养”的涵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伦理)。 • 语言是文化。德国文法中学的课时表中,半数的课时是语文学科,包括德语、一外、二外、三外、四外。“文法中学,造就了一个德意志民族”。

  39. 第二,关注人文素养 • 母语的价值。语文能力是做人的起码的基础;语文是思想的、信念的、道德的、伦理的载体。“丢弃母语就是通向亡国的道路”。 • 双语教育。 • 希腊语、拉丁语与我国的古典文学。

  40. 第三,凸显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各门学科的基本 • 要素。 • 随着课程信息化的进展,在学校之间、地区之间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大 • 的落差。

  41. 第三,凸显信息技术 • 教育软件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新课程 实施的推进。 • 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 • 智慧为德性。

  42. 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这种知识统整与智慧统整,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组织问题型解决教学 2、直面有现实感的问题 3、形成合作学习的网络

  43. 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分科主义,学科群 • 软化学科的界限,倡导学科之间 的对话,开放学科,开放课堂。

  44. 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偏差: • 功利主义与精英主义取向 • 知识主义与技能主义取向 • 活动主义与体验主义取向。

  45. 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题材) 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现实的 主题(课题)为核心组织知识 与经验。

  46. 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 社会和健全的经济。 (《整体教育构想宣言》1991)

  47. 在民众学校的发展史上,把人当“人”的教学并不在民众学校的发展史上,把人当“人”的教学并不 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教学往往成为压抑“人”的生 命活力的“人工窒息机”。即便在21世纪前夜的今日, 教学沦为“人工窒息机”的状况依然没有改观。如今, 在受到教学窒息的学生们中间,疲于奔命甚至断送性 命者,屡见不鲜。 (佐藤正夫《教学原理》)

  48. 第二部分 概念重建: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49. (一)重建学习的概念 (二)重建课程的概念 (三)重建教师的概念 (四)重建学校的概念

  50. (一)重建学习的概念 • 学习的认知科学的研究: 直线式发展还是循环式发展? 基因与环境 多元智力理论 IQ-EQ-SQ-PQ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