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选择 与综合运用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选择 与综合运用. 余剑波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研究室 2011 年 12 月 9 日 / yu_yuanzhou@163.com. 提纲. “ 十一五 ” 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方法误区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概观 几种常用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合理选择 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 1. “ 十一五 ” 课题研究方法误区. 简单选择,一笔带过 杂多列举,不分层次 理解不透,运用生硬 主次不明,取向模糊 互不相干,缺乏验证. 2.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把握. ------ 四种了解研究方法的视角.

leth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选择 与综合运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余剑波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研究室 2011年12月9日/ yu_yuanzhou@163.com

  2. 提纲 • “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方法误区 •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概观 • 几种常用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的合理选择 • 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

  3. 1.“十一五” 课题研究方法误区 简单选择,一笔带过 杂多列举,不分层次 理解不透,运用生硬 主次不明,取向模糊 互不相干,缺乏验证

  4. 2.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把握 ------四种了解研究方法的视角

  5. 2.1 通过定义把握研究方法 • 方法的含义:量具→工具、手段→程序 • 是人们为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引自:李克东教授编著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 科学方法特征:中介、中性、创造、规范

  6. 2.2 从来源理解研究方法

  7. 2.3 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分类理解

  8. 2.4 在研究过程中把握方法

  9. 3、几种常用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 行动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 Flanders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和开发取向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和叙事研究法

  10. 3.1 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 ------最容易忽视的方法

  11. 3.1.1文献法概述和实施过程 文献法的概述 概念: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研究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 作用: ——本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以认识历史为主) ——作为其他研究的辅助方法 文献研究的实施过程 搜集(搜寻和积累): ——范围:纸质,电子与网络;路径:由宽到窄、由近及远、从易到难 鉴别: ——外审法(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内审法(对文献所载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 整理: ——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辩证分析法等

  12. 3.1.2 内容分析法概述及其实施 • 内容分析法概述 • 概念:通过对文献的直接内容作定量的分析而形成对文献和事实的科学认识,与文献法的区别:定性还是定量 • 作用 • 特征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分析 • 实施步骤: • ——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类目 • ——确定分析模式(A文献来源;X、Y分析变量;T时间;S情境) • (1)A—X—T(1来源,1变量,趋势分析) • (2)A—X—S(1来源,1变量,特征分析) • (3)A—X—Y(1来源,2变量,变量比较) • (4)A—B—X(2来源,1变量,来源比较) • ——对样本作量化处理 • (1)评判记录 • (2)信度分析 • ——比较分析数据、得出研究结论

  13. 3.2 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以发现规律和改进实践为基本取向 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14. 实验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15. 教育实验研究的活动过程框图 给变量 下操作 性定义 演绎 阅读 思考 有关的理 论和变量 陈述假设 确定变量 预测 问题 归纳 设计 操作化 验证 有关的 研究成果 控制 实验 设计 文献 查阅 研究成果 测量方法 收集、分 析和处理资料

  16. 计划三 行动研究的基本程序 学校发展 信息化环境 反思 计划二 行动 理论 和方法 观察 反思 计划一 行动 研究深度 观察 反思 行动 观察 ------德金(Deakin)行动研究模式 行动研究的重点: (1)观察材料的收集 (2)深入的三角反思

  17. 3.3 Flanders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课堂教学互动质量分析法)和S-T分析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分析法) ------基于课堂教学信息的研究方法

  18. 弗兰德课堂互动分析系统由三部分的构成 • 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 • 一套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 • 一个显示数据进行分析的矩阵表格

  19. 1 2 弗兰德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3 4 5 6 7 8 9 10

  20. 在课堂观察中,每隔3秒钟取样一次,并在事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记下一个编码,以此形成课堂观察记录。在课堂观察中,每隔3秒钟取样一次,并在事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记下一个编码,以此形成课堂观察记录。 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 注意: 一分钟有20个三秒,就是说,在一分钟内弗兰德先生要求我们记下20个编码。 一堂课大约要记录800~1000个编码,它们表达着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课堂事件。

  21. FIAC数据表 5 5 5 10 5 5 5 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 5 10 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 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 10 5 10 5 10 10 5 5 5 5 10 5 10 5 5 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 10 10 5 10 10 10 10 10 10 5 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6 10 5 5 5 5 5 4 8 4 8 4 10 10 3 8 8 2 5 5 5 5 5 5 5 5 5 5 2 5 5 5 5 10 4 4 10 4 8 4 4 4 8 8 8 8 8 3 4 4 9 3 4 4 9 4 3 4 9 5 4 9 4 9 4 9 4 9 2 5 4 10 4 4 4 4 5 4 4 4 9 4 9 5 5 5 5 5 4 9 5 4 10 10 4 4 4 8 8 8 8 8 2 8 3 2 5 4 9 9 4 10 10 10 9 2 3 5 5 5 5 5 10 5 5 5 5 5 5 5 5 5 5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运用FIAC数据表做的一段15分钟的课堂观察记录)

  22. 在数据的背后—— • 通过编码数据分析一堂课的结构特点 • 通过编码数据分析教师教学倾向和风格

  23. S-T教学模式分析方法

  24. 3.4 案例研究法和叙事研究法 ------最容易忽视的方法

  25. 3.4.1 案例研究法 “由约返博”地界定问题 (具体到抽象) “由博返约”地分析问题 (一般到个别) “由约返博”地解决问题 (特殊到普遍)

  26. 案例的结构要素 (1)背景: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3)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4)结果: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 (5)评析: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EG:如何组织小组讨论

  27. 3.4.2 教育叙事研究 • 对叙事的理解 ——叙事是一种“内心独白”,教育叙事是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 ——叙事的核心和本质在于“探寻意义” ——反思是叙事的灵魂、走近生活是基本出发点、建构故事是基本方式。

  28. 叙事研究的路径 (1)收集资料 (2)解释(分析)资料:基本策略是撰写“备忘录”,从备忘录中寻找“关键事件”和“本土概念”。 (3)形成扎根理论: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关的假设和推论。

  29. 4.研究方法的合理选择 根据问题的性质:析因、相关、效果评价、模式检验…… 根据研究对象:是谁?行为、态度/儿童、文盲…… 根据方法本身:某种方法性质、优势、劣势 根据伦理原则:尊重权利,审慎解释,避免伤害

  30. 4.1 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研究方法 依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科学选择 1.追根寻源,启发思考(完整已知)-文献法 2.了解现状,分析对策(整体了解)-调查研究法 3.验证方法,找出规律(检验发现)-实验研究法 4.设计起点,不断调整(改进深化)-行动研究法 5.深入了解,典型分析(深入观察)-质的研究法 6.典型故事,体验反思(记录反思)-案例研究法 7.叙述故事,表达理解(记录反思)-教育叙事法 8.经验事实,总结升华(加工零散)-经验总结法

  31. 4.2 研究方法自身的特性 研究方法 研究问题 前提条件 优势 文献法 他人的认识 文献 间知/学科 实验法 特定条件下什么/如何 控制 复现 测量/问卷法 谁/如何/多少 被试 概率 访谈法 事实/理解与态度 进入/洞察 细节 案例法 个体的事实与条件 信任 发现 叙事法 个体经验与知识 体验 提升意识 行动研究 行动中的问题 过程 改善行动

  32. 5. 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观点1:“三角互证”是研究方法信度和效果的重要保证。 观点2:研究报告应依据“主研方法”的逻辑线索展开,而不是以时间或者活动为线索。 观点3:方法论取向是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要领,它背后隐藏着教研者的思维方式。

  33.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Flanders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案例/叙事研究法 Eg:网络交互性教学模式、教师信息素养 • 调查法+实验研究+测量法 Eg:多媒体学习与学生认知能力等 • 调查法+开发研究法+测量法 Eg:数字化教育资源

  34. 6.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 ------当务之急

  35.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 • 根据研究类型确定主研方法 (1)实证研究/描述性研究——实验研究法 (2)理论研究/批判性研究——哲学思辨 (3)应用研究/变革性研究——行动研究法 • 研究方法的表述要求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具体方法的操作程序 (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36.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方法的取向 技术应用:课题研究方法的取向定位 如果说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只能提供某种育人技术在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上的经验或然性,那么教育技术学则力图说明这种育人技术在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上的逻辑必然性。把“理解”教育和“改造”教育相互结合起来。 改进实践:课题研究方法的目标指向 其一,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其二,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 其三,以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反思为基本手段。

  37. 我是处在哪一种研究状态?! 从研究者个人的研究道路来看,理想的研究经历是: 先做一个从事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或者实验研究的“学者”;然后做一个有批判精神的指点江山的“思想者”;最终做一个关怀实践,引发改革的“实践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