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397 Views
校本课程编写过程汇报 克一中 吴静. 校本课程编写整体概况. 一.课程开发原因 1.向教育规律靠拢:自主选择的力量 2.服务学生、满足需求 二.课程框架组成. 已开发的校本课程(5本). 校本课程(分类课程)研发时间表. 课程研发过程 —— 校长一审方案. 课程研发过程 —— 确定课程开发人员分工. 课程研发过程 —— 确定课程开发人员分工. 寒假前需要完成的任务 《 记叙文写作基础 》 主编:路德奎 编委:李咏梅、姜春梅 《 议论文写作基础 》 主编:邱逸文 编委:夏辉、崔臻臻
E N D
校本课程编写过程汇报 克一中 吴静
校本课程编写整体概况 一.课程开发原因 1.向教育规律靠拢:自主选择的力量 2.服务学生、满足需求 二.课程框架组成
课程研发过程——确定课程开发人员分工 寒假前需要完成的任务 《记叙文写作基础》主编:路德奎 编委:李咏梅、姜春梅 《议论文写作基础》主编:邱逸文 编委:夏辉、崔臻臻 《高中现代文阅读》主编:林英 编委:张蕾、苏芊 《高中文言文阅读》主编:孙玉红 编委:李杨、陈新、姜春梅 《古典诗词欣赏》 主编:吴静 编委:赵凤芳、侯勤 《时事深度评论》 主编:陈文军 编委:杜平、马振丹 《中外名篇欣赏》 主编:巫杰峰 编委:杨铁柱、张进江
头脑风暴——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开发的网络对话头脑风暴——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开发的网络对话 吴:你喜欢谁的诗歌或哪一类诗歌? 邱: 个性化的。我本楚狂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巫: 佛学类的。菩提本无树,明镜自生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邱:武侠类的。金庸的诗歌,侠之大者今何在,笑傲江湖曲已终。半世恩仇同一笑,华山绝顶雪茫茫。三国里的诗,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孙:疏朗些的,别天天离愁别绪。 吴:我们完全是以人为本哦。 孙:庞德的,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一群傻子)[飞吻]
头脑风暴——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开发的网络对话头脑风暴——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开发的网络对话 吴:我刚和两个语文学的好的孩子交流了下,学生的意见还是很有启发的。 巫:嗯,就是,应该是选学生喜爱的。 吴:学生的意见就是:老师的定位是参与者而不是主讲人或引导者,类似于读书沙龙性质,更轻松随意些。课堂是学生展示为主,展示诗词中的美,交流读诗的感受,交流时不限于课本的诗词,课本的诗词只是范本,避免习题出现,避免百度式干瘪的语言。 巫:对啊,老师可以与学生共同生成,不一定要一样,重要的是有所心动。 吴:对,重要的就是学会真正的感悟作品,不限定是文字样式,教材最好图文并茂,扫清字词障碍。课堂的互动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现代文阅读教材目录 编者前言………………………………………………………………1 编者推荐………………………………………………………………3 第一章 记叙文…………………………………………………5 第二章 说明文…………………………………………………23 第三章 议论文…………………………………………………36 第四章 小说……………………………………………………54 第五章 写景抒情散文…………………………………………85 第六章 叙事散文………………………………………………112 第七章 哲理散文 ………………………………………………132 第八章 文化散文………………………………………………156 第九章 人物传记………………………………………………176 第十章 综合阅读………………………………………………192 高中现代文阅读基础练习答案 ……………………………………207
古典诗词鉴赏目录 • 目 录 • 第一专题 李白如酒,苏轼如茶 • 第二专题 一生一代一双人 • ——缱绻的情思 • 第三专题 将军白发征夫泪 • ——家国的痛楚 • 第四专题 素袂婉约人独立 • ——盛世的风华 • 第五专题 花语为诗,泪成词 • ——那些花儿的哀愁与情殇 • 第六专题 人间好时节 • ——唐诗宋词中的四季、自然之美 • 第七专题 最美的时光 • ——唐诗宋词中的节气、节日之美 • 第八专题 理趣之光
现代文阅读教材编写原则 1.一课一得,挖深抓透——一节课就两篇文章,就一个目标,绝不眉毛胡子一把抓,不面面俱到,可一定要有收获。 2.所有的收获是孩子自己得出来,是孩子在自己的阅读经历中读到的,争执讨论中收获的,不是老师说的,或老师教导的。 3.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闲溜达”——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听听孩子们的发言,引导考虑不到位孩子的思路,肯定见解独到的看法,表扬阅读方法总结好的小组。 4.下课没有任何作业。——自主、轻松是上课主要状态。 5.删繁就简 6.层次清晰——对于高三学生阅读都很困难的哲理散文等,我们用表格方式快速让孩子抓住中心理清文脉 7. 编写谨记学生,时刻从孩子的角度和阅读理解程度方面编写 (语文选修和英语选修抢饭碗——想生存,要抓住孩子的心)
审稿意见——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开发的网络对话审稿意见——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开发的网络对话 风景在手中 14:38:04 : H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和您再商讨下:将李白和苏轼进行对比,进行思想上的提升是很好的思路。这种结论性的提升能否把它放到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先给他们素材,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去了解诗人,然后再进行话题式的讨论交流。也许,可以把学生的探究题或是交流话题设置为李苏对待意象、风格、文化方面、人格魅力的不同?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抛出一个观点让学生去接受它。自主式学习,其实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比如4个单元可以按人分类,也可以按深浅程度分类。以人为主线(可以是时间阶段,也可以是人的不同方面),可以串联整个专题,也会和整本书体制和风格一致。学生的探究题和交流话题应该是学生能力的生发点,课本是提供一个阅读的范例和一种授课思路。 风景在手中 16:45:05 : H老师,我想在选择诗词中 ,也可以从大家熟悉的李白苏轼诗词中,发掘更深刻的含义,或温故知新或开辟新知。比如《静夜思》的“床”的新解,《赠汪伦》的背景,《早发白帝城》的背景……这样的新旧知识搭配,也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的。
课程研发时期——合影 陈新、崔臻臻、苏芊 路德奎、吴静、巫杰锋 孙玉红、林英 张进江、杨铁柱、邱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