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86 Views
光学总复习. 主要内容. 5. 光 学. 几何光学( h ~0, l ~0 ). 光波与物质的电磁相互作用. 1. 4. 电磁性. 横波性. 光的偏振. 波动光学 ( h ~0, l ≠0 ). 线性介质. 光波的叠加 1. 线性叠加原理 2 . 独立传播原理. 波动性. 量子光学( h ≠0, l ≠0 ). 6. 无限束 光波相干叠加. 有限束 光波相干叠加. 2. 3.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1.1 几何光学. 主要内容. 球面镜成像. 基本规律 1. 直线传播定律 2. 折、反射定律
E N D
光学总复习 主要内容 5 光 学 几何光学(h ~0, l~0) 光波与物质的电磁相互作用 1 4 电磁性 横波性 光的偏振 波动光学 ( h ~0, l≠0 ) 线性介质 光波的叠加 1. 线性叠加原理 2. 独立传播原理 波动性 量子光学(h≠0, l≠0) 6 无限束光波相干叠加 有限束光波相干叠加 2 3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1.1几何光学 主要内容 球面镜成像 基本规律 1.直线传播定律 2.折、反射定律 3.光路可逆原理 费马原理 几 何 光 学 高斯光学 薄透镜成像 光具组成像 纤维光学 光度学
复习要点及主要公式: 1. 基本实验定律(3个) 几何光学的基础 2.费马原理: 几何光学的理论基础 3. 符号法则 —— 新笛卡儿符号法则 4.基本公式: (基本方法是逐次成象法)条件: I.普遍公式: II.球面折射:
III.球面反射: IV.薄透镜: V. 光具组: VI . 放大率: VII.作图成像法:凸、凹透镜、光具组.
P S Q M 相对程差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应用波动观点分析、理解平面反射问题: 平面反射: 1:1 成像,完善成像,无色散.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B B A A 1 234 5 678910 12345 678910 8 9 7 5 6 1 10 2 4 1 5 3 s 2 4 p 3 反射光栅原理
i1 i2 例: 试证双镜两次反射定理:光线被交角等于q的两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交角(偏向角)等于两个镜面交角q 的两倍。 解:根据几何学外角公式,由图可知 而: 故: 经常要用!
双镜两次反射定理 两镜面间的反射问题: 出射光线 1. 最大反射次数: 2. 最多成像个数: 3. n次反射光走过的路径长度: 由正弦定理求解 BC :
球面折、反射成清晰像的条件: 一级近似理论 1. 近轴光线 2. 近轴物点 近轴物点: y << s 近轴光线: h << r
近轴光线的限制 近轴物点的限制 • 亥姆霍兹 — 拉格朗日定理 由: 横向放大率 或: 得: 角放大率光束会聚比 对多个共轴球面系统: 亥姆霍兹 — 拉格朗日恒等式
费马原理的应用: 费马原理 光波的叠加原理 取决于相位差 取决于光程 费马原理与几何三定律等价 i. 费马原理可证明折射、反射定律 ii. 费马原理可证明直线传播定律和光路可逆原理 ii. 实际应用中,直接用折、反定律更方便
O’ B O A O” 光程为常数 光程为极大值 光程为极小值 结 论 联结空间两点之间的光线,不论是直线、折线或者曲线,其所经历的光程与邻近光程相比,是极值,即遵守费马原理. 例1: 距岸3 公里的小船A海上速度 4km/h,小船上的人岸上步行速度 5km/h,为尽快到达岸上9公里的B点,问:小船上的人如何办? 例2:海岛(O点)距两岸分别为a和b,为在两岸各设一个码头A和B,并使OgAgBgO运转周期最短,如何办? 解:如图。为什么?
凸双曲 面 凸抛物面 凹双曲面 凹抛物面 什么条件下非近轴光线也能成清晰象 ? 开放思路 非球面镜 凹椭圆面 凸椭圆面
A C B 棱镜最小偏向角的证明: 有极值平衡对称性 最小偏向角入射时,棱镜内的折射光线与顶角对称
全反射中的隐失波问题: 隐失波 Evanescent Wave, P.165 例 3.2 什么是隐失波? 古斯-汉森位移
隐失波原理 在入射平面(xoy)内,透射的折射波: 由折射定律: 全反射时: 如果: 所以:
隐失波光强与界面入射深度 dp的关系 令: 得: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光学听诊器 利用衰逝波可检测物体表面 100 nm范围内的原子,分子变化.
L3 L1 L2 • 。 • 。 F1’ P P3’ F2 P1’ C P4’ P5’ P2’ 例:在制作氦氖激光管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内调焦平行光管粘贴凹面反射镜,其光学系统如例下图所示。图中F1’是目镜L1的焦点,F2 是物镜L2 的焦点,已知目镜和物镜的焦距均为2cm,凹面镜 L3的曲率半径为 8cm • 调节L2 ,使L1 与L2 之间的距离为 5cm, L2与L3之间的距离为10cm ,试求位于L2 前1cm的叉丝P经光学系统后所成像的位置. • * 当L1与L2的相对位置仍为5cm 时 ,若人眼通过 L1 能观测到一个清晰的叉丝像,L3与L2的距离应为多少?
解:已知: (1) P 对L1直接成像: 注意:光线从右向左成像时, 符号法则不变, 但 f ’是原公式中的 f (2)p 经L2、L3,L2、L1成象
再经过L2(光线:右左) s4 =10-6= 4cm 再经过L1 成象(光线:右左)s5 =5-4=1 cm
故: 通过目镜可观察到两象: s1’,s5’ (一实象, 一虚象) (b)*已知:|L1 L2|=5cm , s1’= s5’= - 4cm. 求: |L2 L3|=? 由:s5’=p1’ s5=s1= 4cm s4’= 4-5= -1cm s4= -2cm 又由:s2= -1cm s2’= -2cm 即:s2’与 s4 重合 -s3’=|L2 L3|+ ( -s4 )=|L 2 L3 |+2 = r -s3=|L2 L3|+( -s2’ )=|L2 L3|+2 = r 1:1 成象:s3’ = r = - 8 cm, s3= r = - 8 cm ∴ |L2 L3| = 8-2 = 6 cm
Q y F H N 一般理想光具组的物像公式: 注意:f , s 从 H 算起, f’ , s’ 从 H’ 算起, x , x’分别从 F, F’算起.
A B C N G J d D E 复合光具组的基点和基面 定义:
F’ F H’ H L1 L2 F1 F2 2a 3a a 则有: 例:P.205 惠更斯目镜
方法 2: 已知:
320cm 100cm 80cm L2 L1 5cm 5cm 16cm 20cm 20cm (变焦镜头原理) 例:摄远物镜 d小变 f 大变
P O F A B B F P O O P 薄透镜的作图求像法
B P F O B A A O F P O P F’
P P’ F’ H H’ F P P’ F’ H’ H F 一般理想光具组的作图求像法 凸透镜组 H 与 H’ 互调时
P P’ F H H’ F’ P P’ F H H’ F’ 凹透镜组 方法 一 方法 二
B F A B A F 例:用作图法求物体AB 的像 (A) (B)
(C) B F A (D) B A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