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20 Views
大型机高级系统管理技术. 第 7 章 系统初始化. 第 8 章 内容提要. 概述 初始化过程 初始化相关系统数据集. 8.1 概述. S/390 的初始化过程包括硬件系统初始化和软件系统初始化。首先执行的是初始微程序载入( IML:Initial Microprogram Load )过程,该过程将硬件支持微码载入处理部件,并通过读取输入 / 输出配置数据集( IOCDS:Input/Output Configuration Data Set )中的信息对硬件设备进行初始化配置。. 8.1 概述.
E N D
大型机高级系统管理技术 第7章 系统初始化
第8章 内容提要 • 概述 • 初始化过程 • 初始化相关系统数据集
8.1 概述 • S/390的初始化过程包括硬件系统初始化和软件系统初始化。首先执行的是初始微程序载入(IML:Initial Microprogram Load)过程,该过程将硬件支持微码载入处理部件,并通过读取输入/输出配置数据集(IOCDS:Input/Output Configuration Data Set)中的信息对硬件设备进行初始化配置。
8.1 概述 • 该过程完成后,系统操作员需在控制台上进行初始程序载入(IPL:Initial Program Load)操作,该操作将确定系统输入输出配置的软件定义,并指定下一步初始化过程所需的LOADxx成员参数。LOADxx成员参数指定了操作系统的主目录(Master Catalog),标记了操作系统初始化的核心,以及大量初始化过程所需的参数定义。系统通过这些参数启动主调度器(Master Scheduler),进而创建系统地址空间、子系统地址空间以及用户地址空间,从而完成初始化过程。 • 了解主机系统的初始化过程、初始化有关的参数以及初始化完成后存储系统的状态,对维护好S/390、保持系统处于稳定、良好的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8.2 初始化过程 • 8.2.1 硬件系统的初始化 • 硬件系统的初始化主要是硬件系统的加电、初始微程序载入的过程。系统操作员首先为主机和硬件控制台(HMC: Hardware Management Console)加电,启动硬件控制台和主机内的控制支持部件SE(Support Element)上的OS/2操作系统,并载入支持控制台操作的微程序代码。加电步骤结束后,操作员可登录到HMC或SE控制系统,进行系统上电(Power On)操作。该操作将启动主机的外围设备的控制系统,如磁盘控制器,通讯控制器等,这些外设控制系统被设定为远程启动,可由主机控制上下电动作。本操作结束后,操作员还应进行上电重置(Power On Reset)和分区激活(Activate)操作,使各系统和分区处于硬件就绪状态。
IPL 启动主要流程 加电序列 → IML(初始微码加载、激活CPU与控台) → IPL(初始程序加载) → NIP(核心初始化) → RIM(系统资源初始化) → 主调度程序初始化 → 启动 JES2 → 启动 VTAM → 启动 TSO
IPL 启动参数与流程 IPL Address : 0A80 IPL Parameter: 0F9FnnM1 • A80 - Z5RES1(系统驻留卷地址) • F9F - IPLPARM 所在的盘卷地址 • nn - IPLPARM( LOADnn
IPL 启动参数与流程 0A80 → Z5RES1 0F9F01M1 → IODFVL : SYS1.IPLPARM(LOAD01) ↓ ********************************************************* IODF.IODF31 ← IODF 31 IODF PROD SYSCAT OS39M1113CCATALOG.OS390.MASTER ★← SYSPARM UR IEASYM 00 NUCLST 00 系统参数库 ↓ PARMLIB USER.PARMLIB OS39M1 访问顺序: ↓ PARMLIB ADCD.ZOSV1R5.PARMLIB Z5RES1 ↓ PARMLIB SYS1.PARMLIB Z5RES1 NUCLEUS 1 SYSPLEX ADCDPL ********************************************************* IODF.IODF31 (HCD) : / Partition Name Number Usage + Description _ PROD 1 OS LPAR1 FOR TRAINING _ TEST1 2 OS LPAR2 FOR TRAINING _ TEST2 3 OS LPAR3 FOR TRAINING _ TEST3 4 OS NOT USED CURRENTLY
IPL 启动参数与流程 →★ ADCD.ZOSV1R5.PARMLIB (IEASYSUR) ********************************************* …………… CMD=UR, SELECT COMMNDUR → COUPLE=UR, SELECT COUPLEUR → MLPA=UR, SELECT IEALPAUR → PROG=UR, SELECT PROGUR → SCH=UR, SELECT SCHEDUR → SSN=UR, SELECT IEFSSNUR → SVC=UR, SELECT IEASVUR → ……………
IPL 启动参数与流程 → ADCD.ZOSV1R5.PARMLIB(COMMNDUR) **************************************************** COM='S JES2,PARM='WARM,NOREQ'' COM='S VTAM' → ADCD..ZOSV1R5.PROCLIB(VTAM) COM='S VTAMUR' → ADCD..ZOSV1R5.PROCLIB(VTAMUR) …………… ↓ ADCD.ZOSV1R5.PARMLIB(VTAMUR) **************************************************** …………… S TSO S SDSF S TCPIP -DB8G START DB2 注:不建议将DB2与CICS放在启动流中, S CICSA 由SA在主控上启动为好! ……………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 1.载入操作 • 硬件系统就绪后,操作员在HMC或SE上对分区系统进行载入(Load)操作。作为启动软件系统的第一步,该操作需要确定载入参数,以确定以下信息: • (1)系统磁盘卷地址 • 载入操作参数一般用九个数字字符表示(如032001002),左起四位数字表示操作系统引导卷的地址(如0320),该卷一般被称作系统驻留卷(System Residence Volume),存放了系统引导内核、主目录以及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 (2)LOAD成员后缀名 • 载入操作参数左起第五、六个字符用来确定系统初始化时所需的基本载入参数,该参数保存于系统数据集SYS1.PARMLIB的成员LOADxx内。xx是成员名的后缀,一般用数字表示,通常数据集SYS1.PARMLIB中有多个LOADxx成员,可适应不同的初始化需要,或在修改系统初始化参数时备份之用。后缀名可确定使用哪一个成员记录的参数进行系统初始化,如载入操作参数032001002确定了后缀名01,表示使用SYS1.PARMLIB(LOAD01)作为初始化参数数据集。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 (3)消息发送形式 • 载入操作参数左起第七个字符用来确定初始化过程中系统控制台(非HMC或SE)上提示信息的出现形式。 • (4)IEANUC成员后缀名 • 载入操作参数左起第八、九个字符用来确定内核数据集SYS1.NUCLEUS下成员IEANUCxx的后缀名。 • 操作员在HMC或SE上执行了LOAD操作后,主机操作系统初始化过程就开始了。初始化的作用是定位系统可用的内存(主存)并为各个系统区域建立相应的虚拟存储环境,包括初始化系统和存储设备、建立系统成员地址空间以及主调度器和子系统的初始化。初始化过程可分为初始程序载入(IPL)和内核初始化两大步骤。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 2.初始程序载入 • 初始程序载入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将内核程序载入主存; (2) 将可动态地址转换的内核程序载入虚存并使其跨越地址为16M的虚存位置,此内核将一部分位于16M虚存以下,一部分位于16M虚存以上; (3)在虚存中建立动态内核的映像(NUCMAP),其地址在内核程序之后; (4)在虚存中建立页面表(PFT:Page Frame Table),其地址在内核映像之后; (5)为系统队列区(SQA:System Queue Area)和扩充系统队列区分配最小的虚存空间; (6)为主调度器的本地扩充系统队列区分配适当的虚存空间。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 3.内核初始化 • 内核初始化过程读取各种系统初始化参数,完成以下功能 (1)根据系统队列区的初始化参数扩展其虚存空间; (2)如果初始程序载入方式为冷载入,则在虚存中建立可调页的连接群集区(PLPA: Pageable Link Pack Area)和扩充PLPA区;如果初始程序载入方式为热载入或快速载入,则为PLPA和扩充PLPA区重置地址表; (3)如果设置了FIX初始化参数,则将系统执行模块载入固定的连接群集区FLPA: Fixed Link Pack Area和扩充FLPA区 (4)如果设置了MLPA初始化参数,则将系统执行模块载入变更的连接群集区(MLPA: Modified Link Pack Area)和扩充MLPA区; (5)为公共服务区(CSA: Common Service Area)和扩充的CSA区分配虚存空间,分配空间的大小由CSA初始化参数确定。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 内核初始化完成后,操作系统将为各个子系统建立大小为2G的虚拟地址空间,每个虚拟地址空间由四部分组成: • 位于16M以下的公共区 • 位于16M以下的私有区 • 位于16M以上的扩充公共区 • 位于16M以上的扩充私有区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2G 扩充LSQA/SWA区 扩充私有区 扩充用户区 扩充CSA区 扩充PLPA/FLPA/MLPA 扩充公共区 扩充SQA区 扩充内核程序区 16M 内核程序区 SQA区 公共区 PLPA/FLPA/MLPA区 CSA区 LSQA/SWA区 用户区 私有区 20K 系统区 4K 公共区 前置存储区(PSA) 0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 公共区用来驻留系统控制程序和控制块,一般包括: • 前置存储区(PSA) • 公共服务区(CSA) • 可调页的连接群集区(PLPA) • 固定的连接群集区(FLPA) • 变更的连接群集区(MLPA) • 系统队列区(SQA) • 内核程序 • 驻留在私有区的有: • 本地系统队列区(LSQA) • 调度器工作区(SWA) • 系统区(大小为16K)
8.2.2 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 4.主调度器和子系统初始化 • 系统各地址空间就绪前,首先进行的是主调度器的初始化,此步骤除了启动主调度器外,还将启动系统服务例程如日志服务、通信服务等。主调度器负责为每个子系统建立地址空间,其自身的地址空间也是系统初始化过程中第一个被建立的地址空间。由于大多数子系统依赖作业调入子系统(JES: Job Entry Subsystem),因此主调度器一般首先为作业调入子系统建立地址空间。其它子系统将可执行的子系统代码存放在各自地址空间的私有区内。它们的初始化在系统参数数据集SYS1.PARMLIB的成员IEFSSNxx中指定,也可以在系统初始化完成后通过系统操作命令START启动。主调度器为每个启动的子系统建立一个大小为2G的虚拟地址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多虚拟存储系统(MVS)。
8.3 初始化相关系统数据集 • 8.3.1 系统数据集的组织 • 系统数据集是主机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系统的参数数据集、过程数据集、执行码数据集、转储数据集、数据交换数据集等。系统数据集多数都是分区数据集,各成员数据集完成相对独立的任务或记录特定的系统参数。这些数据集大都存放于系统驻留卷,被编目在系统主目录下。
8.3.1 系统数据集的组织 SYS1.PROCLIB 系统过程数据集 SYS1.NUCLEUS SYS1.LINKLIB SYS1.SVCLIB SYS1.LPALIB SYS1.MANxx SYS1.DUMPxx SYS1.DAE SYS1.LOGREC 系统执行码数据集 系统转储数据集 系统主目录 系统参数数据集 SYS1.PARMLIB
8.3.1 系统数据集的组织 • 系统主目录是最重要的系统数据集,所有数据集的定位都是从主目录开始的。为了找到各系统参数数据集,系统初始化时首先必须找到系统主目录。系统主目录通过参数数据集SYS1.PARMLIB(LOADxx)中的SYSCAT参数指定,如果没有定义该参数,则系统在启动时提示操作员输入主目录数据集名。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1.主目录数据集 主目录是一个VSAM类型的数据集,记载着其它数据集和磁盘卷信息,用于定位数据集和用户目录。 • 2.页交换数据集 页交换数据集也是VSAM类型的数据集,用来保存地址空间、数据空间、CSA区以及PLPA区被调出的页面数据。 • 3.I/O定义数据集 I/O定义文件也是VSAM类型的数据集,包含了S/390的处理器、通道、控制单元以及I/O设备的记录信息。 • 4.SYS1.APPCSI 该数据集保存了在APPC/MVS网络中会话流的控制信息,也是VSAM类型的数据集。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5.SYS1.APPCTP 该数据集保存了在APPC/MVS网络中会话流的控制TP预置文件信息,也是VSAM类型的数据集。 • 6.SYS1.BROADCAST 本数据集是BDAM类型的数据集,保存了两类TSO消息——通知消息和邮件消息。 • 7.SYS1.CMDLIB 本数据集是分区数据集,各成员为TSO命令例程、服务例程或工具程序。 • 8.SYS1.CSSLIB 本数据集是分区数据集,各成员为IBM提供的连接帮助例程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9.SYS1.DAE 本数据集是顺序数据集,记录了由DAE系统为每个转储过程提供的唯一标志。 • 10.SYS1.DBBLIB 本数据集是分区数据集,记录了DFP使用的压缩数据信息块。 • 11.SYS1.DDIR 该数据集为VSAM数据集,记录了群集系统的转储目录。 • 12.SYS1.DGTC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为交互式存储管理工具ISMF使用的CLIST代码。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13.SYS1.DGTL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为交互式存储管理工具ISMF使用的载入模块。 • 14.SYS1.DGTM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为交互式存储管理工具ISMF使用的消息文本。 • 15.SYS1.DGTP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为交互式存储管理工具ISMF使用的模板。 • 16.SYS1.DGTS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为交互式存储管理工具ISMF使用的框架。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17.SYS1.DGTT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为交互式存储管理工具ISMF使用的表。 • 18.SYS1.DUMPnn nn取值为00至99,本数据集为顺序数据集,用于SVC转储记录。 • 19.SYS1.FDEF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记录了由打印管理工具创建的表格定义对象。 • 20.SYS1.FONT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记录了由打印管理工具创建的各种字体对象。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21.SYS1.HELP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TSO命令的帮助信息。包括命令的语法、参数以及功能等介绍。 • 22.SYS1.IMAGE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为打印机使用的通用字符集或表格控制缓冲区的映像。 • 23.SYS1.INDMAC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工业子系统预定义的宏。 • 24.SYS1.ISAMLPA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载入PLPA区的ISAM执行模块。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25.SYS1.JES3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所有除了在SYS1.LPALIB和SYS1.LINKLIB中的JES3模块代码。 • 26.SYS1.JES3MAC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为JES3预定义的宏。 • 27.SYS1.LINK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各种非驻留的系统模块、实用程序以及辅助工具等执行代码。 • 28.SYS1.LOGREC 本数据集为顺序数据集,记录了关于硬件故障和软件错误的日志统计信息。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29.SYS1.LPA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记录了将被载入PLPA区的系统例程、SVC例程以及部分TSO执行模块等。 • 30.SYS1.MACLIB •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为超级用户预定义的宏以及用于数据维护的宏指令。 • 31.SYS1.MANn • 本数据集为VSAM数据集,记录了SMF例程和其它统计工具收集的信息。 • 32.SYS1.MIGLIB •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IPCS使用的执行库以及子系统转储出口执行模块。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33.SYS1.MODGEN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各种预定义的宏。 • 34.SYS1.MSGENU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MMS系统使用的英文消息表。 • 35.SYS1.MSGCHN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MMS系统使用的中文消息表。 • 36.SYS1.NUCLEUS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常驻内存的系统控制程序和内核初始化程序,指向主目录的指针,以及系统设置程序产生的I/O设置信息。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37.SYS1.PARM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IBM提供的或系统安装生成的系统参数定义列表。 • 38.SYS1.PDEF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由打印管理工具生成的页面定义信息。 • 39.SYS1.PROC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编目的JCL过程,可被系统管理员直接使用或被程序员调用。 • 40.SYS1.PSEG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由打印管理工具生成的段落定义信息。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41.SYS1.SAMP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安装测试程序、独立使用的工具、以及一些例子程序。 • 42.SYS1.SBLSCLI0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IPCS使用的CLIST源程序。 • 43.SYS1.SBLSMSG0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IPCS使用的消息文本信息。 • 44.SYS1.SBLSPNL0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IPCS使用的对话模板定义。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45.SYS1.SCBDCLST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可进行硬件配置定义的CLIST源程序。 • 46.SYS1.SCBDHENU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HCD工具使用的英文帮助模板。 • 47.SYS1.SCBDHCHN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HCD工具使用的中文帮助模板。 • 48.SYS1.SCBDMENU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HCD工具使用的英文消息。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49.SYS1.SCBDMCHN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HCD工具使用的中文消息。 • 50.SYS1.SCBDTENU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HCD工具使用的英文键值列表。 • 51.SYS1.SCBDTCHN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HCD工具使用的中文键值列表。 • 52.SYS1.STGINDEX 本数据集为VSAM数据集,用于存放辅存管理记录,该记录记载了系统在IPL或作业步执行时的VIO数据集生成情况。
8.3.2 主要的系统数据集 • 53.SYS1.SVC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部分在线测试程序或部分附加执行模块。 • 54.SYS1.TCOMMAC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记录ACF/TCAM所需的预定义宏。 • 55.SYS1.TELCM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加载模块中的通信子例程。 • 56.SYS1.UADS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授权分时用户记录。包括用户名、口令字(密文形式)和登录过程名等信息。 • 57.SYS1.VTAMLIB 本数据集为分区数据集,各成员包含了ACF/VTAM加载模块核登录出口例程、安全管理和审计出口例程等。
8.3.3 系统参数数据集SYS1.PARMLIB • 系统参数数据集各成员内容一般为可编辑的文本。通过一系列的语句定义系统及子系统参数。有效的语句行在1至81列之间,注释语句由“/*”标记开始,“*/”标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