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19 Views
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展示內容簡介.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 -- 二樓主題館簡介 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第一室:島上的先住民.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 -- 二樓主題館簡介 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圖片來源: SingWay多媒體雜誌 -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http://www.wretch.cc/blog/SingWay&article_id=9486382. 打 獵. 捕 魚. 嫁 娶. 耕 種.
E N D
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展示內容簡介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第一室:島上的先住民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圖片來源:SingWay多媒體雜誌 -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http://www.wretch.cc/blog/SingWay&article_id=9486382
打 獵 捕 魚
嫁 娶 耕 種
一百三十多年前,有些平埔族已學會漢人的農耕和建築技術,有的平埔族所蓋的房子甚至比山下的漢人所蓋的還要好。一百三十多年前,有些平埔族已學會漢人的農耕和建築技術,有的平埔族所蓋的房子甚至比山下的漢人所蓋的還要好。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原住民村莊是由茅草屋組成的聚落,他們的房屋主要以泥巴和竹子搭建,用稻草覆蓋屋頂,搭築在三、四呎高的平台上,形狀像倒過來的漏斗,裡面沒有家具。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這是十七世紀義大利印行的圖片,一幅西方人手繪的福爾摩沙原住民。由於當時西方人對這些原住民缺乏了解這是十七世紀義大利印行的圖片,一幅西方人手繪的福爾摩沙原住民。由於當時西方人對這些原住民缺乏了解 ,加上原住民古銅色的膚色 ,因此西方人在相關報導中都把福爾摩沙島上的原住民稱為「神秘的紅人」,與北美印地安紅人混淆了。 當時的許多報告都描述福爾摩沙土著在林野間獵鹿時健步如飛 ,速度十分驚人。1684~1650年間,福爾摩沙島上荷印公司員工許碼爾卡爾登揣摩後描繪出這幅圖像,在當時十分有名。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福爾摩沙的島民總在與敵軍交戰獲勝後,割下敵人的頭,拿回村莊巡行,向村人誇耀勇武,並接受眾人的喝采及盛宴款待。福爾摩沙的島民總在與敵軍交戰獲勝後,割下敵人的頭,拿回村莊巡行,向村人誇耀勇武,並接受眾人的喝采及盛宴款待。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濃蔭蔽天的山中峽谷,原住民最容易藏匿其中。早期原住民有獵人頭,甚至傳出食人的習慣,因此漢人多視入山為畏途。 福爾摩沙東部土著居民不服中國統治,沒有法律、政府和警察 ,終日藏匿於山林,以漁獵維生,漢人稱他們是「住在樹上的食人族」。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福爾摩沙原住民在結婚後,妻子和丈夫依然分別住在自己的家裡,也擁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種稻穀雜糧養活自己。 原住民村莊裡發生爭端時,由十二名男子所組成的長老會議協助調停解決。 被稱為「尪姨」的女巫師,專門替福爾摩沙島上的居民祈神和獻祭。如果碰上疑難雜症,居民習慣求助於尪姨,她們會大聲喊叫,驅趕惡靈,有時也會召來神靈,為人解答。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平埔族人的生活習慣仍然相當原始,甚至沒有發展出演奏樂器,但從他們身上卻可感受到一種純真的魅力。平埔族人的生活習慣仍然相當原始,甚至沒有發展出演奏樂器,但從他們身上卻可感受到一種純真的魅力。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平埔族婦女和小孩:平埔族的特徵和服飾和寮國人相似,但所操語言卻顯然來自馬來族。 圖片來源: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
第二室:先民渡海來台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圖片來源:SingWay多媒體雜誌 -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http://www.wretch.cc/blog/SingWay&article_id=9486382
第三室:鄭成功驅逐荷蘭人 鄭成功 楊英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圖片來源:SingWay多媒體雜誌 -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http://www.wretch.cc/blog/SingWay&article_id=9486382
鄭成功受降圖 鄭成功真跡 荷蘭長官--揆一 鄭成功
第四室:早期私塾教育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圖片來源:SingWay多媒體雜誌 -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http://www.wretch.cc/blog/SingWay&article_id=9486382
沈文肅公真像 早期私塾教育 安平孔子 沈光文(1612~1688年)為明末的大官,明朝滅亡,滿清曾以重金勸他投降,但被他一一拒絕。就在一次搭船前往泉州的路途中,沈光文遇到颱風而漂流到台灣...
第五室:早期曬鹽~淋滷法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圖片來源:SingWay多媒體雜誌 -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http://www.wretch.cc/blog/SingWay&article_id=9486382
製鹽株式會社 台灣製鹽株式會社的倉庫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蒞臨安平鹽田
龍骨車 導引海水的方法
曬 鹽 整理鹽岸
固體氯化鎂 氧化鎂 結晶芒硝 鹽的副產品—石膏 氫氧化鎂(苦土)
第六室:早期製糖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圖片來源:SingWay多媒體雜誌 -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http://www.wretch.cc/blog/SingWay&article_id=9486382
第七室:安和樂利~農耕與豐收 圖片來源:德記洋行--二樓主題館簡介http://home.kimo.com.tw/tedchen862000/house/f2/2F.htm
圖片來源:SingWay多媒體雜誌 - 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http://www.wretch.cc/blog/SingWay&article_id=948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