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55 Views
植物表面典型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测定. 致癌 / 致畸性. 1. 生物富集性. 2. 持久性 (POPs). 远距离迁移性. 高毒性和潜在的生物危害性. 对环境本底值 有重要贡献. 一、简介. 3. 人为源 交通排放 电厂 工业生产过程 居民燃煤取暖 不完全燃烧 …. 自然源 森林大火、火山. 利用外加动力 ( 如泵 ) 主动地把空气吸入到采样器中. 主动采样. 截留悬浮颗粒物的滤膜. 玻璃 / 石英. 纤维膜. 采集气相 PTS 的吸附剂. 聚氨酯泡沫. 树脂. 被动采样.
E N D
致癌/致畸性 1 生物富集性 2 持久性 (POPs) 远距离迁移性 高毒性和潜在的生物危害性 对环境本底值 有重要贡献 一、简介 3 • 人为源交通排放 • 电厂 • 工业生产过程 • 居民燃煤取暖 • 不完全燃烧… 自然源 森林大火、火山
利用外加动力(如泵)主动地把空气吸入到采样器中利用外加动力(如泵)主动地把空气吸入到采样器中 主动采样 截留悬浮颗粒物的滤膜 玻璃/石英 纤维膜 采集气相PTS的吸附剂 聚氨酯泡沫 树脂 被动采样 植物被动采样器 目标物不依靠外加动力,而借助目标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化学势(或逸度)差的驱动,通过扩散, 被采样材料吸附或吸收 人工被动采样器 半透膜采样器(SPMDs) PUF(树脂) 薄膜采样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气采样技术 采样技术 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
松针表面覆盖有蜡脂类物质吸附PAHs • 松针表皮中的角质类物质起脂质作用 • 气孔结构中沉积颗粒相
多环芳烃通过气相、颗粒相干、湿沉降植物叶面,然后被叶面的蜡脂类物质直接吸收或通过气孔吸收多环芳烃通过气相、颗粒相干、湿沉降植物叶面,然后被叶面的蜡脂类物质直接吸收或通过气孔吸收 从土壤通过植物的根系摄取,然后通过植物的木质部迁移至各个部位 植物吸附PAHs的途径
理化性质 环境行为 迁移转化规律 生态风险 二、实验目的和内容 掌握植物表面多环芳烃类典型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了解相关仪器的组成、构造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相关领域知识
三、实验原理 有机污染物在植物与空气间的分配系数(Kp)是描述其分配行为的重要参数,对于表征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具有重要意义 KPA = CP/CA CP (ng g-1)和CA (ng m-3)分别代表有机污染物在植物相和空气相中的浓度, 因此KPA单位为m3 g-1
储液瓶 高压泵及 控制系统 自动进样器 色谱柱 工作站 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原理 • 液体作为流动相,并采用颗粒极细的高效固定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 • 样品的适用性广,不受分析对象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 • 在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80%可以用HPLC来分析。 • 采用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
HPLC荧光检测法是分析PAHs的最常用方法。 PAHs有荧光吸收,用荧光检测器,在最佳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下,有效检测样品中PAHs。 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电子天平 称量样品及试剂 超声清洗器、摇床 萃取植物样品中目标物 旋转蒸发器 样品浓缩、富集 层析柱 净化提纯 氮气吹扫仪 样品浓缩、定容 高效液相色谱 样品定量分析 四、材料与方法 其它:烘箱、马弗炉、20 mL移液管、梨形瓶、量筒、液相小瓶、 具塞试管、巴斯特滴管
层析硅胶 无水硫酸钠 二氯甲烷(色谱纯) 正已烷(色谱纯) 乙腈(色谱纯) 超纯水 实验试剂 净化、提纯 去除水分 萃取、提纯 HPLC分析
五、实验步骤 2g硅胶、 1g无水硫酸钠
检测器:荧光检测器 激发波长225 nm 发射波长315 nm 流量2.00 mL/min 进样量20µL, 柱温30 ℃ HPLC测定条件 表2 PAHs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表1 梯度淋洗程序
100 200 400 600 800 六、结果与讨论 峰面积 PAHs标样浓度(ng mL-1)
R:方法回收率 CSP:加标样品浓度(ng mL-1) CP:样品浓度(ng mL-1) CS:加入标样浓度(ng mL-1) 方法回收率
结果计算 • CP—样品中实际PAHs浓度(ng g-1 dw) • CH—PAHs液相浓度(ng mL-1); • V—样品体积(mL); • W鲜—松针鲜重(g); • R%—回收率; • w%—松针中水分含量(经验值为45~55%)
七、注意事项 • PAHs为有毒物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 • 超声时注意超声清洗器的水浴温度不要超过30 ℃,防止样品挥发或迸溅。 • 旋转蒸发时水浴温度保证在40 ℃左右, 水浴高度要浸没样品 • 氮气吹扫气流要柔和,防止迸溅和吹干
八、思考 • 试分析松针中PAHs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变化原因 • 不同植物叶片性质对PAHs吸附有什么影响? • 影响大气/松针分配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传质阻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