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98 Views
第一讲 绪论. 1 、了解职业核心与能力课程的结构体系 2 、理解职业核心与能力的内涵 3 、如何主动沟通. 教学目标. 一、 当代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一)毕业生数不断增长 2009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 610 万人,加上往年 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 1000 万人。 2010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630 万, 2011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660 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 700 万人 。. (二)毕业生素质未根本提高
E N D
1、了解职业核心与能力课程的结构体系 2、理解职业核心与能力的内涵 3、如何主动沟通 教学目标
(一)毕业生数不断增长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人,加上往年 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1000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万,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二)毕业生素质未根本提高 一家机构的调查表明:多数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创业创新精神能力等方面并未根本性提高
(一)人的能力组成 1、职业特定能力 2、通用能力 3、核心能力
职业特定能力 每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作。《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将特定能力分为1838个职业。我们学历文凭教育以及职业资格教育就是特定能力的培养教育。
通用能力 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者一组存在共性的相近的工作领域的能力。一般而言有300多个能力点。
核心能力 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甚至是日常的生活中都必备的最重要的 能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及其深远。
(二)定义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了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为职业生涯中有八大能力:与人交流、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
德国称“关键能力” 美国称“基本能力” 香港称“基础技能”
(三)分类 职业方法能力:数字应用、信息处理、 自我学习、 职业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
(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从人才自身角度讲:适应就业要求,帮助我们在工作中调整自己、处理问题、与人很好相处,从根本上提高人的能力。 从用人单位讲:提高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 1、目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1、基本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 2、具体方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 案例教学法。
第一步:学会积极主动和陌生人交往 1、和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是衡量人际交流能力的关键性尺度 2、影响陌生人双方沟通的心理戒备问题
3、和陌生人交往的五个技巧 有缘得以相会 树立主动沟通意识 初次交往从寻找合适的话题开始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所有的陌生人 捅开与陌生人交往这层膜
案例一、推销员出身的汽车大王 案例二、银行储蓄员蓝天主动沟通 案例三、司机帮助乘客沟通
第二步:知道人们在交往中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第二步:知道人们在交往中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与同事良好沟通的技巧 人格塑造 坦诚相见 赞美欣赏 少争多让 善于倾听 巧用语言 朋友勤联络
与领导沟通的技巧 尊重领导 踏实搞好本职工作 善于倾听 寻找沟通的有效方法
第三步:如何才能养成主动沟通的习惯,改变自己不良 行为习惯,培养自己的规矩意识。
五、活动《找朋友主动交流》 1、分组 2、请抽到的同学在5分钟内通过交流能力了解到对方的家庭状况、性格特征、工作理想、最令人欣赏的地方等,能建立恰当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