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49 Views
綠色科技與社會. 「能源危機」的挑戰. 授課教師 : 孫茂誠 教授. 綠色科技與社會. 「能源危機」的挑戰 能源與資源的供需失調、產油國的獨裁、生態多元的惡化、氣候暖化與能源 ( 如電力 ) 匱乏,使得「能源危機」則是人類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最大 挑戰。. 綠色科技與社會. 我國所面臨的能源挑戰 一、我國能源供應高度仰賴進口
E N D
綠色科技與社會 「能源危機」的挑戰 授課教師:孫茂誠 教授
綠色科技與社會 「能源危機」的挑戰 能源與資源的供需失調、產油國的獨裁、生態多元的惡化、氣候暖化與能源(如電力)匱乏,使得「能源危機」則是人類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最大 挑戰。
綠色科技與社會 我國所面臨的能源挑戰 一、我國能源供應高度仰賴進口 由於自產能源相當有限,隨能源需求增加,我國進口能源依存度,從民國五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二十幾、民國六十年代初的百分之六十幾、民國七十年代初的百分之八十幾和民國八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九十五,一直上升至民國九十年近百分之九十七。至於占總能源消費比重達百分之四十九的石油,其進口比例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五。未來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進口能源的比例仍將持續上升。
綠色科技與社會 二、我國化石能源輸運數量龐大 我國九十年煤炭進口量共四千八百多萬噸,一年需要八百多船次六萬噸級煤輪運輸;九十年原油進口量三千多萬公噸,一年需要三百多船次十萬噸級油輪運輸;九十年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四百多萬公噸,一年約需要八十多船次六萬噸級液化天然氣船來運送。但我國能源進口來源主要來自中東及東南亞等地區,在恐怖活動昇溫情況下,我國龐大的能源運輸船次要求,要確保供應順利的難度會越來越高。
綠色科技與社會 三、我國中東石油進口依存度不降反升 我國民國六十年代初的中東石油進口依存度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經過多年努力,民國八十六年至八十九年已降至百分之六十上下,但是民國九十年又上漲至百分之六十八,民國九十一年上半年更上升至近百分之七十五,使我國受中東動亂及石油危機衝擊的機會急劇升高,危及我能源供應安全。
綠色科技與社會 四、我國天然氣供應的不穩定性高 我國只有一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國內使用的天然氣,多數都從此接收站其進口。但此中油永安天然氣接收站的儲槽不足,僅能保持數天的天然氣周轉量,沒有緩衝任何事故衝擊的空間。
綠色科技與社會 五、我國煤炭進口越來越倚賴中國大陸 民國八十八年以前,我國只有一成多的煤炭自中國大陸進口,但到了民國九十年,我國煤炭已有三成五以上自中國大陸進口。
綠色科技與社會 六、我國發電用化石燃料儲備在事故時難以長期供應 由於液化天然氣儲槽不足,只要發生事故,運輸船無法抵達我國港口,使液化天然氣進口中斷幾天,我國的燃氣發電廠(至九十三年會佔我國發電廠總裝置容量三成以上),就會全部停擺;又我國法規僅要求燃煤火力電廠應儲存三十天以上之燃煤,燃油火力電廠應儲存四十五天以上之燃油,所以如果發生事故使煤炭一個月無法進口。
綠色科技與社會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書籍導讀 今日對世界產生最根本影響的強大力量是全球暖化、全球市場扁平化及人滿為患。「熱」、「平」、「擠」三者結合的現象所催生出的歷史紀元,又被稱為「能源氣候年代」。在油價居高不下、恐怖主義威脅不減、全球暖化持續加溫、物價漲聲不停、全球人口激增、物種嚴重滅絕,再加上海嘯、洪水、乾旱等自然災難頻傳,世界失控的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與理解。佛里曼長期觀察全球化的發展,在這種種失控的亂象之下,如何徹底解決地球與人類目前所面臨各項看似無解的危機。
綠色科技與社會 影片欣賞: 2010佛里曼談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綠色科技與社會 世界熱平擠,因為能源使壞! 「我們現在的情況,已不是努力避免撞到冰山的鐵達尼號,而是我們已經撞上冰山了,海水已經衝進下面的船艙。可是有些人還不想離開舞池,有些人則不想離開自助餐廳。」 這座「冰山」當然是個比喻。在《紐約時報》國際事務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眼中,這冰山更精確的說法是由「熱、平、擠」所形成的超完美風暴。
能源供需失衡 問題 解決原則 • 扁平碰上了擁擠 • 複製美式生活 • 資本主義的生態邏輯 • 最大消耗者美國沒有努力 • 用知識代替原物料 • 在永續能源與資源 • 生產力上尋求創新 • 找到永續成長模式 • 美國必須重新定義「美式生活」的意義 • 綠色科技與社會
失控的氣候變遷 問題 解決原則 地球平均溫度異常升高 導致海平面上升、乾旱 及水災、冰河加速融化 海平面上升2英尺和10 英尺,溫度升高2度和5 度,截然不同 那些是天災?那些是人禍 氣候變遷是政治議題? 科學事實? • 相信全球暖化的 • 事實 • 採取減緩氣候變 • 遷的措施 • 綠色科技與社會
能源匱乏 問題 解決原則 世界上有16億人,約1/4人無電可用 能源也是一種商品,需要政府、管理機構及市場機制配合 能源匱乏讓人類脫離經濟貧窮的希望破滅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首當其衝的是和造成暖化最無關的人 • 以充足、潔淨、 • 可靠又便宜的電 • 力,來普及通訊 • 充足穩定的能源可紓解大都市過度擁擠的問題 • 綠色科技與社會
綠色科技與社會 世界愈來愈熱 (1)來自地獄的燃料,讓地球陷入危機 (2)2007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384ppm (3)前工業時代至2050年,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1倍 (4)預估2050年全球用電量為26兆瓦-目前用電量的2倍 地球變「熱」了。除非人類採取措施大量減少二氧化碳,專家們警告:氣候變化「可能會帶來對空氣、海洋、冰山、土地、海岸線、物種等突發且無法扭轉的傷害」;「不在2012年之前採取行動,就會太晚,關鍵就在這幾年」。平均溫度即使只上升攝氏0.8度,就會產生重大的水災、旱災、熱浪、野火、冰融,及對動植物生存的傷害。
綠色科技與社會 影片欣賞:北極熊和浮冰
綠色科技與社會 地球氣候異變--冰雹、水災、熱浪、 颶風侵襲。「溫室效應」 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兇。以 冰島為例,暖化加速冰川融化。若持續惡化下去,會發生洪水氾濫、火山爆發。 而當氣溫升高到超過大自然足以負荷的臨界點,不只冰島,連南北極和格陵蘭也都全數融冰的話,那 麼將使得海水溫度、密度改變,進而改變洋流,最糟的狀況,地球甚至有可能因此進入另一 個冰河時期。
綠色科技與社會 人類歷史進入E.C.E 佛里曼指出,「平」已經不足以形容此刻的真實情況,此刻的世界還面對全球暖化(hot)、能源耗竭(flat)、人口爆炸(crowded)三箭齊發的衝擊。熱、平、擠同步衝擊後,又衍生世界的五大病症: 一、能源及天然資源供需問題。世界變平了後,全球將新增20億~30億新興中產階級,想要過美式生活,導致能源和資源將嚴重不足。
綠色科技與社會 二、石油獨裁主義,如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因為享有高油價,這些產油國保守政權,可以用大筆資金繼續統治合法性,而不需傾聽人民,更不需理會外國批評。 三、氣候變遷,全球氣候詭譎難測,更長的乾旱、雨季、更強的颶風等。 四、生物多樣性喪失,物種消失速度比正常快了1000倍,將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第一個必須學諾亞造方舟,挑選生物最後配對的時代。 五、能源匱乏,全球仍有16億人口,過著連電器開關都沒有,從沒用過電的生活,顯示能源分配極度不均。
綠色科技與社會 地球暖化影響地球是全面性的,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感受到溫度的提高,但為什麼溫度會提高,這與地球的「溫室效應」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只要有大氣層的星球就會有溫室效應,適當的溫室效應,讓地球維持在一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如果溫室效應過高,地球整體溫度上升,造成地球暖化。
綠色科技與社會 1.什麼是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就像是在農業中常被使用來維持空間溫度的溫室,地球大氣層就如溫室的塑膠布,將地球包圍成一個溫室,當太陽光輻射經過大氣層到地表,部份光和熱會反射回太空,此時大氣層有些氣體會吸收這些光和熱,並反射回地球表面,讓地球保持在一定的溫度。而大氣層中會吸收光和熱的氣體,我們就稱作「溫室氣體」。
綠色科技與社會 2.溫室氣體有那些,它們是怎麼產生? 存在地球大氣層溫室氣體有主要有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氣,還包括甲烷(CH4)、氟氯碳化物類(含CFCs、HFCs及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它們是怎麼被產生的呢?
綠色科技與社會 溫室氣體原本就存在於大氣中,溫室效應也是地球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現象,但人類過多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改變原有地球的原有狀態,加劇了溫室效應,進而造成了全球暖化現象,而暖化對地球有什麼影響?讓我們繼續來了解。
綠色科技與社會 影片欣賞: 1.暖化戰爭首部曲-溫室效應的形成 2.全球暖化_明天過後你會在哪裡 3.全球暖化期末短片 4.大愛新聞全球暖化特別報導 5.暖化海平面上升 台灣淹一半 _ 華視 生活新聞 6.地球暖化 1、2
綠色科技與社會 3.綠能革命為什麼帶來新商機? 台灣未來十年發展的獨到見解,下個世紀最有前景的產業是什麼?台灣如何發展成為能源科技國家?結合創造力和製造力,藉由中國廣大的市場測試新科技、降低學習曲線的成本,台灣很有機會成為能源科技、綠能創新的主導力量,佛里曼帶你了解台灣如何成為如丹麥小國家,擁有領導能源的潛能。同時了解到,在這個又平又熱又擠的新世紀,綠能科技將是下一個全球性產業
綠色科技與社會 影片欣賞: 綠能革命為什麼帶來新商機?
綠色科技與社會 為何要綠色革命 佛里曼歸納,在這又熱又平又擠的世界裡,人類面臨五大迫切議題:1.能源和天然資源日漸稀少,需求卻愈來愈高。國際能源總署估計,在未來二十年內,全球的原油需求量,將從現在每天八千六百萬桶,暴增為一億一千六百萬桶。
綠色科技與社會 2.全球財富大移轉,從能源消耗國轉進能源生產國和石油獨裁者手中。每年全球有數千億美元流向產油國,光是今年就有六千億美元石油收入流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佛里曼直言,美國人的石油上癮症,無異逆轉了俄羅斯、拉丁美洲原本可能會走上的民主道路,因為「當油價愈高,自由的腳步就愈慢。」諷刺的是,美國人一手繳稅支撐政府的反恐行動,另一手又透過購買石油,資助反恐戰爭的敵方。
綠色科技與社會 3.破壞力強的氣候變遷。今年六月,美國中西部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水患。九月,秋颱辛樂克在台灣多地降下破紀錄的千毫米超大雨量,重創國土。佛里曼引述《綠色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作者羅文斯(Hunter Lovins)的名言,地球暖化一詞還不足以形容現今多變且極端的氣候,「地球詭變」(global weirding)或許更精準、貼切。
綠色科技與社會 4.能源貧窮,地球將分成「有電的」和「沒電的」兩種人。全球的能源落差長久以來就備受忽略,全球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人無電力可用。小國荷蘭一年生產的電力,比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所有非洲國家(不含南非)一年生產的電力還要多。「開發中國家的每一個問題,都是能源問題,」佛里曼說。
綠色科技與社會 5.生物多樣性急遽消失。 人類自工業革命後蓄積至今的破壞洪流,即將要掏空地球的生態地基。佛里曼比喻,現代的人必須像舊約聖經裡造方舟的挪亞,努力保存生物多樣性,才能躲過毀滅生態的洪水劫。
參考資料: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D/091/SD-R-091-029.htm 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aa7caa0b81d9f9f80b81aa8ced0b81a2df75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4476.html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