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86 Views
第十二課 近世的城市生活與民間社會. 一、如夢的繁華—北宋汴京 二、西湖歌舞幾時休—南宋杭州 三、世界最大的新城市—大都 四、宋代的地方社會 五、多民族的元代社會與文化. 宋代的地方社會. 科舉考試競爭激烈 原因:文人政治、大開科舉取士 經濟繁榮、印刷術發達 考場弊端多 防範: 糊名、謄錄. 宋代的地方社會 ~胥吏. 舞文弄法的 胥吏 「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 宋代的地方社會 ~農村. 人口不斷增加
E N D
第十二課 近世的城市生活與民間社會 一、如夢的繁華—北宋汴京 二、西湖歌舞幾時休—南宋杭州 三、世界最大的新城市—大都 四、宋代的地方社會 五、多民族的元代社會與文化
宋代的地方社會 • 科舉考試競爭激烈 原因:文人政治、大開科舉取士 經濟繁榮、印刷術發達 • 考場弊端多 防範:糊名、謄錄
宋代的地方社會 ~胥吏 • 舞文弄法的胥吏 • 「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
宋代的地方社會 ~農村 • 人口不斷增加 • 土地兼併盛行→貧富差距擴大 卻沒有大規模農民起事造成大動亂
社會救助 • 義役 最初是民間為了減輕差役負擔而 自動結合的互助組織,其後得到 政府的贊助。
社會救助 • 義莊(范仲淹) 家族中貧富相恤的 一種制度,以田產 為經濟基礎,依一 定規矩對族人做經 常性的贍給。
社會救助 • 社倉(朱熹) 賑濟貧乏的倉儲制 度。低利貸放給農 民,秋後以產品償 還。
多民族的元代社會與文化 • 元代的族群政策 • 元代的創制:「戶計」 • 儒戶 • 文化交流
元代的族群政策 • 國族:蒙古人,約三、四十萬人 • 色目人:西域、中亞等地區的外族 • 漢人:華北地方原受遼、金統治的人 • 南人:原南宋統治地區的人
元代的族群政策~種族歧視 • 任官:重要機構首長須由蒙古人擔任 • 科舉:左榜、右榜 • 法律:因罪犯所屬族群不同而有極大差別 • 武裝:漢人、南人不准擁有武器
「族群等級區分」≠「族群隔離」 • 趙翼《陔餘叢考》 「元制,蒙古、色目人隨便居住。」 • 比較:金朝的「猛安」、「謀克」
元代的創制:「戶計」 • 依職業將人民劃分成各種的「戶計」 以此規定人民對國家應盡的義務,每戶之 中,需有一人執行國家指定的工作。
儒戶 • 耶律楚材(1190—1244) • 戊戌之試(1238) • 目的: • 為國儲才 • 救濟儒士
儒戶的特權 • 可得類似獎學金的廩給 • 蠲免部分賦役義務 • 免僉軍刷馬之擾 • 唯一的義務:入學以備選用
儒戶的出路 • 補吏,這是元代士人主要的入仕途徑 • 出任教官,主要任職於地方學校
元代儒士的地位 • 鄭思肖《鐵函心史》 「韃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各有統轄。」 • 謝枋得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這個說法是對元代讀書人的正確描述嗎?
多民族的文化交流 • 文化交流中,誰向誰學習? • 蒙古與色目人的漢化
黃金氏族 • 元仁宗、大長公主祥哥剌吉、元文宗等愛好文藝,使宮廷充滿收藏、鑑賞、賞賜等風雅的活動 • 天慶寺雅集
多民族的士人圈 • 士人互動的基礎是社會階層,並非族群 • 元代中期以後蒙古、色目人參與漢族文士活動的程度大增
文化互動 • 唱酬 • 雅集與遊宴 • 書畫品題 • 色目人:詩人薩都剌、丁鶴年,曲家貫雲石,畫家高克恭,書法家 山夒 山夒 • 蒙古人:泰不華,阿魯威、朵爾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