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第八章 兒童中期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第八章 兒童中期. 指導老師 :謝淑芬老師 組員: 102210390 胡玉蘭 392-400 102210387 黃玉君 401~412 102210426 王月英 413~431 102210412 陳麗萍 431-443 102210405 藍淑敏. 第八章 兒童中期. 心理層面 102210390 胡玉蘭 P392-400.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兒童中期認知層面的發展非常值得研究, Piaget 將這個時期稱為具體運思期,亦即可運用一系列正反雙向思考的階段。

linda-wel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兒童中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第八章 兒童中期 指導老師 :謝淑芬老師 組員: 102210390 胡玉蘭 392-400 102210387 黃玉君 401~412 102210426 王月英 413~431 102210412 陳麗萍 431-443 102210405 藍淑敏

  2. 第八章兒童中期 心理層面 102210390 胡玉蘭 P392-400

  3. 認知發展與資訊處理 兒童中期認知層面的發展非常值得研究,Piaget將這個時期稱為具體運思期,亦即可運用一系列正反雙向思考的階段。 「具體」是指兒童的思考仍然侷限於以實物為對象,無法以邏輯做正式的運思、無法將理想和現實做比較、無法進行假設性思考。

  4. 此時期兒童運思進展: 比較不以自我為中心 思考的運作能夠倒轉(可逆性) 有物體質量恆存觀念 • Piaget跟隨者以「層次」替代「階段」。

  5. 智力與智力測驗 Binet測驗 必須由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施測. 測驗對象是2-18歲的兒童,但以年幼兒童較適當。 內容以口語能力為主。

  6. 包含層面: • 語文推理 • 數量推理 • 抽象和視覺推理 • 短期記憶四個層面。 • 智商分數以所有項目的總分計算,又稱為「調適能力」。

  7. Stanford-Binet測驗的範例:

  8. Wechsler測驗 將各個層面的題項區分成子量表。 除了測驗語文能力之外,還測驗兒童的操作能力。

  9. 受測者會得到五種分數: • 語文理解力 • 知覺推理 • 操作記憶 • 操作速度 • IQ總分

  10. 由於Wechsler測驗清楚地將各個領域加以區分,施測者可以判斷受測者特別優秀或需再加強的領域。由於Wechsler測驗清楚地將各個領域加以區分,施測者可以判斷受測者特別優秀或需再加強的領域。 • 還有Wechsler學齡前兒童智力主要量表修訂版,適合4-6歲半的兒童。

  11. Wechsler測驗 • Kaufman兒童評估表(KABCⅡ) • 使用子量表將不同層面細分出來。 • 對學習上有障礙的兒童特別有助益。 • 在文化上的公平性超越其他的智力測驗。

  12. 包括: • 同步處理 • 連續處理 • 計畫能力 • 視覺處理 • 短期記憶 • 變異推理等

  13. 資訊處理 資訊處理的方式不只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也影響我們的安適感,它已經成為了解兒童發展的重要途徑。 研究者通常會從三方面去了解: 知識的創造和發展 知識的儲存和提取的策略或過程 對自己是個知者的覺知。 感情和資訊處理(而非智力)可能是真正能測量出人類智慧的工具。

  14. EQ是指一個人能了解他自身感受、同理他人,並管理情緒的能力。EQ是指一個人能了解他自身感受、同理他人,並管理情緒的能力。 最容易被觀察到的情緒能力是 研究家相信90%的情感溝通是非口語的。

  15. 情緒管理能力:

  16. 評估兒童出庭作證的能力 法律認定10或12歲以下兒童缺乏作證能力。 兒童證詞的信度與效度會受到下列觀點的挑戰:記憶、認知發展、道德發展、易受暗示的程度。

  17. Melton等人提出下列有關評估兒童作證能力的評估指標:Melton等人提出下列有關評估兒童作證能力的評估指標: • 能否理解真實陳述的法律責任、兒童記憶的可靠程度、覺察事實真相的能力、容易受暗示的程度

  18. 溝通 兒童中期是語言能力更加精確的時期。 「形上語言覺知」:明白同一個詞彙可能有多層意義,開始知道字詞的抽象 意涵。 現在多數的兒童發展專家相信語言是思想的必備條件。

  19. Piaget研究:兒童的許多邏輯概念先發展出來,然後他們再發展和這些概念相對應的語言加以描述。Piaget研究:兒童的許多邏輯概念先發展出來,然後他們再發展和這些概念相對應的語言加以描述。 • 溝通的障礙可能起因於傾聽者没有察覺到模糊的訊息或者有察覺到但没有進一步澄清所溝通的正確意涵。

  20. 增進兒童溝通能力的方式是教導他們傾聴,必要時要求對方澄清模稜兩可的訊息。增進兒童溝通能力的方式是教導他們傾聴,必要時要求對方澄清模稜兩可的訊息。 溝通的另一個重要層面是口語控制。

  21. 口語控制發展階段: • 他人外顯:兒童的行為經由他人的口語控制。 • 自我外顯:兒童以自己發出的外顯口語控制自己的行為。 • 自我內在:兒童以內隠的自言口語控制自己的行為。

  22. Luria等人發現: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加,不只能夠以遵循成人的教導(他人外顯)來控制行為,也能夠依照自我的指引(自我內在)來控制行為。

  23. 處遇原則:自我引導訓練 自我控制困難兒童,自我引導訓練活動: 實務工作者邊做動作邊詢問、提供自我引導指示,同時說明如何自我評估。 兒童模仿工作者一系列的動作與口語。 實務工作者重複一次動作,但是改為輕聲說出自我引導的指示。 兒童模仿工作者的動作,同時也輕聲說出自我引導指示。

  24. 工作者重複動作,不出聲,在心中說出自我引導的口語。工作者重複動作,不出聲,在心中說出自我引導的口語。 兒童模仿動作,默不作聲,在心中將自我引導的口語說出。

  25. 自我語言必須是兒童能夠了解和記憶,以越簡單的語詞為佳,以避免造成兒童理解和記憶的負擔。自我語言必須是兒童能夠了解和記憶,以越簡單的語詞為佳,以避免造成兒童理解和記憶的負擔。 自我引導技巧的運用應該集中在現實生活難題的解決,而不是假想性的問題,否則没法對症下藥。

  26. 第八章兒童中期 心理層面 102210387 黃玉君 401~412

  27. 手語的發展 聽障兒童在9個月大時便開始學手語,比非聽障兒童講第一個字提早了3個月 手語系統是具有創意也是進步的溝通系統 全語式學習運用各種溝通,如:手語、口語、手指書寫等… 大多數人都相信全語式學習會增加聽障和非聽障兒童的互動品質。

  28. 兒童語言失調 語言發展的失調對兒童的發展有許多負面的影響,常會影響智能的成就等問題,容易受到嘲笑,造成自我價值低落。 目前對不同程度和不同種類語言失調的原因所知有限,只知道可能是生理、心理及環境等因素互動的結果。

  29. 雙語兒童 對兒童而言,語言與溝通兩者均為困難發展的技巧,對同時必須學習雙語的兒童來說就更加複雜。 雙向雙語教育可顯現英文與母語兩方面的專精,有效的雙語教育可建構成就、更清楚覺察文化差異,以及為個人未來多文化融合的生活型態作準備。

  30. 態度與情緒 進入兒童中期,情緒層面的發展變得顯著,尤以社交互動為甚。 易怒、好奇、會排斥妨礙達成目標的人、儘量避免被拒絕 情緒控制成為此期兒童的關鍵性任務。

  31. 社會認知與規範 是瞭解人類行為最重要的觀念之一。 指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兒童對自己與他人的認識不斷更新,對他人的想法、感受與意圖的覺知程度也應愈來愈高。 這種覺知更重要的表現是角色採取的能力或洞察技能。

  32. 社會角色採取 社會角色採取能力或減少自我中心思考,被認為是健康的社會發展的重要面向,是指能夠減少Piaget所謂的自我中心思考。兒童若不具角色採取能力,就不會以別人觀點看事情。 角色採取是許多社會行為發展的先決條件,例如:合作與利他。

  33. 人際覺知

  34.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此時期兒童所擁有重要的心理優勢之其中一項是:自尊與自我價值的持續發展與精進。 早期階段,自我概念受到生理品質的影響 進入中期,自我概念開始發展。 Harter的研究印證Erikson關於社會心理發展任務的觀點。

  35. 心理優勢、危險與風險 6~12歲兒童面臨勤奮與自卑的挑戰,能夠勝任的兒童會發展出勤奮感,才比較能順利處理下一青少年階段的認同任務。 心理風險較之前顯著,心理違常可區分二種類別:一種屬於控制不足,又稱外顯問題,如:ADHD。另一種屬於控制過度的問題,又稱內化問題,如:憂鬱症。

  36. ADHD定義 一種使個案無法鎮定下來進行某項作業的疾患,可能是早期發展的缺失或異常。成因非來自神經、感官、語文、動作損傷或情緒障礙所引起的結果,可能隨發展成熟而改善。

  37. ADHD治療 藥物治療伴隨行為治療最常見 常使用多元療法 不在治癒疾病而在改善症狀、發展因應策略

  38. ADHD藥物治療

  39. ADHD藥物治療 • Ritalin最常用 • 75%有療效,有副作用,如失眠、噁心、生長遲滯等 • 用藥後半小時開始作用,藥效約4小時 • 增加前額葉norepinephrine 與dopamine功能 • 需伴隨心理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 Concerta: 專思達,藥效12小時

  40. ADHD行為治療 為藥物外最佳的替代方案 使用代幣,提供增強物與社會增強物 有時必須使用負增強、處罰等策略,使個案付出行為代價,如中斷法(Time out) 選擇場所很重要;等成果出現再使其類化至日常生活

  41. 第八章兒童中期 社會層面 102210426 王月英 413~431

  42. 社會層面-團體與家庭 團體 6~12歲此階段的兒童與同儕相處的偏好明顯增強,與成人相處的時間相對地減 少。 同儕團體定義為,年齡相近,互動的關係和方式(角色、地位、和社交行為)比較固定、具有共同目標、比較持久性的團體。同儕團體的重要性也開始增加。

  43. 團體形成 在學齡早期的兒童同儕團體的影響力並不大,成立的團體比較缺乏架構與組織。 至兒童入學後,與同儕的接觸越來越頻繁,團體的形成也因此開始。 團體的功能與特性與特徵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不同。

  44. 當兒童進入中期時友誼變得較穩定且是互惠式的。友誼對兒童而言很重要,不僅是玩樂的夥伴,朋友也能提供彼此安全感是重要的情緒資源。人際互動、技巧衝突的解決、行為社會規範等等....,都是在友誼關係中習得。 當兒童進入中期時友誼變得較穩定且是互惠式的。友誼對兒童而言很重要,不僅是玩樂的夥伴,朋友也能提供彼此安全感是重要的情緒資源。人際互動、技巧衝突的解決、行為社會規範等等....,都是在友誼關係中習得。

  45. Sherif等人(Sherif et al,1961)這項團體形成的研究啟示有三: 一是合作和共同目標是團體凝聚力形成的重要條件。組成的團員在團體形成之後,開始有團體的內外之分,因此會發展出團體之外兒童的負面感覺。 二是競爭和挫折感加深團體之間的敵意。三是共同目標或努力可以緩和團體之間的敵意。

  46. 同儕的影響力 兒童能否健全發展所扮演的角色是僅次於父母。 Merrill Roff(1963)研究發現同儕對個體健全的心理發展的重要性。同儕不佳的兒童,長大之後,心理方面的調適比其他人費力,軍旅的適應比較不良,比較會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47. Cowen等人(Cowen et al.,1973) 研究發現同儕關係差的小一生追踪情況直到成年初期,結果顯示這些兒童成年之後罹患精神違常的比率特別高。針對其兒童與同儕相處的社交能力進行的評估,比來自父母、老師或精神醫療人員的評估更能準確地預測個體未來的行為。

  48. 指導孤立兒童結交朋友所需的社交技巧 負面的同儕關係肇因於習得社交技能及產生團體隸屬感的機會,友誼是極為關鍵。 評估[教練](coaching)的方法是否能夠協助孤立皃童獲得同儕的接納。

  49. 研究者發現獲得教練指導的兒童被同儕接納的程度有顯著的增加。後續兒童社交技巧的進步也有所持續。研究者發現獲得教練指導的兒童被同儕接納的程度有顯著的增加。後續兒童社交技巧的進步也有所持續。 • 兒童的人際互動技巧,關係到能否成功適應學校生活,顯示不同的學校適應的人際互動模式有:友誼、受同儕接受、同儕拒絶,以及衝突,都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生活的調整。

  50. 社會層面-團體與家庭 背景與人口學因子兒童在校行為 班級人際關 學校適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