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第 3 课时 碱金属元素

第二章 碱金属. 第 3 课时 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及性质比较. 强还原 剂; 表现: ⑴与非 金属反 应. 锂. 3. Li. 逐 渐 降 低.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都为 银白 色金 属 ( 铯 除外 ) 较柔 软. 逐 渐 增 多. 钠. 都 是 1. 11. Na. 钾. K. 19. 铷. Rb. 37. ⑵ 与水反应. 铯. Cs. 55. 一、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 、与氧气反应的比较 相同条件时反应速度: Li < Na < K < Rb < Cs

lindl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 课时 碱金属元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碱金属 第3课时 碱金属元素

  2.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及性质比较 强还原 剂; 表现: ⑴与非 金属反 应 锂 3 Li 逐 渐 降 低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都为 银白 色金 属(铯 除外) 较柔 软 逐 渐 增 多 钠 都 是 1 11 Na 钾 K 19 铷 Rb 37 ⑵与水反应 铯 Cs 55

  3. 一、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的比较 相同条件时反应速度: Li<Na<K<Rb<Cs 相同条件时反应的稳定产物的类别: 除Li的氧化物为Li2O外,其余的氧化物均很复杂 Na为Na2O2;K为KO2 (Cs、Rb同K)

  4. 2、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如:Cl2、S、H2等反应 的产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3、与水反应的比较: 反应速度不同、剧烈程度不同,但产物类型相同,反应的实质也相同 4、与酸反应的比较: 反应的实质均相同(与H+反应),反应速度不同 5、与盐溶液反应: 均是先与水反应,生产的氢氧化物继续同盐反应

  5. 二、氢氧化物的比较 1、氢氧化物:除LiOH(中强碱,溶解度不大)外,均为可溶性强碱 2、碱性比较:LiOH<NaOH<KOH<RbOH<CsOH 三、碳酸盐的性质比较 1、同一种碱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比较: H2CO3<MHCO3<M2CO3

  6. 2、不同碱金属碳酸盐热稳定的比较: Li2CO3<Na2CO3<K2CO3<Rb2CO3<Cs2CO3 3、同周期不同金属碳酸盐热稳定的比较: 过度金属<碱土金属<碱金属 4、同一种碱金属的碳酸盐、碳酸氢盐水溶性比较: 正盐>酸式盐

  7. 四、焰色反应—元素的性质 1、焰色反应的实质:物理变化 2、操作:先用铂丝沾盐酸灼烧至无色,然后再沾取待测物灼烧。 3、灵活运用K+、Na+的焰色反应的颜色

  8. 5、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苏打,最好选用( ) A、盐酸 B、苛性钠 C、通二氧化碳 D、石灰水 C 6、NaHCO3(过量)与Na2O2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最后排除气体,残余物质是( ) A、NaOH和Na2O2 B、NaHCO3和Na2CO3 C、Na2CO3 D、Na2O C

  9. 8、18.4克NaOH和NaHCO3的固体混合 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250℃, 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 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6克, 试计算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 54.3%

  10. 9、取50ml等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各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分别各取10ml,将其稀释为100ml。分别向稀释后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况)与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9、取50ml等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各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分别各取10ml,将其稀释为100ml。分别向稀释后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HCl溶液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况)与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 1)A情况下,溶质 为其物质的量之 比为,CO2的体积 (标况)为; 2) B情况下,溶质 为其物质的量之 比为,CO2的体积 (标况)为; 3)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VCO2(L) VCO2(L) VHCl(ml) 0 25 50 75 VHCl(ml) 0 25 50 75 B 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