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k likes | 1.13k Views
“ 十二五”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吴险峰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 主要内容.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其他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主要内容.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其他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控制目标. GDP 年均增长 7 %. 单位 GDP 能耗降低1 6 %.
E N D
“十二五”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要点 吴险峰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
主要内容 •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 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 其他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主要内容 •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 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 其他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 控制目标 GDP年均增长7% 单位GDP能耗降低16% SO2下降8% NOx下降10% • 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267.8万吨下降8%; • 2015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273.6万吨下降10%。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 节能减排工作要求 • 继续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管理减排。 • 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总量定项目,以总量定产能 • 到201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比2010年分别削减8%、10% • 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 严格强化考核 重点行业污染减排 • 持续推进电力行业脱硫脱销项目建设 • 加快水泥、钢铁等行业脱硫脱硝进程 • 强化机动车氮氧化物治理工作 • 强化污染减排目标责任考 • 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 强化结构减排,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 • “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规模 • 小火电2000万千瓦 • 炼铁7000万吨 • 烧结5000平方米 • 炼钢3000万吨 • 水泥2.5亿吨等 • 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细化工程减排 • 电力行业低氮燃烧改造及烟气脱硝工程 NOx 治 理 六 大 工 程 项 目 • 水泥行业低氮燃烧改造及烟气脱硝工程 • 钢铁烧结烟气脱硝工程 • 燃煤锅炉低氮燃烧工程 • 机动车淘汰工程 • 机动车油品替代工程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细化工程减排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细化工程减排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实化管理减排 燃煤电厂提高脱硝设施 投运率 管理减排 的重点领域 SCR技术增加催化剂层数 燃煤电厂提高综合脱硝效率 加强已建脱硝设施 运行管理
主要内容 •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 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 其他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 核算范围 • 按照环境统计口径范围内的电力、水泥、交通和其他四部分进行核算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 核算原则 遵循基数 算清增量 核实减量 • 以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作为基础,认真做好核算数据与“十二五”环境统计的衔接 • 以宏观核算和分行业核算相结合的方法核算新增排放量,准确反映各地区、各行业新增产量的污染排放变化情况 • 方式:日常督察与定期核查结合、资料审核与现场抽查结合 • 分类:工程、结构、管理三类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减排量数据一致性检验 环境统计 设施运行记录系统 在线监测系统 全国二氧化硫分布 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变化曲线 DCS系统脱硫设施运行相关参数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 核算方法 • 区域排放总量 • 宏观核算 • 鼓励全口径 • 重点行业全口径核算 • 电力、水泥 • 鼓励大型集中供热燃煤锅炉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 核算方式
主要内容 • “十二五”氮氧化物减排总体要求 • “十二五”氮氧化物核算总体要求 • 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 其他行业氮氧化物总量减排核算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2006~2010年我国电力行业NOx排放量统计 • 各国NOx排放绩效 • 中国(2010年)3.1克/千瓦时 • 美国(2008年) 1.14克/千瓦时, 为中国的37%; • 日本(2000年) 0.5克/千瓦时, 为中国的16%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现有机组排放浓度与新标准要求差距较大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 到2011年上半年,已建成的烟气脱硝装置225台(套),总装机容量为1.05亿千瓦,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所采用的工艺技术主要是SCR,约占93%,SNCR占6%, SCR + SNCR 占1%。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 到2011年上半年,河北、吉林、黑龙江、河南、四川、陕西、宁夏已建成的烟气脱硝基本不运行。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 “十二五”期间现役机组需要进行脱硝改造的机组规模约为4亿千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东、江苏、河北、河南等省(市)。到2015年,脱硝机组的规模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达到75%左右。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电力行业NOx控制技术 改变燃烧条件(低过量空气燃烧) • 空气分级燃烧; • 燃料分级燃烧; • 浓淡偏差燃烧; • 烟气再循环; • 减少空气预热 燃烧后烟气脱硝技术 • 按反应环境分类可分为两大类:湿法和干法。湿法是指反应剂为液态的工艺技术;干法是指反应剂为气态的工艺技术。湿法工艺包括:水、酸、碱液吸收法;氧化吸收法;还原吸收法等;干法工艺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分子筛、活性炭吸附法等。 • 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是干法,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以及SCR/SNCR联合脱除技术。 机组脱硝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低NOx燃烧技术 降低NOx排放的首选技术是在煤粉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的生成。通常最经济的技术措施是尽可能通过燃烧改造降低NOx排放,从而减轻烟气脱硝装置的负担以降低其运行维护费用。用改变燃烧条件的方法来降低NOx的排放,统称为低NOx燃烧技术。 低NOx燃烧器控制NOx排放原理 A—贫氧挥发物析出;B—烟气回流区; C—NOx还原区;D—等温火焰面; E—二次风控制混合区;F—燃尽区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是指还原剂(NH3、尿素)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而不是被O2所氧化,故称为“选择性”。可以作为SCR反应还原剂的有NH3、CO、H2、还有甲烷、乙烯、丙烷、丙稀等 火电厂烟气脱硝SCR典型的工艺流程图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SNCR)指使用还原剂(尿素、氨水、液氨等)在合适的温度范围无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选择性的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SNCR)指使用还原剂(尿素、氨水、液氨等)在合适的温度范围无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选择性的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SNCR工艺流程示意图 1- 氨或尿素储槽; 2-燃烧器; 3-锅炉;4-空气加热器
SNCR / SCR联合脱硝技术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混合SNCR - SCR烟气脱硝技术并非是SCR工艺与SNCR工艺的简单组合,它是结合了SCR技术高效、SNCR技术投资省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艺 SNCR/SCR组合工艺流程 1-锅炉;2-催化反应器;3-还原剂储槽;4-空气加热器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SCR、SNCR、SNCR/SCR三种技术比较
电力行业NOx总量减排核算 产排污系数法 本辖区各电厂分机组NOx排放量之和 过渡 原则上采用全口径核算 在线监测直接测量法 电力行业 宏观方法核算新增排放量 包括常规燃煤(气)电厂、自备电厂、煤矸石电厂和热电联产机组 结构减排 宏观核算 方法 项目累加法核算新增削减量 工程减排 各省(区、市)和电力集团部门公布的数据误差在5%装机容量、发电量与统计以上的,或煤炭消耗量小于统计部门公布数据的 管理减排
电力行业NOx全口径核算 电力行业全口径氮氧化物排放量指核算期本辖区(集团公司)各电厂分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之和。
核算方法 (1)未采取任何措施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核算方法 • 对于2010年底前未安装脱硝设施的机组 • 对于2010年底前已安装脱硝设施的机组
核算方法 (2)采取治理措施的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 治理措施类型:LNB改造、SCR、LNB+SCR等 • 核算方法:按照对应的煤量、氮氧化物去除率、脱硝效率分段核算。
核算方法 (2)采取治理措施的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按照SNCR脱硝设施投运前在线监测浓度平均值取值
核算方法 单台机组配两个脱硝反应器
核算方法 SCR入口、出口浓度
核算方法 案例:根据治理措施改造前后分段核算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
核算方法 案例:根据治理措施改造前后分段核算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 5201
核算方法 (3)燃气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 1、电厂燃煤消耗量包括发电煤炭消耗量和供热煤炭消耗量,采用电厂生产报表数据,并根据核算期机组发电量、供热量数据进行校核
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 2、烟气进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均以二氧化氮计。若企业监测的氮氧化物浓度以一氧化氮计,则用一氧化氮浓度乘以1.53折算成二氧化氮浓度。一氧化氮体积浓度(ppm)折算成二氧化氮质量浓度(mg/Nm3)需乘以折算系数2.05(如果仅仅乘以1.34,则表明是折算的一氧化氮质量浓度) 3、对于仅进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的机组,低氮燃烧改造前氮氧化物浓度取值不得高于按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填报的排污系数折算出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原则上不得高于锅炉出厂时设计最高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并以锅炉性能考核报告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作为参考
参数选取原则及有关说明 4、效率认定
核算方法 • 5、无实质性治理工程措施,仅改变锅炉燃烧状态(降低过剩空气系数、降低炉膛温度)和燃煤品质(如挥发分)的,不核算氮氧化物减排量。 • 6、对于采取SCR脱硝设施的机组,氮氧化物综合脱硝效率需要根据还原剂(液氨、氨水、尿素)的消耗量进行校核。
核算方法 具体校核步骤
核算方法 具体校核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