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k likes | 1.3k Views
一、结构模型输入. 1 、 重新编排 PKPM 主界面,项目清晰,操作方便。. 2 、 仿 Auto CAD 全新操作界面,动态查询构件及菜单信息. 3 、轴线输入的新对话框. 1 )可输入上下不同开间(或左右进深)的轴网 2 )可用键盘直接输入开间(或进深). 4 、构件布置. 定义、布置梁、斜支撑、柱新对话框方式使得输入它们更加方便(可以对构件排序、检索、查询). 5 、 次梁、层间梁在模型中直接输入. 注意: 因目前程序对次梁仍采用 2005 版以前的数据格式,程序只能接受符合如下条件的次梁。 布置的次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E N D
1、重新编排PKPM主界面,项目清晰,操作方便。1、重新编排PKPM主界面,项目清晰,操作方便。
2 、仿Auto CAD全新操作界面,动态查询构件及菜单信息
3、轴线输入的新对话框 1)可输入上下不同开间(或左右进深)的轴网 2)可用键盘直接输入开间(或进深)
4、构件布置 • 定义、布置梁、斜支撑、柱新对话框方式使得输入它们更加方便(可以对构件排序、检索、查询)
5 、次梁、层间梁在模型中直接输入 注意:因目前程序对次梁仍采用2005版以前的数据格式,程序只能接受符合如下条件的次梁。 布置的次梁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 使其与房间的某边平行或垂直。 b) 非二级以上次梁。 c) 次梁之间有相交关系时,必须相互垂直。 次梁按主梁输入的利弊: • 优点: • 1) 能真实地反应结构的刚度,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比较准确。 • 2) 输入、编辑方便。 • 3) 绘制平面结构布置图容易。能自动编次梁号。 缺点: • 1)有些情况节点过密。 • 2)荷载输入、编辑麻烦些。因为墙、梁及房间数变多。 • 3)绘制平面结构板配筋图麻烦(房间数多)。
6、将梁、墙、柱及节点荷载的在模型中直接输入6、将梁、墙、柱及节点荷载的在模型中直接输入
7、上节点高 1)斜梁的成批输入方式 2)局部抬高(或降低) 3)注意的问题: 斜屋顶处要加长度为零的短柱
工程拼装1)协同设计多个设计人员同时设计不同的标准层或不同区域,最后拼装。2) 充分利用以前的设计成果
6、实现同步编辑 • 编辑操作(如对齐、删除、修改构件)可在多个标准层中同时完成
从DWG图中获取结构模型数据1快速建立结构模型及异形柱截面录入从DWG图中获取结构模型数据1快速建立结构模型及异形柱截面录入
进行转换的四种方式。 查询图素的绘制属性。 关闭与转换处理无关的图素显示。 自动处理天正、ABD等建筑图中构件。 以交互方式进行选择定义建筑图上的构件图素。 对转换的构件图素进行显示和编辑修改。 在AutoCAD中直接查看转换生成的模型数据结果。 卸载转换程序及菜单。 菜单在AutoCAD的下拉菜单中,其名称为“转换”。具体内容如下:
转换成PKPM建筑模型数据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 定位基点 • 比例(放大)
关于建模的注意事项 • (1)当在后面主菜单1中与本章菜单中模型不一致,或发生错误时;可把各层重新生成一下网点,(可利用节点对齐功能,则各层可自动形成网点)。(2)两节点之间只能有一个杆件相连,对于两节点间有弧梁、又有直梁的情况时,应在弧梁上设置一节点。(3)劲性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材料属性应定义为混凝土,结构主材应为钢和混凝土。(4)平面拼装,要使拼装工程和当前工程的层信息保持一致。低层往高层拼。(5)斜杆端点应在楼层处,不应在层间,否则计算不予考虑。(6)除顶层外,用上节点高、梁顶标高、错层斜梁形成的斜梁,不能跨越本标准层。(7)层间梁不能用来做错层处理。层间梁可以传到SATWE软件和PK二维框架软件进行计算,但TAT软件还不能处理层间梁结构,只把其上的荷载分担到上下楼层。(8)按主梁输入的次梁程序默认为不调幅梁。
(9)对于柱布置,当柱截面跨越两个或多个节点时,要注意柱只是布置在了其中的一个节点上。它与非布置节点处之间如果没有布置构件,则该柱将孤立地不和其他构件共同工作。一般应把柱截面内节点间布置上梁。如下面第一个图,柱以B点为布置的节点,该柱截面大,跨越了A、B、C共3个节点,这时只有在A、C间布置梁才能把柱和A、C处的墙等周边构件联系起来。没有这道梁A、C间楼板将贯通,不能分成两个房间。如下面第二个图,柱也是以B点为布置的节点,如果不在A、C间布置梁,则A、C处的梁都不能和该柱搭接上,而变成了悬挑梁。(9)对于柱布置,当柱截面跨越两个或多个节点时,要注意柱只是布置在了其中的一个节点上。它与非布置节点处之间如果没有布置构件,则该柱将孤立地不和其他构件共同工作。一般应把柱截面内节点间布置上梁。如下面第一个图,柱以B点为布置的节点,该柱截面大,跨越了A、B、C共3个节点,这时只有在A、C间布置梁才能把柱和A、C处的墙等周边构件联系起来。没有这道梁A、C间楼板将贯通,不能分成两个房间。如下面第二个图,柱也是以B点为布置的节点,如果不在A、C间布置梁,则A、C处的梁都不能和该柱搭接上,而变成了悬挑梁。
PMCAD软件在荷载输入中应注意的事项 • (1)所有荷载均输入标准值,而非设计值。 • (2)楼面均布恒载应包含楼板自重;增加了计算板自重的功能,此时楼面均布恒载应扣除楼板自重。 • (3)梁、墙、柱自重程序自动计算,不需输入,但框架填充墙需折算成梁间均布线载输入。 • (4)地下室人防设计时,必须输入楼面均布活载,但人防荷载不计入此项,应到SATWE中的人防设计信息中输入“人防顶板等效荷载”。地下室顶板的人防设计应到PMCAD主菜单5楼板计算时输入人防设计信息中的“人防顶板等效荷载”。 • (5)目前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还不能考虑墙的坡度变化情况,如山墙等。砌体结构考虑了墙的坡度变化情况。 • (6)全房间开洞”导荷时该房间荷载将被扣除,而“板厚为0”导荷时该房间荷载仍能导到梁、墙上,不被扣除,但画平面图时不会画出板钢筋,(房间荷载设为0)。全房间开洞和板厚为0”在SATWE、PMSAP和TAT软件中,除了上述的导荷方式不一样外,其它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 (11)对于向上的楼面楼面荷载可以输入负值,但只对板传到梁上起作用,而对板配筋不能考虑。用户可以在PMCAD软件的“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中选取“墙梁荷载”选项,并选择“导算”,从显示的梁间荷载中可以看出输入了负的楼面荷载的房间,其相应导算的梁间荷载为负值。 • (12)程序未自动考虑梁楼面活荷载折减,用户如需进行梁楼面活荷载折减应在荷载导荷时将活荷载折减项选上,并点取“设置折减参数”,根据规范选择所需折减项即可。 • (13)对于中间带变形缝的砖混结构,用户应该分别计算,因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砖混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力,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力的基本假定是结构整体布置均匀对称、楼板连续,而中间带变形缝的砖混结构显然不符合这个基本假定,所以应该分别计算。 • (14)砖混结构不能处理错层结构,因为PMCAD软件中的“砖混抗震验算”是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力的,而且对于砖混结构,规范也只规定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地震力。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力的基本假定是结构整体布置均匀对称、楼板连续,而砖混错层结构显然不符合这个基本假定。 • (15)PMCAD软件可以计算带地下室的砖混结构。首先在“PM交互式输入数据”中将地下室作为一层输入,在进入PM8砖混抗震计算时,将“砌体结构计算数据”参数中的“地下室结构嵌固高度”输入层数(< 3层)或嵌固高度(用于半地下室)。程序会扣除地下室部分的重力荷载进行地震计算,也能进行墙体受压计算。 • (16)导荷计算中常出错溢出的原因 • 主菜单1、2输入的次梁、楼板、洞口的类别总数超出规定范围 。 • 某层平面上没有一个能够闭合的房间。 • 有的房间周围杆件的个数大于150 • 梁的截面积为0(或很小) • (17)导荷方式总是单向导算,无法修改的原因 • 注意查看此房间是否布有预制板或是否把屈服线的角度设置为0了。 • (18)当“生成各层荷载传到基础的数据”提示错误时的解决办法: • “第XX号墙下无轴线” • 返回PM人机交互输入中的“网格生成”下的“节点距离”,提示“输入节点最小距离”,节点距离改小,再将所有结构标准层“形成网点”,在PM2、PM3中保留原有信息即可。 • “第XX节点处有不可识别的错误”时 • 查看次梁布置是否有误; • PM1找到提示的结构标准层,查看该节点处是否有大偏心布置的主梁,甚至主梁跨房间布到别的房间里。 • “梁柱关系混乱”时 • a. 该项提示如果出现在蓝色标示以前,则说明用户输入的次梁有问题。 • b. 该项提示如果出现在蓝色标示后、绿色标示前,则说明有些梁可能悬空。 • c. 该项提示如果出现在绿色标示后,则说明有些柱、墙可能悬空。
二、PM5结构平面及楼板配筋 • 主要改进及注意事项 • 用户界面 • 参数定义 • 内力计算 • 施工图绘制 • 注意事项
主菜单界面 • 1)进入PM5 后,可对所有标准层操作 • 2)由串行操作转为并列操作
内力计算 • 规则板的内力计算由多项式的拟合公式改为查静力计算手册的方法。 • 单向板的计算也按静力计算手册中的方法计算,不做调幅。 • 长宽比在2~3之间的板不再按单向板计算,只按双向板计算。 • 可按人防规范计算板的内力,可局部也可全层。
内力计算续 • 挠度计算方法做了改进,更加合理。 • 悬挑板的挠度也可验算。 • 板的边界条件可保存下来。 • 增加板内力计算书功能,限于弹性规则板。
绘图方面 • 图层、颜色、线型、线宽,字符的高度、宽度 标准化、客户化 • 标注变成整体 1.尺寸标注保持与AutoCAD相同,是独立的一个图素单元。可做到尺寸数字与标注相关连。 a)编辑尺寸标注时,会弹出如下对话框: b)移动尺寸标注时,有三种方式: i.整个尺寸标注不受限制,可在任意方向做整体移动,与移动其它图素相同。 ii.整个尺寸标注只能在尺寸界线方向做移动,选择适当夹点,可只移动尺寸线标注的位置,或只移动尺寸界线的起始点位置。 iii整个尺寸标注在尺寸界线方向做移动,当尺寸线标注的位置确定后,允许用户再动态确定尺寸界线的起始点位置。 标注整体任意移动示例 标注整体仅沿尺寸界线移动示例 标注仅沿尺寸界线移动,动态定标注起点示例 • 墙体材料不同时,砖墙时以紫色表示,砼墙以绿色表示,与其它模块保持一致。 • 钢筋表中的钢筋与图中所画钢筋相一致, 没有画出的钢筋,不出现在钢筋表中。 • 增加标注次梁尺寸和标注次梁字符功能。 • 增加画板剖面功能,有待完善。 • 将拉通负筋的标注方式改变,标注尺寸 时仅标注左右挑出的长度。
绘图方面续 • 修改拉通钢筋时,各拉通杆件同时修改,以保证裂缝和挠度计算的正确性。 • 负筋的标注位置可选梁中或梁边, 钢筋间距符号可选“@”或“-”。 • 负筋归并时左右两侧的长度按比例调整。 • 可读取其它.T图中指定图层的图素。 • 钢筋的简化标注可用户自定义。 • 房间归并做了改进,对称房间做了判断。
注意事项 1、最小配筋率验算时,应采用全截面高H,而不是截面有效高度H0。 2、H0计算时取保护层厚度+5mm。 3、板底、板顶钢筋放大调整系数是在计算配筋面积后,再乘此放大系数。 4、板导荷的方式不影响板的计算。 5、板的计算不考虑洞口的影响。
6、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根据板厚程序内定为H<100mm,取6mm;6、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根据板厚程序内定为H<100mm,取6mm; 100≤H≤150,取8mm; h>150mm,取10mm。 对于负筋,用户可输入最小直径,但程序比较后取大。 7、塑性计算时,裂缝宽度的计算采用弹性内力。 8、裂缝宽度可手动局部调整也可自动全部调整。
9、当选择钢筋全部为二级或三级时,分 布钢筋、构造钢筋级别与其一致。 10、当板面荷载较大时,荷载显示为 ***,仅是显示格式问题,不影响板 的内力计算。 11、规则房间的边界条件每边只取一种,要么固定,要么简支。当有错层楼板时,应注意用户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