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聖經的性倫理 與同 性戀的爭議

聖經的性倫理 與同 性戀的爭議. 吳羅瑜博士 (基督工人神學院老師、 教務主任). 引言. 現代盛行性解放、同性戀、「政治上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 說法,基督徒如何忠於聖經,保持平行? 仔細研讀聖經與婚姻、同性戀有關的經文 明白支持同性戀者通常有的進路,分析其論點、策略 調整心態,採取正確行動. 大綱. 甲 . 聖經的教導 乙 . 有關同性戀的科學研究 丙 . 倫理與立法的爭議 丁 . 基督 徒 對同性戀 的 回應. 甲 、 聖經的教導 ( A 上 ). A. 從男女的被造(創 1-2 )看性與婚姻的原意

lion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聖經的性倫理 與同 性戀的爭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聖經的性倫理與同性戀的爭議 吳羅瑜博士 (基督工人神學院老師、 教務主任)

  2. 引言 • 現代盛行性解放、同性戀、「政治上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 說法,基督徒如何忠於聖經,保持平行? • 仔細研讀聖經與婚姻、同性戀有關的經文 • 明白支持同性戀者通常有的進路,分析其論點、策略 • 調整心態,採取正確行動

  3. 大綱 • 甲. 聖經的教導 • 乙. 有關同性戀的科學研究 • 丙. 倫理與立法的爭議 • 丁. 基督徒對同性戀的回應

  4. 甲、聖經的教導(A 上) A.從男女的被造(創1-2)看性與婚姻的原意 • 創 1:26-28—男女都有神的形象,同樣尊貴(equality);生養兒女是神對人原先計劃一部分 • 創 2:18-25—男女兩性互補(complementary) 。 (1) 人需要人間伴侶—「那人獨居不好」(2:18) —走獸、雀鳥都不能成為配偶 (20) (2) 神為人的需要有所預備— 「造成女人」、領到跟前(22) (3) 理想中的配偶會彼此欣賞、坦誠相待(23、25)

  5. 甲、聖經的 教導 (A下) A (4) 家庭制度的建立(24) : • 異性(男人與女人)的結合 • 一夫一妻(二人)的結合 • 被公開承認、超乎其它關係(離開父母)的結合 • 是有盟約關係、永久的結合(「連合」成為一)(參:太19:6) • 是牽涉性交(成為一體)的結合 基於這段經文,基督徒贊同婚姻制度,反對多夫多妻制,反對暗中的結合(如:婚前性行為、同居),反對沒有委身的性行為,一般反對離婚與再婚,也反對同性戀伴侶。

  6. 甲、聖經的教導 (B) B. 從耶穌的話(太19:9-12)看性與婚姻 • 以異性婚姻為前設 • 維護婚姻的持久性 • 維護婚姻的排他性 • 認為獨身更適合某些人:天生或後天性無 能者,及為了專心事奉神而甘願獨身的人

  7. 甲、聖經的教導 (C上) C. 有關同性戀的經文—舊約(參猶太人解釋) (1)明文的禁止 利18:22; 20:13 籠統禁止同性的性交 申23:17-18:禁止宗教上的男女廟妓 (2)歷史上的事例 • 創19:1-29: 所多瑪、俄摩拉居民的罪與罰: 是因沒有善待客旅而遭審判嗎? 「認識」何解?耶穌為何不直接責備(太11:23-24)?參:彼後2:6-8;猶7 • 王上14:24; 15:12; 22:46; 王下23:7; 伯36:14 男廟妓的流行與廢除

  8. 甲、聖經的教導 (C下) D. 有關同性戀的經文—新約 • 羅1:18-32:是否只責備「違反天生性傾向」的同性戀行為?(參古人所說的逆自然性關係) • 林前6:9起;提前1:9起:是否只責備當代以孌童為對象、「沒有愛」的同性戀行為? 留意:字義--作孌童的malakoi 、 親男色的arsenokoitai 林前6:11暗示改變行為的可能性

  9. 乙、有關同性戀的科學研究 • 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嗎? 2. 要改變同性戀者有可能嗎? 對他們有害嗎? 3. 同性戀生活方式對當事人有害嗎?

  10. 乙1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嗎? (a) (a) 同性戀與遺傳(參:其它動物) • 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腦部比較: Simon LeVay (比較third interstitial nucleus of the anterior hypothalamus [INAH3]) • X染色體的研究:Dean Hammer • 雙胞胎研究 (美國、澳洲; 瑞典、芬蘭的大型調查) : 調查同卵及異卵雙生子中, 當其中之一是同性戀者時, 另一人也是同性戀者的比率。

  11. 瑞典、芬蘭2008 年的大型調查 • 「兩項調查都顯示, 在同卵 (單卵) 雙生子中, 當其中之一是同性戀者時, 另一人亦為同性戀者的比率是10-11% 。 這些 發現表明:同性戀並非由基因遺傳而決定 。 」 (Su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omosexuality is not genetically determined.) Trayce Hansen, “Legalizing Same-Sex Marriage Will Increase Prevalence of Homosexuality: Research Provides Significant Evidence.” [ http://www.narth.com/docs/legalizing.html]

  12. 2008年美國心理學協會小冊子 「 到 目 前 為 止 , 科 學 家 並 沒 有 發 現 任 何 單 一 的 因 素 全 然 決 定 了 性 取 向 —不論 是 遺 傳 、 荷 爾 蒙 、 或 環 境 方 面 的 因 素 。 」 “Scientists up till now have not found any single factor, whether genetic, hormonal, or environmental, as solely determinative of sexual orientation.”(‘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sychology, 2008 )

  13. 遺傳因子可能有的角色 • 「 這 些 發 現 可 能 指 出 , 某 些 染 色 體 的 構 造 (chromosomal patterns)並 非 直 接 導 致 性 取 向 , 而 是 導 致 某 些 性 情 上 或 其 它 方 面 的 變 數(variable) , 以 致 在 經 歷 同 性 吸 引 的 人 中 , 有 部 分 人 較 可 能 受 同 性 吸 引。 」 (Stanton L. Jones and Mark A. Yarhouse, Homosexuality: The U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Church’s Moral Debate [Downers Grove: IVP, 2000], p. 82)

  14. 幼年時與天生性別不符的表現Childhood Gender Atypical Behavior 2010年三月芬蘭對CGAB的一項研究 • 同性戀成人自稱有CGAB 的比例較高; • CGAB者(包括異性戀及同性戀者)較多報導負面親子關係:父母冷漠或過度控制; • 母親過度控制與同性戀傾向有關聯; • 較多父母冷漠:男異性戀、女同性戀者; • CGAB者,成年後較大可能出現心理問題; • CGAB 與父母冷漠,孰先孰後?

  15. 乙1 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嗎? (b) (b) 同性戀的可能成因—環境因素 • 不健全的原生家庭 • 幼年的性經驗 • 寬容的社會文化

  16. 丹麥的統計 對 丹 麥 男 人 來 說 , 與 較 高同性婚姻比例有關聯 的 環 境 因 素 包 括 : 在 城 市 出 生 , 父 親 不 在 或 不 知 是 誰。 For Danish men,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homosexual marriage include an urban birthplace and an absent or unknown father. 對 丹 麥 女 人來 說 , 與 較 高同性婚姻比例有關聯 的 環 境 因 素 包 括 : 在 城 市 出 生 , 少年時代母親死亡, 以及母親不 在 。For Danish women,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lated to increased likelihood of homosexual marriage include an urban birthplace, maternal death during adolescence, and mother-absence. (Frisch, M. & Hviid, A. (2006). Childhood family correlates of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marriages: A national cohort study of two million Dane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5, 533-547)

  17. 美國的研究 對美國男人來說, 與同性戀行為最有關聯的環境因素, 是十來歲時城市化的程度。對美國女人來說, 與同性戀或雙性戀身份認同(identity)最有關聯的環境因素, 是較高的教育程度。 For American men,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most related to homosexual behavior was the degree of urbanization during the teenage years. For American women,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most associated with a homosexual or bisexual identity was a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Trayce Hansen, op.cit.)

  18. 有關少年性經驗的報導 • 幼年、少年時遭同性的性侵犯,見於多項研究; 另見John White, Eros Defiled (InterVarsity, 1977) • 觀看色情書報,參:袁幼軒(Christopher Yuan)見證

  19. 乙2.要改變同性戀者有可能嗎?對他們有害嗎?乙2.要改變同性戀者有可能嗎?對他們有害嗎? (1) 許多人的同性戀傾向的自然改變 (2) 不少人的同性戀傾向在心理輔導(例如 Reparative Therapy) 後的改變- 從事者:Leanne Payne, Jeffrey Satinover, Joseph Nicolosi, Exodus International等 報導者:Robert Spitzer, Stanton Jones & Mark Yarhouse, NARTH (3) 無法改變傾向的例子:同性戀行為與同性戀傾向的分別?

  20. 不少人性傾向的自然改變 • 性取向並非僅是不穩定的特性,同性戀在同班人年紀較長時,傾向自然地「 改 變 」 為異性戀。 這見於美國、 法國、 英國、 紐西蘭的男人及女人。 • Sexual orientation wasn’t just not a stable trait, homosexuality tended spontaneously to “convert” into heterosexuality as a cohort of individuals aged, and this was true for both men and women in U.S., France, Britain, and New Zealand (Jeffrey B. Satinover, “The ‘Trojan Couch’: How the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s Misrepresent Science,” NARTH)

  21. 對Exodus International幫助者的調查2007及 2010 報導 錄音失敗 改變(23%) 同性身分20% 貞潔(30%) 混亂5% 無反應 7% 繼續16%

  22. 乙3同性戀生活方式對當事人有害嗎?(I) • 性交與生活方式:短暫伴侶、性伴多、性交方式異常、暴力事件多 種 類 忠於伴侶比例 年期 NHSL survey 已 婚 男 子75% NHSL survey 已 婚女 子87% 2500個委身的男同性戀者17% 67%已婚人士的婚姻 逾10 年 50% 已婚人士的婚姻逾20 年 1983年報導美國男同性戀者的「結合」 平均3.5年 1983年報導美國女同性戀者的 「結合」平均2.2年 2003年報導荷蘭男同性戀者的婚姻 平均1.5年

  23. 乙3同性戀生活方式對當事人有害嗎?(II) (2) 肉身的疾病:性病、肝炎、HIV/愛滋病、肛癌。平均壽命比異性戀者縮短幾十年。 (3) 心理的問題:多數傾向有失眠、焦慮、頭痛、腸胃病、噩夢、醉酒、飲食失調、憂鬱症等由心理引起的問題。自殺率比一般人高出數倍。

  24. 丙. 倫理與立法的爭議(1a) 1. 支持同性婚姻有甚麼大問題? (1) 同性戀者對家人(成年人)的影響: 已與異性結婚而在婚外有同性戀行為,最後與同性伴侶結合,等於破壞婚約、破壞家庭 (2) 同性戀者對兒女、被領養兒童的影響: 缺乏另一性別的模範與互動—有損健康成長, 同性戀者對領養孩童性侵犯的問題: (3) 同性婚姻中常有的婚外性濫交容易傳播疾病(如愛滋病),對人類生存造成嚴重危險

  25. 丙. 倫理與立法的爭議 (1) (4) 對他人的經濟損失 (5) 同性戀運動者不只要求同性婚姻合法化,最終是要使社會不能有任何反對同性戀之聲 • 就業 • 同性婚姻;不只二人的婚姻;降低結婚年齡 • 領養 • 教育 (如SB48提案) • 學術協會,心理輔導 • 各樣活動: 俱樂部,運動會,童軍,選美 • 法律: 仇恨案,歧視

  26. 丙. 倫理與立法的爭議 (2) 2 忠貞的同性婚姻相等於不生育的異性婚姻? • 異性結婚就算不能或不願生育,通常他人看不出來,故不損害傳統婚姻的制度,及其傳宗接代的象徵意義。 • 同性婚姻一定不能繁衍後代,但原先不願生育的夫妻可能改變心意或妻子意外懷孕. • 夫妻的身體天然適合交配引來性滿足,但同性性交則不然。 • 兩個同性願意生活在一起,不一定要有性交或婚姻關係。

  27. 丙. 倫理與立法的爭議 (3) 3. 為甚麼要立法剝奪同性戀者跟心上人結婚的自由與人權? • 愛是否可以結婚的充份條件? • 政府立例限制個人自由的考慮:吸煙、吸 毒的例子— • 該項行為有否嚴重損害當事人本身? • 該項行為有否嚴重損害他人? • 有否可能稍加限制(減少損害他人)而容讓個人錯誤的自由選擇?

  28. 丁、基督徒對同性戀的回應(1) 1) 對同性戀看法的多元性: <---------------------------------------------------------------------- 性交為娛樂接受委身關係同性戀者有 同性戀傾向 的同性戀行為責任改變是個人選擇 2) 有關的基督教機構 、 教會 贊成和支持同性戀的機構 : • 基恩之家(香港) • 基督徒學會(香港) 贊成和支持同性 婚姻的宗派:美國聖公會、信義會

  29. 丁、基督徒對同性戀的回應(2) 幫助同性戀者改變: • Exodus International國際出埃及協會,亞洲區顧問黃偉康 • 新加坡的抉擇機構; 香港的新造人協會 (康貴華醫生) • Desert Stream and Living Waters ministries (先改行為) • Leanne Payne and Agnes Sanford (內在醫治) 提供資訊 Family Research Council/ Institute (http://www.familyresearchinst.org) Traditional Values Coalition (http://www.traditionalvalues.org) Traditional Family Coalition傳統家庭促進會 (http://tfcus.homestead.com)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and Therapy of Homosexuality (http://www.narth.com) 提供律師從事訴訟 Alliance Defending Freedom: (http://www.alliancedefendingfreedom.org) Liberty Counsel (http://www.lc.org) Pacific Justice Institute (http://www.pacificjustice.org)

  30. 丁、基督徒對同性戀的回應(3) 3)忠於聖經的基督徒和教會宜有的回應 • 對同性戀運動的走向 a) 分辨, b) 不妥協,c) 盡力阻止, d) 準備受苦 • 對個別同性戀者 a) 堅持聖經教導 b) 提供職業心理輔導的資訊 c) 友情上及靈性上支持(accountability)

  31. 一些參考書 • Gagnon, Robert. The Bible and Homosexual Practice: Text and Hermeneutics. Nashville: Abingdon, 2001. • Girgis, Sherif, Ryan T. Anderson and Robert P. George. What Is Marriage? Man and Woman: A Defense. New York: Encounter Books, 2012. •   Yarhouse, Mark A. Homosexuality and the Christian: A Guide for Parents, Pastors, and Friends. Minneapolis: Bethany House, 2010. • 安克柏(John Ankerberg)、韋爾登(John Weldon) 等著, 《同性戀的真相》, 香港:天道書樓, 1999。 • 關啟文、戴耀廷、康貴華等著,《平權?霸權?審視同性 戀議題》,香港:天地圖書,200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