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65 Views
异常心理. 一、有关概念的区别. 二、常用的判别标准. 三、异常心理的类别. 第一节 异常心理的概念、判别标准与类别. 一、有关概念的区别 异常心理 心身疾病 变态心理 越轨行为 不适应. 异常心理: 异常即不正常、亦可称之为失常,异常心理即是偏离正常的心理。 心身疾病: 这是一个范畴仅次于异常心理的概念,指的是一切因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有较大成份的疾病。 变态心理: 如果从统计的角度看异常心理,的确可包括常态分布呈两个极端、但是变态心理通常只指低的一端。. 神经症. 心理障碍者. 人格障碍. 变态.
E N D
一、有关概念的区别 二、常用的判别标准 三、异常心理的类别 第一节 异常心理的概念、判别标准与类别
一、有关概念的区别 • 异常心理 • 心身疾病 • 变态心理 • 越轨行为 • 不适应
异常心理:异常即不正常、亦可称之为失常,异常心理即是偏离正常的心理。异常心理:异常即不正常、亦可称之为失常,异常心理即是偏离正常的心理。 • 心身疾病:这是一个范畴仅次于异常心理的概念,指的是一切因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有较大成份的疾病。 • 变态心理:如果从统计的角度看异常心理,的确可包括常态分布呈两个极端、但是变态心理通常只指低的一端。
神经症 心理障碍者 人格障碍 变态 精神病 注 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整体的心理活动瓦解者、宜采用医学模式治疗,使用“精神病”之术语;轻度心理障碍,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但自知有毛病者,需采用心理或行为校正的模式来解决问题,常使用“心理障碍者”之术语,它包括神经症和人格障碍。这两种情况统称为“变态”。
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不同于社会公认 的行为标准的行为。 • 不适应:这是由于环境的某种原因造成人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人不能正常地顺应生活、工作和学习。
推荐案例 王×,女,19岁。某职业高中三年级学生。王×自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中等,考入职高后,成绩落到中下水平。职高二年级时,在课堂上和班主任发生冲突,受到严厉批评和老师的冷遇,心里非常害怕。事后她的母亲找该主任做了些“工作”,班主任又找她谈话,表示关心。“我以前觉得世上两种人最神圣——教师和军人,现在觉得人不过如此,太失望了。”王×这样说。看到同学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和不良现象,觉得太没意思,不想和同学交往,人际关系淡漠,同学都说她怪。她渐渐觉得世上无好人,防人之心不可无,有被社会遗弃和最终被淘汰的感觉。心里有话又不敢对人说,偶尔说了,又后悔,紧张,非常苦恼,出现失眠。
通过对异常心理几个概念的学习,请分成小组,对此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假如你是心理医生将怎样疏导王×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异常心理几个概念的学习,请分成小组,对此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假如你是心理医生将怎样疏导王×的心理问题?
二、常用的判别标准 • 1.心理测验标准 • 2.社会常态标准 • 3.社会适应标准 • 4、主观经验标准
1.心理测验标准: 运用各种心理测验,如记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来判定记忆是否有障碍,智力水平如何以及构成人格各维度或因素的情况变化,它所提供的数据较为客观,又因为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所以经常作为一种规范的检测标准。
2.社会常态标准 在这里正常或异常是以社会常态来比较的,凡是符合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行为,亦即为社会一般人所认可和接受的行为,即为正常,否则即为异常。 这种标准虽符合常识、但它却有明显的缺陷: 其一,它有时间限制。 其二,它有地域限制。 其三,它受人的思想觉悟限制。
3.社会适应标准 一种极为普遍的标准,它是以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及个体良好的顺应为出发点,并从个体对社会、集体、人际关系、人和自我的态度中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来观察正常与否。但是因为适应与不适应之间本无客观标难,所以这一标准也不能完全适用。
但也有病人已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却坚决否认自己“不正常”。这种主观经验也可以说明其心理异常。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严重心理障碍亦即精神病人身上。但也有病人已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却坚决否认自己“不正常”。这种主观经验也可以说明其心理异常。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严重心理障碍亦即精神病人身上。 例 如 当他们感到忧郁、不愉快,或不能控制自己的某种情绪或行为时,能主动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或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能明了自己确实存在问题,便属于心理障碍者。其特点是有主观的“自知之明”。 4、主观经验标准 病人或心理障碍者本人的主观经验常常是一个极有参考价值的标准。
三、异常心理的类别 • 1、神经症 • 2、心理过程障碍 • 3、人格障碍 • 4、性行为异常 • 5、精神病 • 6、心身疾病
疑病症 恐怖症 抑郁症 神经衰弱症 癔病症 1、神经症 神经症在症状上与神经系统毫无直接联系,实际上是一种轻微的心理异常。这类心理异常常因挫折与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产生一种持久性的精神紧张与焦虑,以致对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2、心理过程障碍 在心理过程中即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困扰。如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以及综合性的意识障碍。
这类障碍主要表现为: 人格型式障碍 人格特质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3、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有一种引起不适应行为的显性人格品质。这种不适应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的,他自己很少或根本不为自己感到焦虑。我们也可以从主动的、被动的、与别人相关的与别人疏远的两个维度加以认识。
4、性行为异常 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是为性行为异常。它有如下情况: (1)功能障碍 (2)对象歪曲 (3)活动歪曲(4)反社会
5、精神病 不能区分现实与幻想,从现实中退却、自囿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之中,无视社会规范的约束,失去了生活的适应能力,但是这类病人在未发作的间歇期间能独立活动并维持大致正常的生活。精神病患者多需住院治疗,需人照管、否则很可能对其个人和社会造成危害。 精神病一般分为: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 偏执精神病三类。
如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冠心病、心动过速。胃肠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厌食症。泌尿生殖系统:排尿障碍、阳萎、阴冷、月经失调或痛经。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皮肤:寻麻疹、突然性斑秃、神经性皮炎。肌肉和骨骼系统:周身阵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6、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亦称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具有心理病因的躯体疾病,这类疾病所包括的范围极广。
第二节 异常心理的产生和预防 一、异常心理的生物性起源及其预防 二、异常心理的心因性起源及其预防 三、异常心理的社会文化性起源及其预防
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大量医学实践表明,异常心理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或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发挥其致病的作用。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大量医学实践表明,异常心理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或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发挥其致病的作用。
一、异常心理的生物性起源及其预防 起源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生物基础。心理活动是在由成百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人脑中进行的。不论哪种有害因素作用于人脑,使大量神经细胞的结构受到破坏或功能受到损伤便会出现心理发展受阻或心理活动异常,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人格异常、脑器质性精神病或症状性精神病。
资料卡 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许多异常心理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就精神发育迟滞而言,近半数以上过去被认为原因不明的低能儿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所谓遗传因素;是指亲代的生殖细胞内遗传物质异常,因而影响了子代脑的发育,或使脑的功能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损伤,即具有易损伤性。亲代遗传物质异常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畸形、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异常或基因突变,即位于染色体上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片段丢失、重复或错位。
预防 预防上述遗传性疾病采取的措施有: 禁止近亲结婚,避免患同类遗传疾病者婚配和生育,开展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检测,避免同类基因携带者结婚和生育,开展产前诊断对有遗传疾病的胎儿施行人工流产,以及开展遗传咨询工作,为遗传病患者及其亲属提供咨询服务等。
异常心理的另—大类生物性因素包括: 中枢神经感染、中毒、缺氧、外伤、血管性疾病、肿瘤、变性、营养代谢障碍等可直接破环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果损害严重,影响了大量脑细胞造成的异常心理往往是永久性的,难以恢复的,常遗留智能缺乏、人格改变或行为异常。
起源 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的事件都可成为导致异常心理的因素。各种重大生活事件可以是突然发生,出乎意料也可以是长期持续存在或频繁出现。一般说来,引起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越强烈、越持久,其致病作用也越大。 二、异常心理的心因性起源及其预防
起源 心理因素的另一重要来源是个体的内心冲突。主观愿望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或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之间的对立,都可引起内心冲突和巨大的精神压力成为异常心理的起因。 还有一种常见的致病的心理因素是不良的暗示作用。接受暗示即不加批判地接受旁人的观点、意见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行为,可见于正常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接受别人的语言或非语言的影响使自己的健康受到损害便属于不良的暗示作用。
资料卡 在日常生活中适度的紧张,可保持警觉、使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有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但过分紧张则使个体的觉醒水平升高,警觉性增强,对外界刺激过分敏感,一般的声音也可引起惊跳反应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零乱、决断力下降,容易激惹或惊慌,坐立不安、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和多梦易醒。如果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以致超出了个体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则可引起明显的焦虑、激动、愤怒、烦躁和冲动攻击行为或出现悲观、消极、被动、或恐惧、自卑、自我攻击或自虐。这种状况不利于机体潜能的发掘,使个体不能正确处理当前的事件。
三、异常心理的社会文化性起源及其预防 有许多异常心理的产生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所谓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教育方式等。
以酒精中毒和药物依赖为例,这是西方国家泛滥成灾的两类精神障碍,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风俗习惯关系密切。清王朝后期,吸食鸦片成风,则是帝国主义强行输入毒品进行侵略的恶果。又如同性恋在西方国家盛行也与西方国家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分不开。像“缩阳症”、“肾虚”、以及对射精的恐惧等性焦虑则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所致。还有气功所致的精神障碍,则起源于我国民间健身术的不恰当运用。自杀和青少年违法行为也与社会文化状况关系密切。以酒精中毒和药物依赖为例,这是西方国家泛滥成灾的两类精神障碍,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风俗习惯关系密切。清王朝后期,吸食鸦片成风,则是帝国主义强行输入毒品进行侵略的恶果。又如同性恋在西方国家盛行也与西方国家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分不开。像“缩阳症”、“肾虚”、以及对射精的恐惧等性焦虑则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所致。还有气功所致的精神障碍,则起源于我国民间健身术的不恰当运用。自杀和青少年违法行为也与社会文化状况关系密切。 资料卡
预防 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预防关键在于: 采取强有力的社会措施。例如在我国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采取社会措施禁毒雷厉风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又如当前国际上开展的禁烟活动,便吸烟人数锐减也是行之有效的社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