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80 Views
SSH-NCP 之未來發展與建議. 廖達琪教授 2013 April 26th. 大綱. 國內 短期願 景 NCP 網 絡之整合連結 亞洲區 NCP 分布情形 中國敲門磚 參考 Archimedes 模式 Archimedes 組織之沿革 Archimedes 之組織 策略 長期 願 景 學習 EU-FP 的架構 模式,建立亞洲區科研平台 歐洲議程對亞洲適用性之 省思 亞洲 區整合式科研架構平台之建立 目前 東北亞跨國 科研合作情形 中國 韓國 日本 未來的實踐 — 以 日本 E-Asian Forum 為 例
E N D
SSH-NCP 之未來發展與建議 廖達琪教授 2013 April 26th
大綱 國內短期願景 • NCP網絡之整合連結 • 亞洲區NCP 分布情形 • 中國敲門磚 • 參考Archimedes模式 • Archimedes 組織之沿革 • Archimedes之組織策略 長期願景 • 學習EU-FP 的架構模式,建立亞洲區科研平台 • 歐洲議程對亞洲適用性之省思 • 亞洲區整合式科研架構平台之建立 • 目前東北亞跨國科研合作情形 • 中國 • 韓國 • 日本 未來的實踐—以日本E-Asian Forum為例 • E-Asian Forum 組織與架構介紹
國內短期願景 • NCP 網絡之整合連結 • 亞洲區NCP 分布情形: • 亞洲的SSH-NCP至今只有台灣和南韓是成員國,而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尚未有SSH-NCP的設立。
國內短期願景 • 中國敲門磚 • 中國尚未有任何NCP設立 • 台灣歐盟官員Mario Catizzon表示,台灣有著地理人文優勢,應在裡頭發揮影響力,推動亞洲區網絡整合 • 台灣成為中國敲門磚、歐亞和作之橋梁 NCP Taiwan
國內短期願景 • 除了亞洲區網絡的整合外,對於國科會NCP之整合,建議參考Archimedes模式,建議國科會成立一集中經營的組織(Centralized Agency) • Archimedes 組織之沿革 • Archimedes之組織策略
Archimedes 組織之沿革 1997 至今 1996 1996 年前愛沙尼亞 Estonia 所有的科研計畫營運皆外包給顧問公司 1997年開始Estonia 教育部先後建立Innovative Foundation(類職訓) 和Archimedes) 現今所有愛沙尼亞的歐盟科研畫、國合研究(international programmes)、教育及研究都歸給Archimedes 統籌運作 Activities
Archimedes 組織之沿革 • 雖然是政府創立下一獨立運作之科研組織,但其與各部會(Ministry of Finance、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Ministryof Economic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在科研執行運作上之橋樑與媒介(如下頁圖)
Archimedes組織策略及架構 • Archimedes 組織之運作最主要的經費來源為歐盟的EUStructural Funds,以該國為例,每年約有156.4M €、其次為政府補助、及EUProgrammes • 其經費資源將會視其組織運作做分配,最終目標為輔助該國學者們及科研組織的研究計畫
Archimedes組織策略及架構 • 其主要政策目標為科研創新與教育之提升(3.1.1 Awareness cre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以平行模式獎助科研組織計畫運行(1.3.2 Horizonal measures in support of financingPublic Research Organisations)、以及提高國內學者研究動能、拉攏人才聚集 • Archimedes 之組織架構 (如下頁圖)
長期願景 • 學習EU-FP 的架構模式,建立亞洲區科研平台 • 歐洲議程對亞洲適用性之省思 • 現今的歐盟科研架構十分EU-Centric,既使有與國內議題相符之研究,也有許多文化上的差異。 • 但可以學習其架構模式、利用亞洲區既有的網絡,先解決國內的問題後,再擴大與歐盟合作的關係。
長期願景 • 亞洲區(東北亞)的科研體系之結合 • Asian Alliance for Research Framework Programme • 亞洲的SSH-NCP至今只有台灣和南韓是成員國,而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有任何SSH-NCP的設立 • 台灣應積極發揮影響力,長期成為帶動亞洲成為研究的火車頭
長期願景 • 目前東北亞跨國科研合作情形(包含與歐洲合作的情況) 南韓 日本 中國
中國 • 整題趨勢(Orientation): 積極拓展國際合作,但動向主要偏雙邊合作關係、合作國家主要為歐美 • 對美: • 中國2/3的 學術文章 (Web of Science papers) 合作對象為美國 • 與美的跨國合作計畫如下:Sino-US S&T Agreement、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CUSPEA) Program、Joint Fund on Major Scientific Equipment Research、Sino-US Joint Center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Society of Chinese BioScientists in America (SCBA)…等
中國 • 對歐: 2005 年CO-Research (Coordination of Research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Co-Research 同時也是ERA-NET Coordination Action) 1998年歐盟開放中國參與所有FP 後達到高峰 2013年共611件成功加入EU-FP Cooperation 案例)、中國更是第三大非歐洲區參與國 2002 年National High Tech R&D Programme (863件)
韓國 • 整體趨勢(Orientation): • 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相對落後,其跨國合作佔所 R&D比例僅有0.3%(2008ERA-watch) • 主要偏雙邊合作關係、合作國家主要為歐美 • 2011年開始大幅增進其國合深度及廣度,針對全球議題,積極參與跨國合作 • 對美: • 2009年開始主要以韓美科學與科技合作高峰會(Korea-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mmit meetings)為主,其內容主要以環境、經濟議題為主軸
韓國 • 2006 年開始與歐盟所揀選的12個國家簽屬Korea-E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dvancement Programme (KESTCAP) • 其後,以MEST(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MKE (Ministry of Knowledge Economy) 及旗下之KIAT(Korea Institute for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為主軸積極加入與歐盟的科研計畫如 EUREKA、COST、FP7、ERA-NETs. • 對歐: • 按2008年(S&T Basic Plan)及2010年擬定之科研策略,以「去美中心」為目標,擴大對歐和東亞的合作 2011年後擴大國際合作範圍
日本 • 整體趨勢: • 跨國合作的概念於1996年即盛行,合作國家也主要為歐美。但近年來的數據顯示,未來日本跨國研究的範圍會越趨於亞洲導向 (ERA-watch 2013) • 根據歐盟報告顯示,日本較其他先進各國在FP計畫中落後(EC2009:146)
日本 • 對歐美 • 跨國合作以JST(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領的SICP(strategic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Program)為主,輔以JSPS(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science) • 2009 年與歐盟簽訂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增進國合機會。 • 透過G8Research Council Initiativefor Multilateral Research Funding,與法國ANR、德國DFG、英國RCUK、美國NSF、俄國RFBR、及加拿大NSER相繼達成雙邊合作關係。
日本 • 對亞洲 • 對亞洲區的關注始見於2006年經濟部公布之4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Plan中的「Asian Research Area」(ARA) 和「East Asian Science and Innovation Area 」項目。
日本 • 4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Plan主要目標為鞏固科技建設基礎、利用自身技術輔導發展中國家做技術開發進而提高人力需求、運用已拓展之網絡(e.g. G8、APEC、ASEAN+3…等)深化國際合作 • 以國際間的共同挑戰(Common Challenges)為題,在亞洲、美國、非洲等地,做廣泛技術交流及人才交換,提高國際合作策略。
未來的實踐— 以日本E-Asian Forum為例
未來的實踐—以日本E-Asian Forum為例 • E-Asia 緣由:始於2011年,在東亞高峰會下促成之合作關係。全名為East Asia Joint Research Program Forum,目的在於藉由跨國合作提升亞洲區科技創新能力、及促進社會發展 (新聞稿) • 主要成員國:ASEAN+6 • 東協會員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 • 其他6國(澳洲、中國、印度、日本、紐西蘭、南韓)
未來的實踐—以日本E-Asian Forum為例 • E-Asian Forum 基本架構:
未來的實踐—以日本E-Asian Forum為例 • 計畫和活動:類EU-FP計畫,E-Asia Joint Research Programme也提多種類別之Schemes,諸如ASEANCOST(類FPCooperation) 、ASIAHORCs (類People 和Marie Curie)、以及APECISTWG(類主題式Brokerage Event) • 計畫成員之組成: 由計畫主持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和其他會員國組成。 特別的是,若學者對既有的計畫有興趣,也可以參加。
未來的實踐—以日本E-Asian Forum為例 • 研究議程的主題及設定: 任何有共同相關之議題,如經濟與社會發展、科技與產業之創新、國家安全等 • 經費來源: 由計畫主持人/參與人之國家補助計畫,按參與條約之規定之金額補助,並依計畫參與成員國之多寡決定經費額度 • 成功通過計畫 • 審查之計畫 • 主持人- • 50,000 • USD/年 • 成功參與現有 • 計畫之參與人- • 10,000-25,000 • USD/年 • 最佳計畫辦理研討會- • 10,000-20,000 USD/場
未來的實踐—以日本E-Asian Forum為例 • 目前E-Asia Forum 於星加坡(總部)主要的工作內容為 • 召集Board Meeting, Advisory Council、及Peer-Review Panel • 舉辦跨國研討會 • 推廣跨國合作 • 支援審查委員及計畫主持人 • 調查各研究領域國際合作情形
Resources • Archimedes Foundation http://archimedes.ee/en/foundation/ • E-Asian Forum http://www.the-easia.org/jrp/ • ERA-Watch http://erawatch.jrc.ec.europa.eu/ • ERA-NET http://www.cordis.europa.eu/coordination/era-net.htm • Net4society http://www.net4society.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