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k likes | 1.92k Views
如何進行環境宣導與環境教育. 適用對象:環境教育推動人員. 教材撰寫者:王佩蓮 /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監事 王順美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陳錦雪 / 臺北市國小退休教師 陳金寶 / 臺北市國小退休教師. 課程大綱. 壹、環境教育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 肆、如何結合企業組織進行環境教育宣導 伍、如何進行社會環境教育及宣導 陸、如何結合民間組織進行環境教育宣導 柒、參考文獻. 壹、環境教育. 依據 環境基本法 第二條所示
E N D
如何進行環境宣導與環境教育 適用對象:環境教育推動人員 教材撰寫者:王佩蓮/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監事 王順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陳錦雪/臺北市國小退休教師 陳金寶/臺北市國小退休教師
課程大綱 壹、環境教育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 肆、如何結合企業組織進行環境教育宣導 伍、如何進行社會環境教育及宣導 陸、如何結合民間組織進行環境教育宣導 柒、參考文獻
依據環境基本法第二條所示 環境係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之各種天然資源及經過人為影響之自然因素總稱,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陸地、礦產、森林、野生生物、景觀及遊憩、社會經濟、文化、人文史蹟、自然遺蹟及自然生態系統等。 壹、環境教育(1/15) 一、什麼叫做「環境」
二、何謂「環境教育」 壹、環境教育(2/15) 依據環境教育法第三條所示 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
三、為什麼需要環境教育? 壹、環境教育(3/15) (一)因為環境出了問題 例如:人類面臨 • 資源匱乏 • 能源短缺 • 生態平衡被破壞 • 環境污染嚴重 • 各類天然及人為災害如:地震、山崩、土石流、颱洪等,損失劇增的局面 • 地震、火山、山崩、滑坡、泥石流、洪水、海嘯岸邊侵蝕
三、為什麼需要環境教育? 壹、環境教育(4/15) (二)國際方面: 環境災難越來越多、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資源短缺日異明顯、貧窮情況嚴重、生物多樣性降低等,例如: •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 • 對生物特性與環境之破壞 • 能源與糧食嚴重短缺
四、環境教育的目標 壹、環境教育(5/15) (一)覺知(Awareness) (二)知識(Knowledge) (三)態度 (Attitudes) (四)技能 (Skills) (五)評定 (Evaluation) (六)參與 (Participation)
五、環境教育原則 壹、環境教育(6/15) (一)多樣學習 (二)多層考慮 (三)科技整合 (四)歷史文化 (五)終身教育 (六)區域狀況 (七)社區意識 (八)批判思考 (九)不同管道 (十)解決問題
六、環境教育的策略 壹、環境教育(7/15) (一)環境教育應注重環境整體性,及自然、人為、技術及社會需全面性地共同配合。 (二)環境教育之實施應採生活化的方式,將與環境相關之內容融入各學科中,使各學科中具有整體及均衡之環境知識內涵。 (三)環境教育為終生教育,包括家庭、學校及社會教育,並宜從學前教育做起,將惜福、愛物、減廢融入生活中。 (四)環境教育應從鄉土出發,兼顧區域性、全國性及世界性之觀點。 、 、 。
六、環境教育的策略 壹、環境教育(8/15) (五)研究建立環境教育基本概念大綱,落實為各級環境教育課程架構之基礎。 (六)加強社區民眾之環境倫理、知識及實踐能力。 (七)建立完整之環境教育資訊網路,提供個人、社團、機構充分利用,以發揮環境教育之效果。 (八)結合大眾傳播媒體,以加強環境教育之宣傳、促進全民參與。 (九)加強推動國際環境教育合作計畫,並促進資訊交流。
七、環境教育的類別 壹、環境教育(9/15) (一)Environment as nature ... to beappreciated, respected, preserved 走出戶外(觀賞照片)、自然體驗的活動、欣賞認識動植物、賞景、瞭解生態間的關連與循環……(國家公園、風景管理區)生命關懷、善待生物。 (二) Environment as a resource ... to be manage 人類生活需要物質資源、不斷消耗資源、資源有限、監測、聰明的使用資源(減少使用、再使用、回收)、尋找替代能源。
七、環境教育的類別 壹、環境教育(10/15) (三)Environment as a problem ... to be solved 空氣(水)污染、重金屬污染土壤、農藥問題,瞭解現況、影響、相關政策管理、價格、心態觀念、社會氛圍、技術設施,尋找解決方案、規劃、行動、反思過程及結果、持續努力。 (四)Environment as a “place to live” ...Toknow and learn about, to plan for,to take care of 認識及看顧鄉土(生活週遭)的自然環境、歷史、環境變遷、問題。
七、環境教育的類別 壹、環境教育(11/15) (五)Environment as a community project ... in which to get involved 環境是個社區營造,與社區互動、凝聚,自主的改善社區更友善環境、照顧弱勢。
八、環境素養 壹、環境教育(12/15) (一)問問題、分析、和詮釋的技能 • 問問題 • 設計調查 • 收集資料 (1)評估正確性及可信度 (2)組織資料 (3)找出模式、模擬 (4)做結論及詮釋 (二)環境過程及系統的知識
八、環境素養 壹、環境教育(13/15) (三)瞭解和呈現環境議題的技能 分析和調查環境議題 (1)界定和調查議題 (2)歸類議題的結果 (3)界定評估替代方案及行動 (4)有彈性且創意的運作 作決定和公民技能 (1)形成和評估個人的觀點 (2)評估市民行動的需要 (3)規劃和採取行動 (4)評估行動的結果 (四)個人和市民的責任 • 瞭解社會價值和原則 • 認定市民的權利和責任 • 認定效能 • 接受個人的責任
Evolution from EE, EPD, EfS to ESD 壹、環境教育(14/15) EE (1970/2-) EPD (1992-) EfS>ESD (1997-) RDDA Approach Employed (IEEP 1975-1995) Participatory Learning, High-order Thinking, Action Research, Capacity Development to be Employed Characteristics:Bottom-up Approach, Quality Focus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 its Connection through Action, Participation and Collective Decision Making, Constructing Values and Ethics, Attitude Change, Life Long Learning through FE, NFE & IFE, Accommodation to the evolving nature of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Vision & Scenario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Top Down Approach, Quantity Focused, Knowledge Transfer, Major Focus: FE, Cause-effect Relations, Problem Solving Skills Knowledge Awareness (!) (?) (!) (?) (!) (?) Action & Participation for Social Change Experts & Researchers + Teachers Learning Environment & Opportunities Learners as well as Facilitators Learners Learning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Capacity /15 Civil Capacity/15 Context / Social Support System Learners as Defective Model Balance Needed Source: M.Sato (2006)
九、為永續教育 壹、環境教育(15/15) (一)永續是一個正在進行的學習歷程,主動串連利益關係人一起開創願景、行動和回顧改變。 (二)教育在永續的情境是當作一個過程而非訊息傳遞或要達到某個程度。 (三)建構永續能力Capacity building ,是增加知識、技能,以及加強公眾參與來解決議題。最後建構competence競爭力。
一、理念理念(一)-優質的EE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1/8) • 完善設計,便於利用 • 清晰、邏輯、彈性、引導、符合目標 實用性 合教育性 • 合教學原理、有效學習 • 學習者中心、生活結合、多元評量 • 環境公民行動 • 一體責任感、自我效能 行動導向 • 終身學習技能 • 批判與創意思考、行動落實 重視技能培養 • 考量認知發展階段,兼顧理性與感性 • 有層次的概念與意義脈絡 深度 • 多元呈現環境相關問題、議題與條件 • 切確實情、公開與多元 公正與確實
一、理念理念(二)-合作伙伴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2/8) (一)伙伴合作、眾人智慧 1.將過往分散的環境教育經驗、資源,重新系統化、組織化,產出推動策略與落實行動 2.邀請環境教育學會、荒野、主婦聯盟、公共電視等團體 (二)切磋鼓勵、建立共識、價值落實 (三)無縫接軌、與公務人員終身學習連接 1.公務人員訓練中心 2.公務人員終身學習網
理念(三)-易學有趣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3/8) (一)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原則 • 環境教育及立法的精神 (二)示範案例 • 附上說明及步驟;易學易用 • 初學模仿、經驗累積、進階創新 (三)鼓勵機制 • 滿足需求動機 • 做對的事、知能成長、工作績效 • 夥伴情誼 • 表揚、功績、獎助
二、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4/8) (一)對象 1.環境教育承辦人員 2.一般的公務人員/ 機關的決策者、執行者 (二)目標 1.個人需求分析:個人的身心靈的成長 2.組織需求分析:機構內生活面覺察與落實 3.工作需求分析:行政決策上落實
二、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5/8) (三)內涵 • 自然體驗、欣賞、健康、認識自然、生態原則 • 省資源(生活中及辦公室)、低污染健康的辦公空間、永續生活、生態營造 • 政府的政策(節能減碳、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環境倫理)及融入決策及生活作息 • 自發性的綠色行政考量、綠色行政流程 • 機構間綠色的交流
二、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6/8) (四)研習的方式: • 個人自學:e-learning、假日家庭參訪自然中心活動、研討會 • 機構內辦理的演講、看電影、戶外參訪活動 • 機構內的自發性的行動:永續生活(共同購買)、實作活動(辦公室作環保、營造生物多樣性環境、工作假期) • 套裝課程: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提供
三、課程、演講、討論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7/8) • 兩小時氣候變遷演講與討論 - 引言及開場:從正負2℃談起,分享氣候異常。 - 講述搭配ppt:氣候變遷的現象、影響、原因、因 應之道。 - 反思與回應:以碳足跡來檢視、分享阿乾部落格、短片欣賞深入氣候變遷正義。 - 評量:對於短片的心得。
三、課程、演講、討論 貳、給公務人員的環境教育要項(8/8) • 課程主題「公務人員所需的環境教育課程」 1.先說明「環境教育意涵、目的、形式」。 2.環境教育有正規(學校)及非正規(社會)環境教育。 3.環境教育可以室內的環境課程或環境戶外活動。 4.公務人員依需求、興趣、上班的狀況,而選擇適當的課程或活動形式。 5.參與者分組進行討論,並分組發表意見。 6.做成綜合結論。
一、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內涵與內容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18)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2/18) 一、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內涵與內容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3/18) 一、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內涵與內容
一、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內涵與內容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4/18)
一、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內涵與內容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5/18)
二、環境教育課程 (一)什麼是課程? 課程的意義有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但大同小異,現以王文科將課程所包含的概念整理如下,提供參考 以目標或預期的學習結果為導向。 以學校為計畫實施課程的主體,而學習者(學生)為對象。 團體或個別為實施方式。 以校內或校外為實施地點。 以提供科目、教材材、知識、經驗或學習機會(活動)為類型。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6/18) 34
二、環境教育課程 (二)環境教育之教與學的領域,可分為三部分(引自李崑山,1999):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environment 指在環境中進行教與學,例如今日中小學之校外教學、戶外教學、校外參觀、鄉土考察…等,凡是在自然環境、人工環境、科學環境、文明環境…等,整體且完整的環境中,所進行之教與學,具有臨場感、真實感,內容可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宇宙萬物皆是學習的好場所、好教材。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7/18) 35
二、環境教育課程 (二)環境教育之教與學的領域,可分為三部分(引自李崑山,1999):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是指教與學有關環境的知識、技能、研究…等,例如今日中小學課程,各學科中適時融入或增加有關環教之教材;或因社團活動、團體活動…等,自編相關環境之教材,如認識海濱植物。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8/18) 36
二、環境教育課程 (二)環境教育之教與學的領域,可分為三部分(引自李崑山,1999):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the environment 是指為環境而教與學,它在教導人們保育環境的觀念和方法,主要在培養人們環境倫理觀念,了解人與環境相互依存的道理,於利用環境資源時,能持有「永續利用資源的觀念」,以保育、保護的態度和環境共存共榮。因此除了重視環境保育方法、知識外,尤其重視環境倫理及正確價值觀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能落實於生活上、行為上。(王鑫,1992;陳佩正,1996)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9/18) 37
語文 數學 環境教育 社會 自然與生活科技 藝術與人文 健康與體育 二、環境教育課程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0/18) (三)環境教育實施方式 • 多科融入式
環境教育 數學 語文 課程 社會 自然與生活科技 藝術與人文 健康與體育 二、環境教育課程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1/18) • 單科整合式課程模式
二、環境教育課程 (四)學校環境教育活動的項目 校園污染防治 (1)實驗室、實習場所之廢棄(污) 物處理 (2)校園環境衛生之推動 (3)校園環境保護工作之策畫與推動 校園環境衛生工作 (1)校園打掃工作 (2)廁所及廚房衛生 (3)飲用水供應 資料來源:黃朝恩,環境教育課外活動之規劃研究報告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2/18)
二、環境教育課程 校園環境保護工作之策劃與推動 (1)垃圾減量、善用資源、資源回收 (2)節約用水 (3)節約用電 (4)校園環境綠、美化 (5)建築物省能源、省資源之綠建築 (6)校園噪音管制 (7)綠色消費—使用低污染之綠色產品 (8)其他有關環保生活化之措施 資料來源:黃朝恩,環境教育課外活動之規劃研究報告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3/18)
二、環境教育課程 校園環境教育工作之策畫與推動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4/18) (1)校內活動: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跳蚤市場、溯溪登山、生態園、聚寶屋、園藝區及配合環境教育園遊會、徵文、徵圖、攝影、書法及海報比賽等。 (2)社團活動:班聯會、環保社、野保社及自科社。 (3)校際活動:搶答比賽、科展、環保小署長、河川保護週、水土保持月、環保領航員等。 (4)社區活動:環保地圖製作、綠色巡守隊、河川榮生團、宣導團、義工組織 資料來源:黃朝恩,環境教育課外活動之規劃研究報告
二、環境教育課程 (五)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原則 採用學生學習中心之教育理念 注重本土性議題的資料收集與討論 強調議題探索之教學策略 強調價值澄清之教學方法 強調環境行動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5/18)
我 愛 家 鄉 認同 熱愛 寬闊視野及胸襟 自我反省 尊重 關懷 實 踐 力 分段能力 相關議題 自然與生活科技 體驗的學習 生活 環境議題 學習解決問題 綜合 活動 數學 語文 藝術與人文 健康與體育 世界一家 家鄉 社區 學校 二、環境教育課程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6/18) 課程架構示例圖 踏查 愛護
二、環境教育課程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7/18) (六)環境教育活動範例 1.校園教材化—隨機教學 範例:校園綠地地圖 融入課程:數學、自然與生生活科技 設計理念:綠地對於降低溫度具有很大的幫助,察覺校園裡有哪些綠地?綠地的面積佔校園面積的比例是多少? 做法:給學生每組一張學校平面圖,將綠地(花圃、草地、大樹)著上綠色,帶著捲尺到校園裡去測量綠地的邊長並記錄在平面圖上,然後計算面積與比例。
二、環境教育課程 参、如何進行學校環境教育宣導及教育(18/18) 2.戶外體驗活動 到國家公園或國家風景區等大自然裡,親身體驗各種環境教育的課程與元素,百聞不如一見親身體驗印象最深刻。 3.理性態度—判斷力 森林不見了:我是森林中的鳥類一族,有一天發現身旁的樹木越來越少,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同伴就連棲息的地方也不見了,我該怎麼辦呢?
一、企業組織的環境教育 肆、如何結合企業組織進行環境宣導(1/51) (一)什麼是企業? 1.企業,就是從事生產、運輸、貿易等經濟活動的營利事業,如工廠、礦山、鐵路、貿易公司等都是。 2.在本質上,企業應是一個為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用來換取金錢或其他形式報酬的實體,企業最主要的目的在於獲取利潤。
一、企業組織的環境教育 肆、如何結合企業組織進行環境宣導(2/51) (二)企業組織型態有哪些 1.獨資:股東1人 2.合夥:股東2人(含) 以上 3.有限公司:股東至少1人 4.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至少自然人2人或法人1
一、企業組織的環境教育 肆、如何結合企業組織進行環境宣導(3/51) (三)企業組織的環境責任 依據環境基本法第六條所示 事業進行活動時,應自規劃階段納入環境保護理念,以生命週期為基礎,促進清潔生產,預防及減少污染、節約資源,回收利用再生資源及其他有益於減低環境負荷之原(材) 料及勞務,以達永續發展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