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498 Views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1 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和掌握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 PCE )微核测定方法。 2 原理 微核是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有规 律地进入子细胞形成细胞核时,仍然留在细胞质中的染色单体或染色体的无着丝粒断片或环。它在末期以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被包含在细胞的胞质内而形成,由于比核小得多故称微核。. 微核成因. 染色体. 无着 丝点 , 片或环. 化学致突变物. 整条染色体 带着丝粒的环和断片. 作用于纺锤丝. 形成微核. 于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中.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形成.
E N D
1 目的 •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和掌握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PCE)微核测定方法。 • 2 原理 微核是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有规 律地进入子细胞形成细胞核时,仍然留在细胞质中的染色单体或染色体的无着丝粒断片或环。它在末期以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被包含在细胞的胞质内而形成,由于比核小得多故称微核。
微核成因 染色体 无着丝点,片或环 化学致突变物 整条染色体 带着丝粒的环和断片 作用于纺锤丝 形成微核 于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中
因此,微核试验用于检测断裂剂和部分非整倍体致突变剂。因此,微核试验用于检测断裂剂和部分非整倍体致突变剂。 微核可出现在多种细胞中,但在有核细胞 中较难与正常核的分支相区别,由于红细胞在成熟前最后一次分离后数小时可将主核排出,而仍保留微核于PCE细胞中,因此,通常计数PCE细胞中的微核数。
3 器材与试剂 • 3.1 器材 解剖器械,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等。 • 3.2 试剂 甲醇(分析纯)、甘油(分析纯)、小牛血清、生理盐水、Giemsa 储备液、 pH 6.8磷酸盐缓冲液 • 3.3 阳性对照物 环磷酰胺
4 操作步骤 • 4.1 试验动物及处理 • 动物选择 • 小鼠是微核试验的常规动物,通常用7~12周龄,体重18~20g的小鼠。每组10只,雌雄各半。
剂量及分组 • 受试物应至少设三个剂量组,最高剂量组原则上为不产生动物死亡的最大毒作用剂量。一般取受试样品1/5、1/10、1/20 LD50 剂量。 • 另设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可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1次。阴性对照组使用等体积的溶剂。
染毒途径 腹腔注射 • 染毒次数及取样时间 • 一般采用两次或多次染毒。两次染毒:第一次染毒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染毒,6小时后取样;多次染毒:每天染毒1次,连续5天,末次染毒后24小时取样。
4.2 骨髓液的制备和涂片 • 试验动物一次染毒后,按确定的时间用颈椎脱臼或麻醉法将其处死,取胸骨,擦净血污,剔去肌肉,剪去骨骺,用小型止血钳将骨髓挤于有一小滴小牛血清的清洁载玻片上,混合均匀后推片。也可在股骨取骨髓。 • 阳性及阴性对照组处理方法同上。
4.3 固定 • 将推好晾干的骨髓片放入染色缸中,甲醇溶液固定15分钟,取出,晾干。不能及时染色的涂片也应固定好保存。 • 4.4 染色 • 将固定晾干后的涂片,用新鲜配制的Giemsa (Giemsa储备液1份+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9份) 染色10~15分钟,冲洗,晾干。
4.5 观察计数 • 低倍镜下观察,选择细胞完整、分散均匀,着色适当的区域,再在油镜下观察计数。 • 多染红细胞(PCE)呈灰蓝色,正染红细胞(NCE)呈橘黄色。典型的微核多为单个、圆形、边缘光滑整齐,嗜色性与核质一致,呈紫红色或蓝紫色 。 • 计数1000个PCE中含微核的PCE数,并且计数200个细胞中PCE与NCE的比值。
5 结果分析与评价 • 本试验中只计数PCE中微核,微核率以千分率表示。 • PCE/NCE为评价细胞毒性的指标,受试组PCE/NCE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示受试化学毒物的剂量过大,试验结果不可靠。 • 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组的微核发生率,应与相关文献报道或研究历史数据相一致。
MN NCE
红细胞 电镜
单个微核 多个微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