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590 Views
全国妇幼工作会议精神. 2011 年 4 月. 全国妇幼工作会. 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目的是:回顾总结“十一五”妇幼卫生发展成绩,分析妇幼卫生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 2011 年重点工作, 会议 3 月 29-30 日在成都召开,妇社司秦司长做了“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努力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的讲话”。妇女处、儿童处领导安排了 2011 年重点工作, 15 个省交流了妇幼各专项工作经验。秦耕副司长进行了会议总结.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努力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十一五”妇幼卫生成效显著
E N D
全国妇幼工作会议精神 2011年4月
全国妇幼工作会 • 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目的是:回顾总结“十一五”妇幼卫生发展成绩,分析妇幼卫生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 • 会议3月29-30日在成都召开,妇社司秦司长做了“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努力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的讲话”。妇女处、儿童处领导安排了2011年重点工作,15个省交流了妇幼各专项工作经验。秦耕副司长进行了会议总结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努力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 一、“十一五”妇幼卫生成效显著 (一)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二)妇幼卫生法制和政策逐步完善 (三)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顺利推进 (五)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有效实施 存在困难 二、“十二五”妇幼卫生面临的形势 (一)妇幼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二)妇幼卫生工作面临的机遇 (三)“十二五”妇幼卫生发展思路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努力开创妇幼卫生工作新局面 三、全力做好2011年妇幼卫生工作 (一)全面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二)积极推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三)做好贯彻落实新“两纲”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四)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五)做好其他妇幼卫生工作
总结了“十一五”妇幼卫生成效显著 • 1、妇幼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任务目标,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 全国: • 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5年的19.0‰和22.5‰分别下降到2010年的13.1‰和16.4‰ • 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降低,从2005年的47.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30.0/10万,降幅为37.1%,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超过73岁,其中女性已超过74岁。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从2005年的2.34%下降到2010年的1.55%(我省1.05)。 • (我省孕产妇死亡率2010年35.98/10万、婴儿死亡率11.9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42‰)
坚持以“一法两纲”为核心不断完善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坚持以“一法两纲”为核心不断完善母婴保健法律法规 06-10年间卫生部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 《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各省(区、市)积极制定配套政策,将妇幼健康指标纳入本地区政府规划。各地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法制和政策保障。
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有效实施 一是推广婚前保健有效经验,婚检率由2005年的2.9%提高至2010年的31.0%; 二是逐步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能力,至2010年全国有29个省(区、市)511家机构开展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 三是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各地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有效推进。
全国妇幼工作存在困难 • 1、妇幼卫生在城乡、地区、人群之间还存在着明显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7.8/10万、29.1/10万和45.1/10万,西部远远高于东部。 • 2、威胁妇女儿童的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妇女常见病患病率较高,2010年为28.75%,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妇女身心健康。 • 据估算,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儿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患出生缺陷的儿童中30%在5岁前死亡,40%为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儿童营养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及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健康
全国妇幼工作存在困难 • 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薄弱,不能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 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底还不牢固, •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设备陈旧、人员编制不足、学历明显偏低的问题; • 乡镇卫生院产科、儿科和转诊急救的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相应卫生人员承担基本妇幼保健服务。 • 基层妇幼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导致基层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尤其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幼卫生可及性差,不能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妇幼卫生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深化医改是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大机遇 二、“十二五”规划对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新“两纲”的颁布将给妇幼卫生发展提供强力的政策保障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支持。 五、坚持分类指导,实现协调发展。 六、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解决妇幼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任务,要切实把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要把更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到贫困地区,要更加关注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
三、全力做好2011年妇幼卫生工作 工作的重点是: (一)全面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二)积极推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三)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四)做好其他妇幼卫生工作
工作的重点是: (二)积极推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要着重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 一是组织制订《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划和标准》 争取政府尽快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二是研究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办法》,适时启动评审工作; 三是落实《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进一步推动基层妇幼卫生工作全面落实; 四是争取多种措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妇幼卫生人员服务水平。
工作的重点是: (三)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今年要继续推进三级预防,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婚检、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面。 一是适时召开婚检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服务模式; 二是继续加强产前诊断工作,制订《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组织对申报机构的评审,加强产前诊断技术队伍建设; 三是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制订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评估考核指标,实施逐级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四)做好其他妇幼卫生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降消”项目。二是加强爱婴医院管理,倡导促进自然分娩。三是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工作。
三个方面 第一、继续做好妇幼项目 第二,抓好妇幼重点工作 第三、做好培训、监督指导及信息管理 落实十三项工作任务 妇幼工作将围绕卫生部工作重点,全面贯彻2011年全省妇幼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一法两纲”,全力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一、确保妇幼重大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任务完成
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及任务(见表)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及任务(见表) 27万人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102% 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 农村妇女增补叶酸 2011年 27万人 23.6万人 103% 104%
一、全省2711万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任务一、全省2711万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任务 存在问题:有个别市、县已连续两年超支付标准运行,(10年农村活产28万)全省还有万余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应补而未补,让群众负担了些不合理的费用等,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工作内容: 1、待国家项目通知下达后,制定下发我省项目实施安排,各市明确各县补助任务,着重强调规范医疗机构助产服务,落实内部技术审核,控制剖宫产率,控制不合理费用 项目考核监督内容, 2、各市制定下达项目实施工作安排。 3、做好2010年5月-2011年4月项目资金核实,协调下达2011年项目资金,合理控制资金使用风险。 4、项目的动态监管,及时统计上报数据,(月、季报表) 5、各地实施项目检查(6月) 6、安排省级督导检查至少15个项目县
二、全省2711万人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任务:二、全省2711万人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任务: 工作内容: 1、做好首批药物配发到县的工作(3月) 2、待国家项目方案下达后,制定下发我省项目实施安排意见,明确各县任务。附:项目考核监督内 3、安排实施第三方项目评估,乡村专干培训和社会宣传、激励补服对象连续服用等措施。(4月) 4、实施项目的动态监管,及时统计上报数据,(月、季报表)关注项目数量进度和质量, 5、各地实施项目检查(6月) 6、安排省级督导检查至少15个项目县
三、全省23.6万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任务 存在问题: 质控实验室和现场。 评估要点:检查质量,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早诊率、宫颈癌检出率、生殖道感染检出率、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 工作内容: 1、协调下达项目资金。 2、提出省项目考核监督意见。 3、举办项目县,承担质控单位的技术管理培训班。(4月) 4、实施项目的动态监管,及时统计上报数据,(月、季报表)关注项目数量进度和质量, 5、各地实施项目检查(6月) 6、安排省级督导检查14个项目县(10)
四、孕产妇和0-36个月儿童免费健康管理服务两个项目,国家实施第三方评估四、孕产妇和0-36个月儿童免费健康管理服务两个项目,国家实施第三方评估 • 存在问题:通过项目质控及现场督导检查反映,实际现况的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程度与项目上报统计数据有明显差距,及年报分析、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数据, • 说明:不但统计有问题,我们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与群众保健需求还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孕产妇和0-36个月儿童免费健康管理服务两个项目孕产妇和0-36个月儿童免费健康管理服务两个项目 • 工作任务:2011年项目运行已纳入县妇幼卫生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国家要进行评估。要以落实为导向,建立、完善连续服务的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培训指导,切切实实让广大妇女儿童真正受益。 • 1、制定贯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工作意见。(全省统一) • 2、提出省项目考核监督意见。(省统一出台) • 3、召开项目运行现场会,推进项目规范运行(选点适时) • 4、实施项目的动态监管,及时统计上报数据,(月、季报表)关注项目数量进度和质量, • 5、各地实施项目检查(6月) • 6、安排省级督导检查14个项目县(10)
五、继续实施“降消”项目 • 降消项目最终目的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而我省2009、2010连续两年都有一例新生儿破伤风发生,这反映了我们基础工作还有问题,要举一反三,引起全省的高度重视。去年有40%专家驻县没有到位或指导不力 • 工作内容: • 1、重点做好技术人员省级培训进修工作(4-5月) • 2、提高助产和保健网络服务质量,各地实施基层人员培训。 • 3、完善规范危急症孕产妇抢救中心及急救转诊绿色通道的制度建设。 • 4、驻县专家工作现场培训(8月)
六、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综合干预服务工作 • 特点:2011年工作与往年有了较大的不同,2010年11月起已将单纯艾滋病母婴阻断扩充为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服务;工作范围扩展为,在14个项目县试点的同时,全省所有市、县全面实施综合干预服务,所有医疗保健机构都要参与,且纳入新医改妇幼公共卫生项目予以推进。 • 工作任务:全省所有市县全面实施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服务。14个项目县综合干预服务,且纳入新医改妇幼公共卫生项目予以推进。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 工作内容: • 1、督促各市落实省上的《陕西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指导意见》(陕卫妇发〔2010〕513号) • 2、协调落实相关招标事宜。 • 3、各地明确任务,确定管理责任和流程,按国家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各项综合干预服务措施。 • 4、提出省考核督导意见(3月) • 5、安排省级项目督导(10月)
2011——继续做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 4 2 3 加强管理监督指导 制定新周期项目规划方案 开展人员培训 做好评估总结
卫生部2011年项目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加强项目管理 加强项目监管,加快项目执行,确保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2011年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任务。 国家将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安排今后项目。对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按照任务完成情况奖优罚劣。
(二)及时报送项目信息 月报——每月5日前上报前一月的任务完成数 省级农免每月10日前上报报表。 季报—— 2月1日、5月1日、8月1日和11月1日前上报上一季度报表。 调整月报和季报上报表格 参见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网(http://www.mchscn.org)。 国家要求将纸制版报表加盖公章后,传真并将原件寄至妇社司妇女卫生处。
(三) 做好乳腺癌检查项目交接工作 根据卫生部医改领导小组对项目分工的调整,2011年起由妇社司牵头实施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按照既定技术方案继续做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将汇总后的项目信息上报卫生部妇社司,全省各项目县所在的地市要将项目进度信息与宫颈癌项目同时上报
七、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 • 工作任务:推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体系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工作绩效。 • 工作内容: • 1、贯彻卫生部《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规范要求。 • 2、要求各地提出辖区具体考核方案。针对薄弱环节,改善妇幼卫生专业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制度建设的具体意见。 • 3、建立健全妇幼卫生各专业专家组,启动各地市妇幼卫生各专业专家组指导活动,加强危重孕产妇急救管理网络建设,提高基层产、儿科急救能力,做好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培训 • 4、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适宜技术,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全年)
八、加强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监管。 • 重点工作内容: • 1、举办市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的主管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班,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4月) • 2、结合项目管理实施母婴保健服务市场和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省级督导检查(10月)
九、继续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工作 • 工作任务:做好协调,完成省级评审。增强妇幼保健综合服务能力。切实达到强化保健功能,改进工作,改善管理,提高质量,提升形象的目的。 • 工作内容: • 1、认真贯彻《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评审工作的通知》(陕卫妇发〔2010〕499号),按《妇幼保健管理前置评审标准》,《全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手册》要求。继续实施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评审和指导工作。 • 2、完成2010年已进行省级评审意见整改单位的抽查复审(4月) • 3、协调安排2010年上报单位的省级评审(4月)
十、加强爱婴医院、托幼机构管理。 • 工作任务: • 1、今年将配合国家开展“爱婴医院”复评工作,落实“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 • 2、提倡、引导孕产妇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控制剖宫产 • 3、贯彻落实2010年卫生部教育部下发的《转发卫生部、教育部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业务指导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卫生消毒、疾病预防等
十一、加强出生缺陷控制,做好产前诊断、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十一、加强出生缺陷控制,做好产前诊断、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 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 • 工作内容: 1.产前筛查、新筛将按省下发的文件,落实省政府医改任务,推行项目试点。 • 2.协调落实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和机构的准入。 • 3.不断扩大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 • 4.倡导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十二、继续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十二、继续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 工作任务: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 工作内容: • 1、协调组织进行2011年省级孕产妇死亡评审(59全评了),新生儿死亡评审2010年(死亡1417,评审率偏低),评审。 • 2、督促各地市坚持执行这两个死亡评审制度,通过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这一有效形式,分析死亡原因,提出和实施干预措施,
三、做好培训、监督指导及重大项目报表 培训: 适时进行项目管理、技术培训、产科适宜技术、人员进修培训。 督导:强化重点工作的指导检查力度。 报表:每月报送省妇保院由省妇保院将各市汇总在10号前必须报妇社处。 季度报表按国家要求每季下月的5号前汇总报妇社处。 省级医改民生项目,就现在的农免项目每月10日前要求各市报省级报表。
省级报表存在问题: • 1、发送时标题 地市 项目简称 月份 • “ 某市农免3月报表” • 下一步的新筛,产筛都是省级项目。 • 2、每月数据衔接 不联系,对不上 • 累计=上月累计加当月月报 • 改了月报要修改累计 • 3、报表数据一元不要后的小数点数 • 表设置是每县一行,有隐藏的行,全省就无法汇总。 • 4、每月上报国家的数据与省级报表对不上。
十三、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 工作任务:适应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切实做好妇幼卫生项目信息和年报等工作。 • 存在问题:的同一信息不同时间上报数据不一致,上报数据逻辑关系不成立,收集数据工作流程不全面,质控调查线索来源局限、偏少、走过场,个别为完成工作指标编造数据的问题,有些市、县的数据(新生儿死亡率、贫血患病率、低体重出生率、两个系统管理率等等)难以置信地达到了发达地区的最好程度这些问题有所改善。 • 工作内容: • 1、召开2011年妇幼信息会议,通报情况,培训人员。 • 2、做好妇幼项目信息月、季度报表的数据分析(全年) • 3、及时掌握全省妇幼保健机构调查信息,为工作提供信息数据支持。 • 4、继续开展对妇幼保健机构机构现状监测(国家部署)
卫生部2011年直接涉及的几项具体工作 实施项目督导检查,加强评估,绩效考评,扩大项目内容,推进妇幼机构建设。 为规范妇幼保健服务,积极协调相关司局,加强依法行政,促进出台相关文件。 • 已印发: • 已报办公厅: • 司局会签: • 正在制定: 《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标准》 《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规范》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办法》及标准 《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产前诊断专项技术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及管理规定》
降低剖宫产率 24% WHO全球调查亚洲国家剖宫产率和各类剖宫产比率 我国21所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妇要求(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占24%
做好妇幼卫生领域相关研究 影响早产有关因素的研究 住院分娩补助的经济学评价研究 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病例对照研究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基层妇幼卫生能力建设 继续实施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 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门诊 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 围产营养 45
借卫生部工作会结束语与大家共勉 2011年——是实施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和新“两纲”的起始之年,是医改三年任务的收关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人均期望寿命增长1岁的健康目标,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共同谋划发展,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重心,以为民惠民为落脚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发有为,把妇幼卫生工作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