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likes | 1.15k Views
中国银行竞争力 分析. 小组成员: 许幼波、郑辰、王羡乔、杨玉英、傅依依、李婧铱、 徐慢、杨志武、马若思、赵天宇、康辰。. 组长: 宋政明. 副组长 : 丁如卉,李睿星. 中行总行大楼内部. 中国银行总行大楼外部. 香港中银大厦. content. 一 .SWOT 分析法 SWOT 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ies) 和威胁 (Threats) 分析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这种方法把环境分析结果归纳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部分,形成环境分析矩阵。.
E N D
小组成员: 许幼波、郑辰、王羡乔、杨玉英、傅依依、李婧铱、 徐慢、杨志武、马若思、赵天宇、康辰。 组长:宋政明 副组长:丁如卉,李睿星
中行总行大楼内部 中国银行总行大楼外部 香港中银大厦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这种方法把环境分析结果归纳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部分,形成环境分析矩阵。 中国银行的SWOT分析 外部环境 内 部 环 境
人力成本和分支网络优势 • 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在人力成本方面我国银行业具有无可争议的明显优势。 • 由于人力成本低,国内银行新机构的开办成本以及平时运营成本都较外资银行低,能够维持一个遍布城乡的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在方便客户,就近服务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 一定的规模是形成规模经济的基础,是支持竞争力的一个支撑点。将来随着银行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上述网点优势将进一步形成清算网络优势,从而使我国银行在本币零售业务和结算等中间业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二、中国银行的主要优势(S)
二、中国银行的主要优势(S) 2.本土优势 一是外资银行虽然服务理念、金融技术较先进,但它们的金融产品是面向整个世界市场尤其是面向发达国家市场设计的 二是国内银行在国内已生存了几十年,银行员工绝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居民,他们与本地消费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银行宝贵的潜在客户资源。 三是国内居民在选择存款银行时,不仅会考虑收益性,更会考虑安全性,由于我国国有银行股份化改革后,国家依然是最大股东,国家信用仍然是国有银行的强大后盾
3. 大市值溢价 大市值银行具有影响指数、调节相关衍生产品价值的溢价,而且可能成为首批发行备兑证的品种。维持对中行的“增持”评级。 4. 国际化经营管理实力较强 中行广泛的国际化经营网络,丰富的国际化人才,最大的涉外金融服务市场将使其成为未来我国企业跨国化经营中的最大受益者。 5. 整体协作优势 目前国内银行绝大多数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即便将来实行股份制改造,也仍然国家控股,国家对银行业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这就为我国银行业之间的协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点是外资银行所远远不及的。 中国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结成战略同盟,就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二、中国银行的主要优势(S)
体制较僵硬 •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的体制相对来说改革较早。但其体制性弊病仍十分严重,人浮于事,结构设置重复 • 由于我国国有银行是国有独资的产权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银行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权责利关系不对称。 • 2. 市场效率劣势 • 信息对称是有效市场的基本条件,中国银行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是网点最少的一个,对于各地方的网点覆盖率较低,营业数据相对较少。 • 对于商业银行或者地方性银行来说,中国银行也有信息和市场效率上的劣势。由于地方性银行依托于地方政府建立,一般有地区政府的支持,对于当地的商业人文环境及相关数据非常了解,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这点上看,中国银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劣势。 三、中国银行的主要劣势(W)
3. 业务和收入结构单一,机构服务水平滞后 集团过于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利差收入,非传统业务收入 比不到20%,对中间业务的发展程度不够。缺乏抵抗金融政策风险的能力。 逐级上报下行的审批制度放置在层次冗杂的集团内部机构间运行,直接导致了企业业务周期的漫长和效率低下。在外资银行完全进入市场进行服务质量竞争之后,高端优质客户将流失严重。 4. 服务质量低下 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在金融业中是比较低的,而中国银行的服务质量又远远逊于以服务质量著称的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 虽然在岗培训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中国银行的用人体制、激励机制需要适度改善。 三、中国银行的主要劣势(W)
三、中国银行的主要劣势(W) 5. 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低 由于大部分的收益均来源于传统的存贷利差,造 成银行内部产品陈旧,变通极少。而国企惰性也导致其在新兴的个人信用卡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上较其他跨国银行起步晚,发展慢,难以拥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6.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窄 同国外各大银行相比,中国银行的融资途径仍然主要集中在境内上市和在美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范围区域化,手段单一。
与大中型企业进行合作,发展稳定的客户关系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与双汇集团强强联合,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并为双汇授信118亿元,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 与大中型企业进行合作,发展稳定的客户关系,是中国银行和对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合作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 2.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盈利潜力 • 中银香港盈利状况由于利差水平由收窄转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显转机、人民币对港币的升值等等因素而具有相当的盈利潜力。 • 3. 与体育赛事合作——如2008年奥运会 • 2004年7月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国内银行业唯一的合作伙伴,赞助的回报至少有两个:一是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产品创新,带动产品销售和业务量的增长;二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四、中国银行的主要机会(O)
4. 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 中国银行可以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来增加营业额和影响力。比如前日中行推出了个人理财服务高端品牌“中银财富管理”一一标志着三级财富管理体系全面确立,比如 中国银行专门设计推出的一项独具特色的货押融资新业务——“融货达”。 5. 利用融资促进发展 中国银行在 2006年银行板块成为市场关注的阶段性焦点之时上市。以招股价格计算,中国银行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高于此前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IPO时的招股定价水平。根据当时建行和交行最新的市净率水平,中行的招股价格还是具有相对优势的。 因此获得获得各方投资者热烈关注。 6. 进行大胆多样化投资——收获投资回报核技术 中国银行(BoC)瑞士基金管理公司和瑞达(Heritage Fund Management)展开的收购,在中国众多亏损惨重的海外金融投资中尤其醒目。分析师们相信中行此举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增加非利息收入,二是获得海外投资管理与开发国际金融产品的能力。 四、中国银行的主要机会(O)
五-1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威胁分析 • 行政干预问题 • 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在WTO后的过渡期仍然难以根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从银行取得发展资金是一条主要途径。即使收不回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也是商业银行自己的事情,但银行所支持的项目和建设已经无法更改,这是政府干预银行的内在动力。 • 2. WTO带来的竞争压力 • 缺乏与国外银行打交道的经验;员工素质不高、高级管理人才不足;通信及结算手段落后。国外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在人才、中间业务、高端客户等诸多方面的竞争都在所难免。
2008年业绩增长幅度略低于预期 • 中国银行的业绩增速低于同行业的水平,主要原因在于营业状况的变化:人民币贷款增速较低、为持有的外币债券进行大幅的减值准备等。 • 2. 外币净息差下降明显,对利率下调的敏感性强 • 2008 年,中国银行集团利息差为2.63%,较上年下降0.13 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内地机构人民币净息差2.70%,与上年持平;中国内地机构外币净息差2.89%,较上年下降0.55 个百分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下调利率,全球纷纷进入降息周期,但在净利差和净息差上会有滞后反映。在09年,中国银行的净息差尤其是外币贷款的息差将进一步下降。 五-2、中国银行的主要威胁(T)
3. 资产质量面临较大的威胁 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余额近几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08年底,不良贷款率为3.13%,比去年减少了0.63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其关注类贷款的占比仍然较高,在经济形势继续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面临不良贷款率有较大幅度提升的可能。 4. 网上银行的安全遭遇不断威胁 中国银行的网上银行,功能包括:企业在线理财、支付网上行、银证快车以及美元清算查询和纽约客户服务。其安全性难以保障,极受到黑客和病毒的恶意攻击。 五-2、中国银行的主要威胁(T)
最: 中国银行之 • 历史最为悠久 • 最早开办外汇业务 • 最早创建海外机构 • 率先推出信用卡 • 率先推出电话银行服务 • 率先推出出口买方信贷业务 • 率先推出保理业务 • 出任香港银行公会主席 • 最早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 • 最早办理欧元业务 • 利用“亚欧债券”方式在海外发债 • 率先办理银团贷款
我们分别取2007年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与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 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国际竞争力是80年代初出现的新概念。其内涵主要界定在以下三个方面:国际竞争力的主体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这是一个广义的主体。 经济要素在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竞争的范围是在经济领域,竞争的空间是市场。 国际竞争力是包括一个国家诸多方面在内的复杂过程,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并且这些诸多方面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 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机制下,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指导原则,合理充分地整合包括宏观环境在内的各种资源,发挥出来的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相对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长久发展的综合能力。
银行竞争力分析方法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检索发现,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方法较多,如数据包络分析(DEA)、层次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等。由于在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时存在样本小、某些信息不明确等特点,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比较切合实际。 灰关联分析是一种相对性的排序分析方法,由于灰关联分析法对样本量的大小、数据分布类型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无特殊要求,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灰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灰关联分析的步骤一般如下: 1、建立初始评价矩阵 假设Vki表示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k个指标的原始数据,k=1,2,…,m,i=1,2,…,n,则Vi=(V1i,V2i,…,Vmi)就是以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为分量的的向量,对于一个由n个被评价对象的m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可以构成下列初始评价矩阵: V=(Vki)m×n=
灰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构造参考(或理想)向量 把各评价对象中每一个评价指标值的最佳值作为参考向量各指标的对应数值,参考向量记为V0,V0=(V10,V20,…Vm0)',这里,正向(或效益型)指标的最大值为最佳值,负向(或成本型)指标的最小值为最佳值。 3、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不同,指标量纲也不统一,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需要对初始评价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的方法主要是效果测度变换法,即: 正向(或效益型)指标:Xki=Vki/MAXi(Vki) 负向(或成本型)指标:Xki=MINi(Vki)/Vki
4、计算各被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 令各指标的权重向量为wk,wk=(w1,w2,…,wm),各被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计算如下: Si=
评价指标数值的处理 上述银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中,有部分指标是属于逆向指标,即其数值越大,竞争力越弱,这部分指标是利息收付率 、资产负债率 、贷款/总资产 、不良贷款率 ;其他指标则属于正向指标,即,其数值越大,银行竞争力越强。 上述评价指标中,有部分指标是量纲指标,在分析时,必须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评价指标数值的处理 处理方法(标准化处理):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每一个数据除以相应的最佳值。当指标为负向指标时,用最佳值除以每一个值。 经过上述的处理,所有评价指标数值都小于l,而且,上述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银行的竞争力越强。经过上面的评价指标分解,可以归纳出评价银行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虽然在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赋予上有不完善的地方,但这是我们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结果,我们认为这种国家之间银行业竞争力之间的比较分析是有效的。
市场占有能力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2007年工商银行的市场占有能力最强,中国银行排名第三,且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原因在于在各项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获得资本金以及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储蓄)方面却捉襟见肘。 因为无论是网点的设置还是储户的信任程度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还很难与国有银行竞争。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规模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规模高,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增长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国有银行。差距在逐步缩小。虽然差距依然很大。银行国际化能力基本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大,能够有跨国经营的资本实力,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较小,很难与超级跨国银行抗衡。由此可见,中国的银行国际化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由国有商业银行担当重任。
成长性 成长能力最强的是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排在最后。而且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成长能力普遍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看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成长潜力非常的大,主要原因我们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成长性 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内部员工的激励结构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好,在一些效益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着“做三个人的事,拿两个人的工资”的说法,公司员工的福利高于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员工,也就能是员工有更高的工作热情,而且公司员工的危机意识强;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虽然经过了股份制改革,银行管理体制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却仍存在很多沉重的历史包袱,比如大量不良资产尚未消化,呆帐准备金不足等,国有股份制银行的员工的优越感高,危机意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不高,故态度消极,办事效率低下;这两点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股份制商业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都要高于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员工,使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长性远远高于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 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不相伯仲,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中国银行处于中等水平。
偿债能力 分析: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国有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做得较好,符合标准要求。由于流动性管理的目的是避免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按时履行付款承诺或填补资金缺口的风险,偿债能力越高,银行的流动性越好。 但是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是一对矛盾的指标。
安全性 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比股份制商业银行低,而中国银行的安全性最低,表现出国有商业银行固有的体制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安全性指标较差是影响其竞争力提升的最主要因素,虽然,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作保障,并不存在破产倒闭和流动性风险,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由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太高,资本充足率太低,与国际监管指标相差太远,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银行国际化要求银行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但是由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安全性指标不符合国际监管标准限制了其在一些国家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银行海外市场的拓展,影响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银行纵向比较 我们组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银行从2004年到2008年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观察其竞争力变化状况。步骤与横向比较的是一样的,只是数据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经过数据整理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