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83 Views
基于备课组的教师专业发展.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郑建铭. 教研组制度建设. 一、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 二、读书分享制度 三、备课主讲制度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一)基本程序: 个人初 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 (二)集体备课时要树立的几个意识 1 、责任意识 2 、合作意识 3 、整体意识 4 、超前意识 5 、反思意识. 教研组制度建设. 一、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 二、读书分享制度 三、备课主讲制度 (集体备课). 四、听课、评课制度. 五、建立共享资源制度. 活动建议. 1 、集体备课 2 、磨课、磨题
E N D
基于备课组的教师专业发展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郑建铭
教研组制度建设 • 一、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 • 二、读书分享制度 • 三、备课主讲制度 •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 (一)基本程序: •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 • (二)集体备课时要树立的几个意识 • 1、责任意识 • 2、合作意识 • 3、整体意识 • 4、超前意识 • 5、反思意识
教研组制度建设 • 一、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 • 二、读书分享制度 • 三、备课主讲制度 (集体备课) 四、听课、评课制度 五、建立共享资源制度
活动建议 • 1、集体备课 • 2、磨课、磨题 • 3、同课异构 • 4、同课同构 • 5、新教师的修正课
什么是科学前概念 • 前概念也称为“迷思概念”或“另有概念”,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称为“自发概念”, • “相异构想” • 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之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
前概念的来源 • 1.来源于日常生活现象的影响 • 2.来源于对概念认识的不全面 • 3.来源于机械学习 • 如“纯净物”和“混合物” • 4.来源于旧知识的影响
科学前概念的特点: • 1.广泛性和自发性 • 2.顽固性 • 3.负迁移性 • 4.隐蔽性
影响前概念转变的因素 • 学生:元认知水平较、学习兴趣浓厚程度、思维灵活度、学习较扎实情况。。。。。 • 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已有的非科学观念,未采取适当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错误观点的不满,或未提供比学生原有的观点更为合理的学习材料,也会影响学生前概念的转变。 • 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并经抽象逻辑思维而形成的概念较难改变。
“前概念”的教学误区: • 一、熟视无睹 • 二、统统否定 • 三、无能为力
教学建议 • 一、调查学生的前概念 • 1、绘制图形法
一、调查学生的前概念 2、概念图法 • (1)维恩图—— 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雷电发出的电很强 电能让灯泡发光 干电池里有电 摩擦能产生电 水、煤都能够发电 电 不同的物体导电性能不一样 要注意用电安全 电有危险 • 2、概念图法 • (1)维恩图——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2)气泡图和网状图—— 运用联想拓宽思维水平 气泡图
洗衣 冰 水是什么样的 生活 水 存在 用途 淡水 生产 和生物的关系 植物离不开水 发电 网状图
线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 …… 动物 鸟类 有脊椎动物 爬行类 哺乳类 鱼类 两栖类 • 2、概念图法 • (1)维恩图——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2)气泡图和网状图—— 运用联想拓宽思维水平 • (3)支线图—— 提升概括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2、概念图法 • (1)维恩图——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2)气泡图和网状图—— • (3)支线图—— 运用联想拓宽思维水平 提升概括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3、KLWH表格测试法 (know,want,learn,how)
4、深入访谈法 • 5、解释法 • 6、问卷调查
“种子发芽的条件”的前概念调查方案 • 一、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吗? • 1、温度也是种子发芽必要条件之一。( ) • 2、水分也是种子发芽必要条件之一。( ) • 3、种子发芽不需要光照。( ) • 4、种子发芽试验需要大量的氧气。种子发芽时呼吸作用增强,如种子缺氧呼吸,造成种子不宜发芽。( ) • 5、黄豆发芽不需要光照。( ) • 二、你认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 、 、。
学生科学概念调查表1 • 1、你觉得什么是“细胞分裂”? • 2、你觉得什么是“细胞生长”? • 3、你觉得什么是“细胞分化”? • 4、你觉得细菌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为什么 • 5、你觉得什么是“器官”?
科学前概念调查表2 • 1、你认为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 2、你觉得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有( ) • A、白糖放入水里变没了 B、冰变成水 • C、蜡烛点燃后变成了液体 D、糖放在嘴里变成“水”状 • 3、你觉得物质在什么情况下会熔化? • 4、你觉得什么是汽化? • 5、你觉得怎样的物质会蒸发? • 6、你觉得液体在什么情况下会蒸发? • 7、你觉得物质在蒸发时温度会改变吗?怎么变。 • 8、你觉得物质的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前概念调查表3 • 1、每个月月亮有圆缺变化,如果你给这个现象取个名字,应该叫。 • 2、你觉得月亮圆缺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 • A、一天 B、一周 C、一月 • D、一年 E、无规律 • 3、你觉得月亮什么时候看到最圆( ) • A、每月1日 B、每月15日 • C、农历初一 D、农历十五 • 4、你觉得月亮有圆缺变化的原因是( ) • A、被地球遮住了太阳光 • B、月球会发光,有时发光面积大,有时发光面积小 • C、被天狗咬住了 D、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变化 • 5、你觉得出现半个月面时是怎样的( )
教学策略 • (一)心理过程:心理模型的建构
教学策略 • (二)直面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 • (1)通过合作与讨论引发认知冲突 • (2)通过揭示差异产生认知冲突 •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 电磁感应 (什么) 在(哪里)(怎么做)会(怎么样)
教学策略 • (三)促进建构活动,提供具体类比
教学策略 • (三)促进建构活动,提供具体类比 • “桥式”类比 • 桌子上的书 • 压弹簧 • 中间类比(在有弹性的泡沫垫上的书)
教学策略 • (三)促进建构活动,提供具体类比 • ( 四)使用新建模型,检验研究假设
教学策略 • (三)促进建构活动,提供具体类比 • ( 四)使用新建模型,检验研究假设 • (五)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 • 1、通过“对话”促进顺应 • 2、加强方法渗透促进顺应 • 3、引导主动调控加强顺应 • (六)促进学生及时反馈
教学策略 • (一)心理过程:心理模型的建构 • (二)直面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 • (1)通过合作与讨论引发认知冲突 • (2)通过揭示差异产生认知冲突 •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 (三)促进建构活动,提供具体类比 • (四)使用新建模型,检验研究假设 • (五)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 • (六)促进学生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