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68 Views
從環境美學的觀點看 人與環境的關係. 新北市教育局 林愛玲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被遺棄的古老智慧.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居住的地方,從不放棄改善生活的品質,但也漸漸形成一種古老的智慧,他們試著以較為永續利用的觀點來作為,例如:農民與氣候的關係 ( 節氣 ) 、農民與土地的關係。. 後來,社會需求開始改變了,對於環境的態度、價值與作為開始不同→需要更多、更快、更漂亮→土地過度利用、面對病蟲害的態度 …… 。. 圖片來源:網路照片. 環境就是生活、生命、生態. 環境教育─省思與作為. 環境:我們居住的地方。
E N D
從環境美學的觀點看人與環境的關係 新北市教育局 林愛玲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被遺棄的古老智慧 •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居住的地方,從不放棄改善生活的品質,但也漸漸形成一種古老的智慧,他們試著以較為永續利用的觀點來作為,例如:農民與氣候的關係(節氣)、農民與土地的關係。
後來,社會需求開始改變了,對於環境的態度、價值與作為開始不同→需要更多、更快、更漂亮→土地過度利用、面對病蟲害的態度……。後來,社會需求開始改變了,對於環境的態度、價值與作為開始不同→需要更多、更快、更漂亮→土地過度利用、面對病蟲害的態度……。 圖片來源:網路照片
環境教育─省思與作為 • 環境:我們居住的地方。 • 透過教育改變人類面對環境的態度、價值和行為→當「核心」與「信念」不一樣,結果就會不一樣。 • 環境教育教導我們的孩子對於生活的地方具有系統性的思維,可以巨觀,可以微觀,可以用不同的視角。
請想一想 環境教育的內涵 關於環境的教育 在環境中的教育 為環境而教育
電力監測 數位電錶 節電數據 廚房 教室 環保行為 節電策略 不透水性鋪面 中水處理 屋頂雨水回收 圍牆改建 增設斜屋頂 過濾裝置 透水性鋪面 除汙截流 雨水桶或雨水貯槽 親和性綠籬 蝴蝶綠廊 與自然共生 與環境共舞 生態小溪 人工溼地 沖洗、洗滌、 澆灌 防 熱 節能 防 漏保固 青 蛙 棲地 螢 火 蟲復育 水生植物 取光節能 空氣流通 部份遮陽 蝴蝶 生態 食草植物 涵養水份 避免積水 生物棲地 美化環境 水質淨化 生物棲地 人工溼地 能源教育 生態教學
早期的環境教育 • 早期環境教育學者提出各種兒童環境教育上適合的方法,這些具有某些目的的方法反而使得兒童投入與關心那些成人的環境管理責任,兒童只是去迎合大人要他們做的,但事實上卻是一些他們所無法理解的方法。 • →隨著不同的年代,在環境教育上開始有不同的思維與作法。
競賽式資源回收的意義與目的 環保裝置藝術
焦慮和恐嚇成為方法之一 圖片來源:網路照片
讓我們的孩子對環境具有美感的體驗與美好的想像讓我們的孩子對環境具有美感的體驗與美好的想像
AKESA環境教育的理念 覺知 Awareness 行動 Action 知識 Knowledge 技能 Skills 倫理價值 Ethics
環境美學─一種追求「由內而外」的的環境教育課程環境美學─一種追求「由內而外」的的環境教育課程 ◎對於美進行感覺、欣賞和情感的回應,以人類的想像力和自然的環境互動。
環境美學是以「環境審美」為研究對象的美學 建築的 審美風格 藝術 環境的 鑑賞 山水的 審美價值 自然
Carlson認為環境的鑑賞不限於藝術,還可以是自然。Carlson認為環境的鑑賞不限於藝術,還可以是自然。 將我們的心直接向整個世界敞開,擁抱與欣賞我們所處的環境,可能是高山、海洋和森林等原始生態的自然,也可能是喧鬧的城市、幽靜的小巷。(楊平譯,2006)
找到兒童和自然的新關係 廣闊、狂野、孤寂,這就是我們的母親, 自然無所不在,如此優美,如此舐犢情深,就像那美洲豹;但我們早早就斷了奶,脫離他的懷抱進入社會,進入只有 人和人交往的文明。 ─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自然美學對美國環境保護政策與管理的影響 • 自然美學較環境倫理具有歷史的地位。 • 保護和管理決策是源自於美而不是道德價值。 • 美取代了責任。 ◎校園營造的政策:整齊、美觀、綠美化…… ◎以人類為中心,自然的存在只是為了取悅我們,或者提供資源給我們。 ◎假如人們對於自然的態度向是著迷於風景的,那麼大家只會關心那些風景美麗的地方。
對於兒童環境學習的啟示 知識 認知 美學鑑賞 覺醒、感情、敬畏、親密、投入、驚奇、神秘 非認知 與自然產生情感經驗的連結,是引發兒童未來保護環境的強而有力手段
Rolston的「美學走向荒野」 • 人們要去發現自然的美,當人們面對自然帶來的驚奇感,那不僅是一種美感,更是跨越過美而成為對生命本身的一種尊重,而成為進入內在的,生態系統價值領域的,也才能真正成為大地倫理的行動力來源。
體驗學習~在自然界中,讓兒童去體驗,遠比學習知識重要。~卡森體驗學習~在自然界中,讓兒童去體驗,遠比學習知識重要。~卡森
體驗學習 • 體驗學習是一個人透過多元的方式經歷某些人事物,與之交互作用,因而獲得知識、習得技能或者建立價值的歷程。 • 體驗學習以一種動態的課程觀,讓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自己走一段學習旅程,去體驗、去省思、去驗證,再透過敘說、自傳等方式,說出屬於他們的經驗和故事。
對應、互動、連結 知識系統 語文領域 數學領域 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 藝術人文 體與健康 綜合課程 六大議題 經驗系統 個人成長 家庭生活 社區環境 自然觀察 人文體驗 遊戲活動 人際互動 情緒感覺 沉思想像 學校教育系統 課程、教學、 活動、實踐。 教育產出 課程與教學 成長與改變 知識系統與經驗系統的整合 資料來源:陳木城
環境體驗學習課程與教學示例 ─生命之河
謝謝聆聽,敬請指教! Email:ailing.lin@msa.hinet.net 部落格:讀讀寫寫的異想世界http://tw.myblog.yahoo.com/lin-ai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