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地質篇 Unit_0 8 _ 地震

地質篇 Unit_0 8 _ 地震. 地震發生的原因─斷層. 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因岩層受到 外力 作用,相互 擠壓 或 張裂 ,所以較容易發生 斷層 錯動。 當發生 斷層 錯動的瞬間,會以 地震 波的型式釋發出巨大的能量,藉由岩層傳遞至 地表 ,因而造成地表的震動,稱為 地震 。. 地震發生的原因─斷層 彈性反彈理論. 地震發生的原因─火山活動. 全世界主要的地震,以地下岩層發生 斷層 錯動為主,但 火山 爆發、核彈試爆也會引發地震。. 震源與震央. 地下岩層發生 斷層 錯動的區域,稱為 震源 。

luel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地質篇 Unit_0 8 _ 地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質篇Unit_08_地震

  2. 地震發生的原因─斷層 • 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因岩層受到 外力 作用,相互 擠壓 或 張裂,所以較容易發生 斷層 錯動。 • 當發生 斷層 錯動的瞬間,會以 地震 波的型式釋發出巨大的能量,藉由岩層傳遞至 地表 ,因而造成地表的震動,稱為 地震 。

  3. 地震發生的原因─斷層彈性反彈理論

  4. 地震發生的原因─火山活動 • 全世界主要的地震,以地下岩層發生 斷層 錯動為主,但 火山 爆發、核彈試爆也會引發地震。

  5. 震源與震央 • 地下岩層發生 斷層 錯動的區域,稱為 震源 。 • 將震源投射至正上方 地表 ,稱為 震央 。

  6. 震源深度 • 淺源 地震:震源深度在地下深度70 公里以內。 • 中源 地震:震源深度在地下深度 70 ~ 300公里以內。 •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地下深度300 公里以上。 • 地震發生時,震源與震央距離稱為 震源深度 。

  7. 地震發布 • 在台灣負責地震發布的單位為交通部 中央氣象局 。 • 地震發生後, 中央氣象局 為了描述地震的大小,常使用兩種方法──地震強度(震度 )與地震規模(規模 )。

  8. 地震強度(震度 ) • 地震強度表示地震發生時,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的 震動 程度或物體因震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 • 地震強度共分為8級,0 ~ 7 級,以 正 的 整 數表示,沒有小數點,且需加上『級 』作為單位。

  9. 地震強度(震度 ) • 由於每個人對於地震搖晃程度的感受不盡相同,且現今地震儀器已能詳細表示出地震的加速度,所以震度亦可以 加速度 值( g )來表示。

  10. 地震強度(震度 ) • 0 級的『無感 地震』表示有地震發生,人們沒有 感覺 ,但 地震儀測得到。

  11. 地震強度─等震圖 • 地震發生過後,將各地的地震強度標示在 地圖 ,即為 等震 圖。 • 等震 圖中,顏色相同的區域表示地震 震度 相同,愈靠近震央的地方,通常震度也較 大 。

  12. 地震強度─等震圖 • 地震強度5 級以上的地區,為 地震災區 。 • 因各地地質狀況不同,震波能量 衰減率 不同,所以距離震央相同距離的各點,不見得震度相同,即等距離 不一定 等震度,即等震度圖多為 不規則 狀。

  13. 地震強度─盆地效應 • 盆地常由一層很厚的鬆軟土層覆蓋在岩層的 上 方,當地震波傳到盆地下方的岩層後,震波再由岩層上方傳遞,經過多次反射、折射效應,使得地震波會產生 放大 的效果,稱為 盆地 效應。 • 一般而言,盆地周圍影響最 大 ,盆地中心最 小 。 • 如921大地震,位於台北盆地 邊緣 的新莊,就傳出較為嚴重的地震災害。

  14. 地震規模(規模 ) • 美國地震學家芮氏於1935年所提出,即 芮氏地震規模 。 • 根據地震震源所釋出的能量多寡計算,稱為 地震規模 ,簡稱 規模 。 • 同一次地震,各地測量的地震強度 可能不同 ,但規模均 相同 。 • 地震規模可以有 小數點 ,但後面 不 可以加『級』字。

  15. 規模大小 • 規模0.0 ~ 5.0 稱為小(規模)地震。 • 規模5.0 ~ 7.0 稱為中(規模)地震。 • 規模7.0 以上稱為大(規模)地震。

  16. 大地震 • 1999年9月21日,南投發生 集集 大 地震,規模7.3 ,震源深度1.1 KM。 • 2004年12月26日,印尼 蘇門答臘 外海 發生規模8.9 強震,引發大 海嘯 。

  17. 地震災害 • 地震發生不僅造成 地表 明顯的改變,也會 破壞 建築物、橋樑,造成嚴重的死亡。 • 地震發生時,除了破壞地表各種自然景觀與設施外,如震斷 瓦斯(天然氣)管線,可能會引起火災,造成 二次 傷害。

  18. 地震災害

  19. 地震預防 • 科學家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至今仍 找不出 一個有效預測地震的方法。

  20. 地震預防 • 平時應做好防震救災的準備工作 • 土地開發或興建建築物時,應該避免蓋在 斷層 線上。 • 建材與施工均應依規定按圖施工,不可 偷工減料 。 • 對於建築物本身應加強 耐震 設計,不可任何變更 建築物 的結構。 • 家中的書架、櫥櫃均應 固定 牢靠。 • 平日應養成隨手關閉 天然氣 或 瓦斯 的習慣。

  21. 地震預防 • 發生地震時立即熄滅火源,以免因 火災 而造成更大的傷亡及財物損失。 • 注意自身 安全 ,同時應避免被掉落物擊傷。

  22. 地震預防 • 平時居家應有防 震 、防 火 的觀念,且各級單位應 定期 舉行防震演習,使民眾熟悉地震發生時各種應變方法。

  23. 921震災照片─石岡埤豐橋

  24. 921震災照片─霧峰光復國中

  25. 921震災照片─斷層帶上的房屋

  26. 報告完畢歡迎下次再來

  27. 補充教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