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02 Views
☆ 12 万新纳税时代.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 《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 ( 试行 )》 明确:“个人年度所得在 12 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的 3 个月内,必须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这是我国首次对高收入者的自行纳税申报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也是政府对“为富不税”、“为富不露”的行为,第一次用立法手段说“不”。. ☆ 年入 12 万的报税之惑. 疑惑之一 : 为什么是 12 万? 疑惑之二 : 怎么申报?如何执行?(申报者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收入,税务部门更缺乏有效的核查、监控手段。) 疑惑之三 : 我们交的税用到哪里去了?.
E N D
☆12万新纳税时代 •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明确:“个人年度所得在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必须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 这是我国首次对高收入者的自行纳税申报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也是政府对“为富不税”、“为富不露”的行为,第一次用立法手段说“不”。
☆年入12万的报税之惑 • 疑惑之一:为什么是12万? • 疑惑之二:怎么申报?如何执行?(申报者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收入,税务部门更缺乏有效的核查、监控手段。) • 疑惑之三:我们交的税用到哪里去了?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杨志清告诉记者,12万的标准是税务部门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论证得出的结果,可以说,12万就是税务部门制定的一个高收入者的门槛。杨志清介绍,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根据一种普遍的经验,所谓的高收入者,应该是人均收入的10倍。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杨志清告诉记者,12万的标准是税务部门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论证得出的结果,可以说,12万就是税务部门制定的一个高收入者的门槛。杨志清介绍,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根据一种普遍的经验,所谓的高收入者,应该是人均收入的10倍。 可是,这仍不能解释人们的质疑,12万作为强制申报起点,是不是过于僵化?11.9万需不需要报税?而且,中国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巨大,12万代表的财富和购买力是不是也差距悬殊?另外,每个人的经济负担不一样,单身青年和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支柱是不是适用同样的标准? 一个事实是,很多国家向高收入群体实行自行纳税申报,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比如美国,常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随纳税人申报状态、家庭结构及个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没有统一标准。美国常规个人所得税共有5种申报状态,即单身申报、夫妻联合申报、丧偶家庭申报、夫妻单独申报及户主申报。
2005年国家税收合计为3086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7.6%,其中个人所得税收入2094亿元,占税收总额的7%。2006年财政预算中中央用于“三农”的支出为3397亿元,约占中央财政收入16000亿元的25%,教育支出4546亿元,占28%,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到4181亿元,占26%,公共卫生领域1193亿元,占7%。人们关心这些钱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去向,具体的支出账单,但这却无从考察了。2005年国家税收合计为3086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7.6%,其中个人所得税收入2094亿元,占税收总额的7%。2006年财政预算中中央用于“三农”的支出为3397亿元,约占中央财政收入16000亿元的25%,教育支出4546亿元,占28%,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到4181亿元,占26%,公共卫生领域1193亿元,占7%。人们关心这些钱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去向,具体的支出账单,但这却无从考察了。
挣12万要花多少时间? 演员:1-2集电视剧 一线女星一集电视剧片酬5万-15万元 主持人:一个晚上 央视著名主持人年收入20万-30万,名主持出场费5万-20万 律师:一个案子 北京实习律师年薪:1万-2万元 工薪律师:4万-8万元 提成律师:与律所分享提成,10万-30万元 合伙律师:30万-100万元 同声传译:一个月 日收入约5000元 精算师:4个月 年收入20万-50万元 空姐:8个月 外航空姐年收入:15万-25万 国内航空公司:10万元左右 媒体记者编辑:1-4年 年收入3万-15万元
医生:2-3年 住院医生:2万-3万元 主治医生:3万-4万元 主任医生:5万元左右 大学教师:1天-8年 助教:1.5万-3万元之间,讲师2万-4万元,副教授3万-7万元,教授5万-10万元,另有岗位津贴从几千到几十万元不等,走穴出场费几百到上万元不等。 公务员:1-3年 深圳:8万-10万元 北京:3万-6万元 出租车司机:3-5年 北京:2.5万-4万元 广州:3万-5万元 公交车司机:5-7年 上海:1.5万-2.5万元 餐厅服务员、保安:8-20年 6000元-1.5万元 农民:20-40年 2005年,“千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35元,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
第 十 章 社 会 政 策 的 政 治 及 社 会 分 析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政治分析 一、社会政策的政治功能 1、定义:主要是指社会政策在一个国家的政治行动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对政治过程产生的影响。 2、政治功能主要表现: (1)维护政治稳定:有效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消除产生政治不稳定的最基本的社会根源;缩小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缓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从而为社会政治稳定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增强政府在社会中的凝聚力,提高民众对政府和政治制度的认可和拥护的程度。 (2)帮助实现政党政治目标
二、社会政策与政治体制、公民权利 1、政治体制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过去的专制制度与当代民主制度之间的差别 2、社会政策与政治民主化的相互影响 (1)当代各国存在着多种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多当选举基础上的代议制民主,也有一党领导、多当合作基础上的民主集中制。 (2)各国的政治体制将直接影响其社会政策的运行方式。 (3)就多党选举体制而言,在这种民主模式下民众在政治活动中有更加直接的参与,从而可能更加直接地影响到政府的社会政策,但同时也可能由于利益集团的影响、政治家和媒体的操纵、“选民冷漠”等原因使政府的社会政策偏离民众的实际需要。 3、社会政策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社会政策的另一重要政治含义:国家向民众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行动是基于民众基本的社会权利,是国家保护公民基本人权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政策与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关系 1、关于国家性质的理论:阶级国家;战争国家;福利国家;经济国家理论等 2、关于国家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角色和几种基本理论观点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视角;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视角;新自由主义视角;“第三条道路”等学派的观点。 3、在社会政策领域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4、社会福利水平与政府社会、经济功能的关系
五、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1、公民参与含义 是指一个角的公民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社会政策行动之中。包括了公民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 2、公民参与的意义 (1)对公民来说,参与体现公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公民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基本的政治和社会权利。 (2)对政府来说,公民的广泛参与也是其社会政策能够合理制定并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 3、公民参与的方式:政治参与、意见参与、社会行动参与和资源投入等方式。 4、影响公民参与的因素 (1)公民的参与机会与参与意识直接影响着他们实际的参与活动。 (2)公民对社会政策行动的参与还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3)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公民参与的基础。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天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天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 河南商报:郑州招聘会3万大学生将电梯挤变形
如何解决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 第一,必须确立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 第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解决社会不公问题。 第三,保证民众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和基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第四,充分就业应成为社会的优先目标。 第五,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以构筑“社会安全网”刻不容缓。 第六,尽快形成合理、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 我国现在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社会分配结构,很不健康。全国城镇居民低收入户约占城镇居民总户数的32%左右,中等偏低收入户也占32%左右,两部分合计为64%,如果再加上农村居民的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低收入户,这个比重就更大了。要想使社会得到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就必须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结构。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应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社会分析 一、不同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社会政策 1、功能主义的社会政策分析视角 功能主义基本立场:社会福利是社会的功能需要,在现代工业化国家中由国家来承担社会福利事务是社会整合和社会发展的功能需要。 2、冲突学派的社会政策分析视角 强调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其基本观点是认为社会政策的过程是各个利益集团协商和妥协的结果。 3、性别视角的社会政策分析 从性别差异的角度看社会福利,并且主要持批判的眼光,其基本观点:当代社会中女性受到男性的剥削,而现存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有利于男性的。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阶层结构 1、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群体间利益关系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2、社会政策在调节社会利益冲突和社会不平等中的作用
三、社会政策与家庭、社区和组织 1、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功能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1)家庭的福利保障功能与社会政策行动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家庭功能的弱化而需要国家采取更多的社会政策行动,如果只单方面注重国家采取社会政策行动来提供福利服务的话,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家庭功能的弱化。 (2)家庭可以在当代社会政策体系中发挥多层次的重要作用。 2、当代社区发展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社区是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其基本要素:社区成员有共同的居住地域,社区成员有共同的活动,社区成员之间有密切的社会交往,社区成员有共同的“归属感”。 社区的作用:(1)社区自身以自治的方式向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2)社区参与到政府的社会政策行动之中,并在其中发会作用。 3、当代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是指社会中各类组织的发展程度及其组织体系严密化的程度,以及个人被纳入到正式组织中的程度。 就业组织:是指人们在其中就业的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军队、民办非企业机构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
四、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 1、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 2、社会政策与社会生活质量 (1)社会政策对个人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不平等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通过社会政策行动实施一定的再分配,穷人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明显大于富人损失的边际效用,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会得到提高。 (2)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还取决于对生活的心理感受,而这种心理感受不仅受现实物质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收入和生活的稳定性、经济保障、防范疾病和其他生活风险的能力等方面情况的影响。 (3)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取决于社会生活的质量。 3、社会政策与人类发展 (1)新的人类发展视角需要以综合性的发展指标去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看经济增长在满足人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所起到的实际作用。 (2)新的人类发展视角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以破坏社会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3)新的人类发展视角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