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96 Views
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申报 地理科学专业. 申报单位:人口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理学科历史悠久,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学科设置较早, 建校伊始六大系科之一。 学科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为以人地关系研究为主线的地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在研究山东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实践中具有学科优势地位。. 地理系教师及学生工作、学习、实验实习与劳动场景. 学科体系完整,在山东具有绝对优势.
E N D
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申报 地理科学专业 申报单位:人口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理学科历史悠久,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 学科设置较早,建校伊始六大系科之一。 • 学科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为以人地关系研究为主线的地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在研究山东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实践中具有学科优势地位。 地理系教师及学生工作、学习、实验实习与劳动场景
学科体系完整,在山东具有绝对优势 • 地理学科覆盖3个本科专业;一个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自然地理博士点和相交叉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也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强化建设基地。 • 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为发展动力的办学层次。
专业负责人业绩突出,师资队伍层次较高 专业负责人任建兰,曾获两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三等奖;山东省优秀教师;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高校教师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 专职教师结构合理,层次较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5℅。老中青比例为2:21:21。 学历结构图 职称结构图
学院在相同专业具有较大学术影响 • 山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单位、全国高师地理与旅游教学联席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单位。专业负责人是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仅此一位。
教学研究和管理成绩突出 获得省级教学成果2项,建设校级特色专业1个,有5部教材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学校连续7次院级教学状态评估中,有5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科研成果突出,社会实践性强 近5年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基金9项,省部级科研基金60多项。2007年纵向课题经费500多万,居全校各学院首位。 主持和完成 的国家基金
部分科研成果奖励证书 科研成果突出,社会实践性强 获得的科研奖励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八五”攻关重大项目优秀成果奖1项;省社科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精品工程”奖1项。
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高,社会声誉好 本学科是山东省地理基础教育的主力军。在地理教育一线有5人成为全国特级教师、 11人担任中学校长,在省、市共18位地理教研员中,有17人是我院毕业生;山东省高校地理学科的奠基人多毕业于本院。 复合型人才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的各个领域,如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旅游和房地产管理等部门就业广泛。 考研率在35%以上,本专业学生在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受到了欢迎和广泛好评。
教学实习基地稳定,且不断拓展 先后开辟了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基地、胶东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基地,淄博和东营人文地理实习基地,上海城市地理实习基地和济南市相关公司GIS实习基地等,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参观城市规划展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专家现场讲解寿光农业产业化 GPS测量实习
发展目标明确,前景光明 • 以品牌专业建设为依托,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集中力量建设校、省、国家精品课程; • 创造条件争取突破地理学博士点一级学科,培养更多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 • 稳固山东省地理学科的龙头地位,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