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1.01k Views
3.3.1 概述 3.3.2 超临界æµä½“的性质 3.3.3 超临界æµä½“的选择原则 3.3.4 超临界æµä½“èƒå–çš„æµç¨‹ 3.3.5 超临界æµä½“èƒå–çš„å½±å“å› ç´ 3.3.6 应用. 三 . 超临界æµä½“èƒå–技术. 3.3.1 概述. 19 世纪:超临界状æ€æµä½“的特性 1943 年:最早超临界èƒå–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70 年代末 , 美国和西德ç‰å›½å®¶ SFE 装置工业化 80 年代åˆï¼Œæ—¥æœ¬åŽæ¥å±…上. 90 年代åŽï¼Œè¿ç”¨äºŽä»Žè¯ç”¨æ¤ç‰©ä¸æå–è¯ç”¨æœ‰æ•ˆæˆåˆ†ç‰ã€‚
E N D
3.3.1 概述 3.3.2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3.3.3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原则 3.3.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 3.3.5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 3.3.6 应用 三.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3.1 概述 • 19世纪:超临界状态流体的特性 • 1943年:最早超临界萃取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 70年代末,美国和西德等国家SFE装置工业化 • 80年代初,日本后来居上
90年代后,运用于从药用植物中提取药用有效成分等。90年代后,运用于从药用植物中提取药用有效成分等。 • 1992年,Desimone 首先报道了超临界聚合反应,得到分子量达27万的聚合物,开创了超临界CO2高分子合成的先河。
超临界流体研究的主要发展特点 • 多相平衡的研究跨入到三元体系,超临界流体扩展烃类及其衍生物。 • 研究对象中加强了对天然产物萃取的研究。 • 状态方程的研究:各种状态方程在超临界区的适用性。 • 在缔合理论、混合规则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将统计热力学的方法运用于热力学研究中。 • 多组分混合物的模拟,多级分离过程的模拟。 • 物理化学性质:对表面张力,黏度,传热和传递特性、渗透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吸附等进行了探索。 • 应用到了化学反应和超临界流体色谱。
临界流体的溶剂待牲 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气液平衡线的终点—临界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力。 超临界状态(SC状态):温度和压力高于Tc和Pc的状态 3.3.2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0.6-1.6 (0.2-3)×10-5 密度(g/mL) 性 质 气体 液体 超临界流体 101.3kPa,15-30ºC 15-30ºC Tc,Pc 0.1-0.4 0.7×10-3 0.2-0.5 粘度 [g/(cm.s)] (1-3)×10-4 (0.2-3)×10-2 (1-3)×10-4 扩散系数(cm2/s) (0.6-2)×10-3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简称SCF):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流体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其密度和溶解能力类似液体,而迁移性和传质性类似于可压缩气体。 气体、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的性质比较
3.3.3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原则 • 性质稳定,对设备无腐蚀,不与萃取物发生反应; • 临界温度应接近常温或操作温度; • 操作温度应低于被萃取溶质的分解变质温度; • 临界压力低,以节省动力费用; • 对被萃取物的选择性高(容易得到纯产品); • 纯度高,溶解性能好,以减少溶剂循环用量: • 货源充足,价格便宜,考虑选择无毒的气体。
液相萃取和吸收 超临界萃取 吸附分离 CO2的p-T-ρ图
有机物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变化: 低于临界压力时,几乎不溶解; 高于临界压力时,溶解度随压力急剧增加。 溶解度等温线 11
超临界CO2的特性 • C02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Tc=31.3℃ ,Pc=7.38Mpa; • 产品无有害残留,且C02可循环使用,省去环保处理; • 亲脂性、低沸点成分可在低压萃取,如挥发油、烃、酯; • 化合物的极性基团愈多,分子量愈高,就愈难萃取;
有机物在超临界C02中的溶解规律( 32 ℃ , ρ=0.86 g/mL) 烃:12个碳以下的正构烃类能互溶,超过12个碳,溶解度锐减,异构烃比正构烃溶解度大。 醇:6个碳以下的正构醇能互溶, 碳数增加,溶解度下降,在正构醇中加侧链可提高溶解度。 酚:苯酚溶解度为 3%(质量),邻、间和对甲苯酚的溶解度分别为 30% 、20% 和 30% 。醚化的酚羟基能显著提高溶解度。 羧酸:C9以下的脂肪族羧酸能互溶 ,卤素、羟基和芳香基的存在降低溶解度。 13
酯:酯化明显增加化合物的溶解度。 醛:简单的脂肪族醛能互溶。苯基取代会降低不饱和醛的溶解度。 萜:萜类化合物是各种天然香料的关键成分。溶解度随着分子量增大、化合物极性增加而下降。 高聚合物:高分子量的高含氟的聚合物和聚有机硅氧烷能溶于CO2超临界流体。 不溶于CO2超临界流体:无机盐、多元酸、多元醇、糖、淀粉和氨基酸等极性物和大分子的非极性物和普通的表面活性剂 14
3.3.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 等压法 等温法 吸收、吸附法 变温变压法
P1 P2 加热器 T1 T2 分离 器 萃 取 器 泵 等压(变温)法: P1 ≈P2 T1 < T2(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T1 > T2 (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冷却器 16
P1 P2 膨胀阀 T1 T2 分离 器 萃 取 器 压缩机 等温(变压)法: T1≈T2P1 >P2 CO2+萃取物 CO2 萃取物 CO2 17
吸收或吸附法(等温等压法) (从咖啡豆中脱出咖啡因) 吸附法 吸收法
变温变压法 两个分离釜出两种产物 19
不同萃取流程在溶解度曲线上的反映 a E→S1等温法 E→S2等压法 a→b 等压变温法 E→S3变温变压法 b 20
2 2 2 6 3 3 1 1 7 5 5 4 4 2 2 (a) (b) 3 1 5 4 (c) 固体物料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 1.普通的间歇式萃取系统 图9 几种典型的间歇式萃取系统 (a)单级分离 (b)两级分离 (c)精馏+分离 1.萃取釜 2.减压阀 3.分离釜 4.换热器 5.压缩机 6.分离釜 7.精馏柱
T T T T T T T T T T 萃取物 原料 (液体) 外回流 填料塔 残渣物 CO2 图12 液相物料连续逆流萃取系统
工业化超临界CO2萃取设备 南通市华安超临界萃取有限公司
北京天安嘉华超临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云南亚太致兴生物工程研究所
德国伍德公司 银广厦 1998年引进德国伍德公司的3×500L的设备 1999年引进德国伍德公司的6×1500L的设备 2000年引进德国伍德公司的3×3500L的设备
3.3.5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 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效果的因素有: 1)萃取条件:包括压力、温度、时间、溶 剂及流量等; 2)原料的性质:如颗粒大小、水分含量、 组分的极性等; 3)萃取剂的种类。
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压力 • 萃取压力影响超临界相密度 • 压力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还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CO2超临界流体中苧烯(I)和缬草烷酮(II)的溶解度等温线
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温度 •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导致溶解能力下降 • 升高温度可提高分离组分的挥发度和扩散能力 苧烯和香芹酮在CO2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低压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 中压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高压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30
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 • 时间:适宜的时间,会提高提取效率。 • 萃取剂流量:一定时,萃取时间越长,收率越高。 • 物料性质-粒度:物料的粒度越小,扩散程度越短,有利于SCF向物料内部迁移,增加了传质效果,但物料粉碎过细会增加表面流动阻力反而不利于萃取 • 物料性质-水分: • 萃取剂:在超临界流体中加入夹带剂,可以改变溶质的溶解度,以及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如甲醇,乙醇(夹带剂)等。
丙烷的加入,提高了萘在CO2中的溶解度,也提高了溶解度对压力的敏感性。丙烷的加入,提高了萘在CO2中的溶解度,也提高了溶解度对压力的敏感性。 32
例1: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超临界流体萃取 1.萃取压力的影响(其它条件一定) 压力Mpa 10 15 20 30 萃取率% 3.1 91.3 95.4 96.8 2.萃取温度的影响 温度℃30 40 50 60 萃取率% 87.5 91.3 93.5 91.1 最高点 3.CO2流量的影响 流量kg/h 5 10 20 50 萃取率% 72.7 80.5 91.3 93.5 4.萃取时间的影响 时间h 0.5 1 2 4 萃取率% 78.3 88.1 91.3 95.9 34
例2 大蒜油的提取 大蒜→挑选→清洗→去皮→组织粉碎→ 超临界CO2萃取→分离→蒜油 ↑ ↓ 加压泵←CO2←补充CO2
3.3.6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其他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喷嘴 溶剂 收集面 高压釜 加热区 收集室 超临界溶液 膨胀喷嘴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制备微粒原理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RESS)
气体抗溶剂结晶(GAS)技术 原理:当高压气体溶入含有溶质的溶液相内,使其中的溶剂发生迅速膨胀,于是大大降低了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导致该溶质的快速结晶析出。 优点:该膨胀液体与常压下的液体相比,具有更高的扩散系数和更低的粘度,因此用GAS法得到的结晶中溶剂含量比传统法要少的多,大大提高了结晶的纯度。
9 P P 8 11e 11b 11c 11d P 9 T 11a 10 14 1 5 3 6 7 12 11g 4 11f 2 13 11i 11h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 在超临界状态下,溶液不存在表面张力,因此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干燥时,即脱除水或其他溶剂的过程中,不存在因毛细管表面张力作用而导致的微观结构的改变(如孔道的塌陷等),可以得到粒径很小、分布均匀的药物颗粒。
3.3.7 应用技术 •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超临界CO2萃取能够用于挥发油、生物碱、类黄酮、香豆素和木脂素、糖苷等多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 • 药物化学成分分析
应 用 范 围 品 种 功能性油脂 沙棘油、小麦胚芽油、鱼油、葡萄籽油、耐鹊油等 中药及中药提取物 穿心莲提取物、当归油、丹参提取物、厚朴提取物、薄荷油、五味子油、车前子油、柴胡油、川穹油、姜黄色素、菟丝子油、枸杞子油、鸦胆子油、天然咖啡因、紫草素、丹皮酚、乳香提取物、野菊花油、苍术油、我术油、香附油、青蒿素、霍香游、紫苏叶油、熊果酸 调味品 姜油、辣素、辣椒色素、花椒油、胡椒油 香料、香精 辛夷花精油、烟叶精油
3.7 展望 • 应用范围扩展到水溶液体系, 在极性、大分子中药成分提取中应用 • 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其他分离操作的联用 • 复方中药的研究 • 加强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或超临界色谱的应用 • 超临界流体逆流萃取和分馏萃取的研究 • 超临界条件下的反应 •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 • 开发工业规模的萃取设备。
超临界流体萃取与溶剂法萃取比较 (1)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 (2)SFE萃取物绝无残留溶媒;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 (4)对油溶性成分溶解能力较强而对水溶性成分溶解能力较低;设备造价较高而导致产品成本中的设备折旧费比例过大;更换产品时清洗设备较困难。
思考题 •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是什么? • 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