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likes | 904 Views
Chapter21. 貨幣供給與 聯邦準備系統. 貨幣概述. 貨幣 ( Money) ( 俗稱錢) , 不是所得,亦不是財富。 所得( Income) : 單位時間內的收入,例如, 「李先生有一個好工作,賺了很多 錢 。」 財富( wealth ) : 所有保值工具的總和,例如, 「王永慶很有 錢 。」. 貨幣概述. 貨幣( Money) 是普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的一種交易媒介。例如, 「到商店買東西要帶 錢 喔!」. 貨幣具有三項功能: 交易的媒介 或 支付的工具 價值的儲藏 計價的單位.
E N D
Chapter21 貨幣供給與 聯邦準備系統
貨幣概述 • 貨幣 (Money)(俗稱錢),不是所得,亦不是財富。 • 所得(Income):單位時間內的收入,例如, 「李先生有一個好工作,賺了很多錢。」 • 財富(wealth):所有保值工具的總和,例如,「王永慶很有錢。」
貨幣概述 • 貨幣(Money)是普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的一種交易媒介。例如, 「到商店買東西要帶錢喔!」 • 貨幣具有三項功能: • 交易的媒介或支付的工具 • 價值的儲藏 • 計價的單位
交易的媒介 • 貨幣經濟:使用貨幣進行交易的經濟型態。人們出售商品與服務取得貨幣,再以貨幣購買其他所需的商品與服務。 • 以物易物(Barter)是指商品以及勞務彼此直接互相交換的制度。
交易的媒介 • 以物易物制度需要交易雙方的需求正好吻合,亦即慾望雙重一致性(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交易才得以進行。例如,小明喜歡吃牛肉麵,但有牛肉,沒有麵條。 小明:有牛肉,需要麵條 小珍:有麵條,需要牛肉。 小明與小珍互相交換牛肉與麵條。
交易的媒介 • 貨幣可做為支付的工具或是交易的媒介,貨幣消除欲望雙重一致性的麻煩,比起以物易物的制度更具經濟效率。 • 貨幣在市場經濟中具有潤滑的功能,使交易更加順利。
價值儲藏 • 貨幣具有價值儲藏(store of value)的功能,是指可將貨幣視為資產,將購買力保留至下一期再進行消費。 • 貨幣任何時候皆易於攜帶,且容易購買到商品。貨幣具有流動性(liquidity property of money),因此貨幣是一種良好的交易媒介與保值的工具。
計價(或記帳)的單位 • 貨幣亦可做為計帳的單位(a unit of account),或是一致的報價標準單位。 • 各國的貨幣單位,例如, 台灣:新台幣 日本:日圓 美國:美元 英國:英鎊
貨幣的型式 • 商品貨幣 (commodity monies) 除了貨幣用途外,還具有其他用途具有本質價值 (intrinsic value),例如:黃金是一種商品貨幣。 • 命令貨幣 (fiat or token money) 只具有貨幣用途價值,並沒有其他本質價值。 • 法幣 (legal tender) 為規定的貨幣,可用來支付債務
美國貨幣供給量的衡量 • 最普遍的兩種貨幣供給為M1和M2。 • M1又稱為交易貨幣 (transactions money),是指可直接用於交易的貨幣。包括通貨淨額,再加上活期存款,旅行支票以及其他支票存款。 • M1是一種存量的概念,是在某一時點的貨幣總量。例如:在西元2000年6月26日,M1為$1103.3億。
美國貨幣供給量的衡量 • M2又稱為廣義貨幣 (broad money),包括近似貨幣,或是可近似替代交易貨幣者。 • M2 = M1 + 儲蓄存款 + 貨幣市場存款 + 其他近似貨幣 • 例如:在西元2000年6月26日,M2為 $4,778.2 億。 • 以M2做為衡量計數的最大優點是,M2較M1穩定。
台灣貨幣供給量的衡量 台灣常用的貨幣定義有三種:MIA,MIB,與M2 • MIA=通貨淨額+企業及個人(含非營利團體)在貨幣機構之支票存款及活期存款 • MIB=MIA+個人(含非營利團體)在貨幣機構之活期儲蓄存款 • M2=MIB+準貨幣(包括定期存款,定期儲蓄存款,郵匯局存款,外幣存款,重購協定等)
民營銀行系統 • 現今美國大部份的貨幣皆為『銀行貨幣』,或是通貨以外的支票存款。 • 金融仲介機構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如人壽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扮演資金供給者與需求者的橋樑,是金錢借貸的媒介。
銀行如何創造貨幣 • 要探討銀行如何創造貨幣前,必須先了解現代 銀行制度的起源: • 人們使用黃金做為貨幣進行交易。 • 黃金不易攜帶,容易被偷,於是存放在金匠那兒代為保管。 • 金匠在收到黃金後,會發給存款者一張兌換證,漸漸地,此兌換證可直接購買商品。 • 此時,此兌換証背後有100%的黃金做為兌換的保證。
銀行如何創造貨幣 • 金匠瞭解社會大眾不會常來提取黃金,因此有大量的黃金在其保管箱內,他們可以將部份的黃金轉借出去,而不用擔心黃金的存量不足。 • 因此,黃金的兌換券大於實際的黃金存量。
銀行如何創造貨幣 • 當流通在外的兌換券多於黃金時,社會大眾開始會對黃金產生需求。 • 擠兌(run)的發生是因為人們同時出示兌換券要求兌換黃金。
現代化銀行制度 • 會計帳簡短回顧 資產 - 負債 = 淨利 或 資產 = 負債 + 淨利 • 銀行最重要的資產為貸款(loans),其他資產還包括庫存現金以及在聯準會(Fed)的存款。 • 美國的中央銀行為聯邦準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the Fed)。 • 銀行的負債是一種支付的承諾,或它所發行的借據IOU(I-Owe-You),銀行主要的負債為存款。
銀行的T字帳 •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必須是平衡的,所以資產總和(準備與放款)會等於負債(存款與淨利)。
貨幣的創造 • 銀行會扣除法定準備後,將其他存款貸出以創造貨幣。 超 額 準 備 = 實 際 準 備 - 法 定 準 備
貨幣的創造 • 例如:存款:$100 法定準備率:20% 實際準備金:$100 法定準備金:存款x法定準備率 = $100x20% = $20 超額準備金 = $100 - $20 = $80
貨幣的創造 • 當某人存$100在銀行,銀行將$100存在中央銀行,則中央銀行的準備有$100。 • 如果法定準備率是20%,銀行的超額準備為$80。 • 假設銀行不持有超額準備,大眾不持有現金。 • 因為超額準備為$80,銀行體系總共可貸出$400,進而可增加存款$400。 • 銀行準備$100加上貸出金額$400會等於存款$500。
貨幣乘數 • 每單位準備的增加使存款呈倍數增加,此倍數的增加即是貨幣乘數。 1 貨幣乘數 = 法定準備率 • 如果法定準備率為10%,並且沒有任何貨幣遺漏在此制度之外,則當準備每增加$1,會使存款增加$10。
聯邦準備系統 (the Fed) • (1)~(12)個準備區,每一區有一個聯邦準備銀行。 • 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辦事處位在華盛頓特區。
聯邦準備系統 (the Fed) • 12家聯邦準備銀行 • 每家聯邦準備銀行有9位董事:6位由會員銀行選舉出來,3位由理事會指定。董事選出每一家銀行的總裁。 • 聯邦準備理事會 • 7位理事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再由總統認命,任期4年。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 • 聯邦準備理事會,由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擔任永久性委員,其他4位委員由其他11個區域性銀行總裁輪流擔任。 規範和監督 貨幣政策指導會 超 過 80000 家 商業銀行 • 公開市場櫃台 •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
聯邦準備系統 (the Fed)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訂定貨幣供給和利率目標,並指導位在紐約的公開市場櫃台之操作。 • 公開市場櫃檯(Open Market Desk)是位於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辦事處,而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為負責買賣政府債券的單位。
聯邦銀行(the Fed)的功能 • 結清國內銀行支付 • 規範銀行體系 • 援助財務有困難的銀行 • 管理匯率和國家的外匯存底
聯邦銀行(the Fed)的功能 聯邦銀行對銀行實施重要的功能。包含: • 控制銀行間的併購 • 檢查銀行,擔保它們的金融健全 • 對所有金融機構制定準備規定 • 最後的貸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
總裁:1人,特任 副總裁:2人,簡任 任期五年,得連任 業務局 發行局 外匯局 國庫局 金融業務檢查處 經濟研究處 秘書處 會計處 人事室 政風室 資訊室 法務室 紐約代表辦事處 倫敦代表辦事處 中央印製場 中央造幣廠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理事會 理事11~15人,行政院報請總統派充,任期五年,得連任 監事會 監事5~7人,行政院報請總統派充,任期三年,得連任0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 經營目標 (中央銀行法第二條): 1. 促進金融穩定。 2. 健全銀行業務。 3. 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 4. 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 濟之發展。
聯邦銀行 (Fed) 的資產負債表 • 資產: • 雖然黃金與貨幣供給無關,但聯邦銀行的黃金數量在資產負債表中當成一種資產。 • 最大的聯邦銀行資產,由每年購買進來的政府債券組成。 • 負債: • 美金是聯邦銀行的負債或借據 (I.O.U)。
聯邦銀行如何控制貨幣供給 • 法定準備率建立商業銀行的準備金與其可創造存款間的一個相互關係。 • 如果聯邦銀行想要增加貨幣供給,它可以創造更多的準備金,如此銀行增加放款而創造額外的存款。 • 如果想要減少貨幣供給,可藉由銀行準備金減少來達成。
聯邦銀行如何控制貨幣供給 • 央行控制貨幣供給的三個工具 1. 改變法定準備率 2. 改變貼現率 3. 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法定準備率與貨幣供給 • 假設起初法定準備率為20%。流通在外的通貨為$100,銀行存款$500。貨幣供給為$600。 若銀行不持有超額準備金。銀行實際持有的準備金為500*20%=100,放款為$400. • 若法定準備率降為12.5%。 在原存款$500下,僅需法定準備金$62.5 (=$500 x12.5%),產生超額準備$37.5 (=$100-62.5),因此可額外支持存款$300(=$37.5x1/0.125)。貨幣供給為$900。
貼現率與貨幣供給 • 一般銀行可以向聯邦銀行借款,其借款所需支付給聯邦銀行的利息,即稱為貼現率 (discount rate)。 • 銀行向聯邦銀行借款,會使貨幣供給增加。 • 當貼現率愈高,一般銀行的借款成本增加,因此有較少的銀行想要向聯邦銀行借款。因此貨幣供給會減少。
貼現率與貨幣供給 • 假設法定準備率為20%。若銀行不持有超額準備,經濟中通貨數量不變,貨幣乘數為5(=1/0.2)。 • 若銀行向央行貼現獲得$20貸款,此$20為銀行的超額準備,可使銀行增加額外$100的放款,存款因此增加$100。
貼現率與貨幣供給 • 實際上,聯邦銀行並不常以貼現率來控制貨幣供給。 • 貼現率無法很準確地控制貨幣供給,因此它對一般銀行準備金的需求影響是不確定的。 • 道德勸說(moral suasion)是Fed向會員銀行施壓,勸阻其大量向Fed借款。
公開市場操作與貨幣供給 • 公開市場操作 (open market operation) 是指聯邦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政府債券。 • 這是準備制度中擴張或緊縮貨幣供給的工具。 • 公開市場操作是聯邦銀行操控貨幣供給目前最重要的工具。
公開市場操作與貨幣供給 • 假設法定準備率為20%,銀行不持有超額準備,經濟中的通貨不變。貨幣乘數為5。 • 若央行出售$5(十億美元)政府債券給一般大眾珍,珍開立支票給央行。 • 銀行存款與準備即減少$5。 • 但準備下降$5若要符合法定準備率20%的規定,存款必須減少$25,因此銀行須收回其放款$20,使存款再降低$20。
公開市場操作與貨幣供給 • 聯邦銀行公開市場買入債券,會使銀行的準備金增加,並使貨幣供給增加其增加數量等於準備金改變乘以貨幣乘數。 • 聯邦銀行公開市場賣出債券,會使銀行的準備金減少,並使貨幣供給減少其減少數量會等於準備金改變乘以貨幣乘數。
公開市場操作與貨幣供給 • 聯邦銀行偏好以公開市場操作來控制貨幣供給,因為: • 聯邦銀行可以較準確地操作 • 此方法非常有彈性,且 • 相當可預測
貨幣供給曲線 • 若貨幣供給不受利率的影響,貨幣供給線為垂直線。 利率(%) 貨幣
3.下列何者為銀行的資產,何者為銀行的負債? Ans: 庫存現金 (cash in the vault) - 資產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 - 負債 儲蓄存款 (savings deposits) - 負債 準備金 (reserves) - 資產 放款 (loans) - 資產 存放在Fed的存款 - 資產
4.若日本央行總裁1999年想要擴張貨幣供給,下列的選項中他會選擇何者?4.若日本央行總裁1999年想要擴張貨幣供給,下列的選項中他會選擇何者? • Ans: • 降低法定準備率 (decrease the required reserve ratio) • 降低貼現率 (decrease the discount rate) • 在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 (buy government securities in the open mark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