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likes | 1.02k Views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 主讲:尤明福. 第三章 发动机技术状况检测. 主讲:尤明福.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 油路 (供给系)、 电路 (点火系)、 气缸密封性 的检测及故障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掌握 发动机分析仪 的用法及 点火波形 的分析方法。 掌握 混合气浓度 (空燃比)与 五种废气 成分的关系。 掌握发动机的 常规检查 ,应包括:点火角、怠速、缸压、燃油压力、废气成分、真空度、蓄电池电压等。. 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 气缸密封性检测,点火波形检测。 难点: 分析仪用法及波形分析 课时: 8.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
E N D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主讲:尤明福
第三章 发动机技术状况检测 主讲:尤明福
教学目的及要求 • 掌握油路(供给系)、电路(点火系)、气缸密封性的检测及故障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掌握发动机分析仪的用法及点火波形的分析方法。 • 掌握混合气浓度(空燃比)与五种废气成分的关系。 • 掌握发动机的常规检查,应包括:点火角、怠速、缸压、燃油压力、废气成分、真空度、蓄电池电压等。
教学目的及要求 • 重点:气缸密封性检测,点火波形检测。 • 难点:分析仪用法及波形分析 • 课时:8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 1. 组成燃烧室的零件有:活塞及活塞环、气缸体、气门、缸垫、火花塞孔(喷油器孔),因此上述零件的损坏影响密封性。 • 配缸间隙: • 气门密封带: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 活塞环形状: • 气门油封: • 气缸密封性的参数有:缸压、漏气率、进气管真空度。 2、用起动电流间接测缸压:
1. 组成燃烧室的零件 返回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2. 配缸间隙: 返回
3. 气门密封带: 返回
4. 活塞环形状: 返回
5. 气门油封: 返回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2、用起动电流间接测缸压: 原理:起动转矩M与起动电流成正比,电流与缸内压力成正比。起动转矩克服机械摩擦阻力、惯性力、压缩压力。M与I和压缩压力成正比。 M=K•m•ф••Is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二、气缸漏气量检测 检测方法:活塞在上止点从燃烧室通入接近于缸压的空气,压力由进气压力表读出(气源压力)。测量表调到0.4MPa(P1),漏气时0.4MPa下降到某一值(P2) P1-P2=ρ•Q2/2ф2•A2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漏气量测出后的分析: 排气有漏气声:排气门漏 进气管有漏气声:进气门漏 水箱盖有气泡:缸垫坏 加机油口漏气声:活塞或环坏 许用值:大于0.25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气缸漏气量检测仪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三、进气管真空度检测: 真空度:节气门后的真空度。 ΔPx=P0-Px Px-进气管的绝对压力,压力低真空度大。 P0-大气压力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影响真空度的因素: 1. 节气门后的所有管路漏气,真空度变小,大约在50kpa以下。 2. 点火角不正确影响真空度。过晚:大约在47-57kpa之间轻摆,过早:大摆。 3. 混合气过浓:在44-57kpa之间缓慢摆动;过稀:大于过浓,在40kpa左右摆幅大。
第一节 气缸密封性检测 4. 气缸密封、活塞环漏,快开节气门为0。 5. 气门不严,在50kpa左右。 怠速正常值:60-70kpa 极限:不能低于3-5KPa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教学目的及要求 • 点火波形的形成原理 • 点火波形的检测方法 • 点火波形对比检测点火系故障 • 示波器分析仪的用法 • 点火角的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 • 重点:检测及分析方法 • 难点:点火波形的形成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一、各类型点火系统 • 传统点火线路简图 • 磁电式点火过程 • 电控点火系统 • 电控点火过程 • 无分电器的电控点火系统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二、点火电压波形检测与分析 • 点火波形:点火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转角)。 • 波形的形成: • 电路接通(触点、三极管通),一次线圈有电流通过并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增长,电压下降到零,电流越大,磁场越强。为防止电流过大点火线圈发热绝缘破坏,有限流。 • 一次电路接通在二次电路产生互感电动势,但弱。为向下的振荡波,1500-2000V。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③ 闭合(导通)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磁场能越大。 • 一次电路切断,一次电流磁场迅速消失,一次电压因自感而升高,二次电压因互感而生。电感大,电容小,匝数比小,二次电压高。 • 一次自感电压为300V,二次为1.5-2万伏,击穿电压4-8千伏。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⑥二次电压击穿火花塞后,放电产生火花,电压降低形成火花线。放电时间0.6-1.6ms。当点火线圈的能量消耗到不足以维持火花放电时,火花终了,电压能量在电容与电感之间充放电形成3-5次振荡。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能量大,则火花线高而宽。 • 由于互感,二次波形的变化也使一次波形与之相同。 • 通电电流增加,断电电流减少,都产互感,但感应电压方向相反。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三、检测仪器 • 电压、电流及能转化为电压、电流的非电量,都可表示――示波器 。 点火波形、缸压、油压、异响波形 • 检测方法: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一次波形: 红黑鱼夹在断电路器两端(传统点火,且能控制单缸断火)。 红鱼夹夹在点火线圈低压接线柱或IG-上,黑鱼夹接地(E1)(电子点火)。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传统点火系统电路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二次波形: 高压传感器夹中央高压线上;转速传感器夹在1缸线,采集转速、点火时间和点火顺序。无中央高压线的,两者可都夹1缸线上。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3、波形分析: • 发火线(击穿电压)电压1.5-2万伏,击穿电压4-8千伏。 • 过高:电阻过大;断线;接触不良;脏污。 • 拔下高压线与火花塞距离加大,击穿电压升高。 • 高压线搭铁,电压应低于4000V,否则有间隙过大处。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初级电压波形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次级波形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火花线:1000r/min,火花时间为1.5ms。 时间过短:火花塞间隙大;电极烧蚀或间隙大;高压线电阻大;混合气稀;点火过迟。 过长:火花塞积碳,间隙小,短路。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波形倒置:点火线圈初级接反,电压波形倒置,点火能量小。 • 闭合角控制:电控闭合角可调。 • 振荡区分析:5-8个波形,如少,说明点火线圈短路,一次线圈接触不良。 • 闭合区分析:闭合区可变长,闭合段有上升,凸起,属正常。因有限流和闭合角可调功能 。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4、单缸次级电压的故障波形分析: • 断电高压产生之前出现小的多余波形,说明断电器触点接触面不平,在完全断开之前有瞬间分离现象,引起电压抖动。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火花线变短,很快熄灭,说明点火系统储能不足。可能是供电电压偏低,或初级电路导线接触不良造成的。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③第二次振荡波形之前出现小的杂波,可能是由断电器触点接触面不平,在完全闭合之前有不良接触所致。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在触点闭合阶段,存在多余的小的杂波,可能是初级电路断电器触点搭铁不良,或各接点接触不良,引起了小的电压波动 。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第二次振荡波形存在严重的杂波,这一般是由于断电器触点臂弹簧弹力太弱,使触点闭合瞬间引起弹跳所致。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击穿电压过高,且火花线较为陡峭,这可能是火花塞间隙太大,或次级电路开路等所引起。火花间隙越大,所需击穿电压越高,而且往往没有良好的放电过程。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击穿电压和火花线都太低,且火花线变长,这可能是火花塞间隙太小或积炭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击穿电压就会很低,而火花放电时间则较长。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火花线中出现干扰“毛刺”,可能是分电器盖或分火头松动。这样,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因分电器的振动会使火花塞上的电压不稳定而出现抖动。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完全没有高压击穿和火花线波形,说明火花塞未被击穿,也就没有火花放电过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次级高压线接触不良或断路,或者火花塞间隙过大。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 第一次振荡次数明显减少,可能的原因是断电器触点并联的电容器漏电、电容器容量不够或初级线路接触不良,导致线路上电阻增大、耗能增加,火花熄灭后剩余能量小,振荡衰减加快。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 ⑾整个次级电压波形上下颠倒,说明点火线圈初级两端接反或将电源极性接反了。从而初级电流、以至次级电压都改变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