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海 底 世 界

海 底 世 界. 目 錄. 內容簡介 研究目的 研究動機 研究方法及過程 深海在哪裡 深海是個甚麼地方 大海的分層地圖 有趣的深海動物 深海探險之旅 人類探索海底世界,最大困難點是甚麼 魚兒的家 ( 共兩頁 ) 魚的構造 ( 兩種 ) 研究結論與建議 參考資料. 內容簡介.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 1576 公里,蘊藏無窮的生物資 源與非生物資源,台灣會有這麼豐富的資源主要是有許多得 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台灣不但位在全世界海洋生物物種多樣 性最高的印度馬來中心的北緣,四週還有不同的底質、水深

mab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海 底 世 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海 底 世 界

  2. 目 錄 內容簡介研究目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過程深海在哪裡深海是個甚麼地方大海的分層地圖有趣的深海動物深海探險之旅人類探索海底世界,最大困難點是甚麼魚兒的家(共兩頁)魚的構造(兩種)研究結論與建議參考資料

  3. 內容簡介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576公里,蘊藏無窮的生物資 源與非生物資源,台灣會有這麼豐富的資源主要是有許多得 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台灣不但位在全世界海洋生物物種多樣 性最高的印度馬來中心的北緣,四週還有不同的底質、水深 的生態系,如紅樹林、河口、河泥地、珊瑚礁、深海等等。 有如此優越的天然條件,為何不好好的把握它? 但是資源漸漸消失殆盡的福爾摩沙(台灣),只要大家有心, 還是能處處發現它驚人的美貌,就可以讓我們原本已經疏離 的靈魂,再重新擁抱福爾摩沙(台灣)之美!! 就讓我們來探討吧!~

  4. 研究目的 因為我們是高年級的學生,擁有創作題材的能力 ,所以在寒假時,於是都分組做了各式各樣的報 告,而我們這組研究的是:海底世界 我們會選擇這個題材,都是因為我們對大海的好 奇,而產生對大海的好感,所以我們選擇了海底 世界當題材,最重要的是我們想要讓大家都更 了解大海的奧秘。

  5. 研究動機 其實一開始, 我也沒有想到說五年級要分組做專題報告, 到了快要寒假的時候,老師才跟全班說。 我這組有四個人, 他們分別是林晏廷、林孝庭、我、尹由俐, 我們非常想要得到第一名, 因為第一名可以得到獎金三千塊, 所以我們下決心, 一定要把這份專題報告給完成。

  6. 研究方法及過程 我們這組的步驟是, • 定專題報告的題目 • 安排每個人的工作項目 • 上網收詢相關資料 • 討論並訂出大鋼 • 整理查詢到的資料,如需要時在上網收詢 • 將資料整理成初稿 • 討論並修改初稿 • 完成

  7. 深海在哪裡 一般俗稱的深海是指大陸棚斜坡以下或是水 深 200 公尺以下光線照射不到的地方。

  8. 深海到底是個甚麼地方 黑 暗:太陽的光線僅能照射到海平面水深 200 公尺以內區域, 200 公尺以下的光線已經非常微弱,再下降到 800 公尺可以說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了。 壓力大:海平面的大氣壓力為 1 大氣壓( atm ),水深每增加 10 公尺,約增加 1 大氣壓。食物稀少:深海的食物非常稀少,食物出現的時間及地點不易預測。 底質軟:大部分的深海底是軟軟的泥,很難附著。 蘊藏無數未知祕密:廣闊的深海中,蘊藏著許多人類依然陌生的生物與非生物資源,解開這些祕密對人類瞭解海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有相當大的幫助。

  9. 深海分層地圖 此圖在說明大洋中不同深度的水溫、壓力變化(氣球越小壓力越大) 及可能出現的各種特殊生物形態。

  10. 有趣的深海動物 在深海的世界裡,生物為了要在黑暗、溫度低、壓力大的食物缺乏的環境中生存,而演化出許多特殊的形體與特徵,與牠們在淺海的兄弟姊妹完全不同,現在,就讓我們來瞧瞧牠們有什麼厲害的法寶! 大嘴巴與利牙 在深海食物稀少,只要找到食物,很多生物都是大嘴一張一口咬下。就像寬咽魚有一個超級大的大嘴巴,牠可以輕易的打開下頷的部位,伸展牠的胃部,吞下和自已身體一樣大的魚類。許多深海魚類都擁有滿嘴的利牙,當獵物游過牠們的眼前時,牠們張開嘴巴,露出尖銳的牙齒,輕輕一咬,就可將獵物吞進肚子裡。

  11. 大嘴巴與利牙 在深海食物稀少,只要找到食物,很多生物都是大嘴一張一口咬下。就像寬咽魚有一個超級大的大嘴巴,牠可以輕易的打開下頷的部位,伸展牠的胃部,吞下和自已身體一樣大的魚類。許多深海魚類都擁有滿嘴的利牙,當獵物游過牠們的眼前時,牠們張開嘴巴,露出尖銳的牙齒,輕輕一咬,就可將獵物吞進肚子裡。 深海寄居蟹潮間帶的寄居蟹是寄居在螺殼中,但在深海的巨大壓力下,貝殼的主要成份鈣很容易溶於水中,所以在 1000 公尺以下的地區螺殼都變的很少且體型普遍不大,含碳酸鈣的空殼又很快便被溶解,因而深海的寄居蟹在「無殼蝸牛」的壓力下便演化成與其他生物共生、並以寄居在海葵最多。

  12. 深海有翼章魚: 淺海的章魚都是在海底爬行,但深海的章魚有些卻在水體中漂移,深海章魚更在身體後部特化出一對長的鰭像翅膀一樣在水中飛行,而嘴前的足因為不再用作爬行便退化縮短。 深海探險之旅

  13. 深海探險之旅 2000 年 8 月,台灣的科學家李昭興博士,隨著「南沖繩海槽海底火山」的研究人員,共同使用日本海洋科技中心的潛水艇「深海 6500」(Shinkai 6500) 及其母船「橫須賀」(Yukosuka),在東北角海域龜山島以東約 80 公里處的第5號火山區裡,做了3次潛水調查的工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經歷這趟深海探險之旅吧!這次計畫是從龜山島東方80公里左右處下潛,預計要潛到1300公尺深的深海,下潛的時間大概需要2個小時左。

  14. 潛入深海 深海 6500 慢慢的往下沈,只有在海平面 200 公尺左右有光線,超過 200 公尺已經漸漸的進入黑暗,僅有在探照燈照射到的地方有光亮,在光亮中可以依稀見到海洋雪以及一些生物。高度下降到海平面以下 1300 公尺左右,突然出現了令人驚奇的場景。在這海 底峽谷中怎麼會有黑黑的管狀物一直冒出濃煙和熱水呢?並且溫度高達攝氏 170 度,這裡真的是深海嗎? 深海探險的意義 很多人常開玩笑的說,我們對於深海的認識比對外太空還來得少。這是受限於深海環境本身的特殊性,但在許多科學家的努力下,深海的面貌一點一滴的被揭開,深海熱泉是近年來生物學界最令人振奮的成就,而深海熱泉生態系的發現更對 20 世紀的生命科學具有重大意義,開啟了生物多樣性的全新視野與研究方向。 深海,還有許多有趣的謎題與答案等待我們去發掘呢!

  15. 海底火山與煙囟 海底火山形成的原因是海水被地底的岩漿加熱後,再從海底的裂縫處噴發出來,熱泉中含有硫磺及許多礦物,在熱泉噴口附近就漸漸堆積成煙囟狀的岩塊。這裡的煙囟年齡介於 200-500 年間。 海洋雪 這些像雪花一樣飄散在海中的物質其實是大洋表層所沈降的生物屍體、碎屑或動物排泄物經細菌的分泌物黏結而成的。

  16. 人類探索海底世界,最大困難點是甚麼? 在浩瀚的宇宙當中 . 地球如同廣大海灘中的一粒小砂子 . 對整個宇宙 ; 甚至距離我們人類最近的深海世界所知甚少 . 海洋下1000公尺就見不到光線了 ! 軍事用途潛水艇潛行深度也不過 五百公尺 . 8000公尺以下魚類就無法生存 . 世界上已知馬里亞海溝最深超過11600公尺 . 人類要探索海底世界 . 要克服壓力 ;算是最單純 .可計算的 ! 目前科技能做到高抗壓的攝影載具 ; 深入海底幾公里絕對不是問題 . 更難纏是強勁海流 旋渦 ; 它可能將吊掛的載具沖離目標 . 甚至把纜繩扯斷 . 還有許多無法克服未知變數和危險 現在科學家能做到的只是利用音波瞭解海底地形和深度 .剩下的一無所知 .

  17. 魚兒的家 紅劍 分佈於墨西哥至瓜地馬拉,魚長5-10m,適宜於弱鹼性的水質生長, 這種魚以「性轉變」(雌魚到某時期會變為雄魚)聞名,因雄魚的尾鰭延伸如劍般,故名紅劍。 孔雀魚 分佈於南美北部、亞馬遜河北部至都里尼達多島及巴爾巴多斯島,魚長3-8cm,適宜於弱鹼性至中性的水質生長,雄魚體色多變,魚鰭形狀千變萬化,但避免和其他科的魚兒混養。 黃金(魚將) 分佈於印度及斯里蘭卡,魚長10cm,適宜於弱酸性的水質生長, 色彩樸實,稚魚身上有紋,但成長後便會漸漸退去。因性情較為粗暴,很容易便把小魚吃光,不宜和小魚混養,應與大魚一起混養。 月魚 分佈於墨西哥及瓜地馬拉,雌魚6-8cm長,而雄魚 4cm,適宜於中性至弱鹼性的水質生長,溫馴易養,可和其他魚兒混養。

  18. 貢氏圓尾(魚將) 分佈於東菲,魚長6cm,適宜於弱酸性的水質生長, 此魚稍有「好鬥」傾向,最好可以成對飼養。 大帆金茉莉 分佈於墨西哥和南美,體長8-10cm,而巨型種則有12-15cm,適宜於鹼性的水質生長, 雄魚的背鰭彷彿如船舶揚帆般非常美麗,生於淡水域至汽水域,因此,最好能於水族箱內注入少許人工海水。 鴛鴦 分佈於墨西哥,雌魚6cm長,而雄魚 4cm,適宜於中性至弱鹼性的水質生長, 雄魚很美,體色繽紛,而雌魚樸素,兩者猶如鴛鴦成對比。 美國旗 分佈於佛羅里達南部,魚長5-6cm,適宜於弱鹼性的水質生長, 由於體型酷似美國的星條旗,故以「美國旗」命名。

  19. 魚的構造 ( 硬 骨 魚 )

  20. ( 軟 骨 魚 )

  21. 研究結論與建議 這一篇專題報告是我們費盡心思做出來的,所以 請閱讀者一定要仔細看喔!!做完這一篇專題報告 後,讓我們更了解大海,但大海還是有一些地方 是人類還沒發現的,魚兒也是一樣,而且全世界 魚兒的種類有幾千種呢!!大海雖然很美麗,但卻 隱藏著非常多的危險,所以如果你要去的話,要 非常小心喔!!

  22. ( 附 錄 ) 參考資料 1. 海底世界初體http://myweb.hinet.net/home7/kwain/undersea.htm 2. 海底資源 海洋探險 http://dolphin.cgu.edu.tw/ee/b9121101/ 3. 國立海洋生活博物館 http://www.nmmba.gov.tw/ 4. 桃園海洋生活教育館 http://www.donglong.com.tw/ 5. 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系 http://sun4.oce.ntou.edu.tw/ 6. 魚的構造http://fishdb.sinica.edu.tw/~fishdmp/fhNormal/page02-a/f02a.htm 7.黑海海底有生物http://www.ufo.org.tw/news/2002/051302-1.htm 8. 海底生物圖片http://173ng.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175440&extra=page%3D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