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63 Views
常識專題研習. 題目:我在地球村之中國民族. 組員:梁結盈 劉曉曼 鍾皓暉 黃嘉輝. 中國民族. 中國 自古以來便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包括 漢 、 蒙古 、 回 、 藏 、 維吾爾 、 苗 、 彝 、 壯 、 布依 、 朝鮮 、 滿 、 侗 、 瑤 、 白 、 土家 、 哈尼 、 哈薩克 、 傣 、 黎 、 僳 柯爾克孜 、 土 、 達斡爾 、 仡佬 、 羌 、 布朗 、 撒拉 、 毛 僳 、 佤 、 畬 、 高山 、 拉祜 、 水 、 東鄉 、 納西 、 景頗 、 南 、 仡佬 、 錫伯 、 阿昌 、 普米 、 塔吉克 、 怒 、 烏孜別
E N D
常識專題研習 題目:我在地球村之中國民族 組員:梁結盈 劉曉曼 鍾皓暉 黃嘉輝
中國民族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包括漢、 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 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僳 柯爾克孜、土、達斡爾、仡佬、羌、布朗、撒拉、毛 僳、佤、畬、高山、拉祜、水、東鄉、納西、景頗、 南、仡佬、錫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烏孜別 克、俄羅斯、鄂溫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 爾、獨龍、鄂倫春、赫哲、門巴、珞巴、基諾等民 族。除漢族外,其餘的五十五個民族由於人口相對 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
滿族 人口:10,768,464人 主要分布:東北三省,以遼寧省為最多。有趣風 俗:滿族稱嬰兒降生為「落草」。婦女臨產時, 將炕席捲起,放石塊壓在席上,另拿一些穀草鋪 墊在炕上,將孩子生在草上。這是狩獵民族的遺 風。
滿族的歷史 我 們 滿 族 原 來 居 住 在 中 國 的 東 北 地 區 , 以 前 稱 做 女 真 族 , 曾 建 立 過 金 國 , 對 宋 朝 的 威 脅 很 大 。 金 國 被 蒙 古 人 滅 亡 後 , 許 多 女 真 族 人 融 合 到 漢 族 之 中 。 據 說 為 了 減 輕 漢 族 人 對 我 們 的 仇 恨 , 我 們 的 祖 先 便 改 用 新 的 族 名 , 叫 滿 洲 族 。 「 滿 洲 」 在 蒙 古 語 中 是 「 吉 祥 」 的 意 思 。 辛 亥 革 命 後 , 滿 洲 族 才 簡 稱 為 滿 族 。 中 國 最 後 一 個 朝 代 清 朝 , 就 是 由 我 們 滿 族 人 建 立 的 。
滿族服飾的簡介 清朝時,滿族成年男子都要剃去前額的頭 髮,在腦後梳一條大辮子,漢族和蒙古族 也要照做。民國成立後,漢人才把辮子剪 掉。現在連我們滿族人也不再留辮子了。 以前滿族的貴婦會在頭上戴扇形冠,腳踏 馬蹄鞋,身穿寬大直筒式的旗袍。今天滿 族的服飾已和漢族差不多了。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是中國西北部的一個古老的 民族,他們自稱為「維吾爾」,其意思是「團 結」、「聯合」。維吾爾族是古時絲路商人後 裔,其先民可追溯到西元前三世紀北方遊牧民族 丁零 及後來的鐵勒。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10 月1日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時,維吾爾 族是中國境內人口第五多的少數民族,有接近一 千萬人口,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大 多數聚居於天山以南(南疆)的喀什、和田一 帶、阿克蘇 、吐魯番和哈密地區。
維吾爾族服飾的特色 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 維吾爾族美的標志之一。 因受阿拉伯和中 亞文化的影響,維吾爾族男子削髮戴小罩 刺繡花帽;而女帽更用金銀線繡花點綴與 裝飾。喀什的四楞花帽脫穎而出,幾乎成 了維吾爾族花帽的主流。經過各地維吾爾 族人民的不斷創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細, 品種更為繁多。但主要以四楞小花帽為主。
赫哲族 • 人口: 4,200人口 分佈地區: 由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構成的三角平原,及完達山一帶 。有趣風俗:魚皮衣服是赫哲族獨有的民族服裝。魚皮衣服是把鰱魚等魚皮完整地剝下,晾乾去鱗,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樣柔軟,用鰱魚皮線縫製而成。
赫哲族 • 赫哲族史稱“黑今”、“黑真”,與“野人女真”等有族源關係。已捕魚狩獵為主要從業,是中國北方唯一的依靠漁獵為生的民族。赫哲族有自已的語言,屬阿勒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沒有自已的文字,大多數人通用漢語文。信仰薩滿教。人口超過門巴族,居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第五十五位。主要從事捕魚和狩獵。狗拉雪撬是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
北方服飾中的珍物 • 赫哲族的魚皮衣則是北方服飾中的珍品,該族是世界上唯一以魚皮為衣的民族,常以鯉魚、趕條魚、大馬哈魚、狗魚和懷頭魚的皮製作衣飾,但隨著社會發展,魚皮衣已成為了歷史的回憶。而藏族由於居於雪域高原,其服飾亦與神秘的高原文化融為一體,華貴、沉厚,具有一種勾魂攝魄的視覺效果。
獨龍族 • 人口:1949年前只有1,700餘人,到了2002年,人口已增至7,426人。 (資料來源:中國人口統計年鑑2002) • 分佈地區:雲南省西北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的獨龍河兩岸,以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有關獨龍族的資料 • 獨龍族在漢文史籍中被稱為“俅人”。獨龍族使用漢文,信仰萬物有靈,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漁獵。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無論飲酒、吃飯和吃肉,獨龍族家庭內部都由主婦分食。客人來臨也平均分給一份。一般每個家庭都有數個火塘,每個子女結婚後便增加一個火塘,做飯由各個火塘輪流承擔。獨龍族民間互相邀請的方式十分獨特,通常都是用一塊木片做為邀請對方的請柬,屆時要把木片送到要邀請的客人家,在木片上刻有幾道缺口就表示幾天後舉行宴請儀式。被邀請的客人要攜帶各種食品以表示答謝。
獨龍族的服飾 獨龍族的傳統服飾主要以黑白直條的 麻布和棉布衣為主,女子通常會在腰間 佩上染色的油藤圈,以作裝飾。除此以 外,他們還有紋面的習俗。服裝上的 邊、欄杆等裝飾和圖案,實際上又是紋 身的延續和替換。由於壯族祖先以黑為 美的審美觀,故紋身的顏色多為青黑 色,與至今壯族仍然喜好的藍黑色服飾 的顏色一致。
裕固族 • 人口:一萬二千多人分佈地區: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黃泥堡地區 • 裕固族是甘肅省獨有的少數民族之一。
有關裕固族的資料 • 「裕固」寓意富裕和鞏固,我們在1953年才開始使用這個名稱。我們是一個游牧民族,過往住在帳篷,哪 有草,便趕着牛羊到那 生活,草吃光了,便再找另一個地方。現在,我們都已定居了,住的是磚瓦建造的房子,有些族人已改為從事耕種,但有些則仍然以畜牧為主。在放牧的季節,我們會帶着帳篷,趕着牛羊去草場吃草。每當有客人到訪,我們會先用茶招待,然後送上羊肉和青稞酒。我們很好客,歡迎你來探我們!
裕固族的服飾 • 我們的民族服裝很有特色,男女都穿高領長袍、長皮靴。未婚少女會在頭上梳很多條辮,並在前面戴上一條綴滿珠子的橫條。結婚當天,她們會進行一個很隆重的戴頭面儀式,從此便會穿另一種服飾。頭面是以銀牌、珊瑚、瑪瑙、彩珠、貝殼做成的掛帶。已婚婦女會把頭髮梳成三條辮,兩前一後,然後把兩個較短的頭面掛在前面的辮上,較長的頭面掛在後面,然後再戴上帽。這種服飾是受蒙古族和藏族的髮飾的影響。
總結 事實上,當中各個少數民族無論在習俗、節慶、飲食、宗教、服飾、舞蹈、工藝美術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非常值得我們去探索一下呢!
岐視他們? 細心探索? 想一想 • 問題: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 生活方式。別人的生活文 化和自己的不同,我們應 該怎樣做?
如有興趣,請瀏覽以下網址: • http://www.chiculture.net/1703/html/b01/pop_map01.html • http://www.nationalcost.netfirms.com/mainpage.htm • http://www.chiculture.net/1703/html/c29/1703c29.html • http://mst.hkcampus.net/~mst-danc/cloth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