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厌讼与好讼:明清诉讼文化面面观

厌讼与好讼:明清诉讼文化面面观. 廖华生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一、厌讼、好讼之释义 二、厌讼、好讼之争论 三、厌讼、好讼之实态 四、厌讼、好讼之成因 五、厌讼、好讼之启示. 一、厌讼、好讼之释义. 1 、“讼”之释义 讼: 訟,吅 。 争也。从言,公声。 ——《 说文解字 》 卷三。 《 說文 》 : 爭也。 《 六書故 》 : 爭曲直于官有司也。 ——《 康熙字典 》 “酉集上”。. 2 、“厌讼”之释义 厌讼: 讨厌诉讼;即对诉讼报有畏惧和抵触心理,对诉讼缺乏信任感和认同感,因而在遇到争议时不愿向官府提起诉讼,而宁愿去寻求其他途径解决。

Download Presentation

厌讼与好讼:明清诉讼文化面面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厌讼与好讼:明清诉讼文化面面观 廖华生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 一、厌讼、好讼之释义 • 二、厌讼、好讼之争论 • 三、厌讼、好讼之实态 • 四、厌讼、好讼之成因 • 五、厌讼、好讼之启示

  3. 一、厌讼、好讼之释义 • 1、“讼”之释义 • 讼:訟,吅。 • 争也。从言,公声。——《说文解字》卷三。 • 《說文》:爭也。《六書故》:爭曲直于官有司也。——《康熙字典》“酉集上”。

  4. 2、“厌讼”之释义 • 厌讼:讨厌诉讼;即对诉讼报有畏惧和抵触心理,对诉讼缺乏信任感和认同感,因而在遇到争议时不愿向官府提起诉讼,而宁愿去寻求其他途径解决。 • 与“厌讼”相关的词汇:无讼、惧讼、贱讼。

  5. 3、“好讼”之释义 • 好讼:喜欢诉讼;即人们对诉讼抱有信任感和认同感,在遇到纠纷时积极倾向于向官府提起诉讼,以获取有利裁决。 • 与“好讼”相关的词汇:健讼、缠讼、滥讼、刁讼。

  6. 二、厌讼、好讼之争论 • 1、争论的激烈 • 以“厌讼”、“无讼”、“好讼”、“健讼”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全文”检索,结果如下(1958——2013年): “厌讼”——2602条 “无讼”——5743条 “好讼”——1241条 “健讼”——1051条

  7. 2、厌讼论 • 代表学者:费孝通、张晋藩、朱勇 • 主要观点: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村落社区理想是“无讼”。一般情况卜,乡土社会具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礼治秩序”,“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 ——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8. 由于崇尚无讼,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厌讼、贱讼,以致讼师一类的职业,在中国古代是为人们所鄙弃的。——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由于崇尚无讼,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厌讼、贱讼,以致讼师一类的职业,在中国古代是为人们所鄙弃的。——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古代社会,民众多耻于言法,鄙视诉讼,视法律为不祥之物。宋代以后,各地同姓宗族纷纷编制宗谱、家乘,不少宗族以“祖训”的形式,向子孙后代述说对法律的鄙视态度。——朱勇:《中国古代法律的自然主义特征》,《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9. 3、好讼论 • 代表学者:许怀林、方志远、卞利、[日]夫马进 • 主要观点: (宋代)诉讼成风,由一种司法行为变成社会风尚,这是历史的进步,是好事。好在官与民处于同一个“游戏规则”之中,官守法,民知法,社会有条不紊,是“易治”。——许怀林:《宋代民风好讼的成因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0. 在明清时期的官府眼里,江南虽繁盛,但百姓“风俗浇漓,尤刁健讼。”——方志远:《明清江南好讼成风》,《小康》,2004年第10期在明清时期的官府眼里,江南虽繁盛,但百姓“风俗浇漓,尤刁健讼。”——方志远:《明清江南好讼成风》,《小康》,2004年第10期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民俗健讼,争讼事件频繁发生,争讼范围极为广泛,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地主、商人、缙绅、自耕农、佃农、佃仆甚至赌徒无赖等社会各色人等的参与和卷入,则又使得争讼的内容和表现更加复杂纷纭、丰富多彩,争讼的处理程序与结果也更加离奇莫测。——卞利:《明中叶以来徽州争讼和民俗健讼问题探论》,《明史研究》第三辑,黄山书社1993年版。

  11. 三、厌讼、好讼之实态:婺源的例子 • 1、什么地方厌讼、好讼? • 总的来说,南方较北方好讼。 • 江苏按察使钱琦指出:“江北民情朴实,词状稀少,即有一二控告之人,词意肤浅,虚实一览可尽,讼棍唆使尚属间有之事;至江以南,则讦讼成风,除按期放告外,拦舆喊冤投递者,殆无虚日。”——《宫中档乾隆朝奏折》( 第22 辑)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4 年影印本,页448。

  12. 南方各省中,浙江和江西尤为突出。 • 唐中期民谚:“筠袁赣吉,脑后插笔。” • 在明代,朱元璋曾斥责浙江、江西的民众“多好争讼,不遵法度”。——《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洪武十五年十一月”条。 • 江西以吉安、赣州、袁州等府较为突出。 • 江西之俗,士大夫秀而文,其细民险而健,以终讼为能,由是玉石俱焚,名曰珥笔之民,虽有辩者不能解免也。惟筠为州独不嚣于讼,故筠州太守号为江西道院,然与南康、庐陵、宜春三郡并蒙恶声。——黄庭坚:《江西道院赋序》

  13. 徽州也以好讼出名,但所属六县也有差异。 • 徽州府,其名吴新都,晋新安。僻山烦悍,多讼,民饶。其属县六。附郭歙,三百十五里,好讼刁,民饶,颇烦;休宁,二百五里,刁讼烦,民饶;婺源,一百六十四里,讼烦悍,近多矿贼;祁门,四十六里,颇烦,淳饶;黟,二十四里,简悍,颇饶;绩溪,二十五里,简,稍疲。其形势,山水幽竒。其俗,务竒喜斗。——章潢:《图书编》卷三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 2、什么时候厌讼、好讼? • 大体说来,自宋以后,讼案日渐增多。 • 明清时期,徽州的讼案也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其中的关节点是明中叶。据日本学者中岛乐章的研究,在明代前、中期,徽州的老人、里长在乡村纠纷的调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参见[日]中岛乐章:《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以徽州文书为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 3、什么人厌讼、好讼? • 相对而言,普通民众大都厌讼,士绅、商人、地主等地方精英好讼。 • 黄宗智从628件案件之中,鉴别了500名原告的身分背景,其中有189人是普通农民,82名是城镇的普通居民,另外有20人是农村的雇农,51人是普通地主,25人是功名士子,33人是商人。剩下的是少数的大地主,大贷户,集体团伙,等等。作者以此得出结论:“诉讼当事人,大多数是普通人民,上法庭多是逼不得已,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黄宗智:《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 • 这恰恰说明了普通民众厌讼。

  16. 目前能看到的徽州调解文书中,纷争双方或一方为士绅非常罕见。目前能看到的徽州调解文书中,纷争双方或一方为士绅非常罕见。 • 清代康熙后期的徽州府婺源县浙源乡庆源村是一个拥有约1000 亩耕地和约900 人的村落。熊远报依据当地秀才詹元相所撰《畏斋日记》所做的研究发现,从康熙三十八年到康熙四十五年( 1699 - 1706) 间,当地共有49 件纠纷事件。其中,詹元相作为纷争之直接当事人一方的有7 件,平均每年1 件以上; 其作为纷争当事人一方之构成成员的事件有16 件,平均每年约3 件。易言之,在此约8 年的时间之内,詹元相平均每年被卷入4 件纷争事件之中。

  17. 根据王亚军的研究,徽商颇为好讼。 • 健讼之风不仅在徽州本土盛行,还被徽商带到本土之外。万历时在杭州的徽商“冒籍占产,巧生盗心,或毁人之护沙,或断人之来脉,致于涉讼群起。助金恃富。凌人必胜斯已”。 ——万历《杭州府志》卷十九。

  18. 4、什么事好讼? • 《歙纪·纪谳语》155个谳语中纠纷种类统计情况

  19. 就事件性质来看,集团诉讼普遍缠讼。 • 明清婺源集团诉讼概况

  20. 四、厌讼、好讼之成因 • (一)厌讼的成因 • 1、成本的考量:刑名陋规 • 大凡告状之人,未必全能自写呈词,或托亲友延访讼师,讼师肯平空效劳否?必假代书盖印戳记,代书肯平空徒当差否?承科挂号,未必无费。已递词而守候批示,岂能无费?差役执票到家,何能无饮馔馈赠之费?请公亲,延词证,又何能无往返供给之费?……当斯时,能不屡屡具催词,谓差役之卧票不行乎?能不殷殷贿房科,为之速具催票乎?在城之银钱縻费若干,在乡之田畴荒芜无算。一讼之累,有假子钱以剂者,有鬻田产犹不能尽偿者。——武穆淳:《劝息讼说》。

  21. 忍讼歌山东曲阜孔庙碑刻 • 世宜忍耐莫经官,人也安然己也安然。听任挑唆到衙前,告也要钱诉也要钱。差人奉票又奉签,锁也要钱开也要钱。行到州县细盘旋,走也要钱睡也要钱。约邻中证日三餐,茶也要钱烟也要钱。三班人役最难言,审也要钱和也要钱。自古官廉吏不廉,打也要钱枷也要钱。……

  22. 清光绪间徽州的刑名陋规(部分):——清光绪六至九年黟县余棠控告朱庆春、汪佛金抬棺盗占坟地诉讼案卷(汪佛金记录)清光绪间徽州的刑名陋规(部分):——清光绪六至九年黟县余棠控告朱庆春、汪佛金抬棺盗占坟地诉讼案卷(汪佛金记录) • (光绪)七年正月廿八日,元呈:洋一元,图书:钱七百文 • 二月十三日,图书:钱三百廿文 • 十六日,差票:钱四百文 • 十八日,抄呈:洋一元,钱一百文 • 十九日,旧差书:钱四百九十文 • 廿三日,图书:洋一元,钱四百四文,方顺:洋一元 • 廿八日,点心:钱二百二十文 • 卅日,方顺:洋一元,钱二百文;汪法、余高门上蜡烛:钱一千二百文 • 三月初八日,勘地用:钱九百卅四文 • 初九日,差汪梁、叶成:洋一元 • 点心:钱四百七十六文 • 初十日,房伙食点心:钱三百文 • 十三日,图书呈、佛托米:钱九百十文

  23. 据郑小春的研究,这次诉讼各项费用大体如下:据郑小春的研究,这次诉讼各项费用大体如下: ——郑小春:《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安徽史学2009 年第2 期。 • 见 • 见

  24. 从以上统计和介绍来看,朱、汪二人实际支付的陋规名目达到了十多项,共支付洋33元,钱32472文。就本案而言,由于帐单记录的不全或文书收集的不齐,其实还有一些必不可免的陋规并没有反映出来。尽管如此,也足以印证清代基层司法中陋规名目之繁多以及文献记载的真实了。从以上统计和介绍来看,朱、汪二人实际支付的陋规名目达到了十多项,共支付洋33元,钱32472文。就本案而言,由于帐单记录的不全或文书收集的不齐,其实还有一些必不可免的陋规并没有反映出来。尽管如此,也足以印证清代基层司法中陋规名目之繁多以及文献记载的真实了。 • 婺源,“民情故敦厚也,比年以来,讼事日多,婚姻细故可勒罚千余洋,觞豆微争,可牵累数十户”。——(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民情之习惯》。

  25. 2、官绅的教化 • 儒学的影响 • 中国传统的法文化以儒学的纲常礼教为基本价值取向。儒学强调教化,强调德治,主张“以德去刑”。自古以来,“和为贵”“让为贤”思想根深蒂固, • 孔子: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6. 帝王的圣谕 • 明太祖《圣谕六条》: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 清圣祖《圣谕十六条》: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27. 官员的劝诫 • 明儒王守仁在《禁省词讼告谕》中说:“一应小事,各宜含忍,不得辄行诉讼……若剖段不公,或有亏枉,方许申诉,敢有故违,仍前告扰者,定行痛责,仍照例枷号问发,决不轻贷。” • 武穆淳《劝息讼说》一文,在列举了大量诉讼的弊端后,语重心长地说“愿尔等及早猛省,永为盛世之良民。毋作诈虞之情状,著诚去伪,返朴还淳。余身虽去,余心实有厚望焉。”——(清)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一百一《刑狱四·治狱上》。

  28. 士绅的教化 • 止词讼。健讼破家,且开怨府。或有横逆之来,当虚怀忍让;或产业相干,口角相仇,祠正、副会同门尊,公道处分,或毕情劝释。不许竟烦官府,力逞刁奸。——《萧江全谱》“附录”卷之五,(明)江旭奇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 戒争讼。好争非君子之道。争之不已,则必至讼,讼岂盛德事哉?讼者之辞皆无实之辞,甚足以坏人心术,且至费财破家,何益之有?凡事只宜忍让,不必好争,纵有外侮,亦宜静以制动。公道既明,自然可寝。若以非理讼人,尤为不可。——《槐溪王氏支谱》卷首,(清)李振苏等纂修,清咸丰六年木活字本。

  29. 3、解纷的机制 • a、官府的调解 • 根据张晋藩的研究,官府的调处具有以下特点: • 其一,民事案件审判中,调处与责惩相结合,调处更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 • 其二,官府调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 其三,官与民、堂上与堂下相结合。 • 其四,注重息事宁人,淡视是非曲直。

  30. b、基层行政组织的调解 • 明代前期:老人、里长(粮长),在申明亭调解; • 明代后期、清代:乡约、保甲(约保)。 • c、宗族的调解 • 族长、房长 • d、士绅等地方精英的调解 • 士绅个人、文会 • “乡有争竞,始则鸣族,不能,则诉于文会,听约束焉。”——《橙阳散志》

  31. 4、官府的控制 • 禁止越诉 • 《大明律·刑律·越诉》:“若越本管官辄赴上司称诉者,笞五十。” • 严禁刁讼 • 海瑞禁刁讼:仰各府、县官晓谕各百姓,今后告状,须从实致词,不得一语架空,自取重罪。——《示府县严治刁訟》 • 打击讼师 • 刁讼之繁兴,皆由讼师之鼓舞。若遇反坐,必䆒讼师。而所在讼师布满乡曲,倘访其甚者必为除之。——董份:《答念华张公书》 • 控制代书、歇家

  32. (二)、好讼的成因 • 1、官吏差役的拖沓 • 直隶怠玩之习,相沿已久。每逢三八告期,或委典史收状,或由承发房将呈词送交门丁。门丁积压数日,送交幕友。幕友拟批挂榜,而本官尚不知呈中所告何事。至判阅稿票时任听丁书主政,按照呈内姓名,全数差传,不敢删减一名。甚至经年累月,未尝坐堂讯问。两造破家荡产,求息讼而不能。——曾国藩:《直隶清讼事宜十条》,收入葛士浚编:《清经世文续编》卷十六“吏政一”,清光緖石印本。

  33. 2、情理断案的弊端 • 学界争论:清代民事审判是否属于依法分清是非、保护正当权利拥有者的审判? • 滋贺秀三:调停说VS 黄宗智:审判说 • 汪辉祖:“盖听断以法,而调处以情。”——《学治臆说》 • 无论是审判还是调停,情理因素在其中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34. 婺源的例子:田源何氏与炉里庄吴氏的坟山纷争婺源的例子:田源何氏与炉里庄吴氏的坟山纷争 • 事实:吴氏盗葬何氏坟山。 • 知县堂谕:谕令吴六指勒限一个月,赶紧起扦。不许再事宕延,致干提究。并准如所请,劝谕职员何云汉念其家贫无措,帮贴扦塟钱二千文,以示体恤。 • 情理断案合理的一面是同情弱者,照顾弱势群体。不合理的一面是人们的正当权利得不到全面的保证,法律信仰无法形成。而且容易引起好讼之风,正所谓“种肥田不如告瘦状”。

  35. 3、缠讼滥讼的伎俩 • 诉讼的技巧和策略:十状九谎 • 例子:清代婺源的河坝诉讼

  36. 蚺城士绅诉状中的造伪: • 乾隆二十二年九月某日呈状:呈为公吁建碣,凝秀孕灵,功垂不朽事。(风水) •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一日呈状:呈为事关城池,重修非创。公吁核详,永固金汤事。……讵东、北沿河地方,向有宵小,惯带私盐,贩略人口。潜伏小舟,顺流出境。深恐碣成,易于盘诘。(治安) • 事实:有风水的考量,更多的是商业利益的驱使。

  37. 4、恐吓对手的花招 • 例子:詹氏与余氏盗砍杉木纷争 • 康熙三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余乌兄弟盗砍詹氏后龙山杉树,被捉。→九月十二日,詹元相投约,保长余汝祥(余乌之叔)唆使不调处。 →九月二十七日,下邑投状。→二十九日,批出。十月初一,将原词付余汝南兄。→十月初二,大汜约保具帖接伯及身与枝弟酒。→十月初三,中人送银六钱、禁约一纸求和。汝祥犹恃蛮不理,故本家犹不甘处。→初五,早起下邑(投状)。→初十,大汜余亦美兄、汝南兄阻住下面不进。今二人至本家,力求允之调息。——詹元相:《畏斋日记》

  38. 五、厌讼、好讼之启示 • 1、诉讼不可耻,也并不可怕,民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比用拳头好。 • 许怀林教授指出:(宋代)诉讼成风,由一种司法行为变成社会风尚,这是历史的进步,是好事。好在官与民处于同一个“游戏规则”之中,官守法,民知法,社会有条不紊,是“易治”。 • 方志远教授认为: 好讼“刁民”应鼓励。因为,“刁民”懂得维护自身权益,懂得有理有节、有勇有谋地与腐败官吏作“斗争” 。“刁民”的出现实质上是一种进步,它们尚温和而不是暴力。 •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使民知法;规范司法部门的行为,使民信法;简化诉讼程序,使民用法。

  39. 2、好讼、刁讼应遏制。 • 以法律为工具、以诉讼为手段谋取利益、祸害他人也是社会恶行之一。 • 弊害之一:祸害良善。 • 饿杀莫做贼,气杀莫告状。夫贼者,害人之名;人而为贼,乡评之所不齿、国法之所不容,贱恶极矣。而谓告状者似之;亦以告状之人,虚词架陷,败人名节、倾人身家,与贼无别。事异情同,所以深著其害,而重以为戒也。 • 弊害之二:坏人心术。 • 弊害之三:浪费资源。

  40. 3、明清乡村纠纷的调解方式值得借鉴。 • 明清乡村纠纷的调解方式有两大优点:其一,化解矛盾,消弭仇恨;其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诉前调解机制——培植政府、司法机关之外的民间调解组织,完善民间解纷机制。 • 民间调解可能会兼顾法律和人情,不可能如法院判决那样精确,但大致应当以法律为准绳,和稀泥式的调解、过分依赖调节者社会威望式(权力)的调解,无助于法律信仰的形成,反而会加重对权力的膜拜。

  41. 谢 谢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