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770 Views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时期,一家之言.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第 4 课. 朱熹. 程颢. 陆九渊. 王守仁. 程颐. 佛道盛行的缩影 ——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事佛,随后“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处处留痕——“三教合一”之孙悟空. 天龙八部 ——虚竹.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 三 教 合 一.
E N D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时期,一家之言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第 4 课 朱熹 程颢 陆九渊 王守仁 程颐
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事佛,随后“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处处留痕——“三教合一”之孙悟空 天龙八部 ——虚竹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三 教 合 一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迅速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三教合一,佛、道、儒互相渗透影响为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思想主张:世界本原——理; 社会——儒家伦理道德; 人——性; (3)方法:“格物致知” (4)价值观念:“存天理,灭人欲” (5)影响:成为官方哲学;传播海外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这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这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二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什么?它还涵盖哪些领域?
尚文·明理 莆田十中校训 注:尚文即崇尚文德教化、“博学以文、约之以礼”、“文质彬彬”;有文才、有文学、有文艺素养,有文雅、文明、文化底蕴、文质兼备,文化品位。 明理即明晓宇宙与人生世相的真理,读书做学问的过程就是明白事理的过程。它包括自然之理、社会之理、立身处世之理、报国之理等等。
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 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职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2.陆 王 心 学 (1)陆九渊: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2)王阳明:致良知
比一比,提高认识 陆九渊的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差别在哪里?
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差别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九渊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九渊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即“发明本心”
观察视角一 :谁可成圣人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 ——王守仁 请思考:王守仁认为怎样可以成为圣人,谁可以成为圣人? 他的这种说法对人们的道德修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观察视角二:何为心中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守仁 请思考: 1、在当时的语境下,王守仁此语何意? 2、如果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你会有什么新感觉?
翻开中国的历史一看,上面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翻开中国的历史一看,上面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写满沧桑与血泪的贞节牌坊
积极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消极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 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知识·梳理 背景: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明理学 理学的发展 创立:北宋二程等人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练习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 统治者反对儒学 B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 佛教占统治地位 D 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B B A
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 观念的是 A、朱熹B、程颢C、周敦颐D、王守仁 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 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