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 《 战 国 策 》. 上海中学 赵昌美.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 训练学生朗读、翻译、复述能力。  2 、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3 、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本文选自 《 战国策 · 魏策 》 。 《 战国策 》 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Download Presentation

唐雎不辱使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唐雎不辱使命 《 战 国 策 》 上海中学 赵昌美

  2. 学习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 训练学生朗读、翻译、复述能力。 2、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3、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3.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

  4. 时代背景: •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歼灭了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徙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出了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5. 课堂思考: 1.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2.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4.你喜欢唐雎吗?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 个人?

  6. 学习目标一: 学习要求: 1、自由阅读,读准语气与停顿。(5分钟) 2、小组内齐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5分钟) 3、组间PK读,评出最优小组。(3组PK)(8分钟 ) 熟练朗读课文。

  7. 学习目标二 : 学习要求: 小组内合作完成,然后质疑释疑,全班展示。(20分钟) 熟练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全文,注意文中重点文言词语,标出有疑问的地方。

  8. 学习目标三: 1.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2.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4.你喜欢唐雎吗?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习要求: 1、小组内讨论完成(5分钟) 2、小组展示、评价、补充。 (5分钟)

  9. 课堂小结: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开端] (第1段) 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秦王不悦,表明安陵危在旦夕.) 第二部分 [发展与高潮] (第2、3段) 具体叙写唐雎出使秦国的经过。 (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第三部分 [结局] (第4段) 通过侧面描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及所“谕”之理,反衬唐雎出使胜利,点明主题。

  10. 结构图示 秦王 安陵君 以五百里易安陵 愿终守之弗敢易 (利诱之) (明辨之) 秦王 唐雎 逆寡人轻寡人 虽千里不易岂五百里 (盛气凌人) (从容答辩) 天子之怒 布衣之怒 (武力恐吓) (针锋相对) 长跪而谢 挺剑而起 (折服) (不辱使命)

  11. 骄横狡诈 秦王 色厉内荏 人物性格 唐雎 爱国忠君 机智勇敢

  12. 当堂检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出使 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派 请说之( ) 解释 说 秦王不说( ) 高兴 高可二黍许( ) 上下、左右 许 安陵君其许寡人( ) 答应 必为有窃疾矣( ) 一定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一定要 必 真的 若士必怒( )

  13. 以大易小 ( ) 交换 易 天下事有难易乎 ( ) 容易 大王加惠 ( ) 恩惠 惠 甚矣,汝之不惠 ( ) 聪明 免冠徒跣 ( ) 空,这里指光着 徒 徒以有先生也 ( ) 仅仅,只 以大易小,甚善 ( ) 好,好的 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 ) 擅长 善哉,吾请…( ) 应答之词,表示同意

  14. 古今异义词 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古义为 ,今义为 。) “于是” “因为” ⑵君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古义为 ,今义为 。) “听说” “用鼻子嗅” ⑶长跪而谢之 (古义为 ,今义为 。) “道歉” “感谢”

  15. 词类活用 ⑴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 , 活用为 ,这里指 ) 怒 形容词 名词 发怒的后果 ⑵天下缟素。 ( , 活用作 ,原指 , 在这里意为 。) 缟素 名词 动词 白色的丝织品 “穿丧服” ⑶与臣而将四矣 ( , 活用为 , 这里意为 ) 四 数量词 动词 “成为四个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