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155 Views
三 、 國民黨與國家的重整. 綱要: 韓戰,反攻大陸? 美國對台的經濟援助 國民黨改造運動 蔣經國與救國團 軍隊蔣家化. 韓戰,反攻大陸?. 1950 年六月韓戰爆發,蔣介石欲藉兵援南韓,一舉反攻大陸 。 中共參戰後,麥克阿瑟建議動用國軍,美國親蔣議員亦呼應,但杜魯門總統並未同意,怕戰局擴大到中國大陸後不好收拾。 1951 年四月,杜魯門撤銷麥克阿瑟所有職務,粉碎了蔣介石藉韓戰反攻大陸的美夢。 但中共參加韓戰後,即是與美國正面衝突,使美中關係極度惡化,中華民國成為美國唯一可接觸的中國政府 。 美國國內支持中華民國反共的聲浪高張,而主張與中共和解的官員多去職 。.
E N D
三、國民黨與國家的重整 • 綱要: • 韓戰,反攻大陸? • 美國對台的經濟援助 • 國民黨改造運動 • 蔣經國與救國團 • 軍隊蔣家化
韓戰,反攻大陸? • 1950年六月韓戰爆發,蔣介石欲藉兵援南韓,一舉反攻大陸。 • 中共參戰後,麥克阿瑟建議動用國軍,美國親蔣議員亦呼應,但杜魯門總統並未同意,怕戰局擴大到中國大陸後不好收拾。1951年四月,杜魯門撤銷麥克阿瑟所有職務,粉碎了蔣介石藉韓戰反攻大陸的美夢。 • 但中共參加韓戰後,即是與美國正面衝突,使美中關係極度惡化,中華民國成為美國唯一可接觸的中國政府。美國國內支持中華民國反共的聲浪高張,而主張與中共和解的官員多去職。
美國對台的經濟援助 • 1950年底,美國開始援助台灣;1951年起,台灣開始獲得大量美援。原本山窮水盡的國民政府,又得在台灣再起。 • 美國對台灣經濟援助的目的有三:(1)穩定經濟;(2)協助美方在台海及東亞的軍事活動;(3)促進台灣自給自足的能力。 • 自1950 ~ 1965年止,美援為期十五年;中華民國接受的各類經濟援助達十四億八千二百萬美元,平均一年約達一億美元。
國民黨的改造 • 國民政府敗退來台,蔣介石痛定思痛,決意徹底整頓黨國體制;其首要即於樹立個人的權威,以重建黨員其個人的忠誠與信仰,以此作為國民黨改造的主旨。 • 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於1950年8月成立,下設七組,全由蔣經國與陳誠之親信及蔣介石之秘書或侍從擔任組長。 • 改造委員會完全摒除了“CC派”首領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及該派系重量級人士
CC派 • 大陸時期,陳氏兄弟在國民黨內勢力甚為龐大,一般甚至有“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早就引起蔣介石的戒心。 1935年國民黨五全大會,陳立夫所得票數甚至比蔣介石多了四票,給蔣莫大的警訊。1938年設立的三民主義青年團,目的之一即在於甄補新血,以牽制陳家勢力。 • 又,陳立夫曾攜帶大筆金錢赴美替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杜威助選,使後來當選的民主黨杜魯門總統不悅;蔣介石適可藉機將陳氏兄弟及CC派打入冷宮,以消杜魯門之怨氣。
黨國組織的重建 • 國民黨師法俄國列寧式政黨,在各種軍公教及職業機關中成立黨組織,在工會、農會、漁會、水利會甚至青年、婦女、 文化界等民間社團中亦發展黨組織,己取得主導地位。 • 1952年10月國民黨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蔣經國等十人當選中央常務委員, CC派全軍覆沒,國父子嗣孫科等非親蔣重量級人士亦全部失勢;至此,蔣介石第一次完全控制國民黨。
蔣經國與救國團 • 蔣介石認為,國民黨在大陸最失敗的工作,就是對青年的思想教育;因此他決定在台灣以三民主義為中心,將之灌注於每一個學生的精神、思想、生活、和各種學術、課程之中。 • 1952年10月,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成立,由蔣經國擔任主任,李煥擔任主任秘書,兩人任此職達二十餘年。 • 根據該團自己的解釋,救國團是一個具有教育性、群眾性和戰鬥性的青年組織,其目的為加強青年的團結,並以三民主義的基本思想來教育和領導全國青年。
救國團(續) • 蔣經國運用國家的公權力,規定所有高中以上的學生,均為救國團的當然團員,年滿十六歲,未超過二十五歲的青年,均需加入。當時北市建國中學學生魏廷朝因拒絕加入而遭退學。 • 三民主義為高中及大考正式課目;大一則修習國父思想。 • 救國團擁有各種宣傳工具,包括幼獅通訊社及月刊社等,生產大量文宣,對青年行思想教育,亦對社會大眾產生可觀的影響 • 每年寒暑假,舉辦各種營隊,吸引青年學生參加。
軍隊蔣家化 • 蔣介石檢討在大陸的軍事失敗,是因政治工作不如中共。中共在軍隊中有黨代表、政委與政工人員,負責貫徹黨的命令,其權威在部隊指揮官之上。故,蔣介石整頓軍隊第一步,即為重建軍隊的政工制度。 • 1950年3月,成立“國防部總政治部”(後改為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由蔣經國就任主任,以黨領軍,並確定蔣家的支配 • 各級軍事主官的命令,若無政戰主管副署均不得生效。
軍隊蔣家化(續) • 為建立對蔣介石的個人崇拜,政工部門標舉 “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五大信念,以主義為思想中心,而領袖甚至超越於國家之上。 • 黨組織與部隊相結合,班即是小組,各級主官即任各層黨部常委,政戰主管擔任書記;而吸收黨員的績效,列入考績。 • 每週四定為“莒光日”,進行政治教育;軍中幹部非國民黨籍者不得擔任。
軍隊蔣家化(續) • 撤退來台的國軍將領中,不乏有政治野心者;為防這些人興風作浪,乃制定辦法,嚴格規定各級軍士官退役年齡,閻錫山、白崇禧、楊森等三百多名將校紛紛被解除軍職,不得過問國軍大事。 • 透過以上種種制度及安排,蔣介石得以排除其他勢力之興起,昔日之桂系、閻系、馮系等均不復存在,只有效忠國民黨與領袖的蔣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