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likes | 784 Views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环境工程系 马文林. 第一节 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第四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第一节 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二、管理的二重性特点 三、管理的职能. 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从 19 世纪末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但是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纵观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古典的管理思想。 中期的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思想 。. (一)古典的管理思想.
E N D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环境工程系 马文林
第一节 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第四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第一节 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二、管理的二重性特点 三、管理的职能
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 管理从19世纪末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但是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纵观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古典的管理思想。 • 中期的管理思想。 • 现代管理思想。
(一)古典的管理思想 • 泰勒的科学管理 • 泰勒理论把物看做主要的管理对象,而把人只看成是物(如机器)的附属品,其管理活动是围绕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来进行的。也可称之为“管物说”。 • 管物说——“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组织是由作为操作者的人同物质技术设备所组成的人-机系统,在这个人-机系统中,对各种投入的资源进行加工,转变为产品或劳务输出”。 • “管物说”着重于数量研究,使管理精确化。 • 特点——以数学分析为基本方法,以电子计算机处理为基本手段,以最优化设计与选择为基本前提,保证人力资源和其他物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 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 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①劳动分工;②权力与责任;③纪律;④统一指挥;⑤统一领导;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⑦合理的报酬⑧适当的集权和分权;⑨跳板原则;⑩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 把管理活动划分为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并对这五大管理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法约尔还认为,管理的这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经理或领导人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其他工作一样,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法约尔还认为,管理的这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经理或领导人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其他工作一样,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 • 法约尔管理思想对管理的五大职能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后人根据这种构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课堂。
(二)中期的管理思想 • 人际关系学派——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这个学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也是由科学管理过渡到现代管理的跳板。 • 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 “人际关系学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促使管理发生了重大转变: • 由以“事”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 由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研究“行为”; • 由 “监督管理”发展到“人性激发管理”; • 由 “独裁式”管理发展到“参与管理”。 • 梅奥的代表作品有《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 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在组织内主管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依靠主管人的协调,才能维持一个“努力合作”的系统。 • 组织存在要有三个基本条件:组织不论大小,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
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要使组织存在和发展,必须符合组织效力和组织效率这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组织效力是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要使组织存在和发展,必须符合组织效力和组织效率这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组织效力是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 • 权威接受论:管理者的权威并不是来自上级的授予,而是由下而上的认可。管理者权威的大小和指挥权力的有无,取决于下级人员接受其命令的程度。
(三)现代管理思想 •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七大学派。 • 管理程序学派、 • 行为科学学派、 • 决策理论学派、 •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 权变理论学派、 • 管理科学学派 • 经验主义学派。
1.管理程序学派 • 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 视管理为一种程序和许多相互关联着的职能。 • 在该派学者的著作中,尽管对管理职能分类的数量有所不同,但都含有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 • 该学派强调管理职能的共同性,任何组织尽管它们的性质不同,但所应履行的基本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2.行为科学学派 • 在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 认为管理是经由他人达到组织的目标,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所以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下级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的工作。
3.决策理论学派 • 从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 • 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因此,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要研究科学的决策方法以及合理的决策程序。 • 有人认为西蒙的大部分思想是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
4.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 来源于一般系统理论和控制论,侧重于用系统的观念来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的基本职能。 • 代表人物为弗理蒙特·卡斯特等人,代表作如《系统理论和管理》。 • 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由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如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五要素)所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被称之为子系统。 • 系统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 • 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5.管理科学学派 • 又称数理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埃尔伍德·伯法(E S Buffa)等人,代表作有《现代生产管理》。 • 有时人们把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统称为管理科学学派,其特点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问题,而且是偏于定量的研究。
6.权变理论学派 • 是一种较新的管理理想,它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琼·伍德沃德(J Woodward)等人,代表作有《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 认为环境的复杂性给有效管理带来困难,各种已有、管理理论所适用的范围十分有限,例外的情况越来越多。 • 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况,管理方式或方法也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为了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然后把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式,据此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
7.经验主义学派 • 代表人物主要有欧内斯特·戴尔(E Dale)和彼得·德鲁克(P Drucker),代表作分别是《伟大的组织者》、 《管理:理论和实践》和《有效的管理者》。 • 这一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 • 他们重点分析成功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拨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二、管理的二重性特点 (一)管理二重性的含义 (二)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 (三)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启发
(一)管理二重性的含义 •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然有其质的规定性。 • 管理的本质具有二重性。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都是由管理的本质决定的。 • 管理具有双重的性质:它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 • 管理的自然属性表明,管理之所以必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所决定的。 • 管理是分工协作的共同劳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共同劳动规模越大,劳动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管理也就越重要。 • 管理在社会劳动中还具有特殊的作用,即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把实现劳动过程所必需的各种要素结合成有机体,使各种生产要素发挥各自的作用。 • 这些由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管理功能与社会制度、生产关系没有直接联系。
2.管理的社会属性 • 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性质紧密相关。 • 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必须且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因而也必然采取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来执行管理的职能。 • 在管理学中还包括另一部分内容,诸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群体价值观、组织文化等,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属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范畴。 • 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借鉴和交流较为复杂,不可直接照搬。
(二)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 • 管理的二重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 相互联系:管理的自然属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条件下发挥作用,而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 • 相互制约: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适应。同样,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科学技术等方面发生影响或制约作用。
(三)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启发 • 根据管理的二重性学说,环境管理应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改革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经营机制,加强同国际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技术交流与合作,吸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正确认识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以便迅速地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划与管理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正确认识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以便迅速地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划与管理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职能 (二)组织职能 (三)控制职能
(一)计划职能 1.计划的性质 • 计划的目标性:任何组织或个人制定计划都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没有目标的行动计划或多或少是一种盲目的行动。 • 计划的首要性: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 计划的普遍性:任何管理者或多或少都有某些制定计划的权力和责任,计划不仅仅是领导的职责,也是组织成员的普遍职责。
(二)组织职能 1.组织的含义 • 古典管理学派将组织定义为:“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 这个定义具有三层含义: ①组织必须具有目标; ②没有分工与合作也不能称其为组织; ③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2.组织环境 • 任何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环境包括许多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力、物质、资金、气候、市场、文化、政府政策和法律。 • 环境给组织提供资源,吸收组织的产出,同时又给予组织许多约束。一个组织要保持持续的发展,它就必须适合其周围的环境。 • 环境总是处于变化之中,有时变化剧烈,有时变化缓慢。当环境变到足以阻碍组织的发展时,就必须对组织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组织结构形式 • 目前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有五种: • 直线职能结构、 • 事业部结构、 • 模拟分权结构、 • 矩阵结构 • 各种形式的委员会。 • 在组织设计或组织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经常对照组织设计进行检查,衡量利弊,排除隐患。
(三)控制职能 1.控制与控制系统 • 控制的含义 • 法约尔认为,控制是监视个人是否依照计划、命令及原则执行工作。 • 孔茨认为,控制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控制系统: 在一个管理系统中,控制子系统主要由以下要构成: • ①控制的目标体系。 • ②控制的主体。 • ③控制的客体(对象)。 • ④控制方法、手段和工具。 • ⑤控制机构。 • ⑥信息控制系统。
2.控制的原则 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则: • ①公众参与原则; • ②系统控制原则; • ③一致与比较原则; • ④预防性原则; • ⑤例外与重点原则后灵活性原则; • ⑥经济合理原则; • ⑦反馈原则。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一、极限性原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二、生态链原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 三、生物多样性原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观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30多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策亦大多来自对生态学规律认识的进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30多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策亦大多来自对生态学规律认识的进步。 • 近年来有些生态学家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见解,并把它上升到规律和定律的高度。
美国环境学家米勒(G T Miller)提出了生态学三定律: • 极限性原理: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该定律也可称为多效应原理。 • 生态学第二定律:每一种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也可称为相互联系原理或生态链原理。 • 生态学第三定律:我们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也可称为勿干扰原理或生物多样性原理。
一、极限性原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 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环境对污染和破坏所带来的影响,也只有一定限量的承受能力。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使自然系统失去平衡稳定的能力,引起质量上的衰退,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维持自然资源的再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恢复能力,不允许超过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或容许极限。 • 在进行环境管理时,应根据事物的极限性原理,对环境系统中各因素的功能限度——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慎重地展开分析研究。
(一)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的含义 • 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简单地说,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 它是一个变量,环境容量M有两个组成部分,即基本环境容量K和变动环境容量R。前者可以通过环境质量标准减去环境本底值求得,后者是指该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其定义式如下: M=K+R (3-1)
环境容量是以反映生态平衡规律、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规律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所以,环境容量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由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和污染物质特性所共同确定。环境容量是以反映生态平衡规律、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规律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所以,环境容量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由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和污染物质特性所共同确定。 • 基本环境容量也被称为K容量或稀释容量; • 变动环境容量也被称为R容量或自净容量。 • 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稀释和自净容量,无疑对防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从这个义上讲,环境容量是一种环境资源,并受到人们的重视。
2.环境容量的应用 • 环境容量应是一个描述系统性的、与人类社会行为息息相关的动态变化量。 • 环境容量的概念表述了环境容纳污染物的能力,但这只是环境功能的一部分。 • 利用环境容量进行区域环境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继而控制区域环境质量。
(二)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 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 • 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重要参量之一,即某一时刻环境状态不仅与其自身的运动状态有关,还与人类作用有关。 • 它既不是一个纯粹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的量,又不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的量,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
2.环境承载力的描述 • 若将环境承载力(EBC)看成一个函数,那么它至少包含三个自变量:时间(T)、空间(S)、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B): EBC=f(T,S,B) (3-2) • 在一定时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将环境系统自身的固有特征视为定值,则环境承载力随人类经济行为规模与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 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关联性。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经济行为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既是一个客观的表现环境特征的量,又与人类的主要经济行为息息相关。概言之,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是时间性、区域性、主客观的结合性。环境承载力既是一个客观的表现环境特征的量,又与人类的主要经济行为息息相关。概言之,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是时间性、区域性、主客观的结合性。 • 为了方便量化描述,将环境承载力划分为:①环境能够容纳污染物的量;②环境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能力;③环境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