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确立与坚守:税收战略与商业模式

确立与坚守:税收战略与商业模式. 主讲:周开君. 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教授. 3. 2. 1. 5. 4. 内容提要. 高瞻远瞩 :全面理解财税体制改革. 未雨绸缪 :理性认识企业税收战略. 量力而行:发现并重构商业模式. 共赢善治 :积极参与税收征管改革. 内容提要. 心中有数:了解税制改革基本路径. 一 . 未雨绸缪:理性认识企业税收战略. 企业财务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生命线。 企业注册设立、投资融资、运营管理、股利分配、合并分立等基本财务问题无不涉及税收问题。 因此,税收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mag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确立与坚守:税收战略与商业模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确立与坚守:税收战略与商业模式 主讲:周开君 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教授

  2. 3 2 1 5 4 内容提要 高瞻远瞩:全面理解财税体制改革 未雨绸缪:理性认识企业税收战略 量力而行:发现并重构商业模式 共赢善治:积极参与税收征管改革 内容提要 心中有数:了解税制改革基本路径

  3. 一.未雨绸缪:理性认识企业税收战略 企业财务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生命线。 企业注册设立、投资融资、运营管理、股利分配、合并分立等基本财务问题无不涉及税收问题。 因此,税收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破产前税务清算意味着什么?

  4. 理性认识税收规划四大平台 核心在于合理 用好税收优惠 核心在于转嫁 避免违法行为 合理 避税 合法 节税 税务 转嫁 风险 控制

  5. (一)合理避税 合理的不一定合法,合法的一定合法。 合理避税就是有效利用税收法规的内在缺陷,加以有效利用,达到节约税收的目的。 由于违背立法意图,会受到税务反避税调查,新一轮法律修订会逐步弥补(如过去残疾人免税改为加计扣除)。 案例:房产销售代理合约;境外注册内地投资享受外资优惠;房产先销售给股东个人。 合理

  6. (二)合法节税 合理节税不仅与税法文字一致,而且符合立法意图。核心在于有效运用好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约税收的目的。国家是不反对的。 案例:汽车排量大小确定;房产公司开发普通商品房;高新产业、环保企业等优惠政策税率15%;农业林业企业免税。 合法

  7. (三)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 根据不同商业谈判地位,通过前转(提高售价)、后转(压低进价)、旁转、飞洒等不同策略,将税务转移出去。 案例:渠道为王的奥秘 关键:税收应成为企业产品定价策略中的重要因素,谈判地位不行会造成税收损失。 价格

  8. (四)风险控制 风险无处不在。 税收风险控制的核心在于规避税收风险,法人代表与财务人员共担风险 。 刑法:逃税达到应纳税款的30%应负(不是) 关键:规避立法风险(秦池酒厂倒闭案);规避税收司法风险(证据);规避税收违法风险(销售不当);规避税收机会风险。

  9. 二、高瞻远瞩:理解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0. (一)现行财税体制:分税制 财政困境 推动税制改革 前途堪忧 催生基数大战 力量平衡 实现财政分权 绝处:妙招 险处:损招 无奈:绝招

  11. (二)现行财税体制(分税制)的主要问题 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分税制已不能适应当前完善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范围:分税制只涉及税收收益权划分,而未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国企利润等非税收入划分,也未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规范,是一次不彻底、不全面的财政分权。 内容:分税制只考虑了财政收入层级配置,而未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范围。一旦出现争议,只能依靠上级政府决定或“讨价还价”,滋生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导致事权混乱。 性质:分税制属于中央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财政分权,缺乏充分稳定性与约束力,为上级政府随意上收财权、下放事权或下压支出责任提供了方便,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失衡。 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占比从78%下降到52%,而支出占比却从72%上升到85%。这表明,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巳经面临着严重的“财政收支倒挂”局面。地方政府无力承担起必要财政支出,催生 “跑部钱进”、土地财政、地方债高筑等问题。

  12.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 《决定》: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13.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思维 “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两大原则分处不同的维度:前者强调的是“谁请客,谁要埋单”,“埋单”,即承担事权的政府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后者强调的是“谁请客,谁要有钱”,即承担事权的政府应当享有获取相应财政资金的权利。进一步看,要有“埋单”的能力,就必然要有相应的财力作为支撑,最终还要有财权作为保障。 可见,“权责统一”与“财事协调”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在上级制定政策、下级具体执行的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往往逐级向下摊派财政支出任务,或要求下级提供配套资金,这就使得最为弱小的基层政府实际上承担着财政支出的终局责任,呈现出“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的尴尬局面。 而“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新提法,表明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各级政府有权必有责、权责相适应。具体来说,政府在实现事权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上级政府委托下级政府承担事权时,应当通过转移支付来保证下级政府能够承担支出责任,而不允许再出现“上级请客,下级埋单”的情况。 分事、分税、分管

  14.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 在“财事协调、权责统一”的原则指引下,改革的整体逻辑可以概括为"四部曲”:第一步是理顺屮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第二步是按照亊权来界定支出责任,第三步是根据支出责任来合理配置财权,第四步是落实税收法定主义,最终终走向财税法治。 一是理顺事权关系。《决定》指出要“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表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寻求建立“有效的政府,有效的市场”。 二是强化支出责任。对此,《决定》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 三是合理配置财权。中央与地方应划分“财权”,而不仅仅是财力。主张“财力”的主要用意是强调转移支付。但转移支付本质上也应被理解为是“财权”。《决定》提出,将“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这表明,我国下一阶段的财权划分将以财政收益权为主,其重点是房产税等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是实现税收法定。《决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并将“完善立法”放在财税体制改革总目标的首位,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此的高度重视。在法治视野下,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过程,应当同时也是税收法定的实现过程。

  15. 三、心中有数:税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总标题下,对若干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改革构想,其中在完善税收制度方面可概括为稳定税负、优化结构、完善税制和规范管理。   全会对我国未来税收增长提出稳定税负,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税收在总量上既不增税,要防止由于税收过快增长,宏观税负上升导致个人收入占比下降倾向和趋势;也不减税,防止由于过度减税使政府财力匮乏,导致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下降。

  16. (一)现行税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4 年确立的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及其所决定的税收收入结构,主要以流转课税为主体。2013年,来自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等流转课税的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超过 70%,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占比,则分别为 19.5%和 5.8%。 1.70%来自间接税,不仅垫高了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而且对政府控制物价形成障碍。 2. 90%以上的税收由企业缴纳,意味着税收绝大部分可转嫁,税收归宿难以把握,模糊了政府税收调节的视线,企业税负高于国际一般水平。 3.来自个人所得税占比仅 5.8%,几乎没有财产税,意味着政府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流量和财产存量)只能是小马拉大车。  4.税制结构从简单原始直接税到间接税,再由间接税到发达直接税的演进过程是人类对税收公平的追求过程。目前我国税收负担分配尚不足以充分体现公平。 5.财政: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州财政摇摇晃晃;县旗财政叫爹喊娘;乡镇财政集体逃荒!

  17. (二)税制改革的基调:两个稳定 保持“两个稳定”:一是稳定税负,二是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   稳定税负,就是要在总体上保持现有税负水平,并根据完善国家治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要求,对税负进行有减有增的结构性调整。这既有利于保证必要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有效履行职能、增加人民福祉的需要,又在总体上不增加纳税人税收负担,稳定市场预期,不断激发创新和创造活力。   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既可以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关系,又不会影响地方财力,有利于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18. (三)税制改革的原则:落实税收法定 落实税收法定将掀开税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的新篇章: 一是完善立法。税制改革要于法有据,使深化税制改革具备健全的法律保障。需要积极推动立法,不断提升立法层次,推动将一些税收法规规章上升为法律,提高法律效力等级。 二是规范优惠。《决定》提出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法治化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将从根本上解决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过多过滥问题,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统一,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根据《决定》要求,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正税清费。《决定》提出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在房地产税、资源税改革中也涉及费改税问题。推进正税清费,将带有税收性质的收费改为税,不仅使其更规范,而且符合税收法定原则。正税要以清费为基础,费不清则税难立。在资源税、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改革过程中,都要大力推进费改税,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政府收入行为。

  19. (四)税制改革的要点:优化税制结构 一是要加大间接税改革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税收具有调控经济职能,决定了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按照《决定》要求,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特别是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在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实施,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更好地发挥其引导社会消费、促进节能减排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促进社会公平。根据我国现行税制中间接税比重过高的状况,要按照《决定》要求,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完善财产税制,伴随经济发展相应提高直接税比重,并完善税收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 三是要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财力。完善地方税体系对于形成地方稳定的收入来源,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发挥税收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决定》要求,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调节财富分配,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加快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拓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20. (五)税制改革路线图 简化税制、公平税负、完善税权、有利遵从、分步实施。

  21. 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自8月1日,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

  22. 2.所得税改革

  23. 企业所得税改革 协调 企业 所得税 重点 管理 改进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制度 缓解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经济型重复征税 完善收入归属机制、规范非营利组织所得税;健全境外投资抵免

  24. 个人所得税改革 步骤 个人 所得税 重点 管理 转变税制模式,完善税制要素 逐步调整费用扣除额;简并工薪所得税税率;向综合个人所得税高度 逐步健全个人收入监控机制

  25. 3.构建地方税体系 楼继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地方税体系,“营改增”全部推开后,失去营业税支撑的地方税税收在全国税收中的占比将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地方税体系?中央税是什么?地方税又是什么?没有营业税后的地方主体税种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必须加以解决。

  26. 房地产税 收入 房地产税 方向 范围 房地合一,商住合一,城乡合一,简化税种,整合规费 市县级财政地方税主体税种 取消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调整契税(2015) 重点研究房产保有、交易环节税收改革方案,其改革将是一个协调的整体改革,“稳步推进”是这项改革的基本特征。

  27. 车船税 方式 车船税 方向 管理 适当提高高能耗车辆税率 税收立法(2011) 健全委托征收制度

  28. 资源税 计税 资源税 方向 收入 扩大征税范围,主要是取消水资源费,取消耕地占用税 从量从价相结合 逐步调高中央分成比例 国际税制绿化大势及国内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需求要求资源税加快改革。顺序依次为:石油和天然气(2011)、煤炭、金属矿原矿、非金属原矿、水资源。

  29. 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 方式 环境 保护税 方向 管理 排污费改税 税收立法(2014?) 健全委托征收制度 理清环境保护范畴的税和费是环境保护税出台的前提。环境税改革总体思路:正税清费。 环境税两大难点。一是与资源税、增值税协调;二是我国环境收费较多(排污费、矿产开发保护费等)。

  30. 地方附加税 完善 地方税 方向 目标 谋求城建税独立还是合并到附加税? 2012年完善城建税 取消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合并为地方附加税 2012年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主要是赋予其正式税收地位,直接以纳税人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保证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

  31. 四、共赢善治:积极参与税收征管改革 模式战略 纳税 服务 始于纳税人需求 税收 征管 管理 税法遵从 细分战略 稽查 征收 基于纳税人满意 终于纳税人遵从 目标战略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32. (一)税收征管方式变革路径 征纳 分离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以征 代纳 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纳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 以纳 代征 纳税人在税收征纳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

  33. (二)定位:两提高、两降低 提高税法遵从度 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质量效率 降低征纳成本 降低税收流失率

  34. 1 2 3 5 4 (三) 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内涵 清晰界定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并确定相应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进行征管制度设计,开展征管活动。 把风险管理贯穿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对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和递进式的风险管理策略。 对管理对象科学分类,对管理职责合理分工,对管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税收征管集约化水平。 抓住管理重点,切实提高重点税源管理水平,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征管水平的提升。 应用信息技术科学发展成果,大力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为税收征管提供有力依托。

  35. (四)共赢善治:税收治理的战略路径 1.税收治理的制高点是税收伦理塑造:充分相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依靠纳税人、服务纳税人,积极塑造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积极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构建以诚信纳税为基本内容的税收伦理观。一要完善纳税诚信体系建设;二要优化税收宣传效果;三要简化办税程序;四要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2.税收治理的切入点是税源管理。加强税源管理就成为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一要推进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二要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三要健全信息管税机制。 3.税收治理的突破点是群防群治。切实提高税收治理能力,客观上要求善于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纳税人,共同分析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涉税风险与矛盾,群防群治。一要建立纳税人自我约束机制;二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三要有序扩大纳税人参与度。 4.治理的着力点是税收法治。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内涵是把税收征管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一要建立健全具有“良法”特征的税收制度体系;二要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三要强化税收权力监督制约。

  36. (五)税收征管模式升级 1.完善国税、地税征管职责划分办法,切实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同时必须积极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打造税收征管模式升级版。 2.《决定》提出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这为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利契机和可靠保障。要按照《决定》要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优化纳税服务为基础,以推进税收管理平台建设和国税、地税间及其与外部门的信息共享为抓手,促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变革与创新,使税收征管工作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化。 3.推进《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的生效、执行,加强国际间税收情报交换和信息共享,提升跨境税源管理水平,优化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与管理,强化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提升税收征管国际化水平,保障国家税收权益。

  37. 五. 量力而行:发现并重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定位影响企业的发展空间、业务系统、成本结构、收入来源和投资价值。

  38. (一) 关注商业模式的必要性 技术变革 互联网,信息技术… 发展机会 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收入增长,消费理念、能力和行为变化。 金融系统 价值理念普及,金融工具日益丰富, 金融市场类型多样 企 业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和不确定 产业链格局变化与 资源能力充裕 研发、制造、供销,人才,管理等资源能力及服务日益充裕。 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变化

  39. (二)新商业环境下企业发展 商业模式 商业机会 金融策略 战略与投资计划 运营管理

  40. (三)感悟商业模式的魅力 1.浙江“万村千乡”工程(好立方:山寨沃尔玛) 2.中国家装“业之峰”(1997年成立,“脱离主材,专心做好工程”,近三年,凭借“脱离主材,专心做好工程”,年创产值50亿元。) 3.安徽合肥某地产公司摇身一变,成最大小商品市场的主导者。 4.国美电器、苏宁电器、…… 路径:店铺模式——“饵钩模式”——“模式创新” 思考: 沃尔玛就是开杂货店的,可口可乐是卖汽水的,微软是卖软件的,国美是开电器店的,小肥羊是开火锅店的。为什么这些普通的行业却成功了?道理只有一个:无论高科技、低科技,都能成功,关键是你要找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并把商业模式的赢利能力快速发挥到极致。

  41. (四)商业模式的基本理念 1.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聚合资源能力,创造价值。 2.企业价值:从资产价值、销售规模和利润规模到投资价值,从利润回收期到投资价值回收的期限倍数。 3.控制:从传统控制理念和模式—通过控股拥有资产,到以价值分享吸引资源能力,以软实力运营资产。 4.竞争:利己利人,利益相关者皆大欢喜!推动商业进步。 ——沃尔玛成为世界首富,阿里巴巴之所以日近斗金,其本身没有生产一样产品,但是它们却成功的创造了商业模式。 评价商业模式的标准:创新、赢利、客户价值挖掘、风险控制、后续发展、整体协调、行业领先

  42. (五)常见商业模式解读 1.专业化模式:因为精,所以深,深就提高了门槛,一旦市场打开,后期几乎不需要有更多投入。微软 2.独创产品模式:具有非同一般的生产工艺、配方、原料、核心技术,又有长期市场需求的产品。(研发成本高、市场认知度低,苹果) 3.策略跟进模式。策略跟进即强者跟随。如:腾讯、三星。 4.中介模式。作为中介的企业通过吸引供应商和消费群两方面关注,而为他们提供沟通渠道或交易平台,以从中获取不断升值的利润。(阿里巴巴、苏宁)(江南春:把液晶电视装在楼宇电梯口播放广告,然后收取广告费) 5.产品金字塔模式: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偏好,从而达到客户群和市场拥有量的最大化,塔底低价位、大批量;塔顶高价位、小批量,靠精益求精获取超额利润。(美国的马特尔公司芭比娃娃) 6.战略领先模式。起步领先不代表永远领先,所以适时改变竞争策略,由静态到动态,确保始终领跑,利润源源不断。 7.产业链整合。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 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43. 欢迎批评指正! 三个人拿同样的一两银子做生意,第一个人买来草绳做草鞋,赚了一钱银子;第二个人看到春天来临,买了纸和竹子做风筝,赚了十两银子,第三个人看到到人参资源将慢慢枯竭,于是买了很多人参种子,走到人迹罕至的深山播下,七年后收获上好七年野山参,收获30万两银子。 第一个人作的是衣食住行的生意,总会有市场,每个人都可做,因此收获一分利,如同现在很多人靠产品与规模取胜。 第二个人作的是吃喝玩乐的生意,跟随潮流,目标客户范围扩大百倍,而收获十分利,如同现在的新浪赚大众无聊时的钱,靠眼光取胜。 第三个人看的是未来商机,敢做善忍,靠的是格局取胜。 格局不能决定一个企业现在能赚多少,却能决定未来能做多大和能走多远! 谢谢,欢迎批评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