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likes | 616 Views
第四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复杂的组成和结构是其多种多样生物学功能的基础;而蛋白质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则是其结构的反映。蛋白质一级结构包含了其分子的所有信息,并决定其高级结构,高级结构和其功能密切相关。.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与同源性 实例:细胞色素C. 2 、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 实例:血红蛋白质异常病变 镰刀型贫血病. 1. 同源蛋白质 ( 不同生物中行使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质) 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性
E N D
第四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蛋白质复杂的组成和结构是其多种多样生物学功能的基础;而蛋白质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则是其结构的反映。蛋白质一级结构包含了其分子的所有信息,并决定其高级结构,高级结构和其功能密切相关。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与同源性 实例:细胞色素C 2、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 实例:血红蛋白质异常病变镰刀型贫血病
1.同源蛋白质(不同生物中行使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性 1.同源蛋白质(不同生物中行使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性 细胞色素C是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上一种含Fe的蛋白质,在生物氧化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通过数百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一级结构的研究表明: (1)亲缘关系越近,AA顺序的同源性(相似性)越大。 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相比较AA差异数目 黑猩猩 0 鸡、火鸡 13 牛猪羊 10 海龟 15 狗驴 11 小麦 35 粗糙链孢霉43 酵母菌 44 (2)尽管不同不同生物间亲缘关系差别很大,但与细胞色素C功能密切相关的AA顺序却有共同之处,即保守顺序不变。
2.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 (1)分子病—指蛋白质分子中由于AA排列顺序与正常蛋白质不同而发生的一种遗传病(基因突变造成的)。 • 镰刀状细胞贫血病:病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乃至红细胞的量都较正常人少,且红细胞的形状为新月形,即镰刀状。此种细胞壁薄,而且脆性大,极易涨破而发生溶血;再者,发生镰变的细胞粘滞加大,易栓塞血管;由于流速较慢,输氧机能降低,使脏器官供血出现障碍,从而引起头昏、胸闷而导致死亡。 • 病因:血红蛋白AA顺序的细微变化 正常人HbA—N6Glu 病人 HbS—N6Val
HbA H2N Val-His-Leu-Thr-Pro-Glu-Glu-Lys-COOH HbS H2N Val-His-Leu-Thr-Pro-Val-Glu-Lys-COOH 形成分子表面的疏水小区 正常红细胞 镰刀形红细胞
镰刀状细胞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 • 研究表明,HbS和HbA在氧合状态下没有多大区别。但在脱氧情况下, HbS的溶解度剧烈下降(1/25 HbA )。
二、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与功能 • (一)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一) 、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肌红蛋白的功能:哺乳动物肌肉中储存氧并运输氧的蛋白。 (2)肌红蛋白的结构特点:1963年,Kendrew a .一条多肽链,153个氨基酸残基,一个血红素辅基,分子量17600。 b.肌红蛋白的整个分子具有外圆中空的不对称结构,肽链共折叠成8段-螺旋体(A-H),最长的有23个氨基酸残基,最短的有7个氨基酸残基。拐弯处多由Pro、Ser、Ile、Thr等组成。 c.具有极性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分布于分子表面,而带非极性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多分布于分子内部,使肌红蛋白成为可溶性蛋白。
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 (Y代表在给定的氧压下 肌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 Y= [Mbo2] (1) [Mbo2]+[Mb] Y PO2 1.0 Y= (2) K+PO2 0.5 由(1)可见:Y=1时,表明所有肌红蛋白的氧合位置均被占据,即 肌红蛋白为氧饱和。 由(2)可见: Y=0.5时,肌红蛋白的一半被饱和,PO2=K解离常数为肌红蛋白一半被饱和时的氧压。 Po2 10 20 30 40 50
(二) 、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血红蛋白的功能:存在动物血液的红细胞中,具有运输O2和CO2的功能;血红蛋白还能和H+结合,从而可以维持体内pH. (2)血红蛋白的结构特点: a.是四个亚基的寡聚蛋白,574个AA残基,分子量65000 b.成人的血红蛋白为22 c. 链由141AA残基组成, 链由146AA残基组成。 四种肽链的三级结构与肌红蛋白相似,各自内部有一个血红素辅基。
血红蛋白含有四条肽链,每一条肽链各与一个血红素相连接。血红素同肽链的连接是血红素的Fe原子以配价键与肽链分子中的组氨酸咪唑基的氮原子相连。血红蛋白含有四条肽链,每一条肽链各与一个血红素相连接。血红素同肽链的连接是血红素的Fe原子以配价键与肽链分子中的组氨酸咪唑基的氮原子相连。
氧合引起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 • 别构蛋白:蛋白质分子中不止有一个配基的结合部位(活性部位),还有别的配基的结合部位(别构部位)。别构蛋白都有别构效应。 • 别构效应:蛋白质与配基结合后改变蛋白质的构象,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的现象。 • 别构蛋白一般都是寡聚蛋白质。
同促效应: 不同亚基之间发生作用的部位是相同的, 如都是活性部位,则产生同促效应. 同促效应 负协同效应 正协同效应 类似双曲线 S形曲线 (血红蛋白)
非氧合蛋白中四个亚基间的相互作用 Asp His 2 1 2 1 COO- NH3+ 94 146 Arg Asp Lys NH3+ COO- 40 126 141 Asp Arg Lys NH3+ COO- 126 40 141 His Asp 94 BPG: 2,3-二磷酸甘油酸
与氧结合时血红蛋白的变构过程 • 1.血红素中铁原子的变化 高自旋状态 低自旋 (非氧合,原子半径较大)(氧合,原子半径较小)
2.亚基三级结构及整个蛋白四级结构的变化 铁原子的位移 F8His的位移 使F螺旋、EF拐角及FG拐角发生位移 F 螺旋向H螺旋移动 氢键断裂 导致四级结构的盐桥破坏 挤出BPG分子。 • 脱氧血红蛋白与氧合血红蛋白构象的转变 T R 紧张态松弛态 构象紧密 构象松弛 氧亲和力低 氧亲和力高
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 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Y)定义为: 血红蛋白中被占的氧合部位 Y= 血红蛋白中氧合部位总数 1.0 [O2]n 氧 饱和度(Y) (Hill经验 公式) 0.5 Y= K+[02]n Pno2 Y= 20 40 60 80 100 Po2(torr) K+Pno2
血红蛋白S形氧合曲线的生理意义 • S形氧合曲线反应了血红蛋白对 于O2的结合与解离,存在协同作用。使血红蛋白更有效地担负输送氧的任务。 1.0 氧 饱和度(Y) 肺泡中Po2=100 0.5 肌肉中Po2=26 20 40 60 80 100 Po2(torr)
Hb Myoglobin O2 Hemoglobin O2 0 20 40 60 80 100 活动肌肉毛细血管中的PO2 肺泡中的PO2 Hb- O2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 血红蛋白输氧功能和构象变化
H+、CO2和BPG 对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影响 氧亲和力:指血红蛋白对于氧的结合牢固程度。(在一定氧分压下,氧亲和力越高,即氧结合越牢固。相反,氧亲和力越低,组织就能得到更多的氧供应) H+、CO2的影响:1914年,C.Bohr发现,高浓度的H+和CO2促使氧合血红蛋白分子释放O2,而高浓度的O2促使脱氧血红蛋白分子释放H+和CO2。——血红蛋白对O2、 H+和CO2结合的这种相互关系叫波耳效应。 波耳效应的生理意义 H+ CO2 + O2 肌肉pH7.2 Hb HbO2 +H+ +CO2 肺泡pH7.6
BPG的影响:BPG和O2对血红蛋白的结合是排斥的 BPG降低血红蛋白亲氧能力的重要生理意义:BPG是红细胞中存在的糖代谢中间产物。当血液流经O2分压较低的组织时,红细胞中的BPG可促进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以满足组织对O2需要。BPG浓度越大, O2的释放量越多。红细胞中BPG浓度的变化是调节血红蛋白对氧亲和力的重要因素。实例:在高山上;肺气肿病人;储藏血液。 Y 1.0 0.5 有BPG Po2
煤气中毒的机制 • 一氧化碳(CO)也能与血红素Fe原子结合。由于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O2的200倍,因此,人体吸入少量的CO即可完全抑制血红蛋白与O2的结合,从而造成缺氧死亡。急救方法是尽快将病人转移到富含O2的环境中(如新鲜空气、纯氧气或高压氧气),使与血红素结合的CO被O2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