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细胞因子 ---- 干扰素

细胞因子 ---- 干扰素. 应用及前景展望. 组员:宋丹丽 陈丹丹 吴雯 赵姗. 主要内容. 一、细胞因子的概述 二、干扰素的简介 三、干扰素的应用 四、对干扰素的前景展望.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血细胞生成、细胞生长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细胞因子 ---- 干扰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细胞因子----干扰素 应用及前景展望 组员:宋丹丽 陈丹丹 吴雯 赵姗

  2. 主要内容 • 一、细胞因子的概述 • 二、干扰素的简介 • 三、干扰素的应用 • 四、对干扰素的前景展望

  3. 细胞因子 • 细胞因子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血细胞生成、细胞生长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 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

  4. 众多细胞因子在体内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等方式发挥作用,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等多种生理特性,形成了十分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参与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5. 干扰素的简介 • 干扰素(IFN)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它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 也就是说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6. 一干扰素在肾癌上的应用 • 肾癌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肾癌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均不敏感,肾癌术后的进一步治疗成为临床上的-个难题。免疫治疗是通过调动机体固有防御能力去抵抗肿瘤,相关国外报道也均提示使用干扰素对于肾癌术后的疗效确切,使干扰素成为肾癌术后治疗的一线药物。 • 应用干扰素治疗肾癌的方案目前尚未统一,而各研究中心所选择患者的标准、用药剂量、方法、途径、周期各不相同。因为,高剂量静脉注射用药或连续用药,虽然,可以产生超过30%的治疗反应,但毒性亦明显增大;而较低剂量静脉注射或高剂量皮下注射会产生不稳定的治疗反应,但中毒程度轻微。 • 现研究发现,对肾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α-干扰素6X106 U治疗,隔日l 次,疗程3~12个月。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减少, 90例患者在观察期间,83例(92%)完成了3~12个月的疗程,不良反应经相应的对症处理后好转。结果提示,对于能够耐受的肾癌患者术后应用α干扰素6X106 U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7. 干扰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 研究应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检测不同浓度IFN 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 MTT 法结果显示:IFN-α、INF-γ干预24、48 和72h后, 随着时间和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 此研究表明, IFN -α和IFN -γ均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 同一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或者同一种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 细胞增殖能力逐渐降。

  8. 干扰素对治疗白血病的应用 • γ -干扰素(IFN-γ )是一种有效的促炎症反应及抗肿瘤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类型的免疫活性细胞产生,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且可能在行使allo-HSCT的患者发生GVHD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 PS:allo-HSCT指的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 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

  9. IFN-γ 在GVHD中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一方面,IFN-γ 可诱导DC成熟,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和NO,这均可加剧aGVHD反应。而另一方面,IFN-γ 可诱导Fas受体在供者T细胞上的表达,导致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降低供者T细胞对宿主抗原的反应性,这又可以减轻GVHD 。IFN-γ 可促进局部炎症反应,而在系统水平上,IFN-γ 又起始了抗炎症反应。因此,IFN-γ 在不同的情况下可发挥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 PS:DC指的是机体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 Fas:有关细胞凋亡的膜表面分子 。

  10. 在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 • 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是清除体内HBV-DNA及HBeAg,并诱导血清中HBeAg转化为抗-HBe,使肝细胞核内HBeAg消失,肝脏组织学病变改善及ALT恢复正常。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从30%~60%不等。

  11. 以下几种情况能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 1:治疗前血清ALT或AST有反复波动或酶的活力有持续升高者; • 2:治疗前血清HBeAg的P/N值异常而偏低(P/N5-8)或HBV-DNA水平低(<100pg/ml)者; • 3:有明确急性发病史,病情较短者; • 4:应用干扰素剂量宜大,隔日皮下或肌肉注射1次,疗程宜长,一般6~12个月为一疗程; • 5:肝脏病理有活动必炎症病变者疗效佳; • 6:无重叠感染者(如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等); • 7:无HIV感染或免疫抑制治疗者; • 8:肝组织内含铁量低者; • 9:治疗期间血清中无干扰素和抗体产生者; • 10:女性患者疗效比男性为佳。

  12. 对干扰素的前景展望 • 自干扰素被发现以来,人们即对其临床应用寄托以极大希望,特别是干扰素除能诱生抗病毒抵抗力以外,尚能调节免疫应答和增强抗肿瘤活力,涉及范围很广,与临床各科几乎都 有一定的关系。而且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人类采用基因操作方法可生产出大量高效价的重组干扰素基因工程产品。而且经过临床应用治疗表明,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无严重副反应。因 此,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批准生产使用重组干扰素制剂,治疗多种疾病。但主要用于临床肿瘤、病毒性感染等治疗,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血细胞白血病、病毒性角膜炎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3. 在干扰素研究中,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当前看来,从多个角度对干扰素的结构进行改造,以赋予其新的功能以及大量生产高质量的干扰素制剂可能是最重要的两大问题。不同干扰素的组织亲和性和生物学作用亦有待了解。干扰素的提纯和测定方法尚不够稳定和简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干扰素研究广泛深入地发展,,也将为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展示新的希望。在干扰素研究中,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当前看来,从多个角度对干扰素的结构进行改造,以赋予其新的功能以及大量生产高质量的干扰素制剂可能是最重要的两大问题。不同干扰素的组织亲和性和生物学作用亦有待了解。干扰素的提纯和测定方法尚不够稳定和简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干扰素研究广泛深入地发展,,也将为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展示新的希望。

  14. 未来的临床研究中,干扰素独特、多样的生物学效应是开发这种细胞因子治疗优势的基本点,将干扰素与癌症疫苗或病毒疫苗结合使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方法,可能是在机体内产生最佳的和持久的抗癌应答及抗病毒应答的重要途径

  15.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