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44 Views
RNA 肿瘤病毒亚科 —— 人类嗜 T 细胞病毒( HTLV ) 泡沫病毒亚科 —— 与人类疾病无关 慢病毒亚科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 反转录病毒科. 第二十五章 反转录病毒. 核衣与核心 —— 呈圆锥状. 两条相同的正链 RNA 有衣壳蛋白和核衣壳蛋白 有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 结构:. 脂质双层 糖蛋白刺突. gP120 gP41. 包膜. 与细胞受体结合,易发生抗原性漂移(疫苗困难).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即艾滋病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E N D
RNA肿瘤病毒亚科——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 泡沫病毒亚科——与人类疾病无关 慢病毒亚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反转录病毒科 第二十五章 反转录病毒
核衣与核心——呈圆锥状 • 两条相同的正链RNA • 有衣壳蛋白和核衣壳蛋白 • 有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 结构: 脂质双层 糖蛋白刺突 gP120 gP41 包膜 与细胞受体结合,易发生抗原性漂移(疫苗困难)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球形病毒,80-120nm
复制 包膜刺突gP120与CD4+细胞受体结合 gP41促进包膜与细胞融合脱壳 释放RNA+ 逆转录酶 RNA RNA+-DNA- RNA水解酶 DNA-—DNA+ 部分 部分 转录 拼接 加帽加尾 整合酶 小部分复制 mRNA 子代RNA 整合于细胞染色体中(前病毒) 装配 结构蛋白 调解蛋白 RNA多聚酶 6-10年潜伏 子代病毒 前病毒活化 出芽释放 加包膜
分型:HIVI型和II型 • 抵抗力:很弱,56℃30分钟灭活,对消毒剂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性:HIV感染者(不能转阴,终身带毒)及AIDS患者(血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 • 传播途径——性途径(同性、异性) ——血行传播(输血、吸毒、其它) ——垂直传播 • 致病机制:CD4T细胞(TH)为靶细胞,其减少及功能丧失导致免疫功能全面缺损
临床表现 • 急性感染期:感染2-4W开始,持续2W左右,自行消退,上感症状(发热、咽痛、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 • 临床潜伏期:6-10年(0.5-13年),一般无症状或AIDS相关综合征(疲劳、体重下降、发热等) • 免疫缺损期: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不治疗,2年内死亡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检测抗体 1.感染细胞涂片或提取物抗原,检查抗体(ELISA,IFA) 2 Western Blot WB 确证实验(抗p24,gp120的抗体) (二)检测病毒及其组分 1.病毒分离 淋巴细胞或细胞株——CPE融合细胞 2.病毒抗原 ELISA核心蛋白p24 3.病毒核酸RT-PCR ,敏感度20~50 copy/ml
四、防治原则 • 措施 ①宣传教育 同性恋,异性恋,吸毒,血友病 ②输血,血液制品 ③国境检疫 ④监测系统 • 疫苗: 1 基因工程疫苗 gp120 gp41 2.合成寡肽和重组疫苗 • 治疗: ①核苷类 AZT,ddc,ddI,拉米夫定 (3TC) ②非核苷类 ③蛋白酶抑制剂
下列情况不传播艾滋病 • 一般接触不传播: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 • 不经公共设施传播:马桶、电话、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 • 咳嗽、打喷嚏不传播 • 蚊虫叮咬不传播
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 2003年有500万人感染HIV病毒(比以往任何一年都高),使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总人数达到3800万的历史最高纪录。 • 2003年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 • 每天约有14000名新增HIV感染者 其中:近一半发生在妇女, 一半是15—24岁的年轻人。
东欧和中亚 120万 西欧 60万 北美 1百万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100万 北非和中东 550 000 加勒比海地区 47万 南亚和东南亚 640万 次撒哈拉非洲 2500万 拉美 160万 澳洲和新西兰 15 000 共计: 3800万 至2003年末,全球HIV 估计数
亚洲艾滋病流行概况 • 艾滋病蔓延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2003年新感染者约为110万人,约有50万人死于艾滋病。 • HIV感染者约为740万(540万-1050万) • 大部分国家的HIV感染率不到1%。
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概 况 • 1985年发现第1例 • 2003年 感染者62159例 病人8742例 死亡2359例 • 2004年6月累计HIV感染者 68512例 病人 13004例(王陇德副部长7月谈话) 2004年1—6月报告发病数 1192例, (2003年全年 1145例) 死亡 210例,死亡率17.6%, 居各种传染病死亡率的第4位。
HIV感染者数 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1-10000 >10000 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形 势 1 1、波及范围广,全国低流行,局部高流行
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形 势 1 1、疫情上升趋势明显
1989年我国只在云南吸毒者发现HIV感染者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TAIWA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HAINAN
1995年我国在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省份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TAIWA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HAINAN
至2000年底26个省报告在吸毒者中发现感染者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TAIWA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HAINAN
至2001年底29个省报告在吸毒者中发现感染者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TAIWA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HAINAN
至2002年底31个省报告在吸毒者中发现感染者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SHANDONG QINGHAI SHANXI SHAANXI HENAN JIANGSU TIBET SHANGHAI SICHUAN HUBEI ANHUI ZHEJIANG JIANGXI HUNAN GUIZHOU FUJIAN YUNN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GUANGXI TAIWA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HAINAN
辽宁省艾滋病疫情 • 1991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 • 截止2003年12月31日 • 报告HIV感染者231例(0.5/10万) • 其中艾滋病病人 46 例 • 死亡 18 例
辽宁省艾滋病疫情全国排位 • 超过10000例: 1个省 • 5000--10000例: 2个省 • 1000--5000例: 4个省 • 500-1000例: 5个省 • 100-500例: 12个省(含辽宁) • 少于100例: 7个省 • 辽宁在全国排第 18 位
辽宁省HIV+/AIDS地区分布 >20 例 11-20 例 5-10 例 1-4 例 铁岭 阜新 沈阳 抚顺 朝阳 锦州 辽阳 本溪 盘锦 葫芦岛 丹东 鞍山 营口 大连 截止2003年12月31日
细胞内增殖—反式激活细胞癌基因 整合为前病毒—转化→恶化或活化癌基因 演变为T淋巴细胞白血病 HTLV-1 HTLV-2引起毛细胞白血病和CD4+T细胞淋巴瘤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 • 可引起人类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两型HTLV-1,HTLV-2 • 球形,单链RNA并有逆转录酶,双层衣壳,外有包膜及刺突 • HTLV-1可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性交、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 HTLV仅感染CD4+T淋巴细胞 • 无有效防止感染措施及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