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496 Views
社区老年保健. Health Care of Older People in Community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内容提要. 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老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护理. 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 一、老年人的概念 WHO 采用的标准: 发达国家 65 岁以上 发展中国家 60 岁以上. 表示年龄的方式. 年代年龄 —— 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 生理年龄 —— 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
E N D
社区老年保健 Health Care of Older People in Community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内容提要 • 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 •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 老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护理
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 • 一、老年人的概念 • WHO采用的标准: • 发达国家65岁以上 • 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
表示年龄的方式 • 年代年龄——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 • 生理年龄——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 • 心理年龄——根据个体心理学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 • 社会年龄——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
生理年龄 • 生理年龄分期 • 出生至19岁:生长发育期 • 20—39岁为成熟期 • 40—59岁为衰老前期 • 60岁以上为衰老期 • 评定指标:血压、呼吸量、视觉、听觉、血液、握力、皮肤弹性等
心理年龄 • 心理年龄分期: • 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 • 20—59岁为成熟期; • 60岁以上为衰老期。 • 心理年龄和年代年龄的含义不一样,也不同步。
社会年龄 • 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角色作用确定个体社会年龄。 •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起的作用越大,社会年龄就越成熟。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 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不断增加的动态过程 老年型社会(WHO) •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7% •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10%
世界范围内的特点 • 全球人口老龄化数目 • 1950年——2.0亿 • 1975年——3.5亿 • 2000年——5.9亿 • 2025年——11.0亿(预计)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 老年人口 • 规模巨大 • 起步晚、 • 速度快 • 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严重 • 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 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 经济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 • 发达国家“先富后老”, • 我国“先老后富”或“未富先老”老龄化需求高于经济发展的承受程度 老年人健康保健问题突出
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 目前,老年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 • 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 • 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万~1900万人 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是80岁以上的高龄女性
老年型社会特征 •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 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和家务劳动增多 • 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化 • 老年病所占比例上升 • 增设老年服务机构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特殊问题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退休人员↑→社会经济负担↑ • 老年人退休金由在职工作的人负担 • 社会系数:1998年为1:8.2 • 2000年为1:6 • 2025年为1:2.2(预测)
对社会福利及保障的影响 • 政策、法规: •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 用于离退休者的保险福利费用比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得多。 • 费用增加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 • “4、2、1”家庭: • 一对夫妻,四位老人,一个孩子的倒金子塔形家庭。 • 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削弱,即家庭养老功能不足。
劳动生产率降低、产业结构老龄化 • 劳动者年龄结构老化,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 • 考虑老人对衣食住行的各种消费品的需求,必须增加老年人所需的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增加 • 衰老是一个多因素、途径复杂、综合的生理退行性变化过程。 • 老年人患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 • 医疗费用开支占总医疗费用一半以上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 从四个方面评估 • 功能性能力 • 躯体健康状态 • 心理健康状态 • 社会环境因素
功能性能力 • 1、自理能力:洗澡、穿衣、进食等不需要别人协助 • 2、操持家务能力:打电话、购物、自理经济、做一点家务等 • 3、评估工具:日常活动功能量表 日常生活操作能力量表
躯体健康状态 据估计,70岁老人的脑、肾、肺、肌肉等脏器组织的细胞数目相当于发育最旺盛时期的60% • 体表外形的变化 • ■器官萎缩 • ■骨骼脆、肌肉弱、关节僵硬 • ■血管硬化 • ■呼吸功能降低 • 据估计,70岁老人的脑、肾、肺、肌肉等脏器组织的细胞数目相当于发育最旺盛时期的60% • 6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有骨质增生现象。 6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有骨质增生现象。
躯体健康状态 • ■消化能力差 • ■脑细胞的减缩 • ■感觉机能明显减退 • ■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下降 • ■免疫功能减弱 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动作协调性差。 出现眼花、耳聋,嗅觉、味觉、冷热觉、关节位置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性腺、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脑垂体等内分泌腺普遍出现衰老性变化。
躯体健康状态 • 评估方法: • 1、物理检查手法及辅助检查 • 2、评估量表:如Tinett平衡和步态评估表—发现老年人活动能力受损并量化问题的严重程度
心理健康评估 • 包括两个方面:老年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 主要内容:感觉、知觉、记忆、智力、情绪、情感、性格、需要、兴趣、自我意识等 • 测量工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老年人抑郁量表等
社会健康: • 评估的两个方面 • 人际关系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参与的程度 • 评估内容: • 家庭居住情况, • 婚姻状况, • 与亲朋好友、邻里关系, • 与社会组织关系,职业状况等等。
社区老年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护理 • 心理问题 • 体温调节能力减弱 • 跌倒——意外伤害 • 尿失禁和尿潴留 • 便秘 • 卧床不起 • 皮肤瘙痒 •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 • 感知觉的变化 • 记忆的变化 • 智力的变化 • 情绪、情感的变化 • 需要的变化 • 兴趣的变化 • 性格的变化 • 自我意识的变化
老年人感知觉的变化 • 1、视觉:60岁以后视力急剧下降,出现 “老花眼” • 2、听觉:高音听力显著衰退;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减弱 • 3、味觉、嗅觉:味觉敏感程度减退,对香气的感受性变差 • 4、皮肤感觉:皮肤感觉逐渐老化
老年人记忆的变化 • 1、记忆过程:瞬时记忆减退,短时记忆变化较小,长时记忆衰退明显 • 2、记忆内容:意义识记保持较好,机械识记减退较快 • 3、再认活动保持较好, • 再现活动明显减退
老年人智力的变化 • 1、晶体智力:(后天获得,与知识、文化、经验积累和领悟能力有关)易保持,80岁后明显减退 • 2、流体智力:(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减退较早较快,50岁后开始下降,60岁后减退明显 动作性智力60岁开始衰退 • 语言性智力80岁以后明显下降
老年人情绪、情感的变化 • 关切自身健康状况的情绪活动增强 • 更倾向于控制情绪表现和情感流露 • 消极悲观的负性情绪逐渐开始占上风 • 主要负性情绪和情感:失落感、孤独感、疑虑感、抑郁感、恐惧感
老年人需要的变化 • 老有所养 • 后继有人 • 老有所归 • 老而有爱 • 老而受尊
老年人兴趣的变化 • 兴趣范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小 • 对事物关注面趋于狭窄 • 对新事物缺少激情 • 好奇心逐渐减弱 • 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变得冷淡 • 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逐渐下降
老年人性格的变化 • 1、固执、刻板、退缩、墨守成规 • 2、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淡漠对待周围亲友 • 3、好猜忌、多疑,总怕儿女算计自己,不信任周围人
老年人自我意识的变化 • 老年意识——自己感到自己的确老了的一种意识状态 • 对社会、对人生和对自己的认识逐渐丰富和深刻,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入木三分 • 有明显的丧失感,生命的老化毫不留情,年轻与风光不再
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六大原则 • 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即完整、全 面、客观地了解自己 • 自知之明 • 接受自己 • 不讨厌自己,理智地对待自己的优点 • 不苛求自己,理智地原谅自己的错误等
幸福感体验 • 是人生活在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情感体验 • 幸福感的体验会抑制自己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从而避免心里烦恼、苦闷、焦虑等
实践劳动 • 劳动可以开发自身的潜能,可以摆脱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和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可使人保持与现实的联系,因此,此原则对心理保健有积极意义。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良好的人际关系 • 可以消除孤独感和隔离感 可以提高自我价值感 • 可以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 形成互相关心帮助的格局 •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寻求帮助 • 个人的自助能力和自我了解能力有限 • 通过寻求帮助,特别是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解决自己的能力难以控制、难以客观认识的问题
思 考 题 • 如何解决我国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 根据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原则,制定一套老年人心理保健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