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74 Views
初中科学修订版八上第二章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有关本节内容 (观察和活动) 1 、我们关心天气: 识别符号,记录天气及对生活的影响 2 、天气日历: 制作天气日历,画一月的气温变化柱状图 3 、温度与气温: 温度测量,画一天气温变化图 4 、风向和风向标: 制作风向标,风速与等级,描述风速(旗子) 5 、降水量的测量: 制作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画降水量柱状图 6 、云的观察: 云的分类 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对气温、云量、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 综合分析
E N D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有关本节内容(观察和活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有关本节内容(观察和活动) 1、我们关心天气:识别符号,记录天气及对生活的影响 2、天气日历:制作天气日历,画一月的气温变化柱状图 3、温度与气温:温度测量,画一天气温变化图 4、风向和风向标:制作风向标,风速与等级,描述风速(旗子) 5、降水量的测量:制作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画降水量柱状图 6、云的观察:云的分类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对气温、云量、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 综合分析 阅读材料:气象台如何预报天气的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 章前言(1页) • 第1节 大气层(3页) • 第2节 天气和气温(3页)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6页) •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4.5页) • 第5节 风(3页) •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4页) •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2页) •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4页) •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 干旱气候(7页) • 本章提要(1页) • 共39页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 章前言(1页) • 第1节 大气层(4页) • 第2节 气温(4页)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11页) • 第4节 风和降水(6.5页) • 第5节 天气预报(2.5页) •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6页) •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6页) • 本章回顾(1页) • 本章知识结构图(1页) • 共(42页)
章目录比较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 章前言(1页) • 第1节 大气层(4页) • 第2节 气温(4页)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11页) • 第4节 风和降水(6.5页) • 第5节 天气预报(2.5页) •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6页) •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6页) • 本章回顾(1页) • 本章知识结构图(1页) • 共(42页) • 章前言(1页) • 第1节 大气层(3页) • 第2节 天气和气温(3页)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6页) •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4.5页) • 第5节 风(3页) •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4页) •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2页) •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4页) •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 干旱气候(7页) • 本章提要(1页) • 共39页
第1节 大气层 • 大气的温度 新增对流管实验 • 大气的分层 • 对流层 陈述+问题+活动(两实验→画图)+结论,联系应用 • 阅读: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 练习:3题
第2节 气温 • 天气是什么 定义+测量工具介绍+思考与讨论 百叶箱:图片+思考与讨论+活动 气温与生活活动的关系 • 气温 • 阅读:华氏温度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几种农作物的最适生长温度 • 练习:3题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 大气压的存在 变生活图像、增趣味实验、变阅读材料 • 大气压的大小 变思考与讨论,促思维发展 •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增水的不同沸点,变阅读材料,切中核心内容,体现情感与技术 • 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练习:5题 现象→实验→原理→应用(技术) →类比液体→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第4节 风和降水 增阅读:天气图上风的表达 • 风 • 空气的湿度 变文中的陈述为单列的活动 • 降水 • 练习:3题
第5节 天气预报 • 怎样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 增云量与降水等级 • 天气图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天气预报与农业环境 • 练习:2题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 气候 调换顺序、景观图 • 影响气候的因素 整合内容 删加热水和煤油实验、比热概念及几种物质的比热 • 季风 • 气候变化 •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阅读:竺可桢 • 练习:5题
第7节 中国的气象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删“许多动物的行为和气候变化有关” • 我国东部的季风区 删:思考“干旱地区适宜种植哪些农作物 •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 寒潮、台风和洪水 变陈述为单列的思考讨论 增: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增:台风的危害 • 练习:3题 • 删:阅读“卡特里娜飓风” • 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八上第2章的主要变化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华 氏 温 度 吸盘—动物身上的马德堡半球 “联盟11号”飞船的重大事故 天气图上风的表达 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竺 可 桢 • 1、内容的整合。 • 2、实验增3删1。 • 3、阅读增4变2。 •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 5、变“讨论”为 • 6、变“陈述”为 • 7、增“本章知识结构图” 几种农作物的最适生长温度 离心式水泵 飞机的升力 天气预报与农业环境 寒潮对交通和电力的影响
教学启示 •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深化对科学的理解,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 • 借助概念地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促进思维方式的发展; • 重视“实验”、“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开发简易实验,挖掘实验功能; • 合理设计“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内容的学习活动,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
举例1: 第3、4节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明确任务 分析预测 构想设计 交流评估 研制试验 鉴定完善 • 技术设计教学的一般流程
1、通过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1、通过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用实验估测大气压强的大小(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2、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和危害、破坏 3、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并简单解释有关现象,收集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实例 4、知道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危害 5、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讨论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6、知道太阳是引起地球天气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7、知道测量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向、湿度和气压的方法与仪器 8、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删去了成因) 9、关注各种媒体发布的天气预报 10、列举主要的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11、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卫星云图并尝试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
敬请各位同事指导! 谢谢!
新增 第1节 大气层
新增 第1节 大气层
新增 第2节 气温
新增 第2节 气温
第3节 大气的压强:大气压的存在 变 增 删 往空塑料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滴管在液体中为什么不会滴落下来
变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大气压的存在 人体内的“马德堡半球”
变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大气压的大小 讨论 一块砖头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帕。已知一块砖头的厚度约为5厘米,则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叠多高的砖头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第3节 大气的压强: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增 变 阅读: 宇航员为什么要穿上宇航服 移
第3节 大气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增 增 增 增 移
增 第4节 风和降水 • 风
变 第4节 风和降水 变文中的陈述为单列的活动 • 空气的湿度 • 降水
增 第5节 天气预报
增 第5节 天气预报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讨论 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