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初中科学修订版八上第二章教材分析

初中科学修订版八上第二章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有关本节内容 (观察和活动) 1 、我们关心天气: 识别符号,记录天气及对生活的影响 2 、天气日历: 制作天气日历,画一月的气温变化柱状图 3 、温度与气温: 温度测量,画一天气温变化图 4 、风向和风向标: 制作风向标,风速与等级,描述风速(旗子) 5 、降水量的测量: 制作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画降水量柱状图 6 、云的观察: 云的分类 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对气温、云量、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 综合分析

mala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初中科学修订版八上第二章教材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中科学修订版八上第二章教材分析

  2.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有关本节内容(观察和活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有关本节内容(观察和活动) 1、我们关心天气:识别符号,记录天气及对生活的影响 2、天气日历:制作天气日历,画一月的气温变化柱状图 3、温度与气温:温度测量,画一天气温变化图 4、风向和风向标:制作风向标,风速与等级,描述风速(旗子) 5、降水量的测量:制作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画降水量柱状图 6、云的观察:云的分类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对气温、云量、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 综合分析 阅读材料:气象台如何预报天气的

  3.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 章前言(1页) • 第1节 大气层(3页) • 第2节 天气和气温(3页)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6页) •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4.5页) • 第5节 风(3页) •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4页) •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2页) •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4页) •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 干旱气候(7页) • 本章提要(1页) • 共39页

  4.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 章前言(1页) • 第1节 大气层(4页) • 第2节 气温(4页)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11页) • 第4节 风和降水(6.5页) • 第5节 天气预报(2.5页) •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6页) •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6页) • 本章回顾(1页) • 本章知识结构图(1页) • 共(42页)

  5. 章目录比较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 章前言(1页) • 第1节 大气层(4页) • 第2节 气温(4页)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11页) • 第4节 风和降水(6.5页) • 第5节 天气预报(2.5页) •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6页) •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6页) • 本章回顾(1页) • 本章知识结构图(1页) • 共(42页) • 章前言(1页) • 第1节 大气层(3页) • 第2节 天气和气温(3页)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6页) •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4.5页) • 第5节 风(3页) •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4页) •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2页) •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4页) •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 干旱气候(7页) • 本章提要(1页) • 共39页

  6. 第1节 大气层 • 大气的温度 新增对流管实验 • 大气的分层 • 对流层 陈述+问题+活动(两实验→画图)+结论,联系应用 • 阅读: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 练习:3题

  7. 第2节 气温 • 天气是什么 定义+测量工具介绍+思考与讨论 百叶箱:图片+思考与讨论+活动 气温与生活活动的关系 • 气温 • 阅读:华氏温度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几种农作物的最适生长温度 • 练习:3题

  8.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 大气压的存在 变生活图像、增趣味实验、变阅读材料 • 大气压的大小 变思考与讨论,促思维发展 •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增水的不同沸点,变阅读材料,切中核心内容,体现情感与技术 • 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练习:5题 现象→实验→原理→应用(技术) →类比液体→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9. 第4节 风和降水 增阅读:天气图上风的表达 • 风 • 空气的湿度 变文中的陈述为单列的活动 • 降水 • 练习:3题

  10. 第5节 天气预报 • 怎样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 增云量与降水等级 • 天气图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天气预报与农业环境 • 练习:2题

  11.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 气候 调换顺序、景观图 • 影响气候的因素 整合内容 删加热水和煤油实验、比热概念及几种物质的比热 • 季风 • 气候变化 •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阅读:竺可桢 • 练习:5题

  12. 第7节 中国的气象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删“许多动物的行为和气候变化有关” • 我国东部的季风区 删:思考“干旱地区适宜种植哪些农作物 •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 寒潮、台风和洪水 变陈述为单列的思考讨论 增: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增:台风的危害 • 练习:3题 • 删:阅读“卡特里娜飓风” • 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3. 八上第2章的主要变化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华 氏 温 度 吸盘—动物身上的马德堡半球 “联盟11号”飞船的重大事故 天气图上风的表达 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竺 可 桢 • 1、内容的整合。 • 2、实验增3删1。 • 3、阅读增4变2。 •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 5、变“讨论”为 • 6、变“陈述”为 • 7、增“本章知识结构图” 几种农作物的最适生长温度 离心式水泵 飞机的升力 天气预报与农业环境 寒潮对交通和电力的影响

  14. 教学启示 •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深化对科学的理解,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 • 借助概念地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促进思维方式的发展; • 重视“实验”、“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开发简易实验,挖掘实验功能; • 合理设计“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内容的学习活动,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

  15. 举例1: 第3、4节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16. 明确任务 分析预测 构想设计 交流评估 研制试验 鉴定完善 • 技术设计教学的一般流程

  17. 1、通过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1、通过实验认识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用实验估测大气压强的大小(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2、描述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和危害、破坏 3、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并简单解释有关现象,收集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实例 4、知道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危害 5、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讨论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6、知道太阳是引起地球天气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7、知道测量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向、湿度和气压的方法与仪器 8、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删去了成因) 9、关注各种媒体发布的天气预报 10、列举主要的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11、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卫星云图并尝试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

  18. 敬请各位同事指导! 谢谢!

  19. 新增 第1节 大气层

  20. 新增 第1节 大气层

  21. 新增 第2节 气温

  22. 新增 第2节 气温

  23. 第3节 大气的压强:大气压的存在 变 增 删 往空塑料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滴管在液体中为什么不会滴落下来

  24.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大气压的存在 人体内的“马德堡半球”

  25.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大气压的大小 讨论 一块砖头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帕。已知一块砖头的厚度约为5厘米,则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叠多高的砖头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6. 第3节 大气的压强: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增 变 阅读: 宇航员为什么要穿上宇航服 移

  27. 第3节 大气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增 增 增 增 移

  28. 第4节 风和降水 • 风

  29. 第4节 风和降水 变文中的陈述为单列的活动 • 空气的湿度 • 降水

  30. 第5节 天气预报

  31. 第5节 天气预报

  32.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讨论 增

  33.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34. 第7节 中国的气象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35. 第7节 中国的气象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