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810 Views
礼乐文明的确立. 课前一练. 历史的长河绵绵不休,以前我们学过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哪个?国王是谁?什么时间建立?亡国之君是谁?. 夏朝 夏禹. 约公元前 2070 年. 夏桀. 2 、夏朝后来被那个王朝取代?国王是谁? 亡国之君是哪一个?. 商朝. 商汤. 商纣王. 3 、商朝灭亡之后,下一个朝代是哪一个?谁灭商朝, 建立什么朝代?. 西周. 周武王(姬发). 你看过 《 封神榜 》 吗?它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你还记得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吗?.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周 武 王.
E N D
课前一练 历史的长河绵绵不休,以前我们学过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哪个?国王是谁?什么时间建立?亡国之君是谁? 夏朝 夏禹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桀 2、夏朝后来被那个王朝取代?国王是谁? 亡国之君是哪一个? 商朝 商汤 商纣王 3、商朝灭亡之后,下一个朝代是哪一个?谁灭商朝, 建立什么朝代? 西周 周武王(姬发)
你看过《封神榜》吗?它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你还记得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吗?你看过《封神榜》吗?它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你还记得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吗?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周 武 王 角色扮演 如果你是周王,你会怎样来管辖广大的被征服地区? 分封制
考古印证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6字,记载周康王改封矢于宜地为宜侯,同时赏赐祭祀用的香酒、代表征伐权力的弓矢及宅邑、土地和奴隶之事,其中奴隶包括商朝七姓遗民和一些耕作奴隶。 宜侯簋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利?又要承担哪些义务?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利?又要承担哪些义务? 权利:从国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 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练一练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唱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实行分封制度后,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
5、周王这样大规模地分封土地,时间一长,会不会有消极影响?他还能安枕无忧吗?5、周王这样大规模地分封土地,时间一长,会不会有消极影响?他还能安枕无忧吗? 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边远的地区的诸侯国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周王室的关系更加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的诸侯国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君。一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更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互相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甚至是吞并小国,战乱由此而开始,500多年争霸战争由此而产生,从此人民将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猜猜看 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 宗法制度 什么是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利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宗 法 制 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看图思考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 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决定的,由血缘决定。 2.这与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公平竞争和个人的奋斗,西周强调等级,重视人的出身。
辩证看问题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结合起来,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得到加强。比起夏商时期众邦林立、各地与王都之间关系松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学习思考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形成了西周的等级制度。等级的差异如何来体现? 礼乐制度
士大夫用鼎 天子用鼎 诸侯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材料分析 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 材料反映了礼乐制度在什么方面的表现? 反映了不同等级的贵族,所享用的乐目也不同 结合课本说说,礼乐制度还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礼乐制度还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身着袍服的铜人 西周西周时臣子身穿袍服,与王候所穿的服饰有很大差别。这些都是周礼所确定的礼制。 冕服玉人 西周西周时高级贵族穿礼服,戴上高冠是为冕服。周人的冠多为高冠,比商朝的高,有些高冠竟然比人头高两倍。
智力竞技 对死的称呼,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天子 诸侯 大夫 文士 平民 崩、驾崩 薨 卒 不禄 去世
典章制度 行为方式 伦理道德 风俗习惯 等诸多方面 礼制 礼乐制度 音乐 乐制 舞蹈 讨论 礼乐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P72阅读卡“乐文化” 读一读课本P71材料↑第2段 回答问题 1、孔子是怎么看待周代的礼乐制度的?他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些制度? 2、你认为古代的礼乐制度有什么利弊? 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 社会秩序的工具 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还能感受到礼乐制度? “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的精神传统却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二十一世纪,礼仪仍然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课堂小结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课外拓展 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尊老爱幼、这样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不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有所变更,殃殃中华之所以被誉为“礼义之邦”,就是因为这些良风美俗使炎黄子孙展现着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风采。所以当今社会要大力发扬古代的礼乐文明 。 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古代等级制度,体现社会的不平等,当今是民主的社会,所以不能发扬古代的礼乐文明 。 你认为古代的礼乐文明对现代社会发展有什么利弊?
课外拓展:辩一辩 孔子曾提出“礼乐治国”,联想到今天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事,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今人反而不如古人文明吗?愿这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与维护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现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