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近代科學的知識特質 及 其興起的原因

近代科學的知識特質 及 其興起的原因. 科學知識及人類認知能力的真實和限度 實證和化約論的成功與限制. 希臘傳統中的 ----“ 原子” 波義爾 氣壓的實證. ROBERT BOYLE (1627-91) . 希臘傳統中的 ----“ 原子” 波義爾 氣壓的實證 拉瓦錫 定義化學元素. 希臘傳統中的 ----“ 原子” 波義爾 氣壓的實證. Lavoisier, Antoine   (1743-1794). 希臘傳統中的 ----“ 原子” 波義爾 氣壓的實證

mallor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近代科學的知識特質 及 其興起的原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近代科學的知識特質及其興起的原因 • 科學知識及人類認知能力的真實和限度 • 實證和化約論的成功與限制

  2. 希臘傳統中的----“原子” • 波義爾 氣壓的實證

  3. ROBERT BOYLE (1627-91) 

  4. 希臘傳統中的----“原子” • 波義爾 氣壓的實證 • 拉瓦錫 定義化學元素 • 希臘傳統中的----“原子” • 波義爾 氣壓的實證

  5. Lavoisier, Antoine  (1743-1794)

  6. 希臘傳統中的----“原子” • 波義爾 氣壓的實證 • 拉瓦錫 定義化學元素 • 化學反應中的化約觀 • 原子論 道爾頓

  7. John Dalton - father of the modern atomic theory

  8. Lavoisier definition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 was an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Dalton’s atomic theory

  9. 物理學的化約論 • 1895年 拉塞福 原子核

  10. Ernest Rutherford

  11. 物理學的化約論 • 1895年 拉塞福 原子核 • 1898年 湯普生 電子的發現

  12. J. J. Thomson J. J. Thomson J. J. Thomson J. J. Thomson J. J. Thomson J.J. Thomson

  13. 物理學的化約論 • 1895年 拉塞福 原子核 • 1898年 湯普生 電子的發現 • 質子、中子、電子

  14. Quantum Theory timeline At the st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cientists believed that they understood the most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nature. Atoms were solid building blocks of nature; people trusted Newtonian laws of motion; most of the problems of physics seemed to be solved. However, starting with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which replaced Newtonian mechanics, scientists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their knowledge was far from complet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was the growing field of quantum mechanics, which completely altered the fundamental precepts of physics.

  15. 物理學的化約論 • 1895年 拉塞福 原子核 • 1898年 湯普生 電子的發現 • 質子、中子、電子 • 更小的粒子 • 輕子和夸克

  16. Particles discovered 1898 - 1964

  17. Murray Gell-Mann

  18. 量子力學的成功和限度 • 海森堡 測不準原理

  19. 量子力學的成功和限度 • 海森堡 測不準原理 • 哥本哈根的詮釋

  20. Max Born

  21. Niels Bohr

  22. 量子力學的成功和限度 • 海森堡 測不準原理 • 哥本哈根的詮釋 • 薛丁格的貓

  23. Schrodinger's cat

  24. 量子力學的成功和限度 • 海森堡 測不準原理 • 哥本哈根的詮釋 • 薛丁格的貓 • 愛因斯坦的反對 • 上帝不玩骰子

  25. God plays no dice.

  26. 生物學的效尤 • 分子生物學到基因科學

  27. The Tuscan landscape forms thebackground of this photograph of Rosalind Franklin, taken in the spring of 1950 by her friend Vittorio Luzzati. (Courtesy of Vittorio Luzzati.)

  28. Rosalind Franklin (1920 - 1958)

  29. DNA光環背後的奇女子 出版公司:天下文化

  30. 生物學的效尤 • 分子生物學到基因科學 • 實証的迷思和認知的困境 • 跳不動的青蛙

  31. 生物學的效尤 • 分子生物學到基因科學 • 實証的迷思和認知的困境 • 跳不動的青蛙 • 走不出迷宮的老鼠

  32. 「自然科學」本身絕無資格稱為「嚴格之學」。不管是那一門自然科學—物理、天文、化學、生物、醫學、心理學等等—都建立在兩個未經嚴格批判就加以接受的「預設」或假定之上:1、自然科學家毫不批判的接納他們所研究的對象的—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實有性」和「存在性」的看法,無疑假定研究對象的真實性。2、自然科學家毫不究問的假定人類有認知外在 世界的能力。 奧地利的現象學大師 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33. 如果一個人說他可以思考量子物理而不感到疑惑迷糊,如果一個人說他可以思考量子物理而不感到疑惑迷糊, 那只是表示出他完全不懂得量子物理是怎麼一回事。 量子力學大師 波爾(Neils Bohr)

  34. 「人們沒有認識自己所做實驗的選擇性質,選擇是建立在概念上的,而這個概念也許是不合適的。」「每個人創造力的生理局限和社會局限,可能比自然的局限性更為嚴重。」 當代物理大師 楊振寧在196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百年校慶論壇發表的看法

  35. 「一種化約論的學說並不就是一種建構論的學說。」「一種化約論的學說並不就是一種建構論的學說。」 「具備將任何事物化約成簡單基本定律的能力,並不就代表能夠靠這些基本定律去建構宇宙。」 「事實上,粒子物理學家告訴我們越多基本定律的特性,他們和其他科學領域中而真正要緊問題的相關也就越少,和社會中真正要緊問題的關聯,則更加的少。」 「建構論的學說,遇上尺度和複雜性的雙難局面時就說不通了。」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安德森 (P.W.Anderson)

  36. Human science face an impasse since their central concept of the self is transcendental. 人類科學面對了一個難局,因為他對於本身的中心概念是先驗的。 史登(Gunther S. Stent)

  37. 我們對宇宙了解得越多, 就越發感覺到宇宙的無意義。 “宇宙的最初三分鐘” “The first three minutes”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溫伯格 (Steven Weinberg)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