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36 Views
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一、 文化的概念与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 辞海 》 对文化的定义 : 文化 “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 —— 《 辞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年版. 1. 文化的定义 (1) 泰勒. 泰勒: 英国的 “ 人类学之父 ” 泰勒在 1871 年,其出版的 《 原始文化 》 中,给出了近代的文化科学定义;
E N D
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一、文化的概念与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1.文化的定义 (1)泰勒 • 泰勒:英国的“人类学之父” 泰勒在1871 年,其出版的《原始文化》中,给出了近代的文化科学定义; • 概念: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 评价:其定义侧重文化中的软件,强调文化的多样性的统一,即知识、习俗、才能的复合体。
(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 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克罗伯和克鲁克洪 A、定义的三个层次: a.文化是行为模型; b.文化符号是文化载体; c.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B、评价:其定义侧重文化的形成机制及作用功能特点
文化的表现: 工具发展 :(新、旧)石器、 青铜、铁器文化 主导产业 :农业、 工业、 信息产业文明 时间角度 :古代、 近代、 现代文明 宗教角度 :基督教、 佛教、伊斯兰教文化 地域角度 :东方、 西方文化 起源角度 :大河、 山(玛雅)、 海文化 颜色角度 :黄色、 蓝色文明 国家角度 :华夏、大和、 美国文化 内容角度 :物质、 制度、 精神文化 文化主体 :精英、 大众文化 社会形态 :原始、 奴隶、 封建、 资本 、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生活 :游牧、 农业、商业文化
工具发展(物质文化)(新旧)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工具发展(物质文化)(新旧)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文化 非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1.文化结构图 • A、结构分层: •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将文化分为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2、文化内容 • A.物质文化: • 内涵: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 • 特点:物质性(实体性)-----文化的支撑骨架与表现载体; • (经济)基础性--------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 (社会)时代性--------变化快,如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B.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 • 内涵: • 强调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反映社会关系 • 特点: • 强制性和权威性-----刚性约束; • 缓慢变迁性---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成本有时很大,尤其是对于既得利益集团而言; • 相对独立性-----制度的孕育、制定、修改、完善与创新涉及到很多因素,也有着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规律。
C.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层精神 •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 结构层面: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二、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四、文化整合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
(一)文化区—文化的空间现象 1、文化区的定义 文化区是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地理区域,它是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2、文化区的类型 • 形式文化区 • 功能文化区 • 乡土文化区
具体分析 A、形式文化区 • 内涵:某种(习俗)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民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如语言 • 构成:中心区、外围区、边缘区(过渡区) • 特征:(1)具有特征典型的核心区、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 (2)自然状态的形式。
(3) 评价: • 形式文化区,以文化的同质性和均质性为主要特征。形式文化区具有同心圆的模型空间模式。另外,形式文化区,是自然形成的文化圈。而功能文化区带有明显的人工影响烙印。
B、功能文化区 内涵:受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内部彼此间相互联系并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1)功能性(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尤其是政区、社区的影响)。(2)界限确切性。(3)有功能无区(报纸、开放思想、文化辐射)
C、乡土文化区 内涵: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地缘意识、归宿感、倚赖感等构成的情结、思绪)。 表现:(1)感情 (2)符号
D、三种文化区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 联系:三种文化区具有作用上的互补性、空间上的重叠性、时间上的动态性。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 文化源地是指人类古老文化的发生地。世界古文明中心有5个:东亚黄河流域的中国、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美洲的印第安古文明中心 • 文化扩散分两大类:扩展扩散、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 • 内涵: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占据空间扩大的过程。 • 特点:(1)空间上的(相对)连续性。(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 • 类型: •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 • 等级扩散(等级性) • 刺激扩散(刺激—反应)
2、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 • 内涵: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 • 特点: • (1)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 • (2)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 • (3)速度快。
3、文化传承 • 文化的时间现象除了文化的横向扩散,即不同文化区(相对静态)间的文化要素交流、传播、冲击、融合之外,在文化区这一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区域内部,也有文化要素的代际间纵向的传承、文化绵延乃至发扬光大的问题。
(三)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 文化生态学中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创造文化的人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 内涵: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蕴涵着人地关系,表现着人地关系,影响着人地关系,受制于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根源、途径)。这种人地关系,在早期,主要内容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后,人与社会的关系比重持续上升,并混合,使人地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
吴文化 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太湖中的吴县三山岛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址,表明至少从那时起吴先民已在本区域生息繁衍。
吴文化是一种具有鱼米水乡特色的“才智艺术型”地方文化。它有五个本质性属性:水文化十鱼文化十稻文化十蚕桑文化十船文化。吴文化是一种具有鱼米水乡特色的“才智艺术型”地方文化。它有五个本质性属性:水文化十鱼文化十稻文化十蚕桑文化十船文化。 它又孕育于“重群体、答道德、讲究和谐、崇尚中庸之道”的大中华文化母胎之中。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就凝炼出了它的“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的社会文化特征。
人地关系理论 • 环境决定论 • 可能论 • 适应论 • 生态论 • 环境感知论 • 文化决定论 • 和谐论
环境决定论 1、核心观点: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2、起源与发展 (1)希腊学者亚利斯多德:气候与民族品德。 (2)法国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气候与民族、政治、 宗教等社会现象。 (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 (4)德国的拉采尔等: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其所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
对环境决定论的评价 ①它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 “天命论”、“神创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但其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可能论 核心思想:强调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地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白吕纳进一步提出:人类与自然环境有联带关系,其关系并非自然环境单方面的作用,人类对自然环境也有选择的自由和活动的余地。
对可能论的评价 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但它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社会的观点,具有朴素的辨证观点
适应论 核心观点:强调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 评价:该理论已有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生态论 形成及其主要观点: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将生态学的观点引入到地理学中,认为地理学的论题应规定为完全论述人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人类普遍关心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已有初步的认识,于是生态学的观点再度受到地理学者的关注,并形成了人地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方向。
对生态论的评价 生态学概念的引入,使人类活动、生物作用、自然营力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加以整合,既避免了决定论和或然论各持一端之嫌,又打破了自然和人文的二元论观点; 生态学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研究方法模式,如结构与功能、营养层次与连锁反馈、生态平衡等观点,以及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测度方法,使其研究更科学化。
对生态论的评价 地理学和生态学的联姻有助于加强环境观点和生态观点的结合,地理学综合分析方法与生态学的系统分析方法的结合,空间地域的研究与物质流、能量流的研究相结合,并可望取得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突破。
环境感知论 核心思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
对环境感知论的评价 ①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 ②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
对环境感知论的评价 ③采用行为透视与区域透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把人文地理学与同源的社会科学各分支区别开来。这种透视使人地关系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分析、解决人地问题,拓展了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人口移动的行为决策、环境对人类所施加的压力以及感受程度及其对人类行为决策的影响;企业 、工业区位选择中的行为因素;景观、灾害、市场、宗教等环境知觉的人地感应研究;城市规划、环境行为、地方行为、国家行为在土地利用、区域规划、地缘关系、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文化决定论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地关系。
对文化决定论的评价 文化决定论的片面性:虽然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但人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面前并不是束手无策和俯首听命的。在面临新的人地问题时,人们总是从传统习惯和文化习惯之外去寻找解决办法,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文化。 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是有条件的,当人们在生存线上挣扎而加速生存环境衰竭的时候,文化价值观也失去了它的支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