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89 Views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与施工测量. . 施工测量的概述. .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 测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测设技术的应用. §10.1 施工测量. 一、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 依据。. 内容: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的按装等工序,都需 要进行施工测量。. 二、施工测量的原则. 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10.2 施工控制测量. 建筑基线. 建筑红线.
E N D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与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概述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测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测设技术的应用
§10.1 施工测量 一、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 依据。 内容: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的按装等工序,都需 要进行施工测量。 二、施工测量的原则 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10.2 施工控制测量 • 建筑基线 建筑红线
建筑方格网 高程控制测量
§10 . 3 测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丈量时: 测设时: 1. 一般方法 • 精确方法(测设时要进行尺长、温度和高差改正)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一个方向和水平角的数据, 将该角的另一方向测设于实地 1. 一般方法
B HA=44.820m HA=44.820m BMA 三、已知高程点的测设
△ △ 四、平面点位的测设 (一)直角坐标法
(三)用全站仪测设点位 • 用全站仪测设平面点位时, • 无需事先计算设计数据, 其方 法如下: • (1) 将全站仪安置于2点上, 瞄准控制点3, 置水平度盘读数为 • 0°00′00″。 • (2) 将A点和2、3两点的坐标输入主机, 给出指令,便自动计算 • 出设计数据D1和β1。 • (3) 旋转照准部, 使显示的角值为β1, 将反光镜置于视线上A点 • 附近, 即显示平距D′, 根据D′与D1之差移动反光镜使D1 • 与 D′相差较小, 然后可用小钢尺沿视线方向进行改正, 从 • 而得到A点, 并固定之。 • (4) 同法, 于点4测设B点。 • 当测设完一个点后, 随时测出该点的坐标, 与设计坐标相比 • 较, 以资校核。
(四)角度交会法 该法只测设角度, 不测设距离,。
§10.4 圆曲线放样(测设) 圆曲线要素及计算
放样方法 • 偏角法
§10.5 测设技术的应用 一、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测量 总平面图 是施工测设的总体依据
定位桩 轴线桩 3 2 4 1 2. 民用建筑的定位
二、已知设计坡度线的测设 在修筑道路、敷设排水管道等工程中,经常要测设设计时所指定的坡度线。
弦线长 三、圆曲线的测设
(二) 圆曲线辅点的测设 1、偏角法 利用弦切角和弦长来测设曲线辅点。
高层建筑施工放样 • 轴线点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