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830 Views
中国法律思想史. 课程概述 专题一: 1——3 章 专题二: 4——6 章 专题三: 8——9 章 专题四: 10—12 章 专题五: 13—16 章 专题六: 17—18 章 专题七: 19—20 章 专题八:期末复习. 谈谈孔子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㈠ 、以仁为核心的法律观 孔子对仁作了许多解释,其中最能表达仁的含义的是 “ 仁者,爱人 ” 。但孔子是 “ 爱有差等 ” 的。 ⑴、孔子的 “ 爱人 ” 有亲疏之分。⑵、孔子的 “ 爱人 ” 有等级之分。 ⑶、孔子的 “ 爱人 ” 还具有强制力。 ㈡、礼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E N D
课程概述 专题一:1——3章 专题二:4——6章 专题三:8——9章 专题四:10—12章 专题五:13—16章 专题六:17—18章 专题七:19—20章 专题八:期末复习
谈谈孔子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㈠、以仁为核心的法律观 孔子对仁作了许多解释,其中最能表达仁的含义的是“仁者,爱人”。但孔子是“爱有差等”的。 ⑴、孔子的“爱人”有亲疏之分。⑵、孔子的“爱人”有等级之分。 ⑶、孔子的“爱人”还具有强制力。 ㈡、礼是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礼治”思想。在法律思想方面,他强调法律的制定和运用必须以礼为指导。 ⑴、主张“正名”。⑵、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⑶、主张“父子相隐”。 ⑷、反对“铸刑鼎”。 ㈢、道德教化高于法律强制 ⑴、先教后刑,强调道德感化的作用。⑵、宽猛相济,以刑罚辅助德教。 ⑶、以德去刑,德教具有消灭犯罪的功能。 ㈣、立法、司法主要靠贤人 ⑴、“人存政举”,由圣贤治国立法。⑵、“身正令行”,执政者应带头遵守 礼法。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导学提纲
谈谈“以德配天”说的意义 导学提纲 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周公等西周统治者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惟命不于常”,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天命”属谁,就看是否具有使人民归顺的“德”,“皇天无亲,惟德是 辅”。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失去天命。过去。殷的先王有德,“克配上帝”,所以天命归殷,殷王成了天子,现在殷已失德,上帝“大命文王”,所以天命归周,周王成了天子。 显然,周公之所以强调统治者必须有德,“以德配天”,其目的在于求得上天的保佑,使周朝的统治永远延续下去。 这种“以德配天”说比夏、商完全依赖“天命”的思想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因为西周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使他们感到单靠神权不足以维系其统治,还必须重视人事,重视民心向背,谨慎从事,珍惜天命,不使它再转移。所以说,“以德配天”说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出劳动人民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一编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概述要点:1、·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2·、我国夏、商、周奴隶制国家发展简况。 第一章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要点:1、·神权法思想产生的原因。 2·、神权法思想发展、变化脉络。 重点: 1·、占卜 2、·“以德配天”3、·君权神授 4·、五刑 第二章 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要点:宗法制在西周的发展。 重点: 1、周公制礼. 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含义 3、“亲亲”“尊尊”的含义. 4、“明德慎罚”的含义 第三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法律思想 要点: 1、春秋时皮革新家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春秋革新思想的三种类型及主要代表人物。 重点: 1、“三国五鄙”2、铸刑书 3、竹刑 要点和重点 导学提纲
奴隶社会的法律思想 导学提纲 天命:受命于天的君权神授说 天罚:代天行罚的天罚思想 主要内容 发展过程: 重点掌握: 神权法思想 礼治思想 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动摇于周 “以德配天”说的重要意义 周礼 礼治的基本原则及含义 礼治的基本特征及含义 礼治思想 明德慎罚思想 “明德论” “慎罚论” 内容 历史评价
第二编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概述要点:1、这一时期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主要流派 第三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要点: 1、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春秋革新思想的三种类型及代表人物 重点: 1、三国五鄙 2、铸刑书 3、竹刑 4、管仲 要点和重点
第三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本章导读:1、以自学为主 2、掌握三位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 (1)、“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 (谁的观点?代表的阶级?含义?) (2)、“仓廩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谁提出的著名论断?其思想的类型?) (3)、宽猛结合,以猛为主的刑法思想 (谁的主张?与孔子之比较) (4)、“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谁的主张?) 备注
一、填空题 1、神权法思想形成于( )、极盛于( )、动摇于( )。 2、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 3、管仲主张以法统( ),以法统( ),以法统( )。 二、选择题 1、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 ) A、亲亲 B、尊尊 C、长长 D、男女有别 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 )的思想。 A、邓析 B、孔子 C、子产 D、管仲 3、周公的“明德慎罚”论是儒家( )思想的渊源。 A、轻徭 薄赋B、德主刑辅 C、人治论 三、名词解释 1、周公制礼 2、以德配天 3、明德慎罚 4、竹刑 四、简答题 1、“以德配天”说的重要意义?2、子产的刑法思想? 五、论述题 试述神权法的承袭发展过程 练习题
导学提纲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7——9章) 导学提纲
第四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要点:1、儒家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演变。 3、儒家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 重点: 1、孔子、孟子、荀子法律思想的各自特点。 2、“ 礼治论”、“德治论”、“人治论”的含义。 第五章 墨家的法律思想 要点:1、墨家法律思想的特点。 2、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 重点:1、墨子 2、墨家。 第六章 道家的法律思想 要点:1、道家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道家法律思想的特点。 重点:1、老子法律思想及其特点 2、庄子及其法律思想。 要点和重点
第七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 要点: 1、法家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及思想特点。 2、法家代表人物及各自思想特点。 重点: 1、商鞅、慎到、韩非的思想特点。 2、儒、法两家法律思想比较。 第三编 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概述要点: 1、秦汉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新儒学的产生。 2、三国时期经、律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隋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要点和重点
第八章 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 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要点:1、秦朝“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2、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情况。 重点:1、李斯、 2、《淮南子》 3、董仲舒与新儒学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5、王充、仲长统反神学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的法律思想 要点:1、这一时期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2、三大思潮 重点:1、律学、玄学的含义。 2、王弼与名教。 要点和重点
第十章 隋唐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 要点: 1、杨坚除削烦苛的立法和司法主张。 2、李世民及其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3、韩愈的“道统论”。 4、柳宗元、白居易的主要法律思想。 重点:1、安人宁国 2、一断以律 3、韩愈 第四编 封建社会宋至鸦片战争时期的法律思想 概述要点: 1、这一时期法律思想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3、宋、明、清初及辽、金、元各自法律思想特点。 要点和重点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导学提纲
第十一章 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 法律思想的进一不发展 要点:1、理学的兴起及其对封建法律思想的影响。 2、朱熹及其法律思想。 3、丘濬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总结和发挥。 重点:1、朱熹 2、理学 3、丘濬 4、“存天理、灭人欲”。 第十二章 宋明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要点: 1、这一时期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张居正法律思想特点。3、王安石及其法律思想。 重点:1、革故鼎新 2、三不足 要点和重点
第十三章 辽、金、元各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要点: 1、这一时期法律思想的特点。 2、这一时期法律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法律思想。 重点: 1、“赏罚不滥,即是宽政”。 2、“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 3、耶律楚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十四章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要点: 1、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黄宗羲及其法律思想。3、王夫之及其法律思想。 重点: 1、“天下之法”2、“趋时更新” 3、“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要点和重点
第五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至 辛亥革命时期的法律思想 概述要点:1、这一时期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这一时期法律思想经历的几个阶段。 第十五章 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要点 :1、改革派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龚自珍、魏源的主要法律思想。 重点:1、更法改图 2、因势变法 第十六章 太平天国的法律思想 要点:1、太平天国法律思想的特点。 2、洪秀全及其法律思想。 重点:1、洪仁玕及其法律思想 2、《资政新篇》 要点和重点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导学提纲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辅导提纲
第十七章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要点:1、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 2、张之洞及其法律思想。 重点:1、一秉于礼 2、中体西用 第十八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要点:1、 资产阶级改良派法律思想的特点。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重点:1、康有为对旧法改造的基本主张。 2、“太平之世不立刑”的治至刑措思想。 3、“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4、梁启超关于法治、人治关系的基本观点。 要点和重点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疑难解答 练习题 备注 导学提纲
第十九章 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 要点: 1、礼、法两派之争的历史背景及代表人物。 2、沈家本及其法律思想。 重点: 1、用法“平恕”。 2、对沈家本法律思想的评价。 第二十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要点: 1、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特点。 2、章太炎的主要法律思想。 重点: 1、孙中山及其法律观。 2、“抑官伸民”。 要点和重点
辅导提纲 春秋革新家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的法律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阶级在封建制确立时期的法律要求。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劳动人民,由于没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他们只能以理想法观念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有的是对“礼”和“法”的揭露和反抗,是对新的法律制度的憧憬和向往。墨家的法律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阶级在封建制确立时期的法律要求。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劳动人民,由于没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他们只能以理想法观念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有的是对“礼”和“法”的揭露和反抗,是对新的法律制度的憧憬和向往。 墨家以“爱人利人”为标准,去衡量当时的礼法制度,评价各派的观点学说,进而提出自己的立法和司法主张。 墨子提出了以“天志”为表现形式,以“兼爱”为核心内容的理想法观念,认为法律起源于“一同天下之义”,法律必须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目的,法律应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包括其生存权利、财产私有权利及参与政治的权利等。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孔子齐名,被称为“孔墨显学”,而在秦汉以后被封建统治阶级打入“冷宫”,成为“绝学”。 墨家 法律思想的特点
春秋革新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管仲、子产和邓析,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都要求改革和变法,由于他们分别代表奴隶主贵族中的明智之士、新的封建贵族及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形成三种类型的革新思想。春秋革新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管仲、子产和邓析,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都要求改革和变法,由于他们分别代表奴隶主贵族中的明智之士、新的封建贵族及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形成三种类型的革新思想。 管仲要求:改革旧礼,创立新法,以法统政, 子产要求:改良旧礼,设置新法并铸刑书,在司法方面,主张宽猛相济, 以猛为主。 邓析要求:废弃旧礼,用新法治国,编竹刑,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即:“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三位思想家的法律思想,对后来法家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法家先驱。 春秋革新家 法律思想的特点
儒家代表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封建贵族的利益,因而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教育人民安分守己,建立统一的贵族政体、维护宗法等级制秩序,便成为儒家政治法律思想的基本点。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提出了一整套旨在维护“礼治”重视“德治”强调“人治”的法律观点。儒家代表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封建贵族的利益,因而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教育人民安分守己,建立统一的贵族政体、维护宗法等级制秩序,便成为儒家政治法律思想的基本点。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提出了一整套旨在维护“礼治”重视“德治”强调“人治”的法律观点。 春秋末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以仁、礼为核心的法律思想,奠定了整个儒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起到了为封建制度立法立言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先秦儒家另外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的孟轲和战国后期的荀况,虽然三人同属儒家,但因其生活的时代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很大差异,各有特点。其中,荀子是位以儒为主,使儒法合流,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正是他的这种思想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封建法制建设打下了思想基础。 儒家 法律思想的特点
道家学说,集中反映了战国时期隐士阶层的思想要求。他们厌弃旧的、抱怨新的,但又找不到实际的出路,退而隐居。在老子和庄子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中关于政治法律方面的观点也有浓厚的哲理性。道家从法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自然主义的理想法观念,具有中国最早的法律虚无主义倾向。其积极与消极方面,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道家学说,集中反映了战国时期隐士阶层的思想要求。他们厌弃旧的、抱怨新的,但又找不到实际的出路,退而隐居。在老子和庄子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中关于政治法律方面的观点也有浓厚的哲理性。道家从法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自然主义的理想法观念,具有中国最早的法律虚无主义倾向。其积极与消极方面,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道家以儒、墨、法等家的主张作为对立面,反对礼义,否定忠孝,抨击法令,排斥兼爱,诅咒战争,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提出了以“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为中心的法律思想。老子主张“三去三绝”;强调“唯道是从”,反对依靠具体的法令治理国家,反对人定法,崇尚自然法;主张秘而不宣,反对制定和公布成文法。认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主张“利而不害”,反对滥施刑杀。认为“夫乐杀人者,则不得志于天下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主张绝对无为和绝对自由。 道家的这些主张,在当时具有反对剥削、压迫,要求自由的进步意义,后来也对农民起义与社会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悲观颓废,逆来顺受等消极因素,后来经过封建思想家的加工改造,成为统治阶级用来麻痹人民意志的思想武器,或者成了封建士大夫用来慰藉官场失意和弥补空虚的精神食粮。因此,在秦汉以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只有道家思想才能够与正统的儒家思想相抗衡,二者的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道家 法律思想的特点
秦朝的“事皆决于法”的法律思想 秦汉时期 的法律思想 西汉初期的“黄老无为”的法律思想 西汉中期形成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的 法律思想 晋代律学思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法律思想 魏晋玄学的法哲学思潮 北方少数民族改革中学习和制订汉法的法律思想 杨坚”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的法律思想 隋唐时期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 李世民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唐律疏义》中礼法结合维护三纲等级特权的法律思想
这里一定有你要关心的 备注 你看着办 帮你自学 第三章导读
本课程为5学分,省管,成绩合成:期末卷面100分,本课程为5学分,省管,成绩合成:期末卷面100分, 折成80分,再把形成性考核成绩20分加上去 ,合成最 后的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分由省电大布置的两 次作业12分和市电大平时考核成绩构成。 期末考试形式:开卷 期末考试题卷面样式 ——附2000年上半年期末考试题 联系方式 课程进度 制定学习计划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暴其民甚,则身弑国危,不甚则身危国削”,这是( )的言论,他要求“省刑 罚,薄税敛”。 A、孔子 B、孟子 C、商鞅 D、慎到 2、“一同天下之义”是( )的思想主张。 A、管子 B、刘颂 C、韩非子 D、墨子 3、“设刑者不厌轻”,“行罚者不患薄”是( )的主张。 A、陆贾 B、程颐 C、嵇康 D、董仲舒 4、“有司议罪,惟当守法”是( )的主张。 A、王夫之 B、范仲淹 C、王安石 D、张居正 5、玄学是( )的思想意识形态。 A、统治阶级 B、市民阶级 C、士族 D、隐士 二、阅读回答(每题10分,共30分) 1、“人之生也,与忧惧生”。 问:(1)这是谁的思想主张?他代表哪一个阶层?它的含义是什么?
谈谈《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学习方法 《中国法律思想史》以讲述古近代法律思想为主,以原文引证居多,涉及历朝历代的法律思想代表人物众多。课程的历史性理论性较强,而它的内容是以历史发展为线索,阐述各时期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流派及其演变、法律思想的内容、代表人物以及如何评价这些理论、观点和展开的,因此,历史时期、主要法律思想、代表人物是要掌握的核心内容。 同学们自学要以掌握内容为目的,为此,对这门看来不易理解掌握的法律思想史课程,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以增强学习效果: 一、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和教学大纲
(2)、谈谈你对此的评价。(200字左右) 2、“赏誉同轨,非诛俱行”。 问:(1)、这是哪一派的思想主张?它的含义是什么? (2)、这一派的主要主张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是哪几个? 3、恢复“明法科”,以“律令、刑统大义断案”。 问 :(1)、这是谁的主张?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你对此有何评价?(200字左右) 三、比较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 1、朱熹的“德刑”与传统的“德主刑辅”之比较。 2、比较道学与玄学。 四、小论文(30分) 沈家本说:“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用法者得其人,法即严,亦 能施其仁于法中;用法者失其人,法即宽平,亦能逞其暴于法之外也。” 请根据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1)、观点明确,立意新颖。(2)、内容充实,层次清晰。 (3)、文面整洁,不得少于800字。
法家是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的学派。无论前期法家还是后期法家都强调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应该用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并主张有法必依,赏罚严明;都注重实力,倡导以奖励务农和参战的途径富国强兵;都鼓吹君主集权,把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统一在专制君主手中;也都以“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和历史进化观作为论法的理论基础。法家是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的学派。无论前期法家还是后期法家都强调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应该用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并主张有法必依,赏罚严明;都注重实力,倡导以奖励务农和参战的途径富国强兵;都鼓吹君主集权,把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统一在专制君主手中;也都以“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和历史进化观作为论法的理论基础。 法家首先用“法”字来代表法律这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法律观的主体,而中国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的也是从法家开始的。法家通过对法的概念、起源、作用以及法与社会、国家、道德、风俗、自然环境等关系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法律观和一整套实行“变法”推行“法治”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根据,对促进中国古代法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战果中期的商鞅,对变法、任法和重势和中术作了理论上的论证,提出了系统的“法制”理论。他是法家思想理论的主要奠基人。战果末期的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了更完整的法、术、势相统一的“法治”理论,他们对于后来的中国封建法律思想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法家 法律思想的特点
教材 是对法律思想史这门学科的全面、系统的阐述,要想学好它,必须认真通读教材。教学大纲是这门课程的总的要求,通过阅读大纲可以了解该课程的知识点和学习重点、难点,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为了方便学习 ,同学们要充分利用省责任教师编发的学习指导中所确定的章节要点、重点问题。 二、阅读理解教材时请注意以下五点: 1、从历史发展线索入手,把握每一时期法律思 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从各编章概述中,把握每一时期法律思想流派及特点。 3、从主要代表人物入手,把握某一时期某一流 派的法律思想。要掌握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所属思想流派、代表阶级、思想渊源、主要理论观点(原文、含义、评价)有关著作。
4、从各流派相互批驳、吸收、承袭演变入手,把握各种思想的相互联系与区别。4、从各流派相互批驳、吸收、承袭演变入手,把握各种思想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5、从对各种思想的比较分析入手,把握对各种法律理论、观点及代表人物的评价角度。 三、合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在现有条件下,同学们的学习要以文字教材为主,还应注意利用省电大网站的开放教育网页,以便及时了解省责任教师下发的有关课程学习资料、信息,VBI中的“远程辅导”栏目,以便了解中央电大有关学习指导。另外,还应必备一些工具书,以查阅资料等。再有利用答疑电话,提出各种问题,责任教师实时回答。 四、认真完成平时作业 省里布置的平时作业两次,占期末总成绩的20%,
一定要按要求及时完成,另有辅导教师布置的章后自测题 ,虽说不记入总成绩,但它有助于消化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某些题型为期末考试题的范式,这足以使大家给以重视,力争全面完成。况且阶段测试题基本从这里抽取。以作为形成性考核的内容.总之,完成课程作业,可以督 促大家自学,检测学习成果,以便总结学习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按时完成作业既是开放教育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自学的基本手段 五、做好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的重要性勿庸赘言,请同学们适时而系统地整理、复习一学期所学的内容,强化对先秦、封建正统、理学、宋明改革家、明清启蒙思想、清末礼法之争、资产阶级各派思想的学习,并按省电大期末复习要求,强化题型练习,最后,预祝同学们考取好成绩! 2001年5月29日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法律思想 丘濬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总结和发挥 宋代理学的兴起与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的进一步发展 宋明改革家 的法律思想 辽金元封建化 过程中倡导和推行 汉法的法律思想 明末清初启蒙 法律思想 封建社会宋至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法律思想 范仲淹“革故鼎新”的法律思想 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法律思想 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 完颜雍严格治吏 的法律思想 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 黄宗羲的启蒙法律思想 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思想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太平天国的法律思想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清末礼法之争中法理派的法律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 的法律思想
复习 (19——20章) 备注 沈家本所谈的 历史上轻视法律 和法学的原因 修律的成果
“有治人、无治法”是谁说的?什么意思? “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是谁说的?什么意思? 再看沈家本是怎么说的? 你还记得吧:
何谓“有治人,无治法” 战国末期的荀况,继承儒家人治论,认为统治者个人的作用大于法律的作用,并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提出“有治人,无治法”即只有善于治国的人,而不存在善于治国的法.国家的治乱决定于有没有“治人”,是否贤人当政。而不在于有没有良好的法律。历史上,有了“良法”国家仍然混乱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法与人比较起来,人是首要的,是第一位的,不仅法律是由人制定和执行的,而法律能否正确执行,与其说法律重要,倒不如说执法之人更重要;再者,法律有相对的稳定性,适用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还需要人的灵活运用和当机立断,必须处理好“法”、“职”、“议”、“通”的关系。有了“治人”,法律即使简略,也能通行天下,反之,法律不得能治之人,即使很完备,也会造成混乱。 荀子的人治论,实质是提倡君主专治,他理想的君主是既“隆礼”又“重法”的圣人,这既不同于孔孟,又有别于“垂法而治”的法家。
何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认为,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更应重视“治法”的定立和执行。“天下之治乱”“系于法之存亡”,乱生于非法之中,治国贵有治法,他所谓的“治法”是指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平等的法律,他称之为“天下之法”。“有治人而后有治法”,是说只有把天下看作天下人的天下,有了天下人的公平之法,才能实行法治,才能有治理天下的公正之人,“治法不但决定国家社会的稳定,而且能发挥”有治之人“的才智能力,限制约束那些贪婪残忍之徒,不至于危害天下。反之,如果法律不合理,是”非法之法“”一家之法“,即使有能治之人,也会因其依照错法行事,受错法干扰、束缚,为错法服务,而反害天下,所以他要求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没有治法就没有治人,单有治人,没有治法是不行的。 黄宗羲的”法治“观点,已经超出了讨论法律作用的范围,深入到了法律本质的领域,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法治理论的特征。
何谓“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深深懂得,有了好的法律,还要有好的执法之人,才能推行资产阶级法治,即“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他用丰富的史实阐明”用法者得其人,法即严,亦能施其仁于法中;用法者失其人,法即宽平,亦能逞其暴于法之外也“,有了好的执法之人,法律即使严厉,也能在法外施恩;没有好的执法之人,法律即使宽平,也会于法外施暴,他强调的是用法、执法之人的素质水平,在法律实施中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得其用法之人呢,沈家本主张: 1、所有官吏皆知法,2、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学识,胜任职责,3、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成立法律学堂,培养法学专门人才。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法贵得人的思想,比沈家本早半个世纪的洪仁玕就提出过,但以丰富的史实来加以阐发并付诸实施的当数沈家本。
辅导提纲 原因和经过及结果 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关于清末修律的 关于修律中的 礼法之争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清末修律中的 礼法之争 起因和结局 争论的焦点和实质 历史地位 实行资产阶级法治* ”平恕“为审断之本 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 法学盛衰说
练习题(19章) 一、填空 1、1910年公布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 2、( )被誉为中国法学现代化之父,其著作 有( )和( )。 3、提出旗人汉人“一体同科”、主张废除买卖奴婢的人 是( ) 4、“法律无正条者 ,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写进了《 》 二、小论文 理解沈家本:“有其法者,尤贵得其人”,“用法者得其人,法即严,亦能施其仁于法中;用法者失其人,法即宽平,亦能逞其暴于法之外也”,自拟题目,要求800字以上。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历史发展 中国法律思想从其产生之日起,到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前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宋至鸦片战争前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各个不同发展时期或阶段,在这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从未间断。从周公、孔子到孙中山的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有其法律思想(本教材涉及50多人)。自从战国时期以来,就有专门的法学著作传世,李悝的《法经》、《商君书》、《慎子》、《韩非子》等。他们对人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有的思想在世界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