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01 Views
120 个文言实词用法 (第四批). 【劝】. 《劝学》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使民敬,忠以劝. 劝勉,鼓励 勤勉,努力 勤勉,努力. 【却】. 退,退后 使……退 ,击退 退,退后 拒绝,推辞 用在动词后 , 表完成 再 反而 回头 去掉,消除. 蔺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之不恭 拼却十万头颅血 却话巴山夜雨时 草色遥看近却无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如】. 1 往,到……去 2 及,比得上 3 像,如同 4 假如 5 或者 6 至于 7 或者
E N D
【劝】 • 《劝学》 •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使民敬,忠以劝 • 劝勉,鼓励 • 勤勉,努力 • 勤勉,努力
【却】 • 退,退后 • 使……退,击退 • 退,退后 • 拒绝,推辞 • 用在动词后,表完成 • 再 • 反而 • 回头 • 去掉,消除 • 蔺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却坐促弦弦转急 • 却之不恭 • 拼却十万头颅血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如】 • 1往,到……去 • 2及,比得上 • 3像,如同 • 4假如 • 5或者 • 6至于 • 7或者 • 遵从,依照 •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余邻国也 •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宗庙之事,如会同 • 如法炮制
如:助词,形容词词尾 •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 • ——君子拉开弓不放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若】 • 1.你的 • 2.如同,像 • 3.比得上 • 4.这个,这样 • 5.海神名 • 6.比得上 • 7.你 • 8. 如果 • 9.发语词 • 1.吾儿,久不见若影 • 2.彼与彼年相若也 •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 4.君子哉若人 • 5.望洋向若而叹曰 • 6.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7.若入前为寿 • 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善】 • 1好 • 2交好,友好 • 3擅长,善于 • 4容易,常 • 5好好地 • 6善行,好的行为 • 7好的 • 8美好 1非兵不利,战不善 2素善留侯张良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 大风从北边吹来,大概滋味不能甘甜却容易苦涩。 5不如因而善遇之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8.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3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4王曰:“善!”(《邹》) • 1做好,处理好 • 2喜欢,羡慕 • ——羡慕世间物遇到了大好时节,感叹我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 3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 • 4表示应答之词。
【少】 • 1一会儿 • 2稍微 • 3年幼的 • 4减少 • 5缺少,不够 • 6意动用法,以……为少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邻国之民不加少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涉】 • 1徒步渡河 • 2.涉猎,学习 •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 2.球少涉儒学,善律令 • 《后汉书·陈球传》
【胜】 • 1胜利 • 2超过,胜过 • 3经得住,能承担 • 4尽 • 5美好,优美 • 6尽 • 7优美的 • 8盛大的 •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战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识】 • 1懂得,了解 • 2认识 • 知识,见识 • 通“志”,记忆,记住。(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 标志,记号 •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问说》) •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使】 • 1命令,派遣 • 2让 • 3出使 • 4使者 • 5假使,假如 • 6支配,使唤 • 7官名 • 8主使 • 9致使 • 使人遗赵王书 •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 会使辙交驰 • 使六国各爱其人 • 人皆得以隶使之 •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是】 •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无乃尔是过与 •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 (《问说》)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 对的,正确的 • 这,这样 • 提宾句标志 • 判断词 • 认为……正确
【适】 • 1.到……去 • 2.恰好 • 3.亲近 • 4.通"适",享受 • 5.刚才,刚刚 • 6. 适合,适宜 • 7.女子出嫁 • 1.适百里者,宿舂粮 • 2.草创未就,适会此祸 • 3.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 4.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 5.适自相公家来《报刘一丈书》 • 6.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 • 7.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 1刚刚,刚才 • 2通“谪”,Zhé,被流放或贬职。 • ——征调贫民九百人,强迫他们到渔阳去戍边
【书】 • 写字 • 书信 • 文书,文件 • 书籍 • 书写,记载。 • 特指《尚书》,也可泛指一切经书 •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 《报任安书》 •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孰】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谁 • 什么 • 仔细地、详细地
【属】 • 1劝酒 • 2部属,亲属 • 3辈、类、等 • 4归属,属于 • 5属于 • 6跟随zhǔ • 连接 • 通“嘱”,委托 • 连缀,撰写 • 举酒属客 • 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 • 吾属今为之虏矣 •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首尾相属,道路不断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数】 • 1几,几个 • 2命运,命数 • 3计算 • 4列举罪状 • 5多次,屡次 • 6细、密 • 7数目,数量 • 8急迫的样子 • 他对于寻求幸福的事,从来没有急急忙忙追求的样子。 • 骑数千过其门 • 则存亡之数,胜负之理 • 所全活可数计哉 •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范增数目项王 • 数罟不入洿池 •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率】 • 率领,带领 • 一概,全都 • 此率兽而食人也 •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说】 • 1.古代一种文体 • 2.劝说 • 3.解释,说明 • yuè,通“悦”,喜欢,高兴。 • 1.《师说》 • 2.范增说项王曰 • 3.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私】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燕王私握臣手曰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私人的,个人的 • 私下,暗中 • 动词,偏爱
【素】 •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素善留侯张良 • 白色的生绢 • 平常,向来,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