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95 Views
CRT. CRT 基礎. 電視機形式的 CRT 顯示器已經推出大約 60 年了,大體上來說他們內部的運作模式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基本原理就是在映像管後面的電子槍把電子束,打到鍍上一層磷光質材質的映像管上。電子束穿過一連串強力的磁場,使得路徑產生偏折而打在映像管的不同位置上。當電子束打到前端的顯示幕上時,便會使得鍍在上面的那一層磷光質材質暫時性的發亮。每個點代表一個像素(畫面元素)。. CRT 基礎.
E N D
CRT基礎 電視機形式的CRT顯示器已經推出大約60年了,大體上來說他們內部的運作模式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基本原理就是在映像管後面的電子槍把電子束,打到鍍上一層磷光質材質的映像管上。電子束穿過一連串強力的磁場,使得路徑產生偏折而打在映像管的不同位置上。當電子束打到前端的顯示幕上時,便會使得鍍在上面的那一層磷光質材質暫時性的發亮。每個點代表一個像素(畫面元素)。
CRT基礎 藉由仔細控制電子束的電壓,每個單一點的明暗都可以自由調整。後來便採用多重電子槍以及分點鍍磷。為了形成影像,電子束會由右至左掃過各條水平線(掃瞄線),使每個磷光質發亮、並透過電壓控制明暗程度。顯示器顯示出一條掃瞄線的速度稱為「水平頻率」,以千赫(kHz)為單位。 當電子束打到掃瞄線尾端時,電子束會瞬間關閉(稱為「水平遮沒間隙」)、磁力重置、然後再從下一條開始。
CRT基礎 這樣的步驟不斷重複、一條接著一條顯示,直到螢幕整個填滿。到那時候電子束又再次關閉(稱為「垂直遮沒間隙」),磁力重置、然後整個過程重新從螢幕的左上角再來過。顯示器顯示整個畫面的的速度稱為「垂直更新率」或「頻率」,以赫(Hz)為單位。
CRT基礎 在電視發展的初期,設計製造電視映像管的工程師面對到一些需要妥協的技術問題。首先是早期磷光質的品質並不佳,亮點在整個畫面還沒顯示完前就開始變暗了。為了克服這一點,電視畫面是採用交錯式的技術分兩次顯示,每次顯示不同的掃瞄線。第一次僅掃瞄奇數條(1、 3、5、...)。然後電子束重置回頂端,接著掃瞄偶數條(2、4、6、...)。
CRT基礎 每個行程稱為一個「區域」,然後兩個區域合併成一個畫面。NTSC的標準為每秒顯示60個區域(30張畫面),而PAL電視系統則為每秒顯示50個區域(25張畫面)(順便提一下電影為24fps)。在這個速度以下,大多數的人就會開始察覺到影像有閃爍的情形。
CRT基礎 到了電腦加入後,磷光質與電子元件的品質已經進步到不需要交錯式了,解析度必須得提升。一般電視機在25到30Hz的垂直更新率下、水平更新率通常為13.5kHz,但大多數的電腦顯示器卻可在85Hz的垂直更新率底下、達到超過60kHz的水平更新率。然而就像不會有兩個人一模一樣,最好還是試試CRT顯示器在85Hz或更高的更新率下的運作情形,以減少眼睛因閃爍所引起的疲勞(即使是你無法在低頻率下確實看出閃爍的情形)。
從黑白到彩色 彩色的原理幾乎和黑白CRT一樣,除了從一支電子槍變成三隻,以及從單色磷光質光點變為由三種不同顏色的磷光質(紅、綠、藍)組合成每個像素。每個電子槍打在彩色的磷光質上,並藉由調整這三種顏色的強度,幾乎可以調出任意想要的顏色
從黑白到彩色 要在維持高解析度下增加映像管的顏色數三倍,這表示得將磷光質越來越靠近的擠在一起。這就需要電子槍和磁力更加精確的電子控制。倘若電子束瞄準得不夠精確,就可能會打到鄰近的磷光質(造成影像拖尾),產生不正確的顏色,或是產生輕微的重像(使影像發生輕微的失焦)。
從黑白到彩色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工程師們使用了幾個技巧。其中一個解決方法是在映像管內側加裝遮罩(稱為「shadow mask」),就在磷光質塗料表面之前。這個遮罩只是一層金屬薄板(通常是由一種名為「因鋼」的材質所組成的),並在上頭鑿上許多小洞。只有正確瞄準的電子束才能穿過個別磷光質光點所相對應的遮罩孔。遮罩會檔下任何雜散的電子束以避免其打到錯誤的磷光質。這就是shadow mask的方法。
從黑白到彩色 將磷光質塗料塗在映像管內側是相當狡猾的商業手法,因此便採用另外的製造技巧。不同於點狀,它把磷光質以垂直線方式加以塗佈,並在前方加上相當細的電線,用以取代遮罩。細電線是用來阻絕散射的電子束,原理和shadow mask相同。這就是「柵狀遮罩」的方法。
從黑白到彩色 這兩種技術都有其利弊得失。一般來說,shadow mask CRT所產生的影像較銳利,而柵狀遮罩CRT的色彩則較鮮豔。Shadow mask CRT的亮度比較暗一點,而柵狀遮罩CRT則在螢幕的1/3和2/3處有兩條水平的抑制電線陰影(用以減少柵狀震動)橫過。
點距 為了試著評估一部顯示器的品質,大多數人通常都會談到點距。一般來說點距(以公釐為單位)越小、顯示器越好。問題是點距有許多種不同的測量方法,因此並不一定代表什麼意義。傳統上shadow mask CRT的點距是兩個同色磷光質亮點間的距離(兩條相鄰掃瞄線之間的對角距離)。
點距 然而柵狀遮罩CRT沒有所謂的光點(只有光帶),因此點距(或更精確的來說、帶距)-是測量兩條同色色帶間的水平距離。為了行銷目的,shadow mask的製造商也開始引用水平點距。還有一些廠商則公布其遮罩孔距。然而因為遮罩約在螢幕磷光質表面的後方1/2"處,.21mm的遮罩孔距事實上在電子束打到螢幕上時,要轉換成.22mm的磷光質點距。
點距 最後因為CRT映像管接近(但不是完全)平面,電子束在抵達映像管時卻傾向散開成橢圓形,因此一些製造商會在螢幕的邊緣將點距加寬。一些製造商會公布兩個點距的測量值,一個是螢幕中央的、另一個則是最邊緣的。相較於三色點(或色帶)的數目與密集度決定最大解析度,顯示器準確擊中磷光質的精確能力(稱為「收斂度」),對於銳利影像的顯示更為重要。
點距 如果收斂度不是很好的話,原本瞄準藍色磷光質色點(或色帶)的電子束,可能會打到部分相鄰的紅色與綠色磷光質上。水平或垂直收斂度失誤(以公釐的十分之一為單位),會導致色彩重影、文字難以閱讀與細節部分產生模糊。
顯示器和顯示卡間的搭配 顯示器(以及電視機)本質上是類比的裝置。無論你如何試著對映像管元件加以處理,他們仍舊是類比的。然而電腦是數位世界的產物,因此電腦所產生的數位影像必須得在某處(通常在顯示卡內)轉換成類比的,才能讓顯示器顯示所有的東西。
顯示器和顯示卡間的搭配 顯示卡內決定其能如何(或能否)驅動顯示器的關鍵元件,就是其RAMDAC(隨機存取記憶體數位類比轉換元件)的速度,以百萬赫為單位。RAMDAC通常是和顯示卡分離的元件,儘管有時候它會和顯示晶片一起運作,而有時(在DVI、數位視訊介面的情況下)它會出現在顯示器裡。
色溫 如果你試過你顯示器上各種的螢幕顯示控制(OSD),你或許會遇到色溫設定。大多數的顯示器都有一到三種色溫(以絕對溫度為單位)的設定供你調整。標準的預設設定值通常為9300 度、6500度,以及5500或5000度。9300度通常是預設設定值,有時會被用來當做「電腦顯示器的白色」。這個設定將提供最明亮的影像,淡顏色有點偏藍。6500度提供比較白的白色,有時被引用為「白天的白色」。視訊領域的人們比較喜歡這個設定。5500或5000度的設定有時又叫做「紙張的白色」,通常運用在印刷或前置出版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