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75 Views
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 — 中学研究型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黄小燕. 杜郎口中学的 “ 课堂革命 ”. 没有讲台;教室里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黑板;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吵吵嚷嚷,像个集市 , 有谁想象过这样的课堂? 课堂评价指标 一是课堂气氛要热烈、学生敢问、敢说、敢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课堂学习环境。 二是课堂形式要多样。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讨论辨析、小品表演、擂台比武等都走进课堂。
E N D
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中学研究型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黄小燕 Edit your company slogan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革命” 没有讲台;教室里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黑板;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吵吵嚷嚷,像个集市,有谁想象过这样的课堂? 课堂评价指标 • 一是课堂气氛要热烈、学生敢问、敢说、敢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课堂学习环境。 • 二是课堂形式要多样。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讨论辨析、小品表演、擂台比武等都走进课堂。 • 三是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力争做到人人有份。这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www.themegallery.com
启示 • 自主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成功运用 •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教学就是要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 • 超越应试,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学生成绩的提高 • 教师的成长是在改革的行动中实现的, 同时没有教师的成长, 改革也是不会成功的 www.themegallery.com
1 3 2 4 提要 当前的教育背景 课程的历史与现状 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 课题指导策略 www.themegallery.com
一、当前的教育背景 教育发展重点 转向提高质量 有学上 数量和规模问题 上好学 质量和结构问题 www.themegallery.com
改革开放三十年 第一阶段:拨乱反正阶段(1978年 — 1985年) 恢复高考 第二阶段:穷国办大教育阶段(1985年 — 2007年)普九职教高教大众化,制造大国 第三阶段:大国办强教育阶段(2007年 —)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科教兴国,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 www.themegallery.com
基础教育新的历史起点 • 在2008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会上指出,党的十七大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基础教育尽快转移到注重内涵、提高质量上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www.themegallery.com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任务。 当前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都在推进教育改革, 其核心关键词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将十亿人口的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 www.themegallery.com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报告《国家创新倡议》 创新能够驱动经济增长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创新并非人生来就有的天赋,但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创新并最终实现成功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技能,这其中包括:在一个多元化、跨学科的团队中工作的技巧,领导能力和适应能力;准确描述创新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对不确定性泰然处之的能力;在一堆迥异的数据中找出新范式的能力;保持好奇心和严谨的分析能力;将挑战化为机遇的能力;利用各种资源现成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等等。 www.themegallery.com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 其弊端己受到广泛的批评,全社会基本已形成共识, 必须进行改革 • 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教学方式, 创新(作为动词)教学己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 • 教学方式包括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 后者在应试教育中是不重视的 • 创新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是互为推动,互为支撑的 www.themegallery.com
在教育中,如果牺牲一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来培养和保护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热爱,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学生自己定会把这些失去的“知识”加倍地找回来;在教育中,如果牺牲一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来培养和保护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热爱,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学生自己定会把这些失去的“知识”加倍地找回来; 但是,假如牺牲了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热爱、甚至牺牲健康、身心与美德,用来让学生多学习和掌握一些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那么这些失去的兴趣、爱好、热爱不仅会使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失去生命和光彩,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会促使他们彻底失去学习、探索、创造的动机和愿望。因此,学生的个人体验、情感态度并不是什么边缘之物,它同知识素养一样重要,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教育参考》06年8月,P20) www.themegallery.com
上海城市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上海定位:四个中心 四个率先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四个缺乏——上海本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缺乏;占据国内市场较大份额或在国际市场较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和相当影响力的大集团、大企业缺乏;具有领军作用的领袖级大企业家缺乏。 上海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的生态环境堪忧 太注意稳扎稳打,学习负担过重,兴趣丧失。好奇心减弱,习惯于课本学习,习惯于接受,不愿主动思考。创新实践体验和创新意志品质较为薄弱。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容乐观。自我中心思想突出,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应试教育阵地扩张,非高考的科目受打压,跨学科课程当作累赘。通过大运动量应试训练考进重点高中的学生,其思维方式一届比一届功利,知识和见识更趋偏狭。 www.themegallery.com
《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办【2007】64号《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办【2007】64号 • 改革课程与教学,为学生成长夯实知识和智慧根基 • 构建基础厚实、开放度高、选择性广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持续推进二期课改,降低课业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探究学习。 •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营造校园良好学风。 • 强化探索研究,让学生在好奇和探究中提高创新能力。 www.themegallery.com
如何培育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育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主动适应创新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www.themegallery.com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海二期课改专门设置研究型课程(九年义务段又叫探究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海二期课改专门设置研究型课程(九年义务段又叫探究课程) ——《课程方案解读》 *参考课程方案和课程结构的有关内容 www.themegallery.com
二、研究型课程的历史与现状 • 一、课程确立 • 1988年上海一期改,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三个板块” 的课程结构。 • 活动课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自主开展活动的一门课程。1995年开始有些学校,对活动课进行了改革研究,让学生在质疑、讨论、收集资料、分析综合等活动中解决问题,这包含着研究性学习的成分。 • 1998年,上海二期课改。设置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三类“功能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正式提出,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主要载体。 www.themegallery.com
二、课程建设作为一门中小学十二年开设的新课程,首先要从课程层面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整体设计课程体系,考虑课程的推进与实施方式。二、课程建设作为一门中小学十二年开设的新课程,首先要从课程层面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整体设计课程体系,考虑课程的推进与实施方式。 • 1. 课程目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设计: • 第一,接触和亲近自然、考察和参与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获得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体验,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 • 第二,经历问题研究的过程,获得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具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 第三,养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www.themegallery.com
2.课程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涉及自然、社会和自我三大领域,并且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 3.学习任务与要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连贯一致又螺旋上升:小学阶段,体验探究。初中阶段,学习探究。高中阶段,学会探究。 • 4.课程推进与实施,一是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策略,形成了课题组、课改研究基地、面上学校三个层面开发实践的格局。二是由高中年段先行再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延伸的策略。三是课程实施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策略。学校课程从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发展到整个年段开设。从部分学生参加发展到全体学生。 www.themegallery.com
三、课程成效 1. 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文本丰富实用 《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指南》全市为1~11年级的学生编写了学习资料包,教学设计案例。 2.课程资源得到较好利用 3. 建设多样化的学校课程,规范了课程管理。 三种学校开设课程的模式(1)校本模式(2)基础模式(3)中间模式 规范课程管理:建立学校研究型课程组织管理系统,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管理,从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到成果交流等整个研究型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建立规范的检查和评价流程。制定健全各项课程管理制度。 www.themegallery.com
四、课程现状 研究型课程在推进“两纲”教育和创新教育方面着力,以彰显课程特点,提高育人实效。 在提高课程开设有效性、教研活动常态化的同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今年几项评比 研究型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基本步入轨道,并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www.themegallery.com
初中多媒体教学资源 • 多彩的植物世界 • 热爱生活 尊重生命 • 庄行镇农民入住新苑的现状调查 • 光照、温度、施肥对大蒜前期生长的影响 • 绿舟归来话成果 • 热水瓶的保温效果与盛水量的关系 • 解读“达利”傅雷中学校标设计奥运宣传卡设计 www.themegallery.com
高中多媒体教学资源 • 寻访城市足迹 • “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验证 • “我为闵行航天出份力”宣传策划 • “百草一号” 和自制生物农药的药效比较 • 关爱生命 预防艾滋 • 保护母亲河行动——黄浦江水质调查及对策探究 • 教室照明节能创意设计 • 文献法的探究与运用——基于电影《功夫熊猫》的学生课题指导 www.themegallery.com
三、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 • 学校实际情况,师资,学生,传统,硬件 • 周边社会资源 • 课程设计的整体性循序渐进 • 教学管理、指导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 www.themegallery.com
案例:文来中学学校课程方案 www.themegallery.com
例:温州市初中科技综合实践活动 www.themegallery.com
探究目标安排 www.themegallery.com
蚊子苍蝇要灭绝吗 • 任务:辩论会 • 正方角色环保专家、医学、餐饮业主 • 反方角色蚊子苍蝇、昆虫学家、保护生物多样性专职人员 • 学生活动 • 教师任务布置后,学生自愿选定角色分组,设计调查方案。 • 第二次课上交流课外调查的信息,调整调查方案。整理出2、3个有较强说服力的论点论据。 • 第三课开始论辩。教师主持。引导思考在不灭绝蚊子苍蝇的前提下,如何使人类的环境清洁卫生的问题。 • 鼓励写文章投稿“餐饮卫生关键所在”“蚊子苍蝇身上的宝”等。总结发言,提升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www.themegallery.com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地域资源:七宝文化——七宝汤团,神话,民俗 • 学校资源:校园植物观察,“绰号风云” • 社会资源: 高校 科研院所 学校资源: 七宝中学案例 www.themegallery.com
案例:闵行三中 注重课程资源开发 • 课题引领 伙伴合作 • 主课题:高中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研究 ※子课题1——高中研究型课程教学 内容与资源开发的整合研究(三中) ※子课题2——高中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开发运用研究(吴泾) ※子课题3——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研究(两校合作) www.themegallery.com
教育基地资源的有效运用 • 博物馆为教师开设的课程 • 生民之初——石器时代的艺术 • 美术、神话与祭祀——商周时期的艺术 • 塑造经典——秦汉时代的艺术 • 分裂与融合——魏晋南北朝的艺术 • 看长安——隋唐时期的艺术 www.themegallery.com
博物馆教育 • 学刻甲骨文 • 制作拓片 • 修复“唐三彩” • 钱币制造 • 制作面具 • 制作古玉 • 水墨动画 • 刺绣 • 扎染 • 木版画 • 印章 • 裁·剪·拼·贴 www.themegallery.com
信息技术有效创设了探究型作业的交流平台 在校园网上开设了《探究乐园》这一平台,让学生的优秀作业,活动花絮等能上网交流。有的老师还利用了大队部的橱窗,展示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小报设计。 http://mqxx.mhedu.sh.cn/item.asp?num=M121 www.themegallery.com
注重研究型课程实施中的校本课程建设 www.themegallery.com
四、课题指导策略 把握特征 自主 生成 合作 开放 探究 www.themegallery.com
选择课题 设计方案 过程指导 构建环境 全程指导 www.themegallery.com
抓住关键 • 1、如何确定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研究方向或课题(群)? • 2、怎样才是一个好的学生研究课题? • 3、如何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的逻辑思路? • 4、如何辅导学生科学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 5、对学生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6、论文答辩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有哪些? www.themegallery.com
选题 贴近生活有探究欲 资源利用 人力、自然、社会、乡土资源等 目标 多维设定,与课程目标一致 探究过程 实践、体验、交往过程 分工合作 教师指导 探究结果 评价反思 提高指导有效性 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www.themegallery.com
1.选题贴近学生生活 社会热点—— 特奥会畅想,奥运探究 • 校园学习—— • 解读达利,热水瓶, • 校标设计,生物农药 • 校本:多彩植物,绿舟,航天宣传 日常生活—— 洋快餐,大蒜, Vc测定,预防艾滋 研究意义价值 可行性探究欲 感受城市,热爱家乡—— 今日江桥,庄行农民,寻访城市 www.themegallery.com
如何选题?适切的选题,是研究成功的基础 • 学生选题,科学思维、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 一、问题源于观察 • 生活的范围有多大,研究的范围就有多大。 • 大自然探究昆虫的秘密、落叶的信息,萌生出“水是无色的,为什么浪花和雪是白色的”疑问,还想验证一下芦苇管子里究竟有没有空气。 • 生活中大到911事件对世界的影响,WTO、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小到某篇课文里的故事是否是真实的、学校校服问题研究和回家作业的调查。 • 自我 如何悦纳自己,如何改进自己,展现自我风采。 • 探究源于对生活学习的观察思等…… 例如: 《学校校服问题研究》 《回家作业的调查》 《今天你喝牛奶了吗?》 www.themegallery.com
二、问题要筛选 • 有兴趣,有研究意义价值,具备可操作性。中美关系研究,家庭财产调查,天文观测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是一个研究方向或课题群 • 研究范围的大小适当 • 可研究性,能自己探索发现的 • 在学生认知范围和能力范围之内 • 教师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 • 在生活中或学习中出现的 www.themegallery.com
三、问题要界定 • 界定以缩小范围、澄清认识。使研究对象、内容或方法一目了然。“学生学习问题研究”,改 “本校高一学生重理轻文情况调查” • 课题名称的基本要求: • 要有明确、合适的研究对象 • 要有标示研究特点的动词(调查、分析、思考、反思、研究、初探……) • 要包含学生亲身实践的创造性研究过程,强调研究的过程性体验; • 要有可研究性,有一定思维容量;最好尚无定论。 www.themegallery.com
课题名称举隅 • “上海某区中式快餐店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 “长沙城雕现状和发展的调查研究”, • “畲乡传统民俗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 “探究爬山虎‘爬山’的奥秘” • “废旧电池的危害和利用探析” • “烟雾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验证” www.themegallery.com
例:寻访城市的足迹 • 定位:选题指导课 • 案例剖析 “外滩建筑研究” •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讨论: • 寻访什么 寻访原因 寻访内容 具体方式方法 • 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步骤 30座外滩建筑选3座,研究内容要有典型代表性 图书馆网络采访游客,搜集资料 实地走访要注意什么?路线 安全 问卷简洁 外语 • 选题标准:有兴趣 研究价值 有可操作性 www.themegallery.com
2. 教学目标多维设定与课程目标一致 知识 技能方法 认识情感 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如 特奥、奥运知识,航天知识、艾滋病防治,维生素、营养搭配知识 1. 文献调查观察实验法 2. 发现解决问题,资料检索分析,分享合作,表达交流等能力 1.亲历研究的体验2.关注思考生活,提升生活品质3.科学态度科学道德4.社会责任心使命感 www.themegallery.com
教学目标示例 • 奥运宣传卡设计 • 1、收集有关奥运资料,养成关注周围生活、关心社会的习惯。 • 2、掌握宣传卡的制作方法,提高设计与动手制作的能力。 • 3、渗透爱国的思想教育,形成重视体育锻炼的意识,珍爱生命。 • “光照、温度、肥料”对大蒜前期生长的影响 • 1、以嘉定土特产大蒜作为探究对象,培养学生关心日常生活、热爱家乡之情。 • 2、了解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发霉、植物“烧苗” 等现象,培养学生对实验设计、测量方法等提出质疑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3、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细致、认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www.themegallery.com
3.教学过程,学生分工合作研究,教师适时指导3.教学过程,学生分工合作研究,教师适时指导 初高中分子课题研究,学生分工合作: • 关爱生命 预防艾滋 第一组:认识艾滋,了解艾滋(文献法) 第二组:预防艾滋,阻断传播(访谈法) 第三组:关注艾滋,热爱生命(问卷法) 教师指导: 1.资料提供 (洋快餐:中西快餐热量表,《超码的我》,六大营养等) 2.研究方法(调查,实验,观察,文献法等) 3.问题促进思考 4.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课题,指导重点不同 www.themegallery.com
指导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研究的逻辑思路 • 1、总结规律的 • 2、分析原因的 • 3、预测发展的 • 4、提出措施的 • 5、质疑反驳的 • 6、进行验证的 • 7、综合性报告 • 上海方言的生存空间研究 • 横向:不同场所、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行业等 • 纵向:分布规律、原因分析、解决途径等 • 城市交通拥堵的解决对策研究 • 横向: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交通状况等 • 纵向:技术升级、工程优化、政策管理、市场经济调节、比较研究等 www.themegallery.com
例:窗口行业服务人员沪语使用状况的比较分析例:窗口行业服务人员沪语使用状况的比较分析 • 解题 • 1、关于研究范围: • (1)什么是窗口行业? • (2)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窗口行业? • (3)选择窗口行业研究的意义在哪里? • 2、关于研究对象: • (1)如何定义服务人员? • (2)是不是所有的服务人员都是研究对象?——沪籍 • 3、关于研究方法: • 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 构建逻辑顺序 • 1、为什么要研究?(理由和意义) • 2、研究之前要做什么? • (1)关键词界定(明确研究范围、研究对象) • (2) 【了解相关研究进展】 www.themegallery.com
3、如何开始进行研究? • (1)选择窗口行业,了解服务人员使用沪语的基本情况; • (2)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不同行业使用沪语的差异; • (3)分析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 • 4、如何对研究进行深化? • (1)通过调查发现沪语在传播中的基本特点; • (2)根据特点找到沪语传播发展的途径。 • 思考: • 选择的窗口行业有没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 使用什么方法了解沪语使用情况? • 哪些因素会影响调查结果(时间、对象)? • 如何处理统计调查的数据? • 调查的口径一致吗?数据有没有可比性? • 哪些因素会造成数据的误差? www.themegallery.com
探究方法指导 文献研究 问卷调查 实地考察 实验 访谈 www.themegallery.com